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危城马立波:美联社记者最后撤离的战地见证

转角24小时 0





位于乌克兰东南边境、被俄军持续包围总攻击的大城马立波,至今仍在全城断水断电又缺粮的地狱惨况裡艰困死守。图为3月13日,一名从俄军空袭妇幼医院中活下来的孕妇,此图也正是目前已经逃离马立波的《美联社》记者切尔诺夫拍摄。 图/美联社

▌逃出危城马立波:《美联社》记者最后撤离的战地见证

「我们是马立波最后的记者,但离开以后,谁来记录真相?」位于乌克兰东南边境、被俄军持续包围总攻击的大城马立波,至今仍在全城断水断电又缺粮的地狱惨况裡艰困死守。正当战局焦点集中在恶化的马立波局势,《美联社》最早进驻当地的两名记者——切尔诺夫(Mstyslav Chernov)和马洛莱特卡(Evgeniy Maloletka)——从开战以来记录无数战火前线的残酷景象,更因此被入侵的俄军列为必杀名单之一,如今两人都已在乌克兰军方的护送下撤出危城马立波,「只有活下去,才不会让一切化为乌有。」

切尔诺夫和马洛莱特卡都是《美联社》的特派记者,在2月24日普京宣告开战之前几个小时,他们才正从外地开车进到马立波,没想到战争局势一触即发,两人也就留在马立波持续进行报导和摄影工作。

从开战以来切尔诺夫和马洛莱特卡就在这座东南边境大城中,见证了战火逼近的混乱、恐惧、无数残酷血腥的人间地狱。3月9日马立波的妇幼医院被俄军无差别轰炸,当时两人分别记录了多名孕妇逃难、受伤流血的影像,成为国际新闻共同见证的心碎场景——同时被俄国恶意造谣为「假新闻」——切尔诺夫与马洛莱特卡的前线报导,是在围城战事和资讯阻断下,极为罕见珍贵的第一手见证。


2月24日,战争开打第一天,切尔诺夫(图)从已进入马立波报导。 图/美联社


2月27日,在空袭中不幸身亡的一名小女孩。 图/美联社

切尔诺夫切身体验在战争导致的资讯断裂下,混乱与谣言会造成多大的恐慌与危害。「起初我还不懂为什麽马立波崩溃得如此之快,后来明白是因为资讯不流通。」切尔诺夫指出俄军宣传和资讯战如何深入乌克兰,让马立波的民众误信、进而造成混乱与精神溃败。因此自己的报导工作,就成为极为重要的前线见证,

「如果没有来自城市内部的消息、没有被炸毁建筑物和濒死儿童的影像,那些俄军就会更加肆无忌惮。这就是为什麽我们要冒著极大风险,也要传递现场的所见所闻,也是为什麽会让俄国恼羞成怒到非杀我们不可的原因。」

不过随著马立波局势的恶化,加上切尔诺夫和马洛莱特卡已明确成为俄军锁定的对象,能否安然保全自身性命,已是两人当前最大的挑战。切尔诺夫回忆在前线医院的危急情况,院内大量的患者死伤、砲轰中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而医院也被俄军坦克重重包围,几无安全避难之地。

「我们是最后还留在乌克兰马立波的国际记者,两个多星期以来记录了俄军的包围情势。」切尔诺夫和马洛莱特卡当时正在医院中採访,穿著医院给的白色医护服伪装成医疗人员,在黎明之际忽然有十多名配戴乌克兰旗臂章的士兵闯入,说要找在现场的记者,正当切尔诺夫怀疑是不是俄军假扮的时后,这群乌克兰士兵确认了切尔诺夫的身分,并且表明任务目的:「我们是奉命来救你的。」



3月9日的马立波,居民挖掘坟墓埋葬尸体。 图/美联社



图为在俄军持续攻击下,3月11日的马立波状况。 图/美联社

切尔诺夫等人就这样被带离医院,并且在乌克兰军的护送下,准备撤离马立波。但是这对于身为记者的切尔诺夫来说,抛下还在受苦的民众、抛下保护自己的医护人员们、抛下可能还会更恶化的战地——都是极为困难的抉择。

「他们告诉我,如果被俄军抓到的话,可能会逼迫我在镜头前,说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谎言。这样我在马立波所作的一切努力,都会付诸流水。」

切尔诺夫配合撤离的无奈决定,令他心裡备感痛苦与矛盾。「之前还希望我们能够向世界传达这作死守城市的实况,现在他们却央求我们赶快撤离以策安全」,切尔诺夫一行人坐上了汽车,离开危城马立波——同一天,有将近3万人同日撤出马立波,而从此马立波再也没有其他国际记者的身影。



「他们告诉我,如果被俄军抓到的话,可能会逼迫我在镜头前,说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谎言。这样我在马立波所作的一切努力,都会付诸流水。」图为切尔诺夫。 图/美联社

切尔诺夫现年37岁,于1985年出生于乌克兰第二大城哈尔科夫。他在2005年展开摄影生涯,并在2013年成为《美联社》记者,自此足迹踏遍世界衝突的第一前线,包括2013年乌克兰广场革命、2014年顿巴斯战争、2015年欧洲难民危机、2016年摩苏尔战役,以及2021年同样震撼世界的阿富汗撤军变局;而到2022年初,他又马上投入到发生在自己家乡的战争。

从切尔诺夫过去一系列在战争前线的照片裡,读者更能感受到第一线的衝击画面,让一张照片说出了在现场、当下正在发生的故事。而近年来,随著俄罗斯与欧盟、乌克兰的衝突加剧,拥有多年前线拍摄经验切尔诺夫,在结合其生长背景之下,也赋予读者更在地的视角,例如2014年的顿巴斯战争,切尔诺夫就是少有能与乌克兰和亲俄份子双方接触的记者,类似的经历也在这一场乌俄战争裡完全发挥。

在同行眼中,切尔诺夫在马立波围城战裡,捕捉到了更具深度、广度与「人性关怀」的画面——遭空袭击毁的建筑物、医生奋力抢救患者、躲在地下室的绝望马立波人等等,以及一张让国际震撼与愤怒的照片:3月9日,俄军空袭马立波医院,一名受伤的孕妇躺在担架上被抬出。

如今,切尔诺夫离开了马立波,他生长的城市哈尔科夫也正遭遇俄军无差别轰炸。在切尔诺夫的记忆裡,他在校的课程之一就是学习如何使用枪枝,因为哈尔科夫距离俄罗斯边境只有短短的32公里:

「我报导了伊拉克、阿富汗和纳卡争议领土的战争,试图告诉这个世界在前线的破坏情景。但是当美国和欧洲陆续从基辅撤离他们的使馆人员、以及当我仔细研究俄军如何在我家乡对面集结的时候,我唯一的想法是:我可怜的国家。」



3月7日的马立波,在地下室裡躲藏的当地人。 图/美联社



3月9日,俄军空袭马立波医院,一名受伤的孕妇躺在担架上被抬出。 图/美联社



3月11日,俄军空袭马立波的一栋建筑。 图/美联社

这是在危机意识中长大成人的切尔诺夫,从战地新闻职涯裡回望自身的无奈,感慨自己长年来对于战争真相的报导,似乎没有「启示」的作用。

「我们是马立波最后的记者,现在都没人了。」已经平安撤离的切尔诺夫,在《美联社》发表了专题报导,回忆自己从进入到撤出马立波的历程,自己的矛盾心情与感慨。

「到现在我们还是持续收到海量的讯息,不断来问我们照片拍到的那些人是否安好。他们拼命写讯息,字裡行间的亲密程度就好像我们彼此熟识一样,也好像我们真的可以帮助到大家一样。」

「上周俄军空袭了有数百人避难的剧院,我可以准确指出该去哪裡了解倖存者、清楚知道被困在瓦砾堆下好几个小时的感受,我认得那些建筑物和周边的房屋,我认得被困在底下的人。星期天,乌克兰当局说俄军又炸了一栋有400人的艺术学校。」

「可我却再也无法去到那裡了。」



「到现在我们还是持续收到海量的讯息,不断来问我们照片拍到的那些人是否安好。他们拼命写讯息,字裡行间的亲密程度就好像我们彼此熟识一样,也好像我们真的可以帮助到大家一样。」 图/切尔诺夫脸书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文学城 查看原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22/03/22/11422577.html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