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迷信西方“权威”排名,何谈发展中国的大学(图)

观视频工作室 0



文 | 范勇鹏

大家好,我是范勇鹏,欢迎来到范神论。

西方大学排名的标准体系大同小异,一般它都是依据比如你的教学水平、研究声誉论文引用国际化和捐款收入等几方面的因素来计算。另外像QS指标里边还有雇主声誉,师生比例等等,这些指标看起来都是一些比较客观的指标,但是大家要注意这些所谓客观的指标本身其实也是有倾向性的,比如像研究声誉和雇主生育这样的指标,那么我们中文世界里的信息肯定不如英语世界里的信息更容易得到反应。

再比如像所谓论文的发表和引用率,影响因子等等这些东西,它天然是有利于英语国家的,因为所有这些指标指定的刊物基本上全都是西方刊物。再一个就是西方有些特殊的现象,比如说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它的移民非常多,留学非常发达,而且西方很多大学其实是严重缺生源,要靠大量地吸收留学生来赚钱,所以它制定了国际化的标准,他们肯定占优势。

我们中国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一些大学盲目跟风,也在追求所谓的国际化,这几年闹了很多的笑话。西方的私立大学有很多是靠捐款来运转的,比如像斯坦福,像美国的哈佛、普林斯顿、耶鲁这样的大学,每年好多都是50亿的这样的捐款,和我们的公立大学体系是截然不同的,那么我们拿这种客观的标准来比,我们肯定也是拿不了高分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所谓的标准里边,有一些先天性的有倾向性的东西,里边既有西方的传统因素,也有这些大学他的生意经,另外还有政治因素,但是今天我们社会上还有我们教育行业里边对西方大学排名的迷信仍然根深蒂固,甚至我们很多的政策、发展、目标、大学评价的指标,仍然不知不觉地是在围着这些西方的指挥棒来转,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中国大学的发展就很难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

那么从大学排名的问题自然就引出另一个问题,就是西方的期刊排名。几十年来中国的科研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围绕着西方期刊排名和影响因子的模式在转的。很多人认为这些西方排名是专业性的、客观性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西方的期刊排名有很多是由汤森、路透、艾斯维尔这些大公司炮制出来的,它最开始都是一种商业活动,我在期刊界曾经工作过几年,我曾经负责过一些期刊,所以跟这些大公司、还有像国外的很多出版社的高管都接触过,逐渐才了解到他背后的小猫腻,才了解到这些是怎么从一些商业标准逐渐摇身一变变成了专业标准学术标准。

大学的排名和期刊的排名,我认为背后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我刚才讲到的,它是一个商业逻辑,大学它可以通过排名来吸引学生。所以你看比如在英国在美国确实有一些大学,他的本来质量很高,但是他不愿意花钱来做排名,所以他在国际排名里边就相对的会滞后一点。有些大学可能本身不是特别强,但是会花更多的钱来做公关,来做排名,所以它的排名就高。

另外这个期刊排名本身也是一个收益颇丰的行业。大学和图书馆要花巨资来购买数据库,我们中国的科学家和大学教师要花巨额的经费去国外发文章,甚至这里边还催生了很多行业乱象。那么在这种西方思维主导之下,中国的大学排名、期刊排名、论文数据库等等,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这个东西我们要辩证地看,一方面比如我自己做研究,我也会用这样的工具,它确实给我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

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它确实吞噬了大量的经费,这些经费本来可以用在创造,用在产生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但是最后全部都花到了这样一些商业的领域里边,而且最可怕的一点是这样一种标准,它逐渐扭曲了科学研究的逻辑,最后让科研来围着一个商业的逻辑来转。

那么我们怎么看它呢?

我认为哪怕它是商业标准,它也有它的贡献,所以我不是主张要简单的否定推翻它们,而是要认识到它们的局限性。就像近几年中央不断的在强调要“破五唯”,要反对过度重视论文影响因子等等这些标准,说白了就是任何标准你都不能拥有唯我独尊的一个地位,否则就不是一个科学的精神了。

今天中国科学界、学术界的一些乱象,其实有一些问题它并不是必然的,而是管理的指挥棒出了问题。这些问题背后的其中一个深层原因就是对西方标准的迷信。只有我们破除了这些排名标准的迷信,我们才能够清醒科学的来探索自己的路。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47808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