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和妈妈的怀抱哪个更重要?这实验把人看哭(组图)

丁香医生 0

不知道妈妈们,有没有这样的突发奇想:

孩子对母亲的爱,是先天就有,还是后天慢慢产生的?

都说「有奶就是娘」,如果让孩子选择,食物或者母亲,孩子会怎么选?

今天,我们请到了北大医学博士、同样也是复旦大学社会心理博士后冯欣源,给我们道出其中的秘密。

母爱的影响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也经常会在想同样的问题。

在孩子心里,赖以生存的食物和妈妈的怀抱,哪个更重要?

想要懂得爱,先得毁灭之。

美国心理学家哈里·弗雷德里克 · Harlow(Harry Frederick Harlow,1905~1981)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和 60 年代初期,以研究婴儿猴子和母猴之间的情感而闻名学界。



Harlow 想通过观察与我们 94% 基因同源性的幼年恒河猴,研究母亲对健康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对恒河猴进行了一系列残忍的母婴分离、依赖性需求以及社会隔离等实验,并观察缺乏母亲的照料和陪伴,会如何影响「猴的后半生」中的社交和认知等发展。

这些实验,振聋发聩,引人深省。

实验一

绒布安抚实验

为什么孩子会喜欢毛绒玩具?从柔软织物中,孩子能获得安抚吗?

于是,Harlow 进行了第一系列实验。

Harlow 将刚出生一天的小猴子,强行与母亲分离,关进一个装着绒布的小笼子里。

图片来源:www.youtube.com

惶惑的小猴子趴在绒布上,抚摸着绒布,吸吮着手指,感受「抚慰」,形成依恋,情绪慢慢平静下来。

这时,科研工作者强行拿走绒布,小猴子惊叫起来,眼里含泪,紧紧地拽住绒布,之后惊恐无助的小猴子不断地吸吮手指。



图片来源:www.youtube.com

你想到了什么?是不是跟离开妈妈的怀抱,自己抱着毛绒玩具或安抚巾,无助地吸吮手指的孩子,非常类似?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之后,Harlow 把另外一些小猴子,放到一个没有毛绒安抚物的空旷的环境中。

小猴子惊恐地蜷缩在地上,闭上眼睛,搂着自己,绝望地呢喃。

图片来源:www.youtube.com

看到这儿,我想你会明白,为什么孩子会喜欢毛绒玩具、安抚巾了。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一些孩子疯狂地迷恋某样柔软的物件,在难过或困倦的时候,会将它紧紧地搂在怀里。

如果这个物件被偷偷扔掉,孩子会心碎地大哭不止。甚至,这种恋物情结,可能会延续终身。

从妈妈这里无法获得安抚,就会转而向物品寻求安慰。

然而,冷冰冰的,没有生命,无法互动的物品,能够与充满爱意的人相提并论吗?

实验二

替代母亲实验

Harlow 还想知道,孩子是会更喜欢仅仅提供食物的妈妈,还是会更喜欢提供柔软怀抱的妈妈?

宝宝对妈妈的爱,究竟是先天存在,还是后天习得?

小猴婴儿出生 6~12 小时后,Harlow 将他们与自己的母亲强行分离。

然后,他把猴婴儿放在一个由无生命的「代理母亲」托管的托儿所里——

一个「母亲」用冷冰冰的金属丝网制作,另一个「母亲」用软绒布和海绵包裹木头制成。

Harlow 做了该系列第一套实验。

第一个实验中,两个替代「妈妈」都与猴婴儿放在一起,只不过 1 组由金属丝网「妈妈」提供奶水,另 1 组由软绒布「妈妈」提供奶水。

8 只小猴随机分组,每组小猴可以自由选择去哪个妈妈那儿。

在第二个实验中,Harlow 直接将幼猴分成两组:一组和金属丝网「妈妈」在一起,一组和软绒布「妈妈」在一起,它们无法自主选择。

图片来源:www.youtube.com

实验一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Hawlow 团队发现,即使猴婴儿能从金属丝网「妈妈」那儿获得奶水,它们仍然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与软绒布「妈妈」接触。

图片来源:www.youtube.com

而且,几乎是整天待在「她」身上,研究人员仔细计算了时间,由金属丝网「妈妈」提供奶水的那一组,小猴儿累计呆了 1 小时;而在软绒布「妈妈」这儿,呆了 25 小时,而两组小猴儿几乎没有区别!

在软绒布「妈妈」身上的时候,惊恐无助的小猴儿紧紧地抱着「她」,凝视、亲吻、抚摸「妈妈」的面庞,渴望妈妈的回应,看着真让人无比心碎。

右图:亲亲妈妈,你能感到我的爱吗?

妈妈,妈妈,你没有奶水没关系,身上破了也不要紧,我依然爱你!

有些小猴,发展出新技能,下半身趴在软绒布「妈妈」身上,上半身倚过来,到金属丝网「妈妈」那儿吸奶!

吸了几口奶,又赶紧回到软绒布「妈妈」身上,紧紧地搂着她。

实验二中,两组猴宝宝从不同的「妈妈」那儿消耗了几乎等量的奶水。而他们对待两个「妈妈」的「态度」截然不同。

分配在软绒布「妈妈」那儿的小猴子表现出了依恋的情感。

妈妈,妈妈,看看我吧,我想一直这样抱抱你,我也非常渴望你能抱抱我!

在此基础上,Harlow 还设计了一系列恐惧实验,让各种各样发出怪声音、样子吓人的东西,去吓唬小猴儿,比如敲着小鼓的小黑熊、木头蜘蛛、摇头晃脑龇牙咧嘴的机器人等。

当小猴儿受到惊吓和威胁时,他们会冲过去紧紧地抱着软绒布「妈妈」,吸着手指,直到平静下来。

妈妈,妈妈,抱抱我,我吓坏了!

图片来源:www.youtube.com

实验中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有一只绒布母猴的头不小心被碰掉了 ,研究人员还没来得及装上新的头。

然而,小猴子完全不在意妈妈没有头,依旧爬上去紧紧地抱着她!



除此之外,Harlow 让已经过了哺乳期的小猴和母猴们分离了一段时间。

近 30 天后,当小猴们再次与软绒布「妈妈」重逢,它们冲向「母猴」,爬在她身上,紧紧抓住她,用自己的头和脸在她的身上摩擦,然后与母猴玩耍,撕咬包在母猴身上的绒布……

而在金属丝网「妈妈」那儿的小猴,在经受同样的刺激时,表现截然相反——它们没有去金属丝网「妈妈」那儿寻求慰藉,而是蜷缩在地板上,惊声尖叫,瑟瑟发抖,来回晃动,并不断地抓挠自己。

孩子对于妈妈的爱

本质是什么?

孩子对于妈妈的爱

本质是什么?

这一系列实验,举世轰动,颠覆了当时的认知。

人们曾经认为,没有食物会死,没有怀抱不会死。故而在孩子眼里,食物的重要性理应大于怀抱。

但,在孩子看来,离开妈妈的怀抱,比没有食物恐怖得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人们也曾以为,爱是后天习得的东西,与妈妈接触才会产生依赖。

甚至在育儿理念发展的过程中,曾经盛行过一些「理智」的观点,给这种依赖安上各种莫须有的罪名,比如「对孩子心理成长不利」啦,「一哭就抱会孩子给惯坏」啦……

甚至也有有一些声音认为,从出生开始训练孩子,减少依赖,会让孩子个性更独立、更好带,妈妈更轻松。

殊不知,孩子纯洁无私的爱和亲密依恋,是刻在孩子基因里的「天性」,根深蒂固,无法磨灭,历久弥新。

这种依恋,无法被五花八门的「训练」减少分毫。

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境,他会用尽全身的力量,努力地攫获来自妈妈的、哪怕只有一丁点儿的「爱意」。

再看看那些被一步步「驯服的孩子」,和瑟瑟发抖的小猴子,竟然如此神似。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无论婴儿房的设备多么豪华,无论其他照护者对孩子多么用心,无论孩子的小肚皮被填得多满……但这些都无法给予每个脆弱的婴儿 Ta 最渴望的妈妈的接触和陪伴。

相比大人,孩子的爱,如此原始、浓烈、毫无杂质。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20678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