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国三季度GDP增4.9%低于预期 电荒拖累复苏(图)

BBC/华尔街日报 0



中国三季度经济,投资稍低于预期,生产则主要受到限产限电影响,但消费高于预期。


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一(10月18日)上午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三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9%,相比于二季度增速放缓3个百分点。

该数据低于多家机构的预测值。中国作为疫情后最快开启复苏的经济体,去年四季度就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则面临疫情的持续影响,使大量国际订单转移到中国,中国的外贸出口连续两位数增长。

不过今年开启了包括教育培训行业的“双减”、房地产行业监管加码等一系列改革,再加上疫情出现局部反复,河南、山西先后受到暴雨洪灾打击,复苏之路上坎坷不断。

低于预期

具体来看,今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4.9%。

这是去年三季度以来的最低季度GDP同比增速,当时也是4.9%。中国今年前两个季度GDP同比分别增长18.3%和7.9%,去年四季度为6.5%。

财新此前对15家国内外机构的调查显示,经济学家对三季度GDP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5.1%,中位数为5%。

路透综合43家机构预估中值显示,在疫情、洪涝、能耗“双控”等多重冲击下,供需两端均不振,预计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回落至5.2%。

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但当前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内经济恢复仍不稳固、不均衡,因此要强化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在今年“两会”上,中国政府提出2021年中国GDP预期增长6%以上的增长目标。当时不少分析人士认为,鉴于中国经济的强势反弹,该目标较为保守。



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则面临疫情的持续影响,使大量国际订单转移到中国,中国的外贸出口连续两位数增长。


工业拖累 凸显限电影响

“新冠疫情反复,供应链中断,以及电力紧张,影响波及三季度经济活动。”经济学人智库(EIU)经济学家苏月向BBC中文表示,最近房地产市场收紧政策、电力趋近给工业蒙上阴影。

同期公布的工业数据显示,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1%,比8月低2.2个百分点。

在工业的三大门类中,制造业增速放缓最明显,9月制造业同比增长仅2.4%,相较8月下降3.1个百分点,折射出限电的负面影响。

“数据低于预期,回落幅度有点大,限电限产对经济增长造成较大影响。”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在减弱。

江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屈庆称,消费高于预期,投资稍微低于预期,生产则主要受到限产限电影响,9月工业环比接近零,这在历史上是非常低的。整体来看数据不理想,由七八月份南京疫情滞后影响、九月份的限产限电、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等等因素叠加导致。



与9月份相比,现在限电、房地产等压力似乎有所缓解,但这对中国整体经济的影响不应低估,它将成为第四季度的主要下行风险。


四季度可能进一步放缓

对于今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分析人士普遍不太乐观。

唐建伟表示,出口和房地产是拉动中国经济疫后复苏的主要动力,但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都可能由此前的主要驱动力转变为经济的拖累因素。房地产后续往下走的概率比较大,出口目前主要是靠“价”在支撑,但“量”已经出现了回落,未来几个季度出口增速预计将边际放缓。

“与此同时,基建和内需难以扛起稳增长的大旗。”唐建伟称。

苏月认为,与9月份相比,现在限电、房地产等压力似乎有所缓解,但这对中国整体经济的影响不应低估,它将成为第四季度的主要下行风险。

不过,屈庆认为,后续不会一刀切限产限电,房地产市场政策适度缓和,消费逐渐改善,以及出口本身的韧性,再加上三季度居民收入比较稳定,居民消费能力增强,“因此从这个逻辑来说,我觉得三季度的数据应该是已经见底了”。

GDP等多个数据走弱,中国统计局淡化涨价、能源短缺和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中国第三季度GDP等重磅数据走弱,滞胀风险加大,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表示,针对主要经济体可能的货币政策调整,今年以来,中国金融管理部门已经提前作出了一些政策安排,降低了发达经济体政策调整可能带来的外溢冲击。



中国第三季度GDP等重磅数据走弱,滞胀风险加大,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表示,针对主要经济体可能的货币政策调整,今年以来,中国金融管理部门已经提前作出了一些政策安排,降低了发达经济体政策调整可能带来的外溢冲击。

该经济统计部门表示,中国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货币政策仍有较大空间,能及时根据形势变化推出有力措施,中国有能力有条件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从全球范围看,价格飞涨之下,部分新兴经济体已率先启动加息,市场也多预期美联储大概率将于今年底启动缩减购债,明年加息概率进一步提升。

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第三季度GDP和9月投资等多项重磅数据普遍继续走弱,统计局报道,这主要受到上年同期基数抬升影响,以及疫情、汛情的冲击。

具体看,中国1-9月不含农户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3%,较前值(8.9%)继续回落,不及市场预期(7.9%);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明显低于前值(5.3%),也低于预期(3.8%);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4%,强于前值(2.5%)和预期(3.4%),但也维持在较低水平。

中国第三季度GDP较上年同期增长4.9%,继续较前值(7.9%)回落,且不及市场预期(5.1%);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8%,较上半年增速12.7%回落明显。

对于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统计局披露,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64.8%,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是15.6%,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19.5%。

对于经济增长前景,市场担忧将受到大宗商品价格飞涨,以及能源短缺,多地限电限产拖累。此前,有企业和行业协会表示生产和出口受到较大影响。市场并担忧,通胀水平持续升高将制约货币政策。

市场还担忧,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下降也将对经济增速造成影响。

对于前者,统计局称,从近期看,PPI有可能还会高位运行;但随着相关措施逐步见效,煤炭、电力供应偏紧的状况将会得到缓解,从中长期看,PPI有望逐步回稳。总体上,能源等供应偏紧是阶段性的,对经济的影响可控。

对于后者,统计局披露,前三季度,房地产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4.8%,比上半年回落了1.3个百分点,影响总体有限;称,今年来,通过完善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房地产市场总体上趋于平稳,房地产投资、销售和房价趋于稳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21年中国GDP增长8%,比上次预测下调了0.1个百分点;对全球经济增速,由上次预期的6%下调至5.9%。

统计局表示,中国是2020年在疫情冲击下,全球主要经济体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基数较高。IMF的预测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看好。

对于就业指标,统计局披露,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0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5%;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低于全年5.5%左右的调控目标,其中9月份的失业率为4.9%,比上个月回落0.2个百分点。

统计局称,就业总体状况有所改善,7、8、9三个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1%、5.1%和4.9%,稳中有降。其中,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2%、5.3%和5%,也趋于改善。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512447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