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缺的东西,美国组织联盟疯狂围堵,以后咋办(图)

大猫财经 0



中国最急缺的东西是啥?

有人说是石油,咱们现在73%的原油都需要进口,国际油价上涨带来成本上涨是十分明显的。

但要说最缺的还真不是石油,而是芯片。2020年,咱们为了进口芯片,一共花了2.4万亿,是石油进口总额的两倍,也相当于原油、铁矿砂、天然气的进口金额的总额。

需求旺盛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国产替代能力不行。



以西方的视角来看,最理想的全球化就应该是这样的——非洲拉美和中东做能源和原料供应商,中日韩进工厂贡献制造能力,提供各种质优价廉的物品,最后由发达国家来做裁判居中调节。

但凡想跳出这个圈,就会面临美国的各种围追堵截,这四五年,咱们在芯片上的就一直深受其害。

最近,美国为了限制中国的芯片制造能力,又出重手了,前些天,美国参议院就以压倒性的票数通过了一则芯片法案,美国将拿出540亿美元现金,用来补贴在美国本土建厂、扩产的半导体企业,并给予为期四年、比例高达25%的税收减免。

当然了,天底下也没有免费的Dollar。

想要拿到现金补贴和税收减免,必须承诺在未来的十年里不在中国大陆建厂,已经有工厂和成熟产线的,不要扩建先进制程的半导体工厂。



这个法案人家酝酿很久了,好几年之前,美国就使出了一系列威逼利诱的手段,逼着包括台积电、三星、英伟达在内的半导体公司纷纷在美国本土建厂。

本来大家就是做个样子,可没想到有人当了真——只要破土动工、项目就会申报上去,到时候想不拿补贴、想不减税都不行,拿了好处,就有附加的一系列投资限制。

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是铁了心要锁死咱们的半导体产业升级之路。



除了限制投资外,更犀利的手段其实是“封杀”。

早在2021年,美国就牵头组建了一个商业性质的半导体联盟,目前该联盟共有64家企业成员,既有苹果、谷歌这样的科技巨头,也有AMD、英伟达这样的芯片设计公司。

不过咱们都知道,商人在这时候往往不太靠谱。

前段时间,空客不是刚跟国内三大航司签了个大单吗?眼看着自己被“金主”冷落,波音立马站出来抱怨政客的“算计”损害了公司的业务前景和经济利益,并敦促中美间进行“富有成效的对话”。

类似的事情,在这些半导体大厂身上也屡屡发生。为了避免这些资本家在关键时刻拖后腿,美国另起炉灶、以地区为单位筛选组建了全新的“芯片四方联盟”(Chip 4)。

其中,参与组建四方联盟的企业有美国的应用材料、美光、英特尔、博通、高通;韩国的三星,SK海力士;日本的东芝、瑞萨、东京电子;以及台湾省的联发科、台积电、日月光等等。



而且,这次他们打算借助政治力量来向下施压,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最后能够奏效、那就能控制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上中下游——

在半导体用的涂胶/显影设备领域,东京电子的市场份额高达87%;

而在等离子体刻蚀机领域,应用材料、东京电子、美国泛林三家的市场份额合计更是高达94%;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在特朗普的“帮助”下早早开启了国产化的征程。自2018年以来,顶层设计就开始重点照顾半导体产业,不仅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还成立了一系列产业基金。

除此之外,地方上也出台了不少配套计划,并给出了各种政策来为半导体产业保驾护航——从税收优惠,到扶持政策,再到配套的集成电路产业计划和引导基金,总投入大概在十位数以上。

目前来看,除了被卡死脖子的半导体制造,国内公司在设计、封装测试等领域做的都还不错,国产化率相比过去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当然了,光刻机在短期内依然没有突破封锁的可能。

但是这个联盟也不是铁板一块,毕竟大家都有各自的利益。

这其中最不爽的就是韩国,就对此一直态度暧昧。

虽说手机业务风光不再,但涉及到闪存、内存等半导体业务,三星在大陆的布局和投资总额还是十分可观的。

从产能上看,西安工厂就支撑起了三星闪存总量的42%;而SK海力士在无锡生产的DRAM芯片,则占据了公司总产能的47%。

更要命的是,中国还是目前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韩国对华的出口比重高达25%,远超美国日本和越南——离美国太远离中国太近,这真是个让韩国又开心、又无奈的事实。

尤其是在2020-2021这两年的时间里,东北亚之间的联系得到了进一步加深。

由于疫情导致的供应链危机,芯片价格暴涨、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夸张的“缺芯潮”。最夸张的时候,半导体订单的交付周期竟然长达25周,甚至连显卡都被无良奸商炒成了“期货”。

那段暗无天日的时光,真是要多心酸就有多心酸。

不过从今年年初起,形势开始有了巨大的变化。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从6月份开始,很多芯片的价格突然毫无挣扎地来了一波大跳水、关键是还有现货。

以一款名为L9369-TR的车规级芯片为例,这玩意年初的报价还高达数千、如今直接降到了六百;另一款名为STM32F103C8T6的芯片,价格甚至从数百降到了几十,跌幅十分感人。

除了部分厂商砍单、降价之外,半导体制造领域的龙头大哥台积电,更是在财报电话会上公开“唱衰”:2023年将出现一个典型的芯片需求下滑周期。

为啥会出现这种转变呢?这当然是因为价格屠夫下场了,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中国人买啥啥贵、但卖啥啥便宜。

根据市场机构预测,国内芯片制造厂商未来将在现在有基础上增加60%以上的产能;等到了2030年,仅大陆就能掌握25%的全球芯片产能。

到了那个时候别说是韩国,就连日本都得重新考虑是否有必要认真配合“Chip 4”的命令,执行风险难料的封锁、禁运政策了。

但靠别人肯定不是个办法,最好是自己能把这个事搞定,虽说造芯片这个事问题不少,但进步还是能看到的。

前阵子,有家叫Tech Insights的外国网站拆了个矿机芯片。

结果你猜怎么着?

这随手一拆之下,竟然就拆出来了个大新闻。按照这些技术宅的说法,他们发现这款由中芯在2021年生产的“特供版”芯片竟然采用的是7nm制程。

虽然技术仍然存在瑕疵、良品率也没那么理想,但这背后的意义却非比寻常。

咱们都知道,中国公司买不到ASML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像中芯这种“重点照顾对象”,更是连最先进的DUV光刻机都买不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意味着某种不可思议的突破。

往小了说,中芯可以在N+2技术路线(台积电的第一代N7用的就是DUV)上继续推进,逐步提高良率和国产化、实现真正的量产;往大了说,ASML甚至要重新考虑是否要继续配合禁运政策了。

就在前段时间,美国曾对ASML施压,希望他们停止向咱们销售其主流光刻设备,结果荷兰人是怎么回复的呢?停售可以,但你就得承担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断的代价。



也有道理,你说句话我就得听你的?损失怎么办?

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额首次突破万亿,而出口金额高达1537.9亿美元,同比增长32%;2022年一季度中芯、华虹、晶合集成三家国产半导体公司的全球市占率合计超过10%。



像每一个弯道超车、后来居上的产业一样,国产半导体的发展尽管付出了不菲的代价,但在国内的庞大市场、细致入微的产业政策、以及全产业链的保障下,渐渐开始硬气起来了。

考虑到中国已是主流制程芯片的重要供应商、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攀升,ASML也要为自己多做打算——

先不说一下子减少34%的收入,自家的股东能不能答应么;万一那个遥远东方的“发达国家粉碎机”再努努力,剩下的66%可能都要保不住了。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60418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