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发警告!我们保护隐私,腾讯百度们却绕过规则

无相财经 0



无相财经出品

最近,英国的《金融时报》披露,苹果计划从iOS14.5开始,推出应用程序跟踪透明度规则。

当应用程序访问手机IDFA(广告标识符)时,系统会弹出窗口提醒用户,提供“允许跟踪”和“不允许应用程序跟踪”的选项。

也就是说,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要不要将手机的一些权限和功能交给App。



但是,有消息称,一些中国科技公司正在测试一种名为互联网广告标识(CAID)工具,用来规避苹果的权限规则。

这些公司包括百度、腾讯、字节跳动等公司。

对此,苹果公司发出警告:“我们发现您的应用收集了用户和设备信息……开发人员必须在14天内更新应用以符合苹果商店的规则,否则可能会被下架。”

这就是苹果的任性,遵守规则,带你玩。

不遵守规则,搞一些小聪明,滚蛋!



01

保护个人隐私,这本来是世界主流文明国家的法律通识。

但中国网络隐私基本上是空谈。

一方面,我们网络隐私保护方面立法滞后,很多互联网公司在窃取大量的用户数据后,并没有受到惩罚。



另一方面,我们的灰色产业链几乎已经完整形成。

2020年初,浙江温州警方破获一起非法破解家用摄像头的案件。

作案团伙售卖破解摄像头的软件及破解后的视频,视频售价10元至100元不等,涉及隐私越多,售价越高。

视频拍摄地点包括家庭卧室、美容院等,已破解摄像头账号达数十万个!

很有可能你在酒店洗澡的画面,就在某些阴暗组织的硬盘里!



2020年10月,央视经济频道还曝光,在一些网络交易平台上,只要花2元人民币就能买到上千张人脸照片,不到10元可以买到5000多张人脸照片。

说句实话,中国人不怕被政府监控,为什么呢?

因为只要你不犯事,就没事。



但我们中国人最怕的,就是个人信息被资本控制。

为什么呢?因为资本能给你画像,从你买些什么,你的收货地址,再加上人脸识别,基本上就能判断你几岁,你是谁,收入水平和性别等等。

而且这些数据的收集,还都是合法的,毕竟收货地址这种东西总不能伪装吧,人脸识别就更不要说了,很多软件可都是“在你同意用户条款”之后合法获取你的人脸数据。

然后你会发现合同的讲法是几百条详细条款里夹着一个人脸识别的同意书,这你怎么防?

不给人脸认证软件直接不给你用了,怎么办?



02

用App就要泄露隐私,不用,生活又有很多不方便。

那如果我们在乎自己的隐私,不想被人监控,那应该怎么办?

熟悉技术的朋友,可能会学习各种隐私保护技巧:

不点陌生人的链接,浏览器禁用JavaScript,密码不重复使用,等等;然后再加上各式软硬件:全硬盘加密,硬件密钥,笔记本摄像头盖……

但“技术流”的问题是,很难坚持。



也有的朋友说,只要不用“国产机”就可以了,手机用iPhone,电脑不买联想、华为,那就可以了。

这也是不现实的方案。

应该承认,在现在这个时代,并不存在既方便又有效的隐私保护方法。

2018年初,百度李彦宏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加开放,相对来说也没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愿意这么做。”



虽然这句话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但现实就是那么惨淡。

作为一款市场占有率高达70% 的搜索引擎,百度已经达到了不能倒的程度。

甚至,中国人能接触到怎样的信息,是真实还是虚假,优质还是低劣,很大程度上都会被它决定。

进入移动时代,人们的信息被这些科技巨头所把持。

微信、今日头条、淘宝、百度、微博……他们就像一个个密封的沙盒,将信息高度集中在自己的手上。



然后利用算法和用户信息,培育出大量的生态App产品,并利用流量、资本两大优势实现对其他创业公司和个体的兼并、抹杀。

正如《人类简史》中所说:

“有了足够的数据,这些科技巨头(包括私人公司以及政府机构)便可以创造出比我们自身更了解自己的算法,并因而能够操纵我们的决定及行为。”



掌控数据的公司显然不是上帝,他们有自己的私欲与弱点。

所以,他们会如何使用我们的个人数据,会如何操控我们的生活,都不得而知!

03

回到苹果保护用户数据,却被百度、腾讯公司试图绕过的事情上。

我们知道,手机应该是自己的一个私有领域,越是能保护好用户数据的公司,越会被尊重。

苹果为什么股价节节攀升?

不仅仅是科技,更因为它有一些坚持的精神——以人为本、用户至上。



反观国内有一些企业,近年来一直在大力发展人脸识别的技术,而且在这方面一直是遮遮掩掩的。

这样的遮遮掩掩,让人不寒而栗。

不要再扯什么技术中立之类的套话了!

当他们大肆获取公民的个人信息,并源源不断地汇集起来时,就是他们掌控这个世界的时候!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掌握数据,就掌握了人心。

在今天的科技巨头所鼓吹的民族情绪下,一些人已经忘记了基本的是非观。

当苹果给这些公司发警告函时,有人甚至说出抵制苹果的话来。

苹果要不要抵制?

那些在开曼群岛注册民族企业的科技巨头们,都恨得牙痒痒。

但在这个消费者隐私总被侵犯的世界,我们看到了什么?

就比如百度,对外输出,那叫一个毫无作为,反而坑起自己人来那叫一个专业。

数不胜数的肮脏套路满天飞,任你央视随意点名,我依然照旧死皮赖脸,看你们能拿我怎样?

是啊,我们又能拿他怎么样呢?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73777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