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下滑,地方财政何以渡过难关?

天目新闻 0

图源 新华社

受疫情冲击和减税退税等影响,今年不少地方财政收入出现罕见下滑而刚性支出不减,收支矛盾有所加大,这超出一些地方年初预期。

为了应对退税减税等带来的收支缺口,近期各省市密集调整预算,其中采取了包括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政府一般性支出等来弥补收入缺口,支持民生等重大领域。

今年以来,各地财政收入的下降主要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收支矛盾又该如何缓解?为此,天目新闻记者专访了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与会计学院副教授刘玉龙、辽宁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院长王振宇。

多地财政出现下滑 与经济状况和减税政策有关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 5 个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约 4.62 万亿元,同比下降 8.9%。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约 2.05 万亿元,同比下降 27.6%。

而从各地的 1-5 月财政收支情况来看,一般预算收入排名前十的省份均有财政收入下滑的情况,其中以江苏省最为明显,名义增长降幅高达 17.6%。上海市名义增长降幅为 16.8%,广东省为 13.4%,多是经济发达的区域。

各省遭遇的冲击程度也不尽相同。以广东省为例,1-5 月广东财政收入为 5193 亿元,下降 13.4%。其中,汕头下滑最为严重,降幅高达 22.9%;佛山也不容乐观,降幅为 15.44%,导致佛山的财政收入总量只有 263.42 亿元。

财政收入一般分为预算内、预算外两块。预算内的部分以税费、债率这几部分为主。" 经济形势不好,以经济为基础的财政税收出现了下滑是正常的现象。" 刘玉龙说。

刘玉龙介绍,四月份,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下滑迹象。相当一部分的财政税收都和经济状况有关,特别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这两个税,前者跟企业营业额相关,后者跟企业经济效益相关。所以,经济的下滑必然意味着企业的经营额或者销售额所得税和增值税减少。

财政收入出现下滑,另一大原因则是减税降费政策。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6 月 25 日,全国已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约 2.58 万亿元。5 月,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公开表示,4 月份各地财政减收主要是由于实施了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所致。4 月退税规模约 8000 亿元,以去年 4 月财政收入为参照,约 8000 亿元退税相当于冲减当月收入 37.5%。

王振宇告诉天目新闻记者,组合式减税降费培育市场主体具有普遍性,系一个主动选项。" 此外,今年以来多轮疫情的冲击成为特殊性,如吉林、上海、北京等,在其疫情集中管控的两三个月中大都‘断崖式’下降,没有经济活动,就缺乏流动性,在我国流转税主导形式下,必然引致地方财政收入的下降。" 王振宇表示,因疫情管控引致的物流、人流等不畅,也在间接传导至非疫情区域,致使供应链断裂。同时,中美贸易关系、俄乌冲击同样具有这种效应。

在刘玉龙看来,如土地出让金等预算外的收入,也导致了地方财政的下滑。" 由于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房地产开发企业很谨慎。当房地产开发商不拿地、没有能力拿地的时候,土地的出让不管是价格还是数量肯定都会下滑,这也导致了财政减收。"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各地密集调整预算,除了年中例行的调整相应的预算收支外,重庆、苏州、昆明等地已针对最新的财政收支情况对年初的支出预算进行调整,部分地区甚至明确了调减的数字。

重庆近日公布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 2022 年市级预算调整方案的报告》称,综合减收预测和中央补助情况,重庆市级仍存在财力缺口。为了应对减收,重庆拟采取更大力度调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对市本级财力安排的支出预算,除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刚性支出外,合计调减 50 亿元。

不仅重庆,苏州市财政局也发布《关于苏州市 2022 年本级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全市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需对年初预算进行优化调整。

在财政支出方面,苏州对预算进行结构调整,主要措施是:压减公用经费,公务接待费、 会议费、培训费,因公出国经费;追减各类受疫情影响的工程进度款;追减各类非刚性、非紧急项目支出,统筹用于疫情、纾困等急需方面。

昆明市财政局也于日前发文,对当地 " 三保 " 中风险地区,在 " 三保 " 支出未落实前,除应急支出外,不得支出其他事项,按程序调整年初预算,调减和压缩非刚性支出,优先足额保障 " 三保 " 等刚性支出。

重压之下 地方财政何以渡过难关?

显而易见的是,财政收入下滑与各地的经济情况不无关系,而缓解财政收支矛盾需要多措并举,而稳定经济基本盘,保证经济增长才能保证收入增长。

近期,国务院出台了一揽子稳经济举措,各地也出台了相应配套举措。随着这些政策举措的落地,5 月份以来经济开始触底反弹,这为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

国务院近期发文明确,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对不足两年的结转资金中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资金收回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支持的领域。另外国务院办公厅还发布《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通过盘活基建领域存量资产,来扩大有效投资。另外,有专家建言,下半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可以考虑增加财政赤字或者发行特别国债形式,来缓解地方财政收支矛盾。

纵观各地已经出台的政策,王振宇介绍,解决财政收支矛盾的通常做法就是增收节支。" 就收入端而言,在统一的税收征管体系和大数据作用下,空间似乎不大,而存量的资产盘活同样面临诸多难题。" 王振宇表示,一些非强刚性支出的展期、优化是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要举措,同时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在缓解基层财政收入压力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刘玉龙看来,政府发债也是缓解财政收入下滑的方式之一。" 政府发债,即中央多安排一些赤字,通过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直接下沉到基层。但这对于中央决策层来说很为难。一旦发债,必然会侵占到民间资本,民间投资就会减少。"

" 上半年已将全年的地方债额度大致用尽,地方债转换为政府财税收入会出现一定的时滞性,当务之急要比照 2020 年特别国债的做法,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地方财政收入的短缺和支出压力的刚性。" 王振宇表示,以疫情为契机,进行省以下财政体制深化、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改进民生社会事业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纵向财政资源配置失衡,清晰界定政府、市场和社会边界的重要契机。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文学城 查看原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22/07/06/11673419.html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