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还能翻红的王心凌,背后的资源有多吓人?(组图)

InsDaily 0



最近内娱的主旋律是怀旧。

而王心凌的复出,无疑是给这场互联网“文艺复兴”加了一把火。



我不允许还有人没看过《浪姐》初舞台的《爱你》——

“oh baby 情话多说一点~想我就多看一眼~”

这甜美的嗓音,可爱熟悉的唱跳动作,很难相信眼前的“甜心教主”王心凌已经39岁了。



王姐的国民度达到什么程度呢?

《浪姐》开播,仅有短短几分钟镜头的王心凌,喜提8个热搜。



QQ音乐疯狂屠榜,飙升榜10首占9首,前100首更是占了60首,创造了纪录。

打开列表一划,几乎每一首都会唱的程度。



一些00后质疑:王心凌是营销咖吗?

而一群平日佛系的老粉则纷纷上线团建:我们只是老了,不是死了。





上小红书搜“王心凌 老公”,你会看到一大批王姐的中年男粉对着电视机露出甜笑。

翻红后,王心凌真是集齐了男女老少,尤其是中年男性这块资源。





这位“甜心教主”究竟有什么魔力,通杀全网?

要知道,偶像“回锅”屡见不鲜,但却不是每一个都能翻红。

而王心凌之所以今时今日还能拥有这个规模的人气,只能说明一件事:

王姐只是走开一下,从来没有糊过。





在很多人想象之中,王心凌就是“甜心”的代名词。

但奇怪的是,一般这样的偶像,都吃过很多的苦。

童年穷苦,父爱缺位,出道更多是为了养家赚钱。



四年级的时候,妈妈把王心凌叫到跟前说,爸爸妈妈要离婚了。

从那之后,她和父母的关系开始变得拧巴,尤其是和妈妈。



父母离婚后,母子三人住在十六七平米的小套房中。

巨大的经济压力,一下子击溃了这个小家。

王心凌的妈妈得了抑郁症,而叛逆期的王心凌,总是时不时和母亲大吵一架。

但她没想到,在发现自己有音乐天赋后,母亲二话不说,卖了车给她凑学费。



王心凌念了华冈艺校,成为出林志颖、吴佩慈、大小S的学妹。

她憋着一口气,要赶快红起来,好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



21岁,王心凌顺利出道。

艾回音乐更是斥巨资为她打造了一张专辑《Cyndi Begin》,却只卖出6w张的惨淡销量。

2003年,正是华语乐坛神仙打架的年代。

彼时,周杰伦、孙燕姿、s.h.e…把音乐市场瓜分得几乎不剩什么空间。

公司给王心凌打造的“灰姑娘”人设,明显没什么人买账。



《Cyndi with U》(王心凌,2005)

尽管在此期间,由林俊杰作曲、王心凌演唱的《当你》因为抓耳的旋律着实小火了一把。

当时,音乐MTV盛行,王心凌也拍了不少MV。

但王心凌知道,如果再不出头,公司很可能就要放弃她了。



就在那个时候,MV导演黄中平建议她穿高中制服,走“学妹”路线。

这个唱唱跳跳的小女孩忐忑地出了下一张专辑,《爱你》。

这张专辑出乎意料地大爆,全亚洲销量破百万张。



她的歌声好像有一种魔力,会让人自动忘记烦恼。

再配上清纯无公害的外貌,从那之后,王心凌就成了“顶级甜妹”的代言人。

和蔡依林、张韶涵、杨丞琳四人并称台湾华语乐坛“四大教主”。



唱片时代,销量说话。

在巅峰时期,王心凌一年连出三张专辑,每张专辑的销量都突破百万,这样的成绩至今无人超越。



知乎有个问题,谁是华语乐坛严重被低估的歌手?王心凌榜上有名。

她的歌听起来简单,唱起来却有一定难度。(不信去ktv点几首就知道了,那么高的音,还要边唱边跳保持气息稳定有多难)

代表作多到,如果要选出哪首最好,粉丝内部都得掐一架。

《Honey》《睫毛弯弯》《我会好好的》《彩虹的微笑》《爱的天灵灵》《那年夏天宁静的海》……等经典神曲,传遍大街小巷。



别再问王心凌凭什么翻红。

即使不看脸、光听声音,王姐也是你忘不掉的女歌手。

正所谓唱而优则演,彼时台湾偶像剧盛行,谁都想来试试水。

而王心凌,凭一部《微笑pasta》就破了台湾偶像剧收视率。



是光看这部剧脑子里都会回响起《北极星的眼泪》的程度。



以及时代的眼泪,《天国的嫁衣》…



当时的王心凌,有人气、有观众缘,天时地利,前途一片光明。



她最火的时候,被曝身价涨到千万。

只是她没想到,人生的起落,来得那么猝不及防。



总是觉得,王心凌的甜,是带着一点点苦的。

就像她演的小人物、平凡身世的女主,乐观的性格之下,是生活的苦涩。



由于家庭的缘故,王心凌一直都很缺乏安全感,内心希望会有一个温暖的臂弯来保护她。

这种极度的渴求让她变成“渣男收割机”,在烂桃花的路上一去不返。



先说第一号渣男,范植伟。

17岁,王心凌和19岁的范植伟合作《车正在追》,擦出了恋爱火花。



在一起半年,王心凌就因为男生拍戏和女演员劈腿分过手。

但只要男方一求复合,她就原谅对方。

不仅劈腿,范还亲自实锤过曾当街动手打女友,2次。

回顾这段感情的时候,王心凌说自己没骨气,实在太不舍得他。(???)

05年,范又被传出和拍摄《侦探物语》的合作演员杨雅筑约会,女方是15岁的未成年……

被渣男伤害得体无完肤,王心凌这才愿意放手。



然而这还不算完。这位“极品前任”简直是阴魂不散,在分手后还要把王心凌的热度吃干抹净。

先是在愚人节发出与王心凌的亲密照,随后又在媒体面前大谈“c夜门”。

他公然对媒体得意洋洋地宣称,18岁就与他在一起的王心凌,“第一次”并不是给了自己。

王心凌谈恋爱,就像是从一个坑蹦到另一个坑。

下一任姚元浩,让她身陷“小三风波”。



2010年,隋唐(对,就是“兔兔这么可爱”的女演员)暗示,正在与姚元浩分手的王心凌是破坏他们感情的小三。

此话一出,矛头立刻对准了王心凌。



王心凌紧急召开记者会,声泪俱下,解释自己不是第三者。

但隋棠那边还不依不饶,说“我的心好像被美工刀割着”。



这些负面新闻给王心凌的事业带来重创,而姚元浩却全程隐身,最多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了一句轻飘飘的“道歉”。

不禁想问,王心凌都是从哪个小区的垃圾堆找来的男人…



更离谱的是,王心凌此后还跟姚元浩谈了五年,到2017年才分手。

分手的第二年,王心凌的私密照不胫而走,拍摄者正是她的前男友姚元浩。

令人唏嘘的是,在这些事件中,始作俑者明明是男性,可承担苦果的却都是女性。



没有人在乎真相如何,“玉女的陨落”总是八卦小报和舆论的焦点。

王心凌的事业一落千丈,形象大受影响。从03年爆红,到梦寐以求的小巨蛋演唱会,居然花了13年之久。



后来,她站在小巨蛋的舞台上,对粉丝、也对自己说:

「3年前我因为一场恋爱,失去了所有。有人说我很勇敢,也有人说我很傻,他们都问我,如果能够再重来一次,还愿意吗?

我很想说,我觉得那时候很累,如果可以,不要再重来一次。」



爱情之路不顺,事业也越来越艰难。

毕竟“甜心教主”的饭再好吃,也吃不了一辈子。

为了转型,她尝试了许多路线,从甜妹到轻熟女再到性感女王。

但要么小小试探之后又回到原点。有时又用力过猛,走暗黑风唱苦情歌,穿网袜玩电音,跳扭臀舞……反而失去个人特色,还被嘲越来越像萧亚轩。



最雪上加霜的是,她生了一场重病,直接导致她消失在大众视野中。

2011年3月,拍摄《爱上查美乐》时,王心凌因伤口感染、过度劳累,患上“面部神经蜂窝性组织炎”。

这种病轻则影响颜值,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引起脑膜炎,导致面部神经失调,甚至是坏死。



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却说她是整容过度,“换头”上瘾。

她和疾病抗争,然而康复之后,那些崩坏的照片还在广为流传,成为抹不掉的黑图、“整容铁证”。



不再年轻美貌、转型失败的少女偶像,还有人买单吗?

王心凌仿佛消失了一般。一度传闻,她的演唱会门票跌到黄牛挂10元都卖不出去。



一般人落到这个境地,几乎已经没有翻身的可能。

但王心凌最励志的地方是,青春老去、负面缠身,她硬是靠着业务能力,不断地出圈。

18年的《大眠》,让好多人惊叹,原来王心凌仍然活跃在娱乐圈,还能做出这么好的作品。

细品这歌词,也很有意思:

「我乐于作个敬业人质

是我本身把本身挟持,不关他的事

我被虚度了的芳华或许还能活过来

我当然会沉浸个舒坦,就让我陪他恋完这场爱

再去整顿残骸」

那个唱着“睫毛弯弯眼睛眨啊眨”的小女孩,被踩进泥潭,又挣出了另一个天地。

仿佛逝去的光阴,只是用来做了一场甜梦。



王心凌,终于选择与自己的“甜美”和解。

今年1月,她穿着一身红白裙子在台湾地区红白艺能大赏舞台亮相,蹦蹦跳跳地唱了三首歌曲串烧,B站标题——“女团教科书教你做人”。



40岁的王心凌,轻轻松松全开麦,音质好到宛如CD。边唱边跳,可爱又热辣。

评论区热赞说:当年你嫌她是花瓶,现在人家变成了青花瓷。



在《浪姐》,节目组问她,如果一直被当成“甜心教主”的话怎么办?

她说,就这么当个甜心奶奶不也挺好的吗?

这句话,藏了多少酸甜苦辣,百转千回。

#王心凌#被刷爆热搜之后,她本人深夜回复:

“如果这几天让大家想起美好的回忆,那真的是一件更好的事。我会和你们继续创造更多记忆,也希望能用音乐,陪大家走过各种历程。”



她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回忆,也是一代人的青春。

王心凌的翻红,是偶然,也是必然。



因为,每个人的青春里好像都有一个“王心凌”。

会哼她唱的“那年夏天宁静的海”,追过她拍的《微笑pasta》,幻想自己就是那个普通又乐观的女孩。

而她本人依旧完全是少女模样,还有着无比的清澈与天真。

这是一件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



感叹一句“爷青回”,不过分吧?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49765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