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中国传统的打铁花 再看放烟花就像是过家家(图)

跳海大院 0


中国民间传统打铁花

2019年元宵节,五彩万象城的假山高处有俯瞰着演出队伍的老百姓,嘴里讨论着晚上吃的肘子和腰花,他们望着的场地里有一个神情紧张的男人,正是石桥镇前石桥村打铁花艺人贾宪志,他烧着炉子里的铁水,跟那群百姓一样,都等着这团铁水砸醒黑暗的夜空。

 

当铁水“啪”一响,百姓欢呼声和掌声涌向表演队伍,随着铁水从炽热的金黄变成温暖的橘红色,打铁花艺人老贾眉头舒展,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

 

看过一场打铁花,才算过了年。

 



图源豆瓣@红泥小火炉

 

南方人小高跟我说她想看打铁花,我那时不懂打铁花是一种怎样的杂技,直到她把图片发给我,我才知道那确实不是呲溜花的一种,打铁花不从属于呲溜花,呲溜花与打铁花是北方民间艺术的冰与火之歌。

 

作为河北人,我没看过打铁花,哪怕看了图片之后,我仍然木讷地认为这是某种土味活动。拿绳子拴着易燃物,点上火往圆了抡。

 

心里琢磨,小高还想去看,那不烫死她个屁的?

 



可当我了解铁花之后,我被这种浪漫吸引了,能见识一场打铁花,烫死也值(不是)。

 

表演开始前,主持人拿着话筒朝观众们喊:“往后退!往后退”!一个穿貂的大哥站在离观众群四五米的位置,端着奶茶吱吱喝得很悠闲,眼神里充满着对这场表演的藐视。

 



 

就跟吃过猪肉的人看见猪跑的状态一样,见过大世面,面前这点火星子不算什么。貂哥小时候看的是铁树银花,铁水直接打到树上,树杈子上都有铁星子。

 

但当表演开始的时候,前排观众举起手机,貂皮哥嘴里吸管掉了,拨开观众群拿出手机拍照片。一万多的貂穿在身,烫个窟窿这件事在表演面前不值一提。

 

铁花面前无大小,穿了貂也别想跑。

 



这场铁花,值个貂窟窿,没准还能捞个女朋友。

 

河北男孩大远第一次带上海女朋友去开封跨年看打铁花的时候,他们的爱情就被铁花悍死了。晚上7点30分,工作人员在广场上拉起隔离绳,等着打铁花艺人“打上花火”。

 

从小看烟花长大的女朋友哪儿见过这个?她看见火星向四面八方散去,火花没溅到他们身上,但燃在他们心里。

 

如果说霓虹国的烟花是绚丽多彩的,那打铁花的浪漫是带着一点硬核的。



打出去的都是老铁

 

通过字面就能分辨出来,烟火是烟花药品剂燃烧后产生的发光效应,而铁花是生生把铁烧热、烧死,扬到天上的铁的灵魂,每一颗没冷却下来的铁花都有顽强的生命力。

 

聚是一勺铁,散是满天星。

 

爱她就带她去看打铁花,认识认识豫晋地区的重金属浪漫。

 



图源豆瓣@红泥小火炉

 

反观我跨年的时候,跟朋友点了几根呲花,看见它们被点燃的那一刻,嘴里吐出来的不是“哇!好漂亮啊”,而是“雾草!着了着了着了”!

 



就这点小火苗都不够击退水逆的,换一场打铁花,恐怕连话都说不出来,光顾着“哇”了。

 

在铁花面前,我们放过的烟花都不值一提。

 

第一次去看表演的小蒋为了看一场正宗的打铁花,特意从南方奔赴河北,就像想吃驴肉火烧要去保定,想吃热干面要去武汉,图个正宗。在北京吃的热干面总觉得没有在武汉吃热干面正宗,看打铁花表演也一样。

 

听说把第一次许愿给打铁花,你的梦想实现得更快。四六级必过、教资面试必过、公务员上岸、马上发财、财色双收......搞快点。

 

回溯打铁花的历史,起于北宋,兴于明清。

 

打铁花的观赏性极强,看打铁花就图个亮堂。

这团铁花的颜色是白到刺眼的,但瞬间又变成了中心是白点的橘红,那种亮光是能照暖人心的光,有点像路过重庆洪崖洞时看见的灯光。

如果说重庆洪崖洞是千与千寻的还原地,那么打铁花就是河北千寻、河南千寻的故乡。



传说豫南大旱,为解除旱情,老百姓自愿捐钱修建一处庙宇,要铸一口大钟放在庙里。各家各户就把自己家中的铁器拿到场子上,由铁匠们把铁器熔化成铁汁。

这时飞来一群乌鸦,为了轰走这群乌鸦,人群中站出来一个老人,他从地上捡起两根柳木,蘸了些熔化的铁汁,把柳木向上一击,铁汁溅起了十几米高的金色火花,像焰火一样照亮了天空,乌鸦受惊纷纷飞跑。

 

此后人们也用打铁花的活动给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

 



跟烟花技艺不一样,打铁花需要几代人的沉淀,拿火点着就跑的是二踢脚。

 

艺人老贾他爷原来跟着修补铁锅,走南闯北学了打铁花的手艺,后来把手艺传给老贾他爹,没事就抄起铁锅融成铁水跑村头拿铁水砸树,铁花成了戒不掉的瘾。

 

1600度的铁水照打不误,接二连三,前面兄弟铁水未灭,下一个兄弟的铁花就打起来了。



这决定了打铁花表演的酷。当你跨年看灯光秀的时候你的朋友在华中地区看打铁花,你看见的是现代科技,你的朋友看的是穿越千年的民间艺术,二者比起来可能一时间分不清高低,但当铁水在空中炸开那一刻你就会不自觉地说:这也太**(消音)酷了吧!

  图源豆瓣@红泥小火炉

 

可老贾老了,打铁花也变成了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为危险性和与现代青年追求格格不入的传统性质,这项民间艺术的传承变的青黄不接。

老贾说,不论做这件事有多累,但只要是有力气打,哪怕再累,听见观众们的欢呼声也值。

 

日本摄影师川内伦子也去拍过打铁花的活动,等到再过几十年,我们是不是只能在展览上看见它了呢?

 



趁铁花还没有失传,趁早就带你的铁汁去看铁汁。今年可能不行,但没准明年就能看到了呢?

 

参考:https://www.jnnews.tv/p/689038.html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69483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