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海外港人探讨在拜登治下如何推进香港议题(图)

美国之音 0

 

资料照:在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外的一次抗议活动中一名抗议者举着一面美国国旗过马路。(2020年7月4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预计1月20日卸任,一直认同他惩罚制裁中国与香港主要官员的香港抗争者对此感到失落。拜登对华与对港政策是否一定比特朗普软弱,一时间成为热议。有香港前学运领袖、在美国的港人社运组织者以及港人政治学者均认为,香港抗争路上的国际线,在拜登新政府上台后,更应摆脱过往被误解为一党偏向的游说路线,要积极参与当地社会运动,适当地表态支持,才能构建更大力量,赢得美国官方、国会跨党派与民间的支持,在香港抗争国际线荆棘满途的道路上前进。

美国大选如何影响香港抗争运动发展这个议题,在去年“港版国安法”实施后,一直牵动着支持抗争路线的港人思绪,社会各方曾激辩不同国际线方案对香港自救的长短之处。随着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尘埃落定,一个在美国的港人组织“流伞”举办网上论坛,探讨今后香港的抗争国际线前路应何去何从。

讲者:过往游说国际线错误予人“看风转舵”印象


参与讨论的三位讲者,包括前香港专上学生学联会秘书长周永康、在纽约市担任社区工作组织者的港人张迦晞,以及圣母大学政治科学系副教授许田波。他们不约而同地指出了香港抗争者过往在美国进行的国际线给予别人“错误”地依附某一当权党派的印象,这种感觉让美国的社运人士理解香港民间目前进行的抗争“右倾”,甚或“识时务者看风转舵”。

张迦晞:香港抗争者若认同美国“黑命贵”运动便应支持


张迦晞首先引用了美国国会上星期三被特朗普支持者闯入导致人命伤亡事件,惊讶香港人谴责暴力的声音乏力,质疑是否因为支持特朗普过往的对港政策,便需要牺牲谴责暴力的原则,宁愿保持沉默。

她补充,这种内心矛盾并非始于上周,早在去年6月美国再度爆发大型“黑人命也是命运动”(Black Lives Matter)期间,在美国的香港抗争者与活动人士,已受到指责,被批评因要讨好共和党尽快在国会通过制裁香港的相关法案,便因该党的喜恶而对美国的警暴视而不见。

张迦晞说:“BLM(Black Lives Matter) 黑命贵运动其实在共和党里也有很多人不喜欢,因为他们认为(BLM)是Antifa(安提法),是暴徒;而民主党在某程度上撑BLM。所以我们也要反问清楚我们香港人(坚持)的价值是什么?不仅是民主,如果(美国)其它社区也有警暴问题,我们是否也可以去大力声援他们呢?”

前香港众志成员曾因支持拜登引发特朗普的香港支持者不满

前香港众志成员,身处美国一直做游说工作的敖卓轩,多次表态支持民主党候任总统拜登,直斥香港社运的缺憾在于有香港示威者支持特朗普。他的言论惹起网民不满,两方不断隔空开火。

“右倾”vs “左倾”如何自处?

如果不公开支持民主党的议题,会被美国社运人士批评“右倾”;支持了拜登阵营反对特朗普,却被在港的抗争派“侵粉”(特朗普忠实支持者)谩骂,香港的国际线应如何自处?

朱牧民:不应依重一党政治人物

专门推动美国对港政策的“香港民主委员会”创办人朱牧民早前多次公开表示,香港的民主抗争支持者应谨记,推动美国落实持续关注香港民主发展,是一项长期且需要努力不懈的工作,不应偏向依赖某一政治人物与政党。

许田波:要保持美国两党对香港的政策共识

同样是来自香港的圣母大学政治科学系副教授许田波在论坛上认同上述观点,坦言香港国际线要走出“看风转舵”的错误印象,各派要共同推动香港议题在美国政治中的重要性,要跨越党派,让国际社会持续关注香港议题。

许田波说:“很重要的是,(美国对)香港的两党共识已在,我们香港人千万不要再推波助澜将这共识转移往另一些议题上。还有,我们是否太过集中(游说)力量在美国呢?我觉得绝对是。因为北京很懂得搞分化,与美国谈不拢后,他们便去欧盟,所以在香港议题上一定要连结全球的民主国家力量。”

周永康:重返TPP未必代表软弱

美国当选总统拜登明言上任后会重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贸易协定”(TPP),而部份香港抗争者过往一直珍视特朗普政府可能与中国贸易脱钩。现为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地理系博士生的前香港学联秘书长周永康分析,香港国际线抗争者不要硬板块一般地认为特朗普做法正确,拜登重返协定便代表软弱。他表示,拜登重启TPP 也可以对中国施加必要的压力,使对方在人权及香港的议题上让步,重点在于香港国际线的游说工作如何与美国国内的人民权益议题结合。

周永康说:“面对现在这个十字路口,在推动游说工作时,(香港国际线的抗争者)如何去扩大不同的(美国社运界)盟友,促使能够出现多一些的结盟。就像今天美国要与中国对衡时,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要确立TPP,在里面一些不同的贸易协议与中国角力。”

周永康解释,美国一些权益团体会担忧在TPP的谈判过程中,美国工人的利益会否被放弃,在美港人组织则忧虑香港人权议题会否被排斥。他称,这正是香港国际线游说工作者需要与美国本土社运权益团体互相结合,向美国政府施压的关键,将两者分别关心的议题,都在与中国谈判的过程中得到重视。

三位讲者总结时重点提出,不管香港抗争者喜欢拜登与否,国际线的游说任务就是要超越某一政党、某一总统,使之成为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60976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