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女孩当街殴打母亲,我却骂不出来

凤凰WEEKLY 0

这件事任谁看了都要火冒三丈。

一则标题为《15岁女孩当街殴打母亲》的短视频,前段时间引发了大量的关注。

在不到30秒的视频里,只见一个女孩坐在电动车的后座上,情绪亢奋,嘴里大声喊着:“走啊!走啊!”但是坐在前面的女子却纹丝不动。

直到女孩突然崩溃,开始击打前方女子的头盔……



据新闻报道,发生冲突的是一对母女,因为妈妈不肯给女儿购买最新的苹果手机,就遭到女儿的暴打。



新闻下围观的网友,全部都在指责女孩:

妈妈不给买手机就动手打人,这样的孩子以后怕不是得杀人放火?

现在的孩子也太物质了,太爱攀比了,简直无法无天!

直到,有知情的人来说明情况:打人固然大错特错,但事情的原因却不是大家以为的这样。

原来短短30秒的视频,根本没有呈现事情的全貌。

这则让人愤怒的新闻背后,藏着一个极度委屈的、被“冤枉”、被逼迫的青春期女孩。

围观之下,崩溃的女孩

有目击者表示,原来,当时女孩想买一个最新款的苹果手机,自己打工攒了4000块钱,母亲同意帮她补齐剩下的2000元。

母女俩原本高高兴兴地去买手机,没想到,到了市场后,女孩的舅舅说了一句,“把旧手机修修吧,还能用。”

听见舅舅这么说,母亲突然反悔,不想花这个钱了。

女孩期待了很久的东西一下子成为泡影,心情跌到谷底,明明答应好的事情,怎么别人一句话就全部作废了呢?

但是母亲却因为女儿的情绪低落而火冒三丈,她开始在大街上数落女儿,甚至还拉着路人来评评理。

女孩嘴里一直在大喊“走!”,而不是“买”,显然,在母亲情绪发作的时候,她已经妥协了。她的渴求已经从买手机变成了马上离开这里,她真的不想这样被围观、被指责。

代入一下女孩当时的处境,一般人都会感觉很丢脸,很难堪,偏偏跟她最亲近的母亲,却丝毫体会不到她的感受。

随着围观的人却越来越多,女孩终于承受不住情绪崩溃,于是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打人当然是大错特错,殴打自己的母亲更是糟糕至极。但弄清事情的原委之后,网络上很多人开始同情起了女孩的处境。



有网友指出,这不就是典型的“亲情间的精神虐待”吗?

先是出尔反尔,又众目睽睽之下言语刺激女儿,大搞道德绑架,最后逼得孩子处在心理应激状态,举止反常,像个“疯子”。



就算母亲真的想省那些钱,好好沟通、好好解释,有什么话不能回家关起门来再说呢?

而且最后女孩都妥协了,想回家,母亲却依然不依不饶,硬要女孩在大街上接受陌生人的指责,当场认错……

最后逼得女孩动手反抗,如此一来,母亲反而成了被所有人同情的弱者,女孩则被自己的母亲亲手塑造成了彻头彻尾的坏孩子……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过,毁掉孩子的杀手锏是当众出孩子的丑。

当着众人的面损他、贬低他,让他当众出丑,无地自容,这样他就会自惭形秽、惧怕社会。

这场母女之间的矛盾,最终以女儿不孝,母亲身体上受到了伤害收场,结局两败俱伤。

毫无疑问,母亲是出于教育女儿,为女儿好的目的,只是如此的教育方式却换来令人寒心的结果,实在是值得警醒反思。

你的童年被当众羞辱过吗?

这件事闹到网上,大家才突然发现,原来女孩的经历并不是孤例。

有许多网友表示,自己的家长都跟视频里的母亲一样。

他们真的地认为,教训孩子并且让路人围观,才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孩子听话、长教训,下次敢不敢再犯。

孩子一想起这件事就害怕,这才说明这次的教育奏效了。

“恐惧和羞耻,就是他们控制孩子的唯一方式。”

在这则新闻的评论下面,我们见到了无数这样的父母。

一位网友说,小时候和爸爸去赶集,因为看了会新奇东西就和爸爸走散了,等爸爸找到他的时候,没有安慰,而是直接狠狠甩了他一巴掌。

至今,他还记得脸上火辣辣的感觉和众人的目光。



另一位网友也感同身受,大学报道时,拿文件慢了一点,就被父亲当着新同学的面责备自己什么都干不好。

再回想起来,他心里只有五个字:“真恨啊,当时。”



这样的经历带给他们的不是做事更稳妥,不再犯错,而是经常感到自卑,似乎在父母的眼里,自己什么都不配,“甚至有一辈子不跟他们联系的想法”。



就算过了十年,想起那种无地自容的尴尬、害怕和委屈,还是会躲在被窝里哭。

然而,这样的家长在新闻报道里也屡见不鲜。

四川的一位妈妈得知11岁的儿子没有好好做作业后,心里一直憋着气,坐公交车回家时,忍不住训斥了儿子几句。

没想到,儿子却不服气地顶嘴:“我成绩好,不用写作业。”这一句话让妈妈的怒火瞬间爆发。

突然,她把儿子的衣服裤子全都扒掉,只剩下内裤和袜子。

随后,头也不回地下了车。

茫然失措的小男孩不知如何是好,在众目睽睽之下,几乎全裸地站到了终点站。



很难想象11岁的小男孩被当众扒衣时的羞辱感,一个人孤零零赤身裸体站在公交车上的无助……

将孩子的狼狈和不堪放在一群人的注视之下,这似乎不是为了孩子好而教育他,反而更像是一种近似疯狂的报复。

“反正别人笑话的是你,不是我。”

“看你还敢不敢顶嘴。”

而另一位大连的妈妈,则因为女儿尿了裤子上了新闻。

她发现女儿在游乐场游玩的时候尿了裤子,便对她拳打脚踢,嘴上还恶狠狠地说着:“前面就是车,再尿裤子就撞死你”。



女孩看起来像是上幼儿班的年纪,尿裤子确实需要引导、教育,但是这种公开的羞辱和诅咒真的能奏效吗?

“成年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把别人的痛苦当做痛苦。”

在家长眼里,孩子的行为是错误,需要被纠正,孩子成年后可能会经历十倍百倍的痛苦,此时此刻的这一点,根本不算什么。

可是对孩子来说,那一刻,在ta最需自尊的那个坎儿,他就是迈不过去。

所谓的“教训”,却成了孩子心底里一辈子的童年伤痕,父母和孩子心底里永远的隔阂。

以爱之名,却行伤害之事

人不是冰冷的木偶,再小的孩子也有面子。

很多家长却因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和自己的距离越推越远,得不偿失。

教育类综艺节目《老师请回答》讲述过一个问题少年的故事。

刚上高一的小骏,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便交了一些“社会上的朋友”。妈妈觉得小骏这是交友不慎,再这么下去迟早会变坏,一直想着怎么让这群“狐朋狗友”和儿子断了联系。

一天晚上放学时,小骏和朋友们正好都在校门口。妈妈立即过去当着众人的面教训小骏,试图把那些朋友轰走、吓退。



用小骏的话说,那次以后,他在全校都出名了。

之后,小骏变得更加叛逆。以前总和妈妈说知心话的他越来越不爱交流,什么都不再和爸爸妈妈说,对父母也没有了敬畏之心。

小骏坦言,校门口的那件事对他影响非常大,如果没有这个事情,就不会有性格上的分水岭。

可是他的父母却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这么“记仇”。

小骏的爸爸说,自己小时候被妈妈满大街追着打,现在也过来了,也活得好好的。小骏就是被骂几句而已,怎么就受不了?

不是的,不是只有受伤了流血了才是伤害,人的精神也会受到伤害。

而且相比生理上的痛苦,精神上的创伤更难以愈合。

“你伤害孩子,他们不会停止爱你,但是可能会停止爱自己。”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面临着严重的心理问题。

青春期的孩子不想被当众批评真不是矫情,也不是玻璃心,而是一个人维护自尊心的基本需求。

小骏的爸爸之所以到现在还记得儿时被当街打骂,恰恰是因为内心被伤害到了,而且是很大的伤害。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敬畏自己,只是这个“敬”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敬仰,而是是相互的尊重。

要想孩子尊敬你,首先要学会尊重他。

否则,家里只剩对抗,甚至分崩离析。

2018年,一个高材生的万字长文广为流传。



留美硕士王猛从小到大都生活在父母的控制当中,大到上什么学校,小到穿什么衣服,自己没有任何自主权。

然而,全权掌控他生活的父母却在他需要维护自尊的时候,没有站出来。

当年,他因为不会剥鸡蛋不只一次被同学和亲戚嘲笑,父母却不以为然,不当回事。

这种环境下成长的王猛一直自卑、不善交流,患上了创伤性应激障碍。

赴美留学后便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整整12年都没有回过家。

我们相信,绝大多数父母都是出于爱孩子的心来对待孩子,只不过有些法子可能真的行不通了。

别把爱变成了伤害,让你深爱的孩子,与你为敌。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文学城 查看原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22/01/15/11208493.html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