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中国人的幸福感 宏观与微观相互矛盾(组图)

中央社 0

有些中国人是这样的,每晚打开新闻联播,看见国家越来越强、世界越来越乱;转身和亲友聊起食安、房价,又感叹日子真难。“宏观乐观,微观悲观”的背后,反映了什么问题?据中央社今天自上海报道称,中国人的幸福感,宏观与微观相互矛盾。有评论说,对宏观的看法表达的是一种“态度”,但对微观环境的变化则是一种“感受”。

据中央社的特派报道今天说,陆媒界面新闻日前刊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奚锡灿的文章,提到在年轻人群聚的影片网站“哔哩哔哩”(bilibili,B站)上,有网友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关于宏观层面的影片,比如国内的产业升级和国际关系等,弹幕(观众即时发送的评论)普遍都是极其乐观向上的。基本上就是我们一天天好起来,敌人一天天烂下去。而到了中微观层面的影片,比如房价或是年轻人生育等等,弹幕普遍又悲观得不行。基本上不是彻底放弃躺平就是宣泄不满。”

奚锡灿是经济学博士,他认为这种现象正说明了为什么中国在过去20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每年GDP增速世界无敌,但是高成长的GDP数据和民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之间出现了严重背离。为什么有些中国人会“宏观乐观,微观悲观”?除了经济层面上的解释,或许还有不同的答案。待过媒体、30几岁的邹先生几乎是毫不思索就说:“因为宏观很难验证啊!”

据该报道,这似乎也有几分道理。除了“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样具体的事实外,诸如“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实更多是主观的概念塑造。媒体多报导几次脱贫成功、抗疫有成的消息,民众信心不起来都难;概念塑造如果没有用,中共不会那么重视宣传系统,不会精心管控言论。

曾经是陆生的丁先生说,“宏观乐观,微观悲观”并不奇怪,中国官方向来都有两套话语体系。开大会的时候只有“伟光正”(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如果是在没有那么严肃的场合,就可以稍微说一说问题,比如贪腐、民生、走过的“历史弯路”等。政府给的宏观愿景,不能说没有意义。受访者都认为,中国人本来就比较爱面子,国家强大会有安全感,“自卑的另一面就是想扬眉吐气”;同时,这也是被长期教育的结果,而且这种教育是单一的声音,对不同种声音还会有不安全感。

“宏观是很久远的事情,你会记得小时候对2020年许过什么愿望吗?不会吧?”一名在上海出版社任职的朋友认为,对宏观的看法表达的是一种“态度”,但对微观环境的变化则是一种“感受”。该报道说,这样说来,感到悲观的那一面其实更切身、更真实。也因为它是经过自身验证的。其实,微观的感受,有时候难免会影响对国家宏观处境的态度。

过去一年,这名编辑从工作上感受到,出版的尺度越来越紧,而且“不知道红线在哪”。一本已经在市面上卖了多年的艺文类书籍,作者是上海知名作家,书中涉及了文革的历史,本来要修订再版,出版社上级指示不许再卖。

这是当局全面推动“思想工程”的一环,和校园中正加强的爱国主义教育并行着。历史被擦脂抹粉,记忆在改变样貌。管控悄悄变严之外,另一个观察是疫情下年轻人失业增多。这名编辑觉得环境正在起变化,而且不太妙,“现在不是经常说我们遇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据中央社的报道文章说,今年是中共建党100周年,强调“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制度优势”的宏观叙述可预期将会有增无减。对多数个体来说,每天忙于还房贷,面对子女教育与工作压力等,只要没遇到房产被强拆、没亲身经历法治不彰的极端事件,伟大的“中国梦”仍可能扮演生活里的安慰剂角色。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63962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