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中共高规格聚焦全过程民主 与西方争话语权(图)

多维新闻 0



日前,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以近16分钟的时间头条报道了中共高规格举办的"中央人大工作会议",该会议由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其他常委和国家副主席王岐山悉数参加,其中习近平关于民主的讲话值得高度关注,这可能预示着中共要在民主议题上试图改变被动局面,与西方夺取话语权。

习近平说道,中共是追求民主价值的,但"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民主是各国人民的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他批评西方选举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如果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只有竞选时聆听天花乱坠的口号、竞选后就毫无发言权,只有拉票时受宠、选举后就被冷落,这样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究竟一个国家是不是民主,评判的标准"应该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评判,而不应该由外部少数人指手画脚来评判。"

他批评西方的民主只有投票权,而在选举后却没有实际的参与权,而选举时的承诺和口号也不尽然能兑现,制度和法律也不能得到执行,权力得不到人民的监督。

习近平称中国的民主制度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全过程民主是习近平近几年提出的新词,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考察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时,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2021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修正草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修正草案中,"全过程民主"被明确写入这"一法一规则"。今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又特别提出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其中加入了"人民"二字。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再次阐述“全过程民主”。(REUTERS)


究竟什么是习近平所说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在中共官方媒体如《人民政协报》和求是网的解读中,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区别于西方式民主的重要特征。首先它主张的是人民主权,西方式民主虽然也标榜"人民主权",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其基本的运作逻辑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的政治社会权利很难得到保障,不仅自己参与无门,代表他们利益的主张也很难进入政策议程,更难变成实际的政策;即使变成了政策,也很难得到有效执行。

其次,过程性是民主的内在要求。西方民主最大的一个失误就是窄化了民主的过程,将民主单纯理解为"竞争性选举",将选举作为民主的主要内容,而忽略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后续程序,忽略了民主参与和协商。而中国的全"过程"民主的"过程"概念是指一个合作治理的过程,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强调共治共建共享;西方式民主的"过程"则是一个零和博弈的过程,不同政治力量相互较劲,各不相让。

全过程民主首先要求民主覆盖的范围要"全",从立法、行政到社会生活,从中央、地方到基层,都要建立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民主制度。其次,民主的流程要"全",既要重视民主选举,也要重视选举后的治理,要形成民主程序上的闭环,不能像西方式民主那样"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

这也就是习近平在中共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中所说的,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要看人民在选举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口头许诺,更要看选举后这些承诺实现了多少;要看制度和法律规定了什么样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规则,更要看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执行;要看权力运行规则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权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监督和制约。"真正的民主不能"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只有竞选时聆听天花乱坠的口号、竞选后就毫无发言权,只有拉票时受宠、选举后就被冷落。"

自从习近平2019年首次提出"全过程民主"到最近以"中央工作会议"的形式来讨论民主的议题,可以看出中共对全过程民主有了更为丰富的表述,在民主议题上的自信也在日渐提升,大有开始与西方争夺民主话语权的势头。长期以来,中共体制总是被许多人贴上威权或专制标签,民主一直被视为中共的体制短板。即便是认为中共体制有其高效效能的学者如福山(Francis Fukuyama),也认为中共在民主的维度上缺乏优势。但考虑到近些年世界上发生诸多大事,特别是中国防疫成功和西方社会防疫的糟糕表现、美国国会山骚乱与宪政危机的对比,使得中共的制度自信得到极大提升。不仅在外交领域提出了"平视外交",即便是在民主这个相对短板上,中共也日益建立起了自己的制度认同,开始展开与西方强国的对话和竞争。

当然,自中共提出"全过程民主"以来,就遭到海外媒体和舆论的无视或嘲讽,如BBC新闻网报道中,认为不论中共怎么谈论民主,"只有开放党禁、报禁、网禁才是最大的诚意"。面对这个质疑,中共似乎在现有的民主体系里很难自圆其说。因为中共不仅在竞选和选举方面存在明显的欠缺,而在民主监督和民主参与协商方面尽管有所进步,但也很难说已经达到了中共所声称的成熟度。

既然今天中共聚焦全过程民主,争夺民主话语权,那么应该在此方面下大力气,既要有实际民主、结果民主,还需要发展程序民主,尝试建立一套令人信服的民主理论体系和民主实践。既然中共已经展现出与西方竞争民主话语权的抱负,不排除接下来中共在民主制度建构、理论体系建立、具体民主实践等三个层面会有令人眼前一亮的突破。毕竟,相较于理念宣示,真正的理论创新和落实到位的民主实践,才是从根本上决定中共能否成功夺取民主话语权的关键。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13754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