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天之骄子全家移民北美 靠刷油漆过活 跳桥自尽

梦醒锦官城 0

这个真实事件的主角,是美国和加拿大顶尖学府核物理学与化学学科的双料博士,在31岁就成为当时清华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他的名字,叫蒋国兵。第一、一位前半生经历超过中国99%之人的天命之子

1962年,蒋国兵出生于湖北天门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村家庭,家里祖祖辈辈都是以种田为生。

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若想要跨越阶层出人头地,毫无疑问只能依靠知识来改变命运。蒋国兵从小家中贫困,很早便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出生虽贫寒,却始终自强不息。

蒋国兵家庭极为普通,其本人正是“寒门贵子”的真实写照

得益于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恢复高考制度,17岁的蒋国兵在1979年参加高考,就此一鸣惊人,一举夺得湖北省高考理科状元,以优异的成绩被著名的清华大学物理系所录取。

清华大学物理系是何地位,我仅说一个数据,截止2001年,累计有75名两院院士出自该系,是中国名副其实的院士摇篮。

而蒋国兵更为惊人,他不仅本科是在清华大学学习,后又以优异成绩留校攻读硕士研究生。根据蒋国兵同学许先生所述,当时全班共35人而硕士名额只有2个,而蒋国兵在高手如云的班上独占鳌头,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其中1个名额。

研究生毕业后不久,蒋国兵不出所料继续留校任教,年仅31岁就成为中国最高学府而且是顶尖院系的副教授。



清华大学

蒋国兵并未满足于此,任职副教授后,他打算赴美继续进行深造,学校也很乐意为国家培养这样一位物理学天才,很快公费留学名额下来,蒋国兵顺利进入有“公立常青藤”之称的美国普渡大学攻读核物理学博士学位。

假如蒋国兵学成归国,从此报效无私培养他的祖国,待遇地位那定是没得说,倘若再能做出些成果,说不得二三十年后共和国的两院院士中也有其一席之地。

只是历史没有如果,蒋国兵不知听了谁忽悠,自普渡大学毕业后竟考虑弃国移民加拿大,从此走上了另一条没有后悔药吃的不归路。

第二、抛下一切移民加拿大,天之骄子惨变油漆小工

蒋国兵在美国普渡大学顺利取得核物理博士学位后,于2000年回国。



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

这几年在国外的生活让蒋国兵大开眼界,别墅、轿车以及同学圈里那些刻意包装出来显摆的“优质生活”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和妻子卢女士商议,准备移民早已相中的加拿大。

凭借蒋国兵之前所取得的高学历,夫妻二人顺利办理了移民加拿大的手续,但在出发之前蒋国兵犹豫了,他左思右想后,撕掉了那张好不容易得来的移民纸。

客观地讲,如果没有国家给予的机会和投入天量资源的培养,蒋国兵不可能从山沟沟里的一介穷小子成长为核物理方面的专家。

蒋国兵还是有些舍不得自己的祖国,如果此时他幡然悔悟、及时回头一切都还是来得及的。



蒋国兵

但令人遗憾的是,最终蒋国兵还是重新去补了一张移民纸,于2001年4月去到了他心目中的“天堂国度”加拿大,而他的妻子则是早先半年就已到达。

蒋国兵到加拿大后,一开始是怀着远大梦想的,夫妇二人新租下房子,迫切希望以此为起点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接下来蒋国兵开始四处投掷简历,原本他认为以自己清华天才、美国著名大学博士学位的学历,在加拿大这种“遍地黄金”的地方找个高薪工作应该不难,毕竟他在国内无论走到哪儿都是炙手可热。

哪知投出的简历均石沉大海,甚至连一封礼貌性质的拒绝信都没收到,蒋国兵并未去思考其中的深层原因,而是简单地认为自己的核物理专业在加拿大这种国家里用不上,在学霸眼里,专业不合适,那没关系,马上再读一个便是。

2002年,蒋国兵进入加拿大最顶级的学府之一、世界排名长期保持在前20的多伦多大学化学系攻读化学博士,这一年蒋国兵已是40岁。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大学

攻读化学博士固然是个好事,但它暂时还不能转化为生活费或者让房贷延期,因此这段时期蒋国兵一家人生活过得极为拮据,不得已他便去做了一份给别人家刷油漆的工作。

加拿大虽是世界上有名的发达国家,但其国内的油漆工却基本没人去做,主要是很辛苦收入也低,而且长期接触油漆对身体也有伤害,白人社会里基本上没人愿意自降身价去干这活,因此做此工作的大多是去到加拿大生活又没着落的移民人群。

堂堂天之骄子、清华核物理教授却去做了油漆工,实在不知该如何评价,据其妻子卢女士后来所言,蒋国兵做了大半年的油漆工,一共收入5000加元,合计当时人民币2万多块,按此算来,月收入大约3000人民币左右。



国外油漆工正在刷漆

据我所知,那时随便一名清华教授仅工资和补贴都不止这个数,更别说还有项目收入,蒋国兵弃美职而去加拿大干小工,真不知是何苦来哉。

第三、蒋国兵在加拿大生活如此穷困为何始终不回国?

油漆工终究没法一直干下去,活儿总有结束的时候,之后蒋国兵又四处打了几份烂零工,好歹把全家人的生活维持了下去,其妻卢女士后来在附近一家小服装厂找到一份会计的工作,二人都有了些许微薄的收入,全家人生计这才稍微松快了些。

2002年初夏,蒋国兵的清华同学许先生听说蒋也来了加拿大,特意赶到蒋国兵家里看望他。

蒋国兵见老同学来访,心中极为高兴,二人彻夜长谈,畅想美好的未来。当时蒋国兵有一句话给许先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拜托许先生:“10年内不要把我的联系方式告诉其他同学。”



蒋国兵

许先生极为诧异,便问到为什么,蒋国兵没有正面作答,只是勉强回应要“集中精力做点事”。

现在看来那时蒋国兵其实无事可做,因为当时正是他生活最潦倒的时候,他说这番话,只是不想让清华同学们看到自己这番落魄模样罢了。

而据后来蒋国兵妻子卢女士所言,蒋国兵曾一度动过回国的念头,只是后来最终放弃了。

其实也不难猜到,蒋国兵前半生顺风顺水,一路行来俱为聚光灯下的天之骄子,在国内是人人尊敬的清华教授,这番在加拿大却只得以打零工为生,倘若就此灰溜溜回国,面子上很难过得去。过往北美华人圈里一直有个观点,只有混不下去的人才会回去,很难说蒋国兵是不是也受了此类观念的影响。

就这样,悬崖勒马的最后一次机会也被蒋国兵错过,此时的他还不知道,此后他的路,会更加艰难。



2006年4月,这一年蒋国兵44岁,夫妇二人靠着多年来辛苦打工攒下的一点积蓄,又东拼西凑终于支付了一间面积不大加拿大“镇屋”的首付。每月高昂的房贷将夫妻二人压得喘不过气来,加上此时两人的女儿也已经2岁,支出甚大,一家人生活更加拮据。

事实上蒋国兵在2006年初的时候已经获得了多伦多大学的化学博士学位,并以此进入怀雅逊大学的一个研究项目中从事博士后研究。只是这份工作只是个临时工,合同到2006年7月就会结束,因此蒋国兵在此期间不断找工作,但遗憾的是,他投出的简历依旧无人问津。

这次找工作再次失利让蒋国兵彻底绝望,此时的他,身为核物理和化学双料博士却完全无用武之地,未来的生活也几乎看不到希望。

他那些当年留在国内的清华同学们,一步一个脚印,如今不是教授便是官员,再不济也是某企业的高管。



而他本是清华的风云人物,论成绩一直远甚其他同学多矣,本是风风光光移民加拿大,如今却沦落为欧美白人社会的最底层,一家人在多伦多过着悲惨的生活,不但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每日里还得为温饱操心。

巨大的落差感,终于成为压倒他心防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四、天之骄子的最后人生

2006年7月21日凌晨,随着蒋国兵那份临时工工作即将到期之际,他来到多伦多高速公路一处立交桥上,万念俱灰地纵身一跃而下,怀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曾经风光无限的湖北高考状元,清华才子,就此殒命。



可惜了

蒋国兵的死讯很快便传遍了北美华人圈,他在北美的清华校友们感到异常震惊,校友们在了解到蒋国兵家庭的极端困难处境后,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组织了一个“蒋国兵家庭援助协调组”,凑款解决蒋国兵的身后事。

截止蒋国兵去世后一周内,新成立的“援助蒋国兵家庭救援金”陆续收到了蒋国兵大批清华校友们的捐来的援助款项,一共合计16500元!

我查了一下,可惜没查出是美元还是人民币,数量方面可能后来还有点,钱虽不多,但总是校友们的一番心意,估摸着他那些校友们在国外日子都不容易,可以理解。



“蒋国兵家庭援助协调组”召开新闻发布会

额外说一句,2006年北京三环左右的房价已经超过1万/平,因为那一年我谈了个北京女友,到她家拜见阿姨时给我讲的,虽然后来这事没成,但这个房价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第五、蒋国兵之死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蒋国兵之死不仅令北美华人圈极度震惊,在当时的中国大陆也同样反响强烈。

无数人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令得蒋国兵这样的天之骄子以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人们开始反思,过往那些鼓吹欧美“自由、民主、强大”之人口中的西方“地上天国”,真有那么美好么?



哈德逊河上的纽约

客观来看,蒋国兵并非没有能力,能以湖北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华大学最顶尖的院系之一,就足以证明他自身的实力。

之后他又以40岁的年龄再拿下一个化学博士学位,再次证明他绝非浪得虚名,那么为什么他心目的“人间圣地”加拿大偏偏没有他的半分容身之地?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古人有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环境,正是造成蒋国兵悲剧的首要原因!

不难发现,蒋国兵前半生的成功,均是在国内取得的,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历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一点令得蒋国兵在国内如鱼得水,国家与人民给予了他极为优质的待遇,而人民对他的要求,仅仅是希望他能用他的学识,在将来建设祖国而已。



黄浦江上的上海

可惜蒋国兵的最终选择是去北美。

北美需要蒋国兵这样的高端人才么,坦白说,还是需要的,只是这种需求有一个小小的前提:越高级的人才,越要用本国人群。

无论何种高级岗位,从来都是掌握着大量资源,包括权力、资金和科技,这些资源,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各国政府自然是交到根正苗红的本国人群手里更放心。

蒋国兵很高级,但他的移民身份,从根本上就杜绝了他染指欧美国家高端岗位的可能性。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本人,却是有国界的。

次要原因,是来自北美白人社会无处不在的对华裔的种族歧视。

近日来北美亚裔被攻击、被迫害的报道连篇累牍,想来各位都有所耳闻。

美国以及加拿大的白人社会,从1882年《排华法案》开始,其对亚裔的种族歧视就已深深刻在骨子里,请注意,这种歧视绝非只存在于少部分白人中,而是存在于整个北美社会从上到下各个阶层之人的最深处的潜意识里。



近期波及全美的亚裔反歧视抗议游行

正是因为这种在白人社会里无处不在的“隐形歧视”,移民们很难找到好工作,即使撞大运似的获得一个不错的岗位,但在工作中被白人上司歧视和刁难,甚至解雇的现象也是常态。

以上种种因素,正是蒋国兵堂堂清华教授、双料博士,却只能在加拿大刷油漆悲惨过活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蒋国兵式的人生悲剧,绝非只有他这一起。

1993年,美国硅谷电脑工程师刘颖因失业和婚姻挫折,开枪打死丈夫后自尽。

2002年,上海复旦教授、基因科学家黄谷阳到美国加州硅谷打工,枪杀了批评并解雇他的女上司,之后自尽。

2010年,纽约某医院医学专家王立山因被上司解雇,开枪打死上司。

.......

类似案例还有很多,有些国内有报道,有些没有,我也懒得再一一列举。

这些案例中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点,几乎都与当事人生活工作的艰辛和困苦有关,这也折射出高级人才在费劲千辛万苦抛弃一切去到欧美国家后,普遍过得不如意的客观现象。



近期波及全美的亚裔反歧视抗议游行

如今欧美疫情肆虐、政治动荡,加之层出不穷的对亚裔的极端暴力事件,这些人在海外的日子只怕是会过得更加艰难。那些早年间去到海外且有真才实学的人们,未来何去何从,还需早下决断。

回归家乡建设祖国的大门,其实从来就没有关上。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77207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