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好,请别再说上海餐饮老板躺平了

企鹅吃喝指南 0

今天上海的餐饮业,又上了个热搜:

不得不说:专家不愧是专家,真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上海的餐饮业,从3月底开始就已经开始受到封控影响,至今解封近1个月了,虽说各行各业都全面复工,但大部分餐饮仍然禁止堂食。

即便极少数在低风险地区获准堂食的餐厅,人流也不可超过50%,并且还有时时被查封的危险。

那上海餐饮人,真的都如专家所说,在躺平等国家塞饭吃吗?今天来带大家看看,上海真实的餐饮自救现状。

防杠声明:这篇文章并非鼓励大家偷偷堂食,只想让更多人看到,上海餐饮业复健的实况。

如今的堂食

纯属**“刺激性消费”**

关于堂食政策的解读,仿佛一门玄学,让老板和食客都摸不着头脑。

坐在店门口算堂食,但站起来吃又可以了:

三个人以上就算聚集,但两个人可以:

当客人询问能否堂食的时候,商家不仅需要小心措辞,还很考验阅读理解能力。

一些餐厅甚至发明了对应的暗号,毕竟现在接待陌生的客人风险极大,分分钟会被举报。

轻则罚款警告,重则停业整顿:

为了避免暴露营业状况,很多店都用塑料袋把门窗封得严严实实:

即使客人好不容易来到餐厅,也仿佛地下党接头,没有熟客介绍的,恕不接待。

以往费尽心思,就为了让客人写个好评的老板们,此刻千叮万嘱:切记不可以在点评签到打卡,也不能发朋友圈,即使发了也不要定位。

整个用餐过程可谓提。心。吊。胆:说话不能太大声、用餐速度最好快一些、室内的灯可能会被随时拉掉,只能打着手电筒上菜……

给大家欣赏一幅世界名画《看不见的客人》,隔着屏幕都开始紧张了。

万一不小心被抓包,得赶紧跑路。老板可能连钱都不让你付了,因为这样“我们就没有交易关系”,比亏损更重要的是保命。

如果说,前段时间上海人堂食像拍谍战片,现在看起来就更惨了……

 

曲线救国

堂食姿势大赏

其实,真正偷偷堂食的人,还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很守规矩的。不能堂食,只好想方设法找地方吃饭了:)

眼看着天气越来越热,草地野餐绷不住了。

有的人干脆在小区门口弄点外摆,梧桐掩映,仪式感拉满,四舍五入也算露天法餐厅了。

还有电话亭堂食,浪漫背后透着一丝丝心酸。

北京人民也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在车里搭上小桌板,随时随地实现包间堂食自由。

餐厅们也纷纷在合规边缘小心试探。

比如沿街的商铺,会在门口支起桌椅,或者利用门口的台阶待客,室内是绝对不开放的,完全符合规定,无懈可击。

虽然经常出现这种离大谱的无语状况:

正好在顶楼或者独栋的餐厅,就更有优势了,在天台搭起帐篷,就是妥妥露营风堂食基地。

过气网红星空泡泡屋重出江湖,最重要的不是浪漫,而是半开放设计、不算堂食。

街上还出现了怀旧的“酒精快乐车”,移动摊位,小本生意,虽然简陋,但也给许多路人带来了快乐。

拉面店干脆开放窗台桌面的另一侧,食客全部站着吸拉面,仿佛身处日本街头。

看到最痛下血本的老板,甚至在餐厅隔壁的酒店,专门开了房给客人就餐!顾客需要先到前台登记身份证,说去xx号房,服务员再进房间上菜。

查了一下,一晚房价就要600元……一个阳台放三桌,三小时翻一次台,希望店家能回本吧。

实在想正常堂食,可以考虑办个健康证,去餐厅当服务员:)

有人忍不住感慨:现在人均路边野餐的上海,不止法式风含量超标,很可能马上要变成小武汉了。

艰难营业的餐饮老板

花式求存

虽然面对种种困境,但餐饮人一直没有躺平。我们看到了很多老板,都在力所能及的自救,做一些微小努力。

一些店铺开始装修,扩大厨房空间,为日后长期以线上业务为主做准备。

有的酒吧,因为所在街道被封控,干脆游牧到其他街道,借用友邻餐厅的场地做快闪。

面对外卖平台高昂的扣点,同时为了方便大家下单,不少小店都开发了自己的点单小程序。

部分咖啡和精酿店虽然只能外带,但也在包装上花了很多心思,希望让客人有更好的体验。

餐厅不能堂食,可以让厨师直接上门啊!做做私厨生意,能回一点本是一点。

还有一些小店老板们,虽然生意受到很大影响,但心态还很积极,在隔离围挡上写下自己店铺的名字和播客,希望大家能再等等它们。

尽管不到一天时间,涂鸦就遗憾地被清理了……

其实,**复工却不能堂食,支出反而更多了,**不仅每天的房租、工资照样要付,还多了食材损耗费、水电费等等开销。

巡湘记的创始人就表示:“复工后比复工前更糟糕,复工后房租、人工成本很大,但营收只恢复到疫情前的15%左右。

红餐网采访的餐饮投资人李俊也说,外卖跟堂食相比只有十分之一还不到,根本不够发工资和房租,开着真心不如一关了之。

一些餐饮类型,做外卖对食物口感影响很大。不开外卖吧,只能硬亏;开吧,又可能会毁了多年好不容易经营出来的口碑。

为了留住老顾客,有些餐厅在送外卖的时候还会附赠优惠券,希望大家等到堂食正式开放的时候再去光顾。

高端餐饮更是艰难,毕竟它们提供的不仅是食物,更是用餐氛围、环境和服务等一系列体验,而且,这些餐厅往往坐拥黄金位置,成本支出相当可观。

比如壹零贰小馆就告诉我们,疫情至今已亏了上百万,之前两个月一直没做外卖,现在也扛不住了,只能靠外卖摊平水电费,更重要是让员工保持对食物的感觉。

如今大多数时候,商家都在如履薄冰,每天能不能开门全凭运气,也许今天能开,明天就上封条了。

那些扛不住的餐厅,**甚至还没来得及跟大家打招呼,便已消失。**

屹立上海十几年的港式茶餐厅“查餐厅”和咖啡馆the room相继停业、实力雄厚的鸡尾酒吧Sober Company宣布歇业、意大利老牌Gelato品牌Grom也暂别上海……

这些辛勤的餐饮人们,都是抗疫背后“小小的代价”。我们能做的不多,也许只能多光顾喜欢的餐厅,努力为他们发声。

期待生活早日恢复正常,你我都能自由、体面地坐下吃一顿饭。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文学城 查看原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22/06/24/11648027.html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