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上海人憋死饿死 习近平称赞中国防疫措施(组图)

法广/BBC/VOA 0



中国国务院4月8日在表彰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大会上盛赞中国的防疫政策,中国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国的防疫政策再次经受住了考验,为全球抗疫和举办国际重大活动提供了有益经验。”,他认为中国应该获得防疫金牌。记得日本东京也曾经在疫情最严重的期间举办奥运会,举办方似乎并未特别炫耀自己的抗役成绩。

与此同时,已经被封城多日的上海却传出令人不安的信息,社交网络不断传出市民呼救的信号,今早推特上盛传一个上海市民因难忍饥饿而试图开车出门买菜的视频,他迅速被警察拦住,但却受到周边小区居民的声援。从视频中可以听到“我没有吃的了”的声音。

上海今天的状况究竟如何?民众是否真的在挨饿?法广因此电话采访了两位住在上海的居民。

浦东新区陆家嘴的季先生居住在一个富人区,他向法广表示: “我们这里从3月18号就开始封了,每天都必须呆在家里,唯一可以出门的就是去做核酸。购买食品只能通过网购,超市在特定的事件点提供群购,大家一起抢购,不一定能够抢到。而且价格是平常的五倍,不会网购的人就只好自己解决了。我有两个朋友,都是资产中上层的人,一个吃米饭添腐乳已经舔了一周,一个则在吃发霉长芽的土豆。疫情之后,他们还会继续留在这里吗?”

季先生还就政府的清零政策评论说:“我们愿意无条件信任我们的父母,因为父母生养我们,所以父母任何话语我们都会遵守,即便偶尔打骂也无可抱怨。但当我们发现我们的父亲是个继父,我们就要时刻担心他的打骂存有不可告人的私心。我们愿意无条件信任我们的领袖,如果他是一个民选的经历民众苛刻审视的有执政信用的人。但是,如果我们的领袖,正在设法建造自己的神坛,排斥异己,迫害批评他的人,我们当然有权利质疑他的动机。领袖无法预见一切,特别是在那些需要专业知识和职业训练的领域。在这些领域,我们愿意相信权威专家的意见,而非领袖的意见。今天我们看到了专家意见和领袖决断存在天壤之别,我们很害怕。我们担心我们正处在一个巨大的阴谋当中,随时会被无情地吞噬。清零政策的制定不透明,谣言四起,就缺乏公信力。我们希望由民选的专家,比如上海市的几个三甲医院,每个医院推选一名经过投票选举出来的民选的专家,公开在民众面前陈述自己的发现和判断,然后由民众决定我们的防疫政策,是放开,还是清零。我们如果要求民选的政府,会被无情镇压。但现在我愿意向社会,向所有上海的市民,呼吁立即开始民选的专家团,由他们不受干扰地投票表决,或者由民众投票表决。面对灾难,我们要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

韩国的柳先生在中国居住多年的,可以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他向法广表述了他对中国清零政策的感受:“中国人太能够忍受了,这事情无论发生在哪个国家都会发生暴动,我个人还好,我们这个小区4月1号被封,因为我囤积了许多冷冻食品和大米,所以没有温饱问题,但是,在上海有许多韩国留学生以及别的小企业的人,他们的状况十分令人担忧,昨天有一个年轻学生就告诉我,他只剩下几包方便面了。”

如何理解中国人为何如此能够忍受?柳先生认为:“中国人很爱国,很害怕,所谓枪打出头鸟,而且,中国传统的株连九族的政策也让人生畏。因此没有人站出来讨个说法,不让人出来,就要说服别人出来,这是一个义务,民主就是这样成长得。”

至于是否获得信息何时解封?柳先生得回答是:“没有人知道,我问都不问,在中国的政策是在没有公布之前,没有人知道,所以根本就不用问。”

习近平称赞中国防疫措施 上海封城持续单日感染数再创新高


上海实施封城至今已经差不多两星期。

上海的疫情持续之际,中国当局在北京举行冬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国家主席习近平称赞冬奥主办方成功透过闭环管理,防止新冠肺炎在奥运工作人员和运动员之间传播,保障了各方人员健康。

习近平发表讲话,形容冬奥委会安全顺利举办,是中国人民向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又引述外国运动员说,如果应对疫情也有金牌,中国应该得到一枚。

与此同时,上海的新冠肺炎疫情仍然严重,当地2500万名居民继续受封城措施影响,必须留在家中隔离。当地传出不少家庭因为无法外出购买食物,统一配送又未能完全满足需要,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

官方周六(4月9 日)公布,4月8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1015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2609例。但在至今累计超过13万宗个案中,只有一人属于重症。BBC驻中国记者麦笛文(Stephen McDonell)报道指,单一重症个案,令外界质疑上海是否真正有需要作大规模封城。



习近平在讲话中没有提到上海的疫情。

习近平还说了什么?

习近平在讲话中没有提到上海的疫情,只提到北京冬奥期间,所有测试确诊新冠肺炎阳性的人都得到有效治疗和良好照顾,城市防控动态清零。

他又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情况下,中国把全部参与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通过严格的防控措施,保障了各方人员的健康。赛时期间,闭环内阳性比例仅为0.45%。

他形容中国的防疫政策再次经受住了考验,为世界抗疫和举办重大活动提供了有益经验。

在表彰大会举行的同时,上海实施封城至今已经差不多两星期,当地人大多不能自行买菜,只能透过网络平台购买生活物资,或等待官方配送。

但这些平台和配送服务已经超过负荷。美国芝加哥大学学者杨大利在社交网站上说,不少人缺乏日常生活所需物资,另外一些人每天只能吃一餐。

他又说,上海老人是最高危的一群,他们很多都是独自生活,也不懂得利用智能手机上网订购食物。

北京当局目前已经派出2000名官兵到上海,协助处理疫情,同时在全国各地抽调约38000名医护人员支援。

当局又说,目前已完成或兴建中的床位约有13万个,用来收治新冠肺炎病者,其中4万个位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中国是少数目前仍然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采取清零政策的国家。随着全球的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数字不断提升,不少研究发现奥密克戎(Omicron)变种造成重症、以至死亡的比率,较之前的新冠病毒变种低,不少欧美和亚洲国家都已经采取与病毒共存的方式应对疫情。

但北京大学的研究早前显示,如果中国放宽社交距离限制措施,将会造成非常大规模的传播,每天可能会出现以10万计的确诊个案,令医疗系统超出负荷。

针对中国“任意”执行严厉防疫管控措施,美国务院批准上海总领馆非紧急雇员和家属自愿撤离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主楼 - 照片截自美国驻上海总领馆网站
美国政府星期六(4月9日)表示,由于上海新冠疫情暴涨以及随之而来的严厉管控措施的影响,美国国务院批准了非紧急美国政府雇员以及紧急和非紧急美国政府雇员的家属从美国驻上海总领馆领区自愿撤离。

“伯恩斯(Nick Burns)大使以及国务院和使团的其他官员已直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提出了我们对疫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控措施的关切,我们也已将自愿撤离的决定通知了他们,”美国驻华大使馆和领事馆星期六发表的一项声明说。

由于中国政府对新冠疫情采取迅速而又严密的封控、大规模普筛、密接追踪和旅行限制措施,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今年3月以前虽有反弹,但仍能得以控制。不过随着传染性和传播速度更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肆虐,素有中国商业和金融之都的上海3月下旬以来疫情飙升,同时也触发了上海疫情爆发以来最严厉的封控和全民普筛措施。

为了防止疫情蔓延,常住人口高达2600万的上海上星期对浦东、浦西两区先后实施为期各为四天的“分区封控”,同时在封控区内进行全员多轮核酸检测,要求“人不流动、足不出户”,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封闭小区的大门从外面上锁,而主副食等生活必需品供应一律送往固定的交接地点。现在为期四天的分区封控时间早已期满,但是由于疫情持续飙升,目前仍看不到解封的迹象。

严格的封控措施不仅扰乱了民众的日常生活,甚至发生被要求足不出户的市民在家连吃喝都难以保证的窘态。儿童一旦确诊就必须与父母分开单独送往儿童隔离点隔离,引发家长们的抗议和请愿;被送入隔离或医疗点的确诊病患抱怨居住和生活条件太差;而被要求足不出户的居民更是抱怨封控措施过于极端、没有道理、甚至不人道。

上海的疫情危机不仅对中国政府仍在坚持的“动态清零”政策形成挑战,而且也在中国社媒和互联网上引发极大的争议。

“鉴于新冠病例激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对措施带来的相关限制的影响,美国国务院于2022年4月8日批准了非紧急美国政府雇员以及紧急和非紧急美国政府雇员的家属从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领区自愿撤离,”美国驻华使团的声明说。

根据中国国家卫健委的统计,星期五零时至24时,中国大陆全境本土新增确诊病例和本土新增无症状感染病例合计25071例,其中上海占23624例。

上海市政府星期六举行新冠疫情防控记者会,仍然强调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的目标。官方宣布,在上海已经进行多轮筛查的基础上,还将再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

上海市政府表示,具体的做法是依据风险程度的大小,按照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区划分原则,实施阶梯式管理。

自4月4日至4月8日24时,上海多轮次核酸筛查或抗原体检测累计9527万人次,已完成检测的样本中累计检出阳性感染者94400多人。

中国大陆许多省市和军方医院已经向上海派出大批医护人员提供筛查或医护支援,上海市政府也在紧锣密鼓在临时隔离点上增添成千上万的病床。

美国国务院星期五发布新的旅行警告,要求美国公民避免前往中国旅行。

“由于当地法律的任意执行以及新冠疫情相关的限制,美国公民被要求重新考虑前往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美国国务院的旅行警告说。

“此外,由于新冠疫情相关的限制,其中包括父母与孩子分离的风险,美国公民不应前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吉林省和上海市。”

白宫发言人简∙莎琪(Jen Psaki)星期五表示,拜登政府目前正在密切关注疫情重击下上海的封控措施,因为航空货运有可能因此而被延误。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42119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