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姑娘买房还贷网上招嫖:卖身赢全网同情 她值么?

独立鱼电影 0

前几天,鱼叔看到了一个极其魔幻的新闻:

一90后姑娘为了买房还贷,竟然在网上招嫖,最终被警方抓获。

卖淫被抓,本来没什么问题。

但让人出乎意料的是:

评论底下,却是一片同情之声。





诚然,高房价已经成了当下最让人焦虑的几个问题之一。

但这个新闻,以及新闻衍生出来的评论,依然迷惑得可怕。

是非对错,其中曲折。

鱼叔一点一点跟大家说。



这个新闻如果只看前半段,其实挺励志的。

一个家境贫寒,没有读过多少书的姑娘,16岁孤身一人来到杭州打拼。

她爱上了这个秀美繁华的城市,立志在这里扎根,买一套房。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勤勤恳恳地工作。

做微商,做美发,卖服装,按时缴纳社保。

还每日省吃俭用。

住在简陋的出租屋内,舍不得叫外卖,靠煮挂面来填饱肚子,手机用到屏幕碎成一片也不舍得换。

终于,用了十年的时间,攒下了100万存款。

这么看,是不是一个底层劳动者用勤劳创造美好生活的典型范本?



可人算不如天算。

等她终于攒够100万的时候,杭州的房价早就翻了番。

买房,依然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到这里。

故事脱离了励志,变得辛酸又现实。

然而接下去,事情就变得有些不对了。

疫情期间她的店铺倒闭,没有了收入来源,买房梦逐渐遥远,而身边的朋友身价却都已经上千万。

攀比之下,她开始严重心理失衡,想要赚「快钱」。

于是,她开始在网上招嫖,在多地从事卖淫活动。



这确实是个来钱快的法子,运气好的时候单日收入就可以上万。

不仅如此。

她还铺开摊子做起管理岗,负责接单拉客,给其他人指派业务,从中抽成。

不到一年的时间,她的存款就上升到了160万。

就在此时,她被警方抓获了。

因为涉嫌组织卖淫罪,她被依法刑事拘留。

不但违法所得全被没收,还要面临牢狱之灾。



故事讲到这里,告一段落。

它集齐了励志、犯罪、现实、黑色幽默多个题材,宛如一部讽刺现实主义的影视作品。

从某些角度还让人联想起电影《榴莲飘飘》。



你们没看错,是秦海璐

片中,女主因为专业没有出路,来到香港做妓女赚钱。

赚完钱返回家乡之后,她改变发型、换掉手机号,闭口不提以前的生活。

希望让那些过往从此消散在记忆当中。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残酷和苦涩。

而相同的苦涩,似乎也同样弥漫在这条新闻下面的网友热议里:

没有人在指责犯罪的当事人,反而是清一色的怜悯、同情。

一边大骂高房价,一边把当事人定义成「新时代独立女性」,都是生活逼良为娼。

感慨这个时代「把人变成鬼」,质疑抓这个姑娘的理由,心疼她的血汗钱被没收。





平时动辄喊打喊杀,张口死刑起步的网友们,这次怎么会对犯罪行为表现出了如此强烈的共情?

这反常的背后,折射出了太多东西。

 



这个魔幻新闻之所以引起一大片同情与理解的声音。

是因为它戳到了太多人的痛处:

房子真的买不起。

为了买房,这一代人已经想尽了各种方法。

在这个仍有6亿人月收入1000元的时代,新闻中杭州的房价已经达到了3万以上。

而北京上海这些城市就更是夸张,超过10万一平的价格比比皆是。



就算是三四线的小城市,房市也随着大环境的炒作在不断攀升。

更何况小城市的房价虽然略低,但收入也更低。

收入和房价之间,依然是一个严重不平衡的状态。



现在的年轻人想要买房,几乎离不开同一个模式:

跟银行贷款,跟亲朋借钱,让父母东挪西凑。

如果不集合一家人的力量,不去啃老,想凭借自己的收入买房,怕不是要等到下辈子。

只可惜,人与人之间的悲喜并不相通。

这样的压力,很难传达给不同阶层的人去听。

前阵子,白岩松就因此而翻车了。

在一个采访里,他发表了这样一段言论:

「我们年轻的时候比你们不幸的多,所以没你们的这种焦虑。」

结果引起了无数网友的愤怒。



无独有偶,批判现代人不该躺平的tag也上了热搜。

有教授发言称,「内卷是教育的筛选功能」。

果不其然,评论里迎来了一片群嘲。





甚至,还出现了一篇这样的文章,指责年轻人「不肯为资本家捐躯」。

实在是槽多无口。



许多这样类似的事情,本质上都反应了同一个内核——

乘着时代红利获得成功的上一代人,已经不能理解这一代人的压力从何而来。

白岩松口中的「不幸」,是一个时代的起点。

那个年代确实物资不丰富,能吃饱穿暖就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

他们的起点很低、很苦,这没错。

但相对的,正因为一片空白,太多的领域有用武之地。



擅长读书的,可以从事科研,有太多函待解决的科技难题。

不擅长读书的,也可以下海从商,趁着改革开放的红利迅速积累起资本。

电视剧《下海》,讲述的就是90年代初期,主角南下经商的故事。

炒地皮、原始股、小家电、开发商……

这些经济跃动组成了时代潮流。





你们没看错,是老邢范明

《温州一家人》也同样,主角在80年代来到温州,从最基础的做起。

捡过废品、开过鞋店,最终积累起自己的家业。

我们现在熟知的大企业,比如华为、联想,最初也是靠着倒卖通讯器材和电器起家的。



你们没看错,是李立群

在百废待兴的大背景下,行行缺人才,无壁垒,有机会,有希望。

而现在呢,真的像这位教授所说,「社会可以通过竞争获得上升机会」吗?

机会,确实还有一点。

但恐怕也是凤毛麟角。



而且,这机会的门槛正在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少,竞争者也越来越多。

教育内卷,职场内卷。

996的模式压榨着每一个曾经有过梦想的年轻人。

现在的年轻人确实吃饱穿暖,受到良好的教育,有了一个「幸福」的起点。

但他们面前的选择和道路,却不知缩窄了多少,困难了多少。

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阶级固化是一种不可回避的现状。

奋斗的回报率越来越低,想要以此改变命运、实现梦想越来越难。

就像评论里说的一样:

「假如靠竞争就能实现在一线城市买得起几千万的房子,谁又愿意躺平呢?」



归根结底。

这个「卖身买房」的新闻,之所以戳破了人们的心理防线,是因为大家突然惊觉:

都说赚钱的方法都写在刑法里了,结果现在用刑法赚的钱都不够买房子了。

这实在是太绝望了。

当奋斗不能给自己带来应有的回报,当努力不会改变自己的阶层。

当良性竞争成为了恶性内卷。

就难免让人产生「生活疾苦,逼良为娼」的感慨。

在这样的环境下,「卖身买房」新闻底下那些同情的声音,其实是在透过事件呐喊:

请理解一下打工人。





以上说了这么多,但也千万不要搞错了一点:

新闻本身的当事人,并不值得同情。

因为就事论事,这并不是真的「逼良为娼」。



《霸王别姬》大家应该还记得。

那是一个混乱不堪的年代,很多人单是想活命就已经很困难。

程蝶衣的母亲孤苦无依,无奈下做了烟花巷的妓女。

她不知程蝶衣的父亲姓甚名谁,只能独自一人带着孩子长大。

为了让孩子有口饭吃,她把蝶衣带去戏班子,求师父收留。

师父不肯,她带着眼泪做出一脸娇媚,往地上一跪。

「只要您肯收他,想怎么着都成。」



没办法,那是一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年代,蝶衣的母亲一无所有。

为了让孩子能有个活路,混口饭吃,她不得不出此下策。

这是环境逼良为娼。



但反观这次的案例呢?

当事人经营过微商、做过服装生意,在犯罪之前存款达到了100多万。

非但没有生存的危机,甚至还比相当一部分人都要宽裕。

(别忘了,6亿人收入不足1000)

正常、基本的生活需求,都已经得到了满足。

她不是走投无路。

她面前有无数条道路可以选,但她不,她只想拔尖。

想要全款在杭州买一套房子。

固然,只有拔尖才能买得起房,这件事并不合理。

但,为了买房而去犯罪,这也不应变成合理。



更离谱的逻辑,是觉得「打工人何必为难打工人」。

但问题是,当事人是打工人吗?

要知道,她被抓不是因为「卖淫」,而是因为「组织卖淫」。

在犯罪过程中,她垄断信息、吃差价、从中抽成。

而且抽成的比例高至50%。

这哪里是打工人啊,这分明是黑心资本家。

如果你的老板每天克扣工资,要求无偿加班,向员工抽成50%。

有一天因为非法经营被抓了,你会同情老板吗?



更何况她还不是一般的老板。

组织卖淫的危害不用鱼叔讨论,随便一搜就有各种科普。

它伴随着鼓动、诱导、欺骗,严重伤害了别人的人身权利。

至于那些借机喊着「涉事者都是自愿,卖淫应该合法化」的,更加不是蠢就是坏。



有一部英剧《卖身》。

讲述的就是如何把普普通通的女孩,一步一步逼到「自愿卖身」的境地。

她们原本是被绑架,贩卖到妓院。

可是经历过威胁、殴打、囚禁、虐待、PUA等一系列的操作。

等到有警察来救人的时候,女孩也只会机器人一般地说:

「我很开心,我是自愿的。」

从自愿变成「被自愿」,从有选择变成没得选择,才是真正让人不寒而栗的现实。

那些鼓吹卖淫合法化的人,能保证这种逼迫和威胁不会存在吗?



所以,别再急着跟当事人共情,觉得大家都是站立在穷苦人民的立场上。

大家有着同样的烦恼,并不代表大家是同一类人。

买不起房子的那么多,但大家也没有选择去犯罪。

如果高房价可以成为一面免罪金牌,那接下来会是什么样的导向?

有人诈骗,因为房价实在太贵了。

有人绑架勒索,因为房价实在太贵了。

有人贩卖人口,有人当街抢劫,有人制毒贩毒……

这样的世界,是我们想要的吗?



或许是这位同志想要的

我们的周遭可能存在着许多问题:

过高的房价、内卷的环境、得不到保障的打工人权利……

这是时代的通病,是时代发展需要经过的一个阶段。

它让我们感到沉重,让我们想要抗争。

这都是人之常情。

但,也请,清醒地记住。

无论到何时,用触犯法律的方式去进行抗争,都换不来你我理想中的结果。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86589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