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中美开战,美国动员能力还能再现二战水平吗?(图)

罗马观察员 0



中国首艘全国产的平甲板航空母舰003终于下水了,不过这一消息呢倒并不是很让人激动,因为在此之前已经传出过很多消息指向今年下水,并且在此之前该舰的很多重要的细节,诸如3条电磁弹射器与2台升降机已经是路人皆知。

而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则非常“酸”,说003大概也就和美军的小鹰级相似的技术水平,属于一艘1960年代的先进航空母舰,理由呢则是相似的最大排水量以及常规动力。

当然我们国内也有很多专家用003与小鹰级做对比,但这种对比并不合适,在我看来,003对中国的意义更类似于美国历史上胎死腹中的“福莱斯特”级,即第一次对装备弹射器的大型舰队航母的探索。



而在技术水平上,003的很多技术其实是远比美军更先进的,比如说美军已经下水两艘的福特级哪怕是到了2022年,其配套的电磁弹射器与阻拦索系统仍然不胜堪用,而003这套子系统则远比美军同类装备更加成熟。

至于说美国人到底在干什么?以至于福特级在其首舰开工17年后仍然没有形成战斗力?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美国的工业现状、以及冷战后美军发展现状一样,属于一个“烂尾问题”。

福特级、F-35战斗机、濒海战斗舰都是战后美军错误发展的结果,因为冷战结束美国军工业迅速萎缩,但军队对于新装备的技术要求却一点没有降低,又因为短时间内缺乏极其强劲的对手而好高骛远。



因此为高技术指标妥协项目周期,并最终陷入了军事需求凸显之后项目仍然没有完成的窘境。表面上看似乎就是短期内走了歪路,但实际情况复杂很多。

今天的美国已经不是历史上的美国了,那个历史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早已死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在工业力量更加强大的新兴强权。

但今天的美国,工业产值已经远远不如中国,并且相当一部分还是所谓的“高精尖”,属于在民用领域有较大市场,但对军工领域并没有太大作用的部分。

在2018年的时候中国的工业产值就达到了美国的1.74倍,实际上也是在那年,按照平价购买力计算中国的经济体量超过了美国。



而中美两国的工业体系也有比较大的差别。

要知道重工业是非常烧钱的!需要高度完整的经济体系与配套产业链的配合,重工业才能够成为一种正收益的产业;

新中国建国前三十年是依靠农业支撑轻工业,结果就是当时的中国人均粮食产量其实并不低的情况下因为剪刀差的缘故人民的食品消费水平很差,说通俗点就是不太吃得饱饭。

现在的中国呢,则是建立起了很完善的全套工业体系,并且依托国际市场来支撑本国的重工业,这才让重工业变成了一项“赚钱”的产业。



美国的情况又有所不同,他们丢掉了大量所谓“落后产能”也就是轻工业,然后依靠全球贸易体系的优势地位保证了本国重工业巨大的海外市场,然后配合金融产业收割全世界来支撑本国重工业,这当然也是一种可行的路径。

但缺点还是有的,具体来说就是军工产业会更加烧钱一些,也就是说,美国的军工业要进入一个高效率的运作模式,他有一个大前提,就是盟国要配合他们!要真是盟国一点忙都不帮的话,现在的美国军工机器根本无力运转。

很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军的F-35,前些年洛马和美国国防部提到F-35会吹嘘什么?高度信息化、分布式的由每个盟国分别承担的产业链?



后者到底是好是坏其实并不好评价,当年美国出于打压欧盟航空军工业的目的强推JSF计划,当然是起到了作用,至于说后来F-35到底是个什么拉稀东西,当年他们是不在乎这一点的。

按照当年美军的构想,中国的五代战斗机至少要等到2025年才会首飞,且最快也要到2030年才会列装,而届时的美军将拥有近千架先进的F-35,主要面对的假想敌甚至都不是中国,而是中东地区的某个“殖民地强人”。

当然我们知道这个构想很早就被打脸了,2011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访华的当天歼20首飞了,但这个时候美国的JSF计划已经不再可能倒回去。



并且就算美国人想从头再来其实也不可能做到了,不要认为现在美国将中国作为最主要威胁然后美军就能鸟枪换炮,没那么简单!

先进的军用技术装备的发展是以“十年”为单位的,并且需要大量的资金与产业基础,现在的美国既缺钱、也缺乏产业基础。因为这个世界上最舒服的赚钱的方式,并不是开工厂,而是用巨量的本金躺着收租!

对于任何一个已经高度工业化的国家而言,维持本国的工业产能都是极其困难的,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都曾面临过“产业流失”的问题,有时是主动流失,有时是被动流失,冷战时期的美国其实也在不断损失自己的工业产能。



只不过当时西方面对苏联这个敌人尚且能够团结一致,所以美国的盟国的工业产能可以统统算作是美国自己的产能,但今天的美国可不敢保证自己的盟国在对华政策上与他们保持一致!

我们可以拉个清单,列举一下今天美国最紧密的盟国:日本、澳大利亚、波兰、英国,哪怕是这些国家,在对华政策上与美国的分歧都不小!

日本当然是美国的“紧密型盟友”也就是殖民地,但日本的经济与中国的关联是非常紧密的以至于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中国产业链外延的产物,而且日本面对的安全压力并不小!



驻日美军总体上是一支防御性的军事力量,没有战略轰炸机、弹道导弹等能够对中国实施威慑的武器装备。

澳大利亚是在地缘上与美国利益最为一致的国家,但澳大利亚太弱小了只有两千多万人口,其军队总人数还比不上解放军军改前一个稍微规模达一点的军区的人数。

波兰是美国在欧洲地区最铁杆的盟友,但美波同盟的基础主要是共同一致的极端反俄政策,在对华政策上不仅帮不了美国,并且波兰与中国的关系还不错。



而英国是战后被美国打压最惨的盟国,他们是愿意反华的,不过这种反华的前提是拉着美国一起,他们不会做很多事情。

恰恰相反,在脱欧之后英国将中国视为最有潜力的经济合作伙伴,去年英国海军来南海跑一趟啥都不敢做,甚至英国媒体都不怎么报道这件事情。

从军工业的角度讲,其实美国最强大的盟国应该是日本,日本拥有在各方面都足以与中国进行竞争的先进的造船业。

但日本距离中国太近了,以至于这个国家的工业机器只能在和平时期为美国作出贡献,真到了打仗的时候,日本的产业链到底是美国控制,还是说被中国控制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



而另一个头疼的问题在于,如今的全球经济体系中,东亚地区是非常重要的“供应端”。

从廉价的轻工业品到昂贵的重型机械,大型船舶,中、日、韩三国供应了全球造船完工量的将近97%,然后还有先进的半导体,主要在台湾地区以及韩国。

这些重要的产业区距离中国不到3000公里,和平时期美国当然可以通过优势的贸易地位掌控这些产能,但到了打仗的时候谁说了算?那是拳头决定的!

美国唯一一个敢保证在脱离了东亚产业体系后还能够高效率运作并且对中国形成一定优势的恐怕只有航空业,因为长期以来美国航空业依靠民用市场维持着巨大的体量,但除此之外就什么都没了。



这就是美国在面对中国时候的一个困局,理论上讲美国的经济体量确实很大,虽然本国的工业产能大幅萎缩但盟国拥有巨大的产业基础,可是面对中国的时候这些产业基础都是近似不存在的!

美国在东亚地区的经济布局在战时状态下完全不存在,而地球另一边,欧洲地区的盟国们对他们的态度也并不好。

这是中国人的一个误区,就是我们将美国和欧洲统称为“西方”,但在他们的世界观中美国和欧洲可不是一路人,美国人不过是一群暴发户罢了,美国人也只有来了亚洲才能享受到身为“西方”概念一分子的优越感。



而作为一个整体上的政治实体的欧盟对美国的态度也是一言难尽。一方面他们非常清楚:欧洲当今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本身其实是美国给他们的,但另一方面呢其实他们又瞧不起美国。

欧洲三强之一的德国,算是在政治与经济上被美国控制最紧密的一个,德国也是世界上美军基地最多的国家,但在乌克兰问题上德国政界仍然有很多反对美国的声音。

而另一个法国,战后几十年和美国一直就不对付,1960年代戴高乐在台上的时候直接就和美国撕破脸了。



先是退出北约,然后把存在美国的黄金储备全部运回法国,一套组合拳每一招都对着当时美国主导体系的命门打,在这之后几十年时间美国都不敢惦记他们的本钱。

真到了中美开战的时候,欧盟这个本身就已经对美国存在不满的势力,别说帮美国,他们能不背刺一刀就算有良心,实际上对美国的支持力度恐怕就和这次俄乌战事期间支持乌克兰的力度差不多,同样是美国指望不上的。

要明白一点:欧洲的两个陆权国家,法国和德国,历史上和英美斗了那么多年,最后如果说要有一个国家对美国霸权刺出最后一刀,这一刀一定是法国刺出去的,只是说需要中国来创造这个机会。



而与中国开战,就等于是美国主动地送出去这样一个机会,届时他们的处境会比今天的俄罗斯艰难很多,一旦战场上稍有失利,很容易就会落入墙倒众人推的境地!

另一方面,今天的美国其实也并不是一个能够轻易动员起来的国家,今天美国的强大主要体现在世界各国的优秀移民在美国创造大量的价值,但问题在于,这些移民他们愿意上战场吗?现实一点地说,很多移民到美国的人不就是图钱吗?

这批人上不了战场!而能够上战场的传统白人,已经被欺负很多年,人口占比不断下降,而且因为享受不到很多优待政策缺乏良好的教育,前几年美国征兵甚至都已经开始放宽对犯罪记录的限制了!



换而言之,美国的强大,军事上体现在其巨大的常备军事力量,即“存量”方面,而在政治上体现在“低动员度”。

在巨大的金融资本体量上,这样的体系结构非常适合对付弱小的对手比如说伊拉克、阿富汗,他们可以一直砸钱维持一支殖民地武装,并且由此获得大量的经济收益不断增强国力。

但要真的面对中国这种体量的对手,光是和平时期维持的军队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强大的战争机器,以及在战时计划经济情况下还能高效率运作的经济体系,而这是现在的美国缺乏的东西。



就凭疫情期间那种几万亿美元砸下去一点成效都没有的弱动员体制,真要打起仗来经济下行的时候,美国的那些少数族裔届时到底是投身军队、走进军工厂,还是说上街闹事?答案显而易见。

1930-1940年代是美国组织动员能力的巅峰,而在此之后他们永远都回不到那个时代了!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54162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