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远水,救不了近火:中国可以不拉闸吗?(组图)
这个小镇在 2021 年,迎来了意外的停电事件。
根据外媒报道:这个小镇在停电日当天,正值寒冷天气;但居民对国家的电力系统充满信心,最初以为很快就会恢复。没想到电力迟迟仍未恢复,不少居民只能冒着严寒到亲戚家中避难,也有人试图燃烧物品取暖,却因为意外吸入过量一氧化碳而中毒。因此,政府不得不紧急呼吁,不要在室内燃烧物品取暖、不要将已发动的车辆长时间停放在室内车库。
这一段看起来很耸人听闻,可能会使不少人以为是在描述今年九月,在中国东北发生的限电事件--然而并不是。上面描绘的其实是今年年初,发生在美国德州的大停电。
事实上,由于停电当日正值美国隆冬时节,所以当时的居民面对着更严重的威胁,据报道指出,当时最少有 48 人死亡在这次停电中死亡。外媒表示,区内电网营运商在停电事件后,已要求电力公司启动轮流停电机制,以避免电力需求突然激增而导致系统崩溃。结果,居民还要在寒冷天气下在当地连锁超市门外大排长龙,抢购应急物品,部分城市甚至中断食水供应。
当中国东北不幸遇上拉闸限电的事故,不少人怀着各种目的,揣测限电背后的原因。但我们通过回顾2021年全球各地所发生过的大规模能源事故,才发现背后的情况,比我们想象中更为严重。
全球各地也面临能源问题?
在德州停电事件后的 2021 年 5 月,中国台湾就曾两度大规模停电,也实施了六轮合计五小时的分区紧急停电。当时不但导致多起电梯受困案件、多处地区停水或减压供水,也同样导致各地交通灯失灵,造成混乱。
在本年九月,全球煤炭的第二大进口国、消费国和生产国印度,尽管已从澳大利亚大量进口煤炭;但据路透社报道,印度在 2021 年九月开始陷入严重的能源危机。有官员曾表示,他们在近期不太可能发生像中国东北这样的大规模停电事件;但他们仍然预测国内部分地区,大概率会面临数次停电。
目前在印度的 135 座燃煤发电厂当中,有 16 座煤炭库存为零,一半以上的发电库存不到三天,而超过 80% 的发电厂仅有不到一周的库存。路透社表示,印度的用电情况与中国的情况有点相似,同样由国营能源公司控制能源格价,印度电价同样位居世界最低之列,但不少电力公司却因此负债累累。没想到能源危机下,国内与全球煤炭价格差距不断扩大,导致买家减少进口,造成能源缺口。
当有媒体认为,就是因为国家管制能源价格,才导致能源短缺之时;能源价格自由浮动的欧洲,也在这个冬天遇上严重的能源危机。目前欧盟天然气进口价格,同比急涨了440%,因此据路透社报道指,包括钢铁、玻璃、陶瓷和造纸等能源密集度最高的制造商,已警告英国政府,除非采取措施解决天然气批发价格飙升的问题,否则他们可能因为燃料价格过高,被迫停产。
在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路透社指出,目前已有多达 9 家英国能源供应商因而破产,这个冬季将面临电力紧张的局面;并导致当地一些工厂减产,甚至可能出现粮食短缺现象。此外,英国同时也爆发了严重的燃料短缺(上图),有司机为了汽油而大打出手,也有人用旧水瓶装满用汽油,为的就是能多储一点汽油。
然后,就轮到中国的东北限电事件。诚然,笔者不是想用“你看美国也在停电,中国停电也很合理吧”作为理由,为这次东北限电事件辩解;总不能说别人也停电,我们就理所当然地限电了。
环境政策一直备受质疑
问题的关键,其实是在各地的能源危机背后,往往伴随着对环境政策的巨大争议,并凸显了民众对目前新能源的不信任感。Sky News 更指出:每当能源危机出现之时,就是互相指责游戏 (Blame Game) 的开始。
不少国家出现能源危机之后,群众往往把矛头指向低碳减排政策。Newsweek 就提到在德州大停电后,美国共和党将这次停电,归咎于太阳能和风力涡轮机,并借此攻击民主党和总统拜登的“绿色新政”。在中国台湾发生大停电后,也有不少人认为停电的原因,就是政党盲推再生能源,并攻击原来的“非核家园”理念。
同样地,不少人也把欧洲这次的能源危机,归咎于再生能源问题。据 CNN 指出,欧洲长期以来一直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世界领先者,但尽管欧洲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仍然无法提供足够的电力;而今年夏天北海缺乏足够的风力,进一步加剧了危机的严重性。有专家更对 CNN 表示,数字化的智能电网是重要的解决方案之一,但欧洲却在这方面一直,还比美国和中国更为落后。
而中国的能源情况就,更为复杂。据英国石油公司 (BP) 在 2021 年的统计,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产煤国(占全球 50.4%),但也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占全球 54.3%)。与此同时,中国的石油消耗量,在全球排名仅次于美国。尽管如此,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产油国,足以自给自足,中国的产油量仅为美国的 1/4 左右而已。
可见在能源领域上,中国仍然无法实现自给自足;当中国发展越急速,就越需要在海外输入的化石能源。无论是开发新能源(开源)、又或是通过减少排放来节能(节流),对于长期依赖海外化石燃料的中国来说,极为重要(上图)。毕竟,全球的碳排放大多来自化石燃料,我们只要能开发更多新能源,并进一步减少碳排放,就能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改善目前的能源困境。
因此,中国在 1992 年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013 年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15 年确定了要在 2030 年实现碳达峰;然后在今年两会上,双碳政策(“碳达峰”与“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所谓的“碳达峰”,就是未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峰值,将不会再继续增加;而“碳中和”,就是通过碳补偿机制,使碳排放量等同碳排放的下降量。这双碳路线将会是中国在未来能源领域发展的关键。
新能源急速发展,为何还要限电?
虽然今年在全球各地,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能源危机,尽管不少专家也曾分析东北限电事件,认为只是电力不足而已;但不少人质疑中国推动各种减排和新能源多年,为何还会限电?在各种质疑的声音里,更衍生出类似“大棋论”、“澳煤论”等奇怪说法出现;更有人认为目前“双控政策”过于严苛,才会导致东北大停电。
为什么多年来中国一直在执行双碳路线,为何仍然无法解决能源问题?先说结论:目前中国的新能源输入不够稳定,因此关键是在开发新能源之余,同时节约能源。故此,能耗双控还是不可或缺。
首先,我们从“新能源”入手,分析目前中国的双碳发展情况。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 (IRENA) 在 2019 年的报告所指,中国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技术制造国,并在可再生能源专利方面领先世界,也是可再生能源投资最集中的地区。此外,根据 21 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公司 (REN21) 的统计,中国是 2020 年全球再生能源总产能最高的国家。可见,中国的新能源发展还算是靠谱的。
但中国的新能源发展,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排名问题。由于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的中心,而制造业耗能巨大;尽管中国已致力减低耗电量,近十年来每年的能源消耗增长仅为 3.8%(BP 数据),比起不少新兴市场如越南 (9.7%) 和印度 (4.7%) 都要低。但是,中国仍然是目前全球能源消耗量最大的国家,光是 2020 年就消耗了全球 26.1% 的能源。(注:第二大消耗国是占全球 15.8% 的美国。)
因此,中国急需开拓多元化的新能源,并在最近十年成为全球新能源产能最高的国家,综合产能更远超欧美等发达地区(上图上、上图中)。但尽管如此,由于近年国内经济急速发展,相比之下新能源产能的增幅,无法追上能源需求的增幅;因此,新能源占总消耗量的份额,仍然只能处于相对低的水平(上图下)。所以,中国仍然要从海外输入燃料,当全球出现能源危机,中国自然难免受到影响。
开发再生能源,犹如“靠天吃饭”
为什么中国的新能源增速极高,但仍然无法追上国人的需求?这除了是中国的经济急速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偏重工业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些全新的再生能源,本身有着“靠天吃饭”的不稳定特性。
要知道这次中国限电以至欧洲的能源危机,一定程度上也由于中国辽宁以及英国北海风力不足,导致风电骤减所导致。除了风力之外,冬天日照短、河流也因缺乏降水和融雪而进入枯水期,因而也会影响光伏和水力发电的产能。可见,各类来自自然环境的再生能源,也是“靠天吃饭”,其稳定性先天不足;本来十分依赖新能源的中国和欧洲地区,在供电上更容易受“天意”的影响。
人类发展新能源多年,早就想到用数字化的智能电网,通过调度电力来稳定供电。在电力高峰期,智能电网能可以把将多余电量,传到其它电力低谷的城市;而在电力低谷时期,则通过电网接收电力高峰城市的电力补助。如果智能电网能进一步拥有储能系统,更可以把电力高峰期,把多余的电量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当进入在电力低谷期时,储能系统就能代替发电站向用户供电(上图)。
要实现这样的智能电网,其实并不容易。发电站需要拥有高度的调度、运输和储存等各种能力,电网内的城市才能互相协调。如果你的电网没有足够的调度能力,即使发电厂能在夏天生产出足够全球人类使用的电力,到了在冬天,你仍然会陷于限电的困境。
正如刚才 CNN 的专家所指出,中国智能电网足以与美国争一日之长短,可见中国在新能源电力的调度方面,其实已经走得很前。华为数字能源技术副总裁方良周,就在早前的全接触 (HC) 大会上对虎嗅透露,他们在与浙江铁塔的合作中,早就开始以人工智能调度电力,提升当地能源利用效率。
而在电力输送上,由于中国近年积极发展具有输送距离远、容量大、损耗低和效率高等优势的特高压技术,条件同样已经完备。以鲁固直流这条特高压输电工程为例,它的作用就是要把过剩的东北电网电力,对外输送至其它电力不足的城市;据消息指,在 2018 年已成功把东北火电利用率同比提高了 110 小时、风电机组利用率达 198 小时,与此同时,也缓解了其它城市电力不足的问题。
新能源的远水,救不了近火
但既然中国的智能电网已达到全球前列的水平,但为何本来电力过剩的东北,居然还要限电?
诚然,无论是传统火力发电也好、或是新兴的再生能源也好,储能技术在电力的调度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尽管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已达前列水平,目前全球的发电侧储能技术,仍然远叫不上成熟。虎嗅先前提到,目前发电侧的电能成本,高达每度 0.6~0.8 元,比火力发电的成本还要高出一倍;因此,发电站宁愿把多发出来的电弃掉,也不愿加装储能系统。
也许很多人想当然地觉得,今天电子设备里的锂离子电池技术不是高度普及,发电侧的储能技术不也是同样简单吗?但华为数字能源全球营销总经理薛武军告诉虎嗅,并不是简单地把锂离子电池串联在一起,就能为发电站储电。
薛武军表示,发电侧储能系统由海量的电池所构成,每颗电芯会因为材料、工艺、生产批次和实际工作环境不同,出现不同的差别。如果我们无法合理地调整,这些电池不但难以在最佳工作状态下运作,更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因此,他们目前致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感知电芯的工作和失效状态,再通过充放电管理控制电芯最大化充进充放电量,才能让电池在生命周期中,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但虽然中国的发电侧储能系仍在高速发展,但川财证券分析师黄博估计,要等到 2022 年底,智能系统的内部收益率,才足以调动装储能系统的积极性。而天风证券分析师孙潇雅更认为,发电侧储能渗透率要到 2025 年,才能提升至1%。可见,新能源就有如远水,救不了电力缺口的近火。尽管中国的新能源的技术、规模和调度能力,已走在全球前列,但短期内仍然要依赖化石燃料。
在目前而言,单凭开源(开发新能源)并不足够中国用户的电力需要,而是必须同时节流(减少碳排放),才能稳住供应。换言之,能耗双控并不是限电的“原因”,反而是为了避免限电而出现的“结果”。既然如此,为什么“能耗双控”会带来如此巨大的争议?
这是因为“节能”也许比“开源”更为困难。
“节能”之难,难在人心
虽然,近年各国政府大力宣传节约能源,人类的环保意识也得到大幅提高,但贪心是人类的天性。当我们买得起大马力越野车,就不会想开跑不动小汽车;用得起高刷屏手机,谁在乎低刷屏幕比较省电?绝大多数群众,并不介意政府“开发新能源”,毕竟谁人不想有更多电力可用?但当我们为了减排,要求大众放弃享受更好的生活、或是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来换取环保生活之时,难以带来争议。
毕竟,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一是化石燃料、二是工业生产,而工业生产往往是不少新兴国家(例如中国或印度)的经济命脉所在;当我们推动全球一起减排,像中国这种以工业为主导的新兴国家,势必受到影响。更何况新兴国家的人民收入,相对较欧美地区更低,倘若真的要为了减排而节能,必然对民生带来更大的干扰。
倘若发展中国家愿意牺牲经济来减排,发达国家就真的很乐意吗?以中国这次限电为例,彭博引述消息指出,纺织品、玩具到机械零件供应即将出现短缺,早前天风国际也发表报告,指 iPhone 13 目前面临零部件供应问题。众所周知,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就把大多数高排放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但当中国为了能耗双控而要减产,反过来影响产品的供应。故此,“大棋论”这种奇葩说法,才因而出现。
更麻烦的是,在新冠疫情大爆发之后,各国在面对不同程度的经济难题,也热爱把锅直接甩给低碳减排。就连前美国总统特朗普退出巴黎气候协议,我们就能想象到连富庶的美国,在困难时期都不愿减排,更不要说是相对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了。所以中国东北拉闸限电,最终带来巨大的争议。
毋竟,要突破新能源技术瓶颈已经很不容易,但通过双控来节能,却更为困难。因为“节能”之难,难在人心。就像早前据 CNBC 消息指出,澳大利亚政府认为采矿收益至关重要,因而拒绝淘汰化石燃料;宁愿加速开发新能源,也不愿承诺原来的零排放目标。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社会,如果最终找不到一个不影响国计民生的减排手段,未来要不就是出现能源危机、要不就是限工限产。
可是,减排和经济发展真的无法共存吗?也不全是。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在 2021 年的统计,目前中国仍然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但很多人忽略了的是,如果以每一元 GDP 所产生的排放比例计算,中国的单位排放量却是快速下降(上图)。可见,近年每一件中国制造的新产品,背后所需的排放量都在减少,也代表了中国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的背后,资源利用效率也得到充分的提高。
换言之,只要中国能继续减少资源浪费、提升生产效率,减排与经济也可以并存不悖。
打着环保的名义赚钱,真的有错吗?
近年,除了政府积极地动双碳路线之外,本地或海外的企业其实也在生产层面推动减排,满足双控的要求。当然,他们也不是单纯为了环保,更大程度上是为了降本增效、增加利润空间。近年最“著名”的案例,莫过于苹果以“环保”为由,取消了 iPhone 12 随机附送的充电器。当时苹果的说法是:
这样做让 iPhone 的包装变得更小、更轻,每个货运托盘所能运输的包装数量可提高 70% 之多,这将进一步减少碳排放,并且避免采矿及使用珍贵原料。所有这些举措加在一起,每年可减少 200 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近 450000 辆汽车停驶一年。
当苹果公布此决定后,不少人觉得苹果打着环保的名义赚钱,相当“鸡贼”。无疑苹果是不安好心,但根据 Counterpoint 的估算,iPhone 12 不搭配充电器,估计仅省了 4.2 美元,但整机成本仍然比起 iPhone 11 要高出 25.5 美元。可见苹果并没有把充电器的成本放进自己的口袋,而是把节省了的成本,投入到硬件采购之上,借着减排为名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有趣的是,笔者后来向电脑设备生产商联想,求证包装盒在环保和成本等各方面的作用时,联想工程师白岩也向笔者透露了类似的“包装盒”故事--当然,联想的电脑里还是配备了充电器。
在 2018年,联想开发了一种环保的竹纤维包装材料,这种材料的成本比以往所用的聚乙烯,还要贵了接近一倍,成本增加了 1.2 亿,同比增长足足多了 200%。可是,使用竹纤维作为包装材料,外盒的体积能够做得相对较小,从而可以将更多的电脑堆叠在一起,提升 18% 的托盘利用率,这样不但降低了物流成本,也能减少 6.7% 运输碳排放;只要销量充足,长期而言就能降低整体成本。
从苹果和联想包装盒的事例里可见,“打着环保的名义赚钱”,是否真的是一件坏事?
在 1977 年,学者 Donald Worster 曾撰写 "Nature’s Economy-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 一书,他认为生态学 (Ecology) 和经济学 (Economics) 有着相同的字源 (Eco),隐含“通过某种程度的管理来达到最大的生产”的意思。简单来说,生态学和经济学本来应该是殊途同归,毕竟环保讲求节约资源,经济讲求降本增效,两者其实殊途同归。
减排同时降本增效,绝非易事
无疑,低碳减排会影响不少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会增加产业的经营成本;但从另一方面看,如果低碳本身也能降本增效,“打着环保的名义赚钱”,绝对不是坏事。但既然可以双赢,为什么这些产业一开始就不去致力减排,既能降本增效、又能长远改善未来的能源问题?
联想工程师朱昀对虎嗅表示,他们在 2018 年研发低温锡膏工艺时,不但开发成本相当高,而且焊接稳固程度成疑,所以研发的难度相当高。当时,甚至在生产线的工人们也在抱怨,认为原来的成熟的东西就已经很好用,根本不用花时间再开发什么低锡膏。
不过,联想最终成功把低温锡膏工艺,应用在联想的笔记本电脑。低温锡膏成功把焊接温度降低了 70 度,也加快了焊接速度;不但增加产能,还能减少 35% 的碳排放,并降低电费成本。在去年,就有 2270 万台采用低温锡膏工艺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出货,合共减少 4740 公吨碳排放量,相当于 161 平方公里的森林一年可吸收的温室气体量。
可见,尽管低碳生产本身为企业带来助益,但既要做到减排、又能降本增效,一点也不容易。首先要考虑的,是技术因素。中国开发新能源需要克服储能的技术难关,企业开发低碳高效的生产线,也要先从改良生产技术入手。没有优良的研发团队,就不能能降本增效;没有突破性技术的支持,就无法改良生产。换言之,没有技术,“减排”几乎就等于“减产”。
其次是来自企业流程改造的压力。国内工厂目前常用的多为西门子 (Siemens) 的系统,这套系统通过以太网把各种设备,连接到 PLC 和服务器,并构成一整套工厂的生产体系。但当这些企业想升级为基于 5G 的智能制造系统时,难免要在原有的系统上进行大规模改造。
可是,尽管近年华为、联想、以至美国的英特尔极力推动基于 5G 的智能制造,但系统和设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对工厂在生产的稳定性,带来极大的影响;而原来各个供应商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导致问题在短内难以解决。5G 智能制造所带来的好处,相比之下就显得缺乏性价比。因此,不少企业在推动智能制造时,只能小步小步进行替代。
所以,我们在短期内无法完美满足能耗双控的要求吗?并不一定。至少,目前有两个重要的契机。
第一个重要的契机,就是智能技术日渐成熟。先前我们提到,新能源产业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目前储能技术并不成熟。但制造业却开始进入了所谓的“新 IT 时代”,各种信息与通信科技 (ICT) 开始成熟,当中包括了人工智能、5G、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衍生出全新的“智能制造“概念。
智能减排时代来临?
以笔者先前提到的苹果为例,众所周知,苹果很早就在国内的生产线上引入各种新科技;根据富士康的说法,他们在成都的苹果生产线结合了混合现实 (MR)、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效率提高了 200%。但在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苹果也宣称在过去的 11 年间,平均能源需求降低了 73%。
即使是刚才提到的联想集团,他们也在内部的生产调度系统 (LAPS) 里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线闲置等方式,每年节省超过 2696 兆瓦时的电力,并减少 2000 多吨二氧化碳的排放,相当于每年种 11 万棵树。可见,智能技术将会是减排和经济发展同时并存的关键所在。
但讽刺地,智能技术也同时是耗电大户。众所周知,5G 基站与数据中心等智能化的“新基建”,其实也是能耗怪兽。据消息指出,在 2017 年,中国数据中心总耗电量超过了三峡和葛洲坝电厂发电量之和;在 2020 年,数据中心用电量已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 2.7%,超过了全国核电站的总装机容量。
既然新的智能技术在在降低产业的能耗的同时,却需要大幅增加 ICT 产业的能耗,那不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吗?可是,据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推进协会 (GeSI) 在 2015 年的报告指出,尽管 ICT 技术会带来巨大的能耗,但在未来十年内却有助其它产业,减少 121 亿吨碳排放(约 20%),约等于 ICT 产业自身排放量的 10 倍。
毕竟,智能技术除了能有助制造业减排,也能帮助 ICT 产业自身减排节能。以数据中心为例,根据工信部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数据中心的电力使用效率(PUE,越低越省电)仅为 2.2 左右,并不算十分理想。相比之下,目前,美国数据中心平均 PUE 已达1.9,先进数据中心的 PUE 已达到1.2以下。无疑,目前中国数据中心能耗表现不佳,但也代表他们只要愿意引入先进技术,能耗也能降下来。
诚然,华为的方良周告诉虎嗅表示,廊坊数据中心在人工智能与传统电力电子技术的配合下,PUE 已降至 1.26,一年可以节省电费 2500 万人民币。而联想更开发新式的全新的温水水冷技术,把数据中心的能耗再降低 40% 以上,PUE 更低达 1.1,达至美国先进数据中心。
行业洗牌的黄金机会
虽然,中国在新能源、新基建和智能化的的布局上走得很前,绝不输任何欧美国家;可是,中国企业却在技术落地上仍然较为落后,更不要说是推动企业利用智能化来减排了。以数据中心为例,据财经十一人指出,海外企业在数据中心业务上,Google、微软、Saleforce 和 Facebook 等海外大公司,在 2020 年之前早就实现 100% 使用再生能源;但国内互联巨头们,却迟迟未做布署。
此外,当苹果、宝马和特斯拉等欧美企业,智能工厂开了一家又一家;但正如先前我们所述,中国的制造业却只能一步一步地蹒跚前进。据头豹研究院分析师彭昕指出,由于中国企业仍处于试错阶段,导致研究的投入往往不如预期;而且由于智能工厂范围极广,涉及大量不同工艺、原料和产品,所以不少企业面临样本过少的问题。结果,我们在智能制造上虽然取得一定成就,但进展仍然相当缓慢。
可是,目前我们除了遇上智能技术的契机之外,另一个更重要的契机是全球行业的大洗牌。因为对于全球产业来说,每一次的能源危机,也伴随着一次行业洗牌,汽车产业就是当中最著名的例子。
在 2000 年开始,由于全球石油价格飙升,美国车由于排量大、油耗高而受到严重影响,销量急速下滑(上图),到了 2008 年,整个美国汽车产业更受到金融海啸影响而接近崩溃边缘。与此同时,向来擅于生产节能小车的日本丰田汽车,却取代通用成为全球第一大车厂,而德国车厂也取代了美国车的地位,成为高端汽车产业的领导者。
没想到在 2010 年开始,新能源汽车的先驱特斯拉异军突起。众所周知,特斯拉经营初期遇上种种困难,甚至一度几乎破产。好不容易熬到各国政府开始推动新能源汽车政策,特斯拉终于凭着先行者,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相反,最初一直畏惧亏本、不想冒险的传统车厂,在此刻才发现自己远远落在后面。
汽车势力的此消彼长,证明了在行业洗牌的大环境下,如果企业畏难而不敢冒险前进,未来的前路只会更为难走。同样地,中国产业目前面对的也是如此。随着能源危机再度爆发,无论是欧美、印度以至中国等各大小企业,均受到能源不足而停产的影响,所造成的亏损可能远比提早部署还要大。
在这个关键时刻,企业不要再说生产稳定性了,不强逼自己采用新技术去减排节能,搞不好还要停产了。相反,拥有低碳技术的企业或新基建,如果及早部署好低碳转型,就能在保持足够的竞争力,甚至可以从碳排放交易市场上,取得更大的收益。可见,无论是中国也好、是中国的各大小企业也好,在这一刻势必面对另一次行业洗牌的重要契机。
现在是最坏的时候,也是最好的时候
既言目前全球新能源的发展,并不足以改善人类面对的能源问题;所以我就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要不就是限电,要不就是“能耗双控”。毕竟没有人想过限电的生活,所以在短期而言,中国的双碳发展重点必然是:“如何在保持经济发展情况下,降低碳排放”。
因此,我们可以预计未来双控政策的力度,只会有增无减,但笔者估计,在双碳政策早期,仍然较倾向“奖励”;但在中后期阶段,政策将渐渐趋向规管为主。我们可以以新能源汽车政策作为例子:政府最初积极为新能源汽车提供补贴,但除了中国的造车新势力渐渐崛起,政府开始收紧补贴力度(上图),更制定新能源汽车的时间表,强制车企向新能源转型。
同样的逻辑,也能套用在中国的各大小企业身上。无疑,企业越早向低碳转型,将要面对更多困难,但得到的助力也越大;但企业越迟往双碳转型,困难虽然小了,但面对的形势却变得更为严苛,市场空间也会少了。
从柯达和诺基亚转型的例子,就能见到越是畏难的企业,势必要面前更多的困难。
双碳之路的确不好走,但我们不及早走双碳之路,路更不好走。
阅读原文
分享文章:
文章由1+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阅读。新闻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网站所有,内容不代表1+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