陆媒:解放军连日军演,台湾民众到底是什么反应?(图)

观察者网/德国之声 0









佩洛西来之前某日,送儿子去学校宿舍住2周,路途上我试探性地说,这次和以往不同,若老爸觉得有危险,就会提前去接你回来。儿子斩钉截铁回:危险?不可能。

我干笑两声,无法反驳。毕竟和平久了,台湾民众没有经历过这种“危险”,即便是96年危机,这里也是“人间最悠然”,连精英都大面积不知轻重。

这一次,果然台人按例淡定,没有抢购物资,没有减少外出,没有奔走相告,一切如常。而蔡英文与其执政团伙,显然被美国下了“禁炒令”,未敢上演“抗中保台”老戏码,就连“围岛军演”都装没事。

4枚导弹飞越台湾上空,蔡英文不敢讲,民众的手机也没收到警报,反倒是前一个月的“万安演习”,警报大作,街头清空,还有那么点战争气氛。没事的时候有警报,真有事的时候没警报,幽默不幽默?

媒体则是不怕有事,就怕没事,所以从佩洛西窜访到军演,巨细弥遗地做了各种报导与讨论,强压过其他新闻。但台媒夸张惯了,民众也见怪不怪,顶多侧目了几分钟,转头继续生活,没当回事儿。

对大陆而言,远超过96年的大动作军演,搭配经济上的若干收紧措施,台民却依旧无感,这现象是好是坏,端视战略目的为何。

我想,这次的动静,目的并非为了让台湾社会产生动荡,而各方已将这次大预演赋予了一些重要意义,本文就不多谈。

只能说,总算盼到让玲珑僵局别开生面的虚竹和尚,佩洛西闭着眼乱下一子,结果让中方的棋面开了,气也顺了,得即失,失即得,这是美国老妪的一小步,大陆对台政策的一大步……衷心期盼是如此。

不少人在等房价崩

对这几年反复呼吁对台政策应转向积极的我来说,理应喜不自胜,但愈到紧要关头,愈应提醒自己,不要想太美,过度预期很伤身,应冷静评估生活周边奇诡莫名的淡定。

股市,台湾当局会救,所以参考即可。佩洛西落地前,当天台股重挫234点,落地后,隔天上涨29点,再隔天,围岛军演开始,下跌74.82点,再隔天,又大涨333.84点,休市两天后隔天,传军演延长,小跌15.63点。



台股


许多台湾年轻人在此变局下,应会注意房地产专家怎么看,房价会不会降?能不能趁此机会捡便宜?是的,一般老百姓看大变局,角度就是这么卑微,尤其是被扭曲房价搞到生无可恋的人。

房地产专家评估,这次动静虽大于96年危机,但上次的导弹危机对民众而言是突如其来的,加上美国两艘航母进入台湾海峡,所以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慌心理,房市交易量大幅萎缩,并触动一波移民潮,高总价市场更是乏人问津,影响股市与房市行情足足半年。

专家还表示,就意义上来说,这一次是因美国议长访台,上一次是因李登辉的“两国论”,轻重不同,“显然没有必要到剑拔弩张的地步”,且台湾民众已习惯近年解放军机的常态性拜访,所以恐慌度不如96年,房市也不致有恐慌性卖压。

此外,房产专家还认为,“二十大”前,对岸会慎防擦枪走火,避免引发政治上的动荡不安,台海引发战事几率很低。“二十大”后,北京会忙于根据最新国际形势进行全球布局,以及内部的经济危机,因此结论是,短期台海局势还不会对台湾房市产生直接影响,不过长期而言,对岸会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封锁,间接也会影响房市基本面。

以上就是大变局下,社会面角度的侧面观察,不能说它全错,也不能说它全对,而房市效应有客观数据可证明真相与专家评估是否存在差距,三个月内就知虚实。

当房市短期不受影响时,有房的人没有恐慌感,没房的人没有兴奋感,整体社会情绪就趋近无感。不讲股市讲房市,是因为玩股票的人并不多,但有房的人加上没房的人,就是全台湾民众。

“芒果干效应”的极限

换言之,在两岸关系上,台湾民心仍缺乏大幅改观的动力,当外界咸认为台海进入一个新常态时,台民普遍仍认为“现状”并没有改变。

因此,即便这次里根号闪得远远的,美国相对低调不示强,从台湾的角度看,国际社会的反应也普遍冷淡(仅日本忍不住紧张),彷彿遭到国际“遗弃”的台民,仍不觉得大祸临头,“三条线”(所谓的“海峡中线”、“领海线”和能源生命线)一夜消失,也不以为忤。

当然,说台民全然无感也是不对的,正确地说,国际社会其实不会救台湾,民众对此隐隐有感,但离迫切的危机感还很远。这种看似极度迟钝的表现,有一个心理暗示很关键,即“大陆就算打过来,也不会对人民动手”。

所以也可以这么看,台民无感,对大陆而言未尝是坏事,但对美国的“不对称作战”肯定不利,因为台湾人从来就不觉得有“肉搏”的必要,也没有强烈的“亡国”意识。蔡英文炒作“芒果干”(所谓“亡国感”的谐音)若真有效,这次就不会全台无感。

政治操弄的极限,顶多就是让民众投票支持,而对这些民粹政客而言,投票支持也就够了。若人民真有搏命保乡的集体觉悟,反而棘手,像这次“三条线”都消失,台军还一动不敢动,换成民情强悍点的地方,执政党肯定被百姓唾弃。

不得不提的是,台“国史馆”在这次动荡里幽了台人一默,于脸书上公开主张“联合国与国际社会都认定中华民国已经由北京政府代表、继承”,“台湾维持现状是自愿成为中国大陆的一部分”。这节奏带得特别奇妙,统派与独派都能各取一瓢饮,就“华独”们不开心。

更令人莞尔的是,围岛军演让CNN发文探讨“台湾有自己的领空吗?”,与“国史馆”的主张相映成趣。

意识形态处处断层,现实又无法解释概念,加上这次里根号躲得忒远,台湾人在两岸问题上,根本没有团结的基础。

没人敢再吹“大陆靠台湾”


话说回来,这次大陆在经济上的措施,倒让台湾人有点意外。根据入口网站民调,对于大陆禁止100多家台湾企业的食品进口,以及禁止生鲜食品输入,认为此举会造成台湾经济冲击的占比不仅超过认为不会的,而且已经达到多数,可见大陆此前禁凤梨、石斑鱼等措施,已累加在台湾人的印象里,一路禁下去,即便在总出口金额的占比极低,仍会让百姓有感。



台媒报道

在台湾食品业者哀嚎声中,ECFA到底会不会全断的揣测再度浮现,然后又传出台湾出口至大陆的货物一律被要求贴上“中国台湾”的标签,苹果公司立即顺应了“标签新制”,台商谁敢不从?那些嚷嚷“大陆靠台湾”的财经专家们,这会儿一个一个装聋作哑。

此外,民进党放出消息称台积电与佩洛西开了一次历史性的、里程碑式的会议,旋即遭到台积电澄清绝无此事,不过是共进午餐。隔天内幕遭爆料,午宴上,张忠谋当着佩洛西的面说大白话,不看好在美国与日本设厂,让佩洛西有点尴尬。

经济面的措施,估计大陆不会一次性出台,岛内以“凌迟策略”称之,当然也无计可施,只能硬着头皮等浪来。

台湾当局也在演习“被武统”

由于美国显然对蔡英文下了“禁炒令”,加上这次台湾在军事面与经济面的冲击,舆论质疑佩洛西访台的声音得到正常凸显,难得在媒体上感受到民粹唱低音、异议唱高音的现象,尤其是在选举期间,竟能听到理性的反思,也算小小的奇观。

当然,奇葩言论还是不少,但大陆网民应该也注意到了,随着台军不动如龟,亲绿政论节目上色厉内荏的笑料,没有最好笑,只有更好笑。

蔡英文唯一能做的,就是发动27个驻外单位向国际哀嚎,形同台湾方面在武统前的一次预演,侧面印证统一进程加快的趋势。

有用吗?虽不能说全无效果,但美国低调,欧洲更是意兴阑珊,这便是为何美方在俄乌冲突一开始时,就在警惕台海局势的原因,西方无法两面作战。

然而,未来反华势力窜访台湾的现象将如何发展,备受瞩目。8月6日,立陶宛官员率团访台,之后还有德国国会议员、英国国会议员可能组团访台,每一团都打着经贸交流与“一中原则”的旗号来台,搞得好像那是他们暗挺“台独”的通行证。



蔡英文


令人欣喜的发展

在所谓“第四次台海冲突”里,个人最感欣喜的倒还不是清晰轮廓仍有待成型的“新常态”,而是大陆舆论开始主张,在统一的历史事业里,没有所谓“准备好”这种事,此其一。另外就是中方提出了8项反制美方的措施,尤其是其中3项取消重要军事联系渠道的措施,此其二。

关于一:“准备好再出手”一向是“克制论述”的基础,近年我多次强调,没有“准备好”这回事。随着大陆走向富裕社会,以及美国的加速焦虑,问题只会愈来愈多,不会愈来愈少。准备工作永远不够,只要存着这个心态,就总会觉得这里尚不足,那里还不够,统一遥遥无期。

关于二:这是中方不再勉强自己信任美方的信号。缓和中美关系虽较顾大局,但美国现在只能选出暴君与昏君,进入了不可理喻的历史周期,想缓和关系难度太高。

有句话说:信任,需要努力争取。中方必须让美方彻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而唯一的途径,就是切断重要联系渠道,并暂停合作管道。美国人听不懂理性的语言,只看得到结实的拳头,吃硬不吃软,日本也是如此。

当中方非必要不再与美方进行军事沟通,美舰想“自由穿越”台湾海峡时,就多了一分风险,拽着一袋悬念,因为美军无法掌握解放军可能的反应。其他方面亦然。

美国欺骗中国太多次了,而且得了便宜还卖乖,这样下去,中美关系根本谈不上“管控”,还不如保持距离。

结语

现在,棋面开了,小民我,别的不敢妄想,但就期望一件事:和统与武统的论述对立,可以彻底扬弃了。

在现实环境里,“和”与“战”二分法的概念其实是不现实的。例如,军演是“和”亦或是“战”?更进一步的围岛军演,是“和”还是“战”?围而不打,是“和”还是“战”?

在实践里,当政策转向积极促统,就势必会有许多介于和战之间的举措,形成和中有战,战中有和的现象。因此,今后实无需要再分成两派争执不休,而应是在步骤上进行探讨,逐渐形成共识。

我生活在云淡风轻的社会里,不能说谎,将岛内情况形容成惊恐万分。实话说,这里大部分民众认为对岸只是一时发泄情绪,两岸很快会恢复原状。所以,“持续性”将是备受关注的焦点:然后呢?

可以理解,对北京而言,两岸政策的重大转变,绝不是容易的决定,复杂度远超过一般人想象。不过对我来说呢,老爸需要说服儿子,你很快将活在与我完全不同的时代,没有什么不可能。

中国军演环绕台湾 台湾人如何应对?

盡管中国在台湾周围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但台湾的生活和氛围过去几天基本上保持不变。这种相对平静的氛围与国际社会对台海局势的看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中国持续于台湾周围进行军演之际,国际社会也关注台湾人如何看待来自中国的军事压力。

自8月4日以来,中国环绕台湾周边海空域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已进行6天,世界正焦急地评估北京展现出来的最新侵略行为,可能会如何改变台湾海峡的安全环境。然而在台湾,许多台湾人对分析专家口中极高的威胁程度,反而以相对冷静的态度来应对。

在台湾科技业工作的江怀哲告诉德国之声:“我觉得包含我在内的台湾人应该都是蛮警戒地在关注中国军演。台湾人心中有个衡量的尺度,在中国军事行动达到某个临界点之前,他们就觉得应该只是恫吓。”

江怀哲补充道,假如有某些关键指标出现的话,就会触发更明显的反应。他说:“我自己比较密切关注军演,我不惊慌,但也在观看这些主要的指标。”

盡管日本防卫省上周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的导弹似乎飞过台湾上空,且台湾国防部过去几天多次公告中国的军舰和战机越过台湾海峡中线,但自从中国4日展开军演以来,台湾的生活基本保持不变。台湾内部的相对平静与国际社会对台海情势的看法形成了巨大反差。

国立高雄科技大学应用德语系副教授余淑云向德国之声表示:“我德国的朋友非常担心,他们在德国看到的是中国完全包围台湾。当他们特别打给我,说很担心中国跟台湾要打起来时,我跟他们说情况没怎么样,跟以前一样。”

“这次军演与96台海危机不同”


虽然有些台湾人说,这种冷静的氛围来自于台湾人几十年来生活在中国威胁之下的经历,但也有台湾人向德国之声表示,这次的军演与1996年的台海危机相比,感觉上仍略有不同。

在台湾中研院工作的历史学者Albert Wu告诉德国之声:“我依稀记得1996年李登辉总统出访康乃尔大学后,台湾所收到来自中国的威胁,包含当时新闻中报道的中国军事演习。那种恐惧感导致我有一些童年玩伴的家庭后来都移民到国外。”

但他也表示,目前台湾面臨的的情况,感觉上确实与当时有些不同。他说:“可能我年纪稍长了,所以对中国的剑拔弩张更加适应了。在佩洛西出访台湾和中国随后举行的军演期间,我们都紧盯著推特上的动态,但在盯著这些动态时,很难不想像中国入侵的画面。但一旦我不使用推特,不再看新闻,我就感觉好多了。我看到许多台湾人仍持续做早操,去杂货店,参加学术讲座,过著他们的日常生活。”



多位受访的台湾人都向德国之声表示,如果与台湾关系友好的国家开始疏散他们的公民,这将对台湾人民的士气产生更大的影响。


Albert也说,他对台湾政府处理中国军演的方法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政府与公众沟通的策略。他说:“我认为乌克兰战争所表明的是,当代战争与实际军事能力一样,都与信息和凝聚公众情绪有关。”

他指出,台湾总统蔡英文在台湾最受欢迎的社交通讯平台LINE上的活跃程度,是他认为台湾政府在中国军演期间能有效与公众沟通的关键。Albert指出:“她账号所发布的信息,一直是平静和令人放心的。另一方面,台湾国防部的推特账户一直发布事实性信息。我认为这种类型的透明度对未来会是个好预兆。”

是否该做好离台的打算?

虽然许多台湾人强调,他们对来自中国的军事威胁目前并不过分担心,但有些台湾人也说中国在台湾周围进行的军演改变了他们对中国入侵台湾的可能性的看法。从事行销工作的Andrea Yang告诉德国之声:“以前我不相信中共会武力犯台,但我现在会担心下一代的未来在哪里。我觉得中共的动作似乎也没有那么忌惮美国。”

当被问到是否考虑移民别国时,Andrea说,因为事发突然,她目前毫无头绪,但若未来有机会的话,她会“头也不回”。她与多位受访的台湾人都向德国之声表示,如果与台湾关系友好的国家开始疏散他们的公民,这将对台湾人民的士气产生更大的影响。

然而,并非所有台湾居民都在考虑应急计划。去年和家人一起搬到台北的台裔美籍学者和作家郭怡慧表示,她的家人还没有考虑应急措施。她说:“我想我不敢这样做,因为我不想成为一个离开台湾的人。我想成为一个留下来的人,我想做一个帮助别人,为别人服务的人。我与先生在台湾都有年老的家人,还有我们的两岁女儿,所以我很难让想像离开台湾。”

郭怡慧补充道,有选择离开台湾的权利是一种“特权”,而像她这样持有美国护照的人,便是有能力有这种特权的人。她告诉德国之声:“我不断意识到这种权力的差距,为此,我尽力遵从当地人的态度。如果他们不恐慌,我也不恐慌。”

随著中国延长军事演习,大多数台湾人认为,重要的是他们要专注在维持日常生活。Albert Wu说:“除了继续日常生活,还能做什么?我们能做的不多,除了保持信息畅通,开始做最坏的打算外,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冷静。”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62408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