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还很大!中美航母硬抗反舰导弹命中能力对比(图)

万乘之尊 0

前言:航母是现代最大的水面战舰,但和二战的战列舰相比就是薄皮大馅,结构重量和装甲的比例非常低,之所以很难对付,很大部分原因是航母有各种护卫措施,和攻击航母的武器有缺陷和弱点,当然,作为现代战场最明显的目标,仍然有被击中的危险,如何保护航母不被打沉就要靠航母最根本的舰体设计了,上月,俄罗斯“莫斯科”号巡洋舰的沉没让人不禁想,俄式设计是不是有问题,而美国的“佩里”级护卫舰也中过导弹,并没有沉没,那双方的航母保护设计会不有差距呢?毕竟,中国航母的保护设计也是俄式设计的。

一:历史上的美航母战损情况



最早战沉的航母是英国的“勇敢”号,1916年下水的“勇敢”号原是作为战列巡洋舰建造的,1928年改装成航母,排水量26500吨,水下防护薄弱,1939年9月17日勇敢”号在英国西南部海面迎风行驶,接收返航的机群,被德国潜艇发射的2条鱼雷击中左舷中部锅炉舱和机舱,20分钟内即沉没。英国第一艘专门建造的航空母舰“皇家方舟”号备有专门的消防系统,钢炉舱与弹药舱设置有装甲,钢炉舱被纵隔壁分成几部分,1941年11月,“皇家方舟”号在直布罗陀被德国潜艇一条鱼雷命中右舷,鱼雷击破了主要的防护隔壁,右舷锅炉舱立即淹没,舰船开始迅速倾斜,水沿着烟道开始流向中部和左舷的邻近的锅炉舱,破损引起越来越强烈的船体振动以及舱室的淹没被迫停机,八个排水泵工作也无效果,舰船横倾15°,很快达到20°,14个多小时后倾覆沉没,



1942年9月15日,19000吨的美国航母“黄蜂”号在桑塔-克鲁士群岛遭到三条鱼雷命中右舷艏部,当时“黄蜂”号上正在给飞机加油,所有汽油管道中都充满了汽油,鱼雷爆炸使汽油管道破损,内部爆炸振动着舰体,火焰迅速向全舰蔓延无法扑灭,并进入大量的水导致倾斜很厉害,最终弃船被美国驱逐舰击沉,1942年8月,40000吨的美国“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在圣埃斯皮里图岛被命中一条鱼雷,丧失了战斗力不得不驶返美国修理。

1943年11月13000吨的.美国“独立”号航空母舰在吉尔伯特群岛中一条航空鱼雷,右舷后机舱尾部隔壁4米处结构均被破坏,舷部的洞口进水2~3分钟后淹没机舱,水通过锅炉管道与不紧密的电缆填料函慢慢淹没后锅炉舱与后弹药舱。右舷外部的推进轴震动,航速降低到13.5节,自己航行到基地堵住漏洞。1944年2月,33000吨美国“勇猛”号航空母舰在马绍尔群岛被一条鱼雷命中半部,舵装置严重破损,艉部部分舱室淹没,被迫驶往珍珠港修理。



1945年3月“富兰克林”号航空母舰在九州岛被2颗250公斤炸弹直接命中,炸弹穿透飞行甲板,炸裂的汽油管道中流出数千加伦航空汽油,烧着了机库中的飞机和弹药,爆炸持续了3个小时,夜间火灾息灭了才慢速驶回美国修理,1942年5月,美国“约克城”号在珊瑚海战斗中中了一颗大炸弹,炸弹穿过了飞行甲板在储藏室里爆炸了,在舰旁爆炸的近失弹的弹片把舰体水线打了许多洞,飞行甲板局部受损,但仍保持了战斗力,接受了飞机降落并撤退。

和它一起的“列克星敦”号就惨得多,两条鱼雷命中左舷,2颗炸弹也命中左舷的飞行甲板,3颗炸弹在舰旁水里爆炸,造成几个舱室淹没形成了7°的横倾,大火席卷了弹药库与汽油库,航速降低到20节,消防扑灭了一些火源,但1小时45分钟后断裂的汽油管道漏出的汽油蒸汽着火,发生了强烈的内部爆炸,浓烟从升降器中滚滚上升到飞行甲板,供电停止,消防设备受到破坏,遭到攻击之后6小时后火势蔓延到了全舰被迫弃船,美国驱逐舰发射了四条加速其沉没。



1942年8月美国“企业”号在东所罗门群岛被命中三颗炸弹,飞行甲板艏部、前部飞机升降器、飞行甲板指挥部位等均被破坏,由于损管工作比较得力,很快灭了火,经过简单修理后又在10月被命中二颗航空炸弹,引起了强烈的火灾和爆炸,但火灾被扑灭,20天以后就修复了,1942年6月,美国“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在中途岛战斗中被命中3颗炸弹,两颗穿透飞行甲板,在机库甲板爆炸,第三颗穿透烟筒,使锅炉熄了火,不过很快扑灭了火灾,继续起飞的飞机,不过很快船壳又中了两条鱼雷,左倾到23°,被迫舰员弃船。

但次日晨仍处于漂浮状态,抢救队又返舰堵住船壳破损,并拖往珍珠港,可又遭到日本潜艇4条鱼雷的攻击,其中两条命中左舷,坚持了几个小时后倾复沉没了,1942年10月美国“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在圣克鲁士群岛被两条鱼雷和两颗炸弹直接命中,横倾9°~10°失去航行能力,由巡洋舰拖曳,三小时后又命中一颗炸弹,两小时后又被命中一颗炸弹和一条鱼雷,还有两架“神风”号飞机冲进了舰内,完全失去战斗力,但仍然浮在水面,最后由驱逐舰击沉。

二:现代反舰武器的威力



现代海军的主要威胁是反舰导弹和鱼雷,水面舰艇的反舰武器基本都己导弹化,航母所面对的威胁自然是各种反舰导弹,最常见的是“鹰击”-8和“鱼叉”之类的亚声速反舰导弹,这类导弹全弹重400千克左右,飞行速度0.85马赫左右,由于战斗部重量有限,无法对4000吨以以的战舰做到一击必杀,通常采用带侧向聚能的半穿甲战斗部扩大毁伤效果,并强化掠海飞行能力以尽可能命中战舰水线。

但“鹰击”-8和“飞鱼"和反舰导弹在实战中并不能命中军舰水线,命中点多在吃水线以上的正上方或斜上方,距水线4米以上,绝大部分反舰导弹的命中部位都偏高,甚至因为目标太小从目标上空飞过,导弹穿透吃水线以上的侧舷钢板后,进入舰体内舱室2~3米后起爆。由于最大破坏直径约有7~8米,爆炸造成冲击波被甲板,桁梁,船肋和侧舷扳阻挡和吸收,难以对水线以下造成破坏,不能使舰船灌水破坏其稳性和不沉性,战舰被击中仍然可以通过损管抢救逃生,



若命中吃水线附近,就能造成舰舷破坏而大量进水,特别是高速行驶时或有风浪时就更易大量进水倾覆或沉没,但打击吃水线以下部位反舰导弹很难做到的,二战中,1570吨的美国“西姆斯”号驱逐舰中了3颗250公斤的炸弹才沉没,日本5100吨的“木曾”号巡洋舰中了6颗250公斤的炸弹才沉没,6000吨的“大定”号巡洋舰中8颗250~500公斤的炸弹才沉没,“鹰击”-8和“鱼叉”之类的反舰导弹战斗部重量160~230千克左右,装药只有90-110千克,动能当于二战期间203毫米口径穿甲弹,不过今日导弹装药是硝基甲苯-黑索金-铝,威力比梯恩梯提高40~50%,实弹打靶中一发可在2100吨的靶舰上撕开近9米的口子,使其沉没。但击中航母最多只能破坏一层分舱,根本打不进机库和动力舱,即使SS-N-22这类超声速反舰导弹有巨大的动能,也难以穿透航母外侧隔舱结构(,根本威胁不了航母,

苏联海军的重型反舰导弹战斗部重量都要求达到600-1000千克,即使这样,SS-N-12级这种巨型超声速反舰导弹也要4-5发才能保证对航母内部造成足够的破坏。中国近年来装备的“鹰击”-12。“鹰击”-18,“鹰击”-62和美国装备的LRASM反舰导弹战斗部重量均不到SS-N-12级这种巨型超声速反舰导弹一半,摧毁航母的能力还是不够的,这类导弹理论上可以一发击沉3000吨的军舰,但实战中目标被击中后往往是因为燃烧报废的,两伊战争期间没有防护的商船也能抗1~2发反舰导弹而不会沉没,按二战时期2万~3万吨的“埃塞克斯”级航母的抗击标准,至少要7~8枚“鹰击”-8级反舰导弹才能造成足够的破坏效应,美国海军在用退役航母测试时,水密状态的航母能够承受几十枚反舰导弹攻击都不沉,可见打沉航母难度极高,只能让其部分地失去战斗力。

反舰鱼雷鱼雷曾经也是攻击航母的有效武器,二战中被击沉的航母都是鱼雷的功劳,现代重型鱼雷装药都在200-500千克左右毁伤,效果超过反舰导弹,鱼雷的破坏效应不在装药的威力,而是海水在高压下的空腔和恢复中对船壳结构的大范围破坏,鱼雷命中目标瞬间,爆炸的能量激起大量海水将军舰抬起,大量海水从被抬起的舰体中挤出,高能量的冲击烟雾比爆炸水柱晚几十毫秒,巨大的水压冲破舰体,猛烈上抬造成爆炸位置的舰体明显出现上拱,爆炸范围内及附近的落水人员因爆炸冲击波造成的超压死亡殆尽。

舰艇上的人员也因震荡摔倒或受伤,大量海水从损毁破口涌入,舰体会迅速竖起或者侧倾甚至直接翻身倒扣,舰体下沉后,空气被挤向最上面的舱室,压力最后从破口或管道喷射出来,发出汽笛一样的喷气声,舰内人员被封在舱内无法脱身随同舰体沉向海底,到一定深度后海水压力会将这些人挤压致死,不过反舰鱼雷射程和速度都不如导弹,潜艇攻击航母要突破密集的反潜网,风险相当大。



至少在21世纪前,核弹是唯一有能力一发摧毁航母的武器,但重达十多吨的东风21D弹道导弹可能打破这个想法,东风21D弹道导弹飞行弹道在30千米以上,弹头末段再入时处于目标的头顶之上,飞行速度可以达到6-10马赫,从发现目标到装定参数和发射需要5分钟,飞行到1500千米只要需要8-9分钟,飞行速度是航母的100倍,普通反舰巡航导弹的10倍。

东风21D弹道导弹发射到临空这段时间,航母移动距离不超过5千米,无修正误差不超过2千米,简易修正后误差可以缩短到150米内,椭圆形命中区将与航母舰体垂直,航母船体宽度超过75米,长度超过300米,800千克弹头以5马赫的速度命中时的动能过载达到几十万g,可侵彻400毫米的甲板,也就是瞬间从飞行甲板一直穿透到底舱,直接打个对穿,战斗部爆炸的话,弹药库,核反应堆都会受到毁伤,引起连锁爆炸和幅射泄露,航母不沉也废了。

三:美国航母的防护水平



美国早期航母火力和装甲能达到巡洋舰水平,二战时的航母防护手段有两个极端,要么完全不要任何装甲,要么战列舰相当,航母的设计也经常在重装甲和无防护之间摇摆,美国海军的“埃塞克斯”级航母防护结构是舷侧装甲带和机库甲板,飞行甲板无防弹能力,“埃塞克斯”级航母设计时,美国海军进行了研究,225千克炸弹从3050米高度投下能够穿透76.2亳米厚的甲板,但在1220米高度投下仅能穿透25.4毫米甲板,通常飞行甲板停放着大量舰载机,1枚炸弹在飞行甲板爆炸有机会摧毁50%停放着的舰载机,如果在机库甲板爆炸就下降至25%,所以“埃塞克斯”级航母未采用装甲飞行甲板,而是将机库甲板厚度从63.5毫米增至88.9毫米;,能防御454千克航空炸弹,英国胜利号航母甲板装甲则达100毫米,防护力非常出色,但压缩了机库的高度



战争中“埃塞克斯”级航母虽然飞行甲板“神风"攻击被炸烂,但机库甲板保护了航母的的动力舱,提供了抢救的条件,但也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飞行甲板如果被炸了个大洞,那么航母将无法正常运行,如果炸弹在机库甲板爆炸,也会切断输油管线,所以“中途岛”级航母汲取了这个经验教训,强化了飞行甲板,使用50毫米厚的飞行甲板和50毫米厚的机库甲板,使飞行甲板可防护以1067米高度投下的227千克炸弹。

飞行甲板重量增加了对动力的要求,“中途岛”级航母采用了212000轴马力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动力系统,为容纳动力系统又将水线舷宽增至34.47米,并采用“蒙大拿”级战列舰的隔舱布局,4套独立运行的动力系统被12个独立锅炉舱、4个独立发动机舱以及10个独立的水泵、发电机、辅助动力设备以及蒸汽机舱,舷侧的水下防护拥有两道防护结构,舷侧200毫米水线带拥有50毫米装甲,后来的“福莱斯特”航母飞行甲板降到40毫米,机库甲板降到32毫米,机库顶面又增加了25/18毫米化装甲,尼米兹级改为两层的50毫米隔爆甲板。



从飞行甲板到船底有11层,每层高度从2.6米到3.7米,底舱高度约3米,主要布置主体结构和主龙骨,用于储备油水,第二层有⒎.9米,锅炉、蒸汽轮机、发电机、空调、水泵等都集中在第二层,二战美国航母在这个位置设置了5道防水纵壁,可防御2-3次500千克级鱼雷战斗部,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要求可防御苏联650毫米口径的鱼雷,单舷外侧三道为双层高强度钢板水密侧壁,内6道纵壁,共有9道防雷纵壁,舷侧隔舱减到了3层,外层是水密空舱,中间是航空煤油舱,内层是淡水舱,隔舱的间距很大,隔舱壁板不厚,之间设置大量支撑板用来抗击水下爆炸,支撑板在爆炸时即要凭硬度控制变形量和变形范围,又要适度变形避免形成压力,“福特”级航母的多层舱结构设计在爆炸时第一层会有较大破损和变形,

第一层会有更大的破口,造成燃料泄漏,但缓解了水下冲击,内侧壁板结构基本完整,到第三层破口就会缩小,破损范围到第三层壁板为止,淡水舱的另外一个作用是防火,隔舱越多水下防御效能越好,但结构重量和工艺复杂性也越高,所以一般只设置三层舱,合理的结构设计与高性能钢材缺一不可,水下爆炸靠中等厚度装甲硬碰硬是挡不住的,高强度船壳在水下爆炸时反倒容易扩大破损,



二战时期的航母水下不设装甲的,钢材屈服强度只有250~450兆帕,50年代后的美国航母使用屈服强度550兆帕的钢材,60年代则使用屈服强度800兆帕的含钛镍钒高强度合金钢,“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则使用屈服强度1000兆帕HY100高强度钢。机舱以上甲板集中航母绝大多数的人员居住舱和弹药库,弹药库有3-6个,每个贯通3层甲板,通常不在主结构附近,有独立的消防和电梯,设有装甲防护外壁、多重防爆内层隔壁和紧急时的注水通海阀,动力和弹药库则65毫米厚的“凯夫勒”纤维防护层防护,防护水平是“埃塞克斯”航母的3一4倍,水线位置设置2~3米高的装甲带,

埃塞克斯级航母使用76-152毫米厚的冷轧高强度钢板,中途岛级航母达76-203毫米,弗莱斯特级航母增加到150-300毫米,尼米兹级航母采用HY100或HLSA100高强度钢材,通常厚度为203毫米,弹药库区和动力区达到460~550毫米,由于不是传统的单层装甲钢,,而是多层钢板焊接成间隙的多层结构,核反应堆附近防御效果接近1000毫米厚装甲,装甲带只考虑了垂直防御,上方没有装甲防御,

四:中国航母的防护水平




冷战时期,苏联海军认为海战就是全面核战争,基本不考虑海上长期作战,海战就是面对美国航母战斗群时在最短时间里打完导弹,所以船舶工业设计战舰的要求是强调攻击性,并不很重视战舰的生存性,“基洛夫”和“光荣”巡洋舰的防护和破损设计水平无法和美国军舰相比,苏联海军设计航母时也受这个思想的影响,“库兹涅佐夫”航母也被称为“载机巡洋舰”,实战中仍然作为可载飞机的巡洋舰来看待,所以也配备了巨大的反舰导弹。

苏联海军面临西方强大的空中力量,所在舰队里增加了“载机巡洋舰”,对抗美国舰艇编队时,先以3艘“现代”级驱逐舰在前面担当侦察任务,尽量在被美军击沉之前报告美国航母的方位和坐标,“载机巡洋舰”立即向已经暴露方位的美国舰队发射超声速重型反舰导弹,这些导弹会装载核战斗部,只要一发就能瘫痪美军航母,一锤子决定战斗的胜负,这才是苏式航母的精髓,至于发射完导弹的战舰损失并不重要。



中国的“辽宁”号航母源自苏联“瓦良格”载机巡洋舰半成品,结构设计几乎一模一样, 只是拆除了舰艏飞行甲板下方的12联装SS -N 19“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发射系统,经过中国改造性的维修和设计调整,设计特征和运用特性已经向美国航母战斗群转变,不再采用一锤子拼命的作战方法,舰载武器以自卫武器为主,抗战伤能力和防护结构设计有所增强,但基本变化不大,全舰上下共分为10层,包括7层甲板、2层平台和两层底舱,就算水线距离机库甲板1.8米,机库也不会进水,机库内部安装有报警系统,强力送风机,、48台空气泡沫灭火器,28部自动喷淋消防装置和18台冷凝助推供水涡轮泵,机库上下域铺有6层石棉防火阻隔帘,舰体采用双重底和纵向骨架结构,该舰纵骨由500余块精轧球扁钢制造的肋板辅以T形钢制造的舭肋组成,每块间距500毫米,



舰体外壳和承重隔舱壁使用30毫米AK-25型钢板和35毫米AK-27型钢板焊接而成,舱内无承压舱壁则使用20毫米铝镁合金材料用双金属焊接工艺焊接而成,舰体内11个防水舱壁,水下部分采用传统的多舷侧隔舱设计,两舷侧水线以下4.5~5米有3层由钢、玻璃钢和AK-3311型钢板组成的纵向防护隔板,可抵御784.5兆帕的冲击,受损区域不超过全舰长度20%或任意5个舱室进水仍可以浮力。

中国航母面对的威胁主要是周边国家大量核/常规潜艇,“山东”号航母水线以下有一种神秘的舷侧防护结构,但进一步完善了结构设计,由空舱和液舱的5层分舱和金属结构和软性复合材料组合而成,舰体舷侧中段能应付相当544.8千克TNT爆破战斗部的MK48鱼雷爆炸。“山东”号航母保留了“辽宁”号航母的基本特征,尺寸和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和“辽宁”号航母没有太大变化,至少要命中7枚LRASM反舰导弹才能失去战斗力,而且失去战斗力不意味沉没,在有效的损管和救援下,战损后的航母仍可以拖回返回军港维修。

五:结语




中国第三艘航母正在上海长兴造船厂高速建造之中,尺寸要比大连建造的“山东”号航母大许多,舰体宽度更大,防护性能也更优,如何让航母在战场上生存下来对中国船舶设计人员的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中国海军没有任何航母生存的实践经验,美国海军航母不但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还拿出旧航母用于攻击测试,拥有大量的航母受损数据,不过美国核动力航母的主要弱点是反应堆舱,一但被反舰弹道导弹垂直命中反应堆或循环管道,航母即便没有重创也只能放弃,常规动力航母则相对安全得多。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48905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