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美国大学招生办,他戳破名校择优录取的神话(图)

美加双城记 0



美国高等教育专家、知名专栏作家Jeffrey Selingo干了件大事,他花了一年多时间,蹲点在埃默里大学等美国三所大学招生办公室,近距离观察整个招生录取过程。

他最近出版的新书,录取资格和为什么录取: 大学招生办的一年(Who Gets In & Why: A Year Inside College Admissions),首次披露了美国大学,尤其是精英大学的招生录取全过程,以及录取标准等,这本书引爆了美国教育界。今天跟大家分享,有精力的家长可以去亚马逊买英文电子版阅读。希望家长们在新的一年,淡定的看待过度鸡娃、爬藤等扭曲的教育风气,还孩子和家长健康的生活。
 
要点

不要盯着常春藤和精英大学,他们是奢侈品,并不会给学生更好的教育

美国有大量优质的大学,容易录取并且还有奖学金

招生录取的过程其实是混乱无规则的,你要做的是掌握主动,别当炮灰

高中的平时成绩和所学课程,远比推荐信和课外活动重要

家长要早日跟孩子商量大学学费
 


“爬藤”像癌症一样在全球家长中蔓延。
 
望子成龙的焦虑,蔓延全球,从美国到中国,大家都在抢着买学区房,参加体育巡回赛,参加钢琴课等课外班。
 
不同的是,美国家长是下降期的焦虑,要拼命保住自己的中上阶层位置;而中国家长是上升期的焦虑,要去抢夺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包括移民到北美的华裔家长们。
 
上精英大学成为这个通道的最重要梯子,美国大学录取成王败寇,赢者通吃的规则渗入了社会文化的每一个角落。即使是中美的权贵和超级富人,也在想尽一切办法,甚至冒着犯法的危险,把孩子送进美国的精英名校。
 
美国大学录取的标准和规则一直在黑箱中,去年亚裔学生诉哈佛案撕开了一个口子(父母之罪,美国史上最大大学舞弊案侦破内幕,规则和潜规则),而Jeffrey Selingo的新书,让我们更透彻的了解整个流程和标准。
 
在他眼里,大学名校已经变成了奢侈品,它并不会给学生更好的教育,只是跟奔驰车和路易威登的包包一样,成为炫耀和身份的象征。




家长要明白一个逻辑,大学在美国是一门生意,而招生,是这个生意最重要的部分。

因此,即使是最顶尖的大学,也不是被动的等着学生投材料,他们一直在主动的招生,从塑造排名、搜集信息、沟通联系家长,学校招生演讲、校友谈话,到最后的录取决定。大学一直在搜集他们理想的猎物而已。招生的目标是利益最大化,无关真正的学术。

Jeffrey Selingo发现一个令人惊人的事实:精英大学的录取结果,往往与申请人能力无关,而是与招生学校的偏好有关。
 
学生收到录取还是拒信,并不能证明招生过程是否公平,学生是否优秀,将来是否有潜力。只是表明这个学生,是不是这所大学“碗里的菜”。

录取的两个传统因素的权重一直在下降:标准测试成绩和平时的成绩绩点,因为大家的成绩都太好了。越来越多学生拿SAT满分,拿全A。因此,成绩失去了辨别力,大学录取自然转向更多的主观价值,导致录取变成了一个“混乱”的过程。
 
疫情影响,SAT/ACT等标准化考试取消,精英大学的招生考核重点将回到高中课程上,事实上,高中课程的表现比标准化考试,更能证明学生在大学的学术表现。所以,去到一所名声好,有着良好学术传统的高中,可能已经成功一半了。

名校需要制造更多炮灰
 

Jeffrey Selingo在美国教育界和媒体界有着很好的口碑和声誉,为了打开大学招生录取的黑匣子,他向几十所美国大学包括耶鲁哈佛等都申请了蹲点调查,只有极少数接受了。

最后他选择了三个非常不同的大学,埃默里大学(大型私立学校)、戴维森学院(小型私立学校)和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大型公立学校)。
 


他从招生的源头开始追踪,发现美国大学招生的链条的长度,已经远超过家长的想象。
 
譬如几乎所有大学,都从SAT/ACT考试的组织方等机构购买学生名单。购买是针对特定的目标,譬如SAT在1350以上的女孩,对STEM项目有兴趣,家住在纽约州的。一个学生的信息,平均被卖掉18次,最多的卖到70次,均价0.45美元。
 
据此,大学会给更多学生发申请邀请信。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去申请自己学校。大学想让自己看起来申请更激烈,录取率更低,更有选拔性。
 
因此,很多学术表现一般的学生,也会收到耶鲁、宾大等名校的邀请信。一个马里兰高中女生,学生的GPA只有3.7,SAT只有1350,也收到了普林斯顿的邀请信,鼓励她去尝试更多机会。
 
这是大学普遍的做法,给明显低于录取标准的学生发邀请信,让他们觉得自己很厉害,有可能能拿到OFFER。
 
那个女孩申请了,果然被拒,她当了一回申请的“炮灰”。
 
洪水一样的大学招生市场推广,让学生申请爆棚,1975年,美国60%的学生只申请一到两所大学,现在,三分之一的学生申请超过7所以上大学。
 
 上大学比你想象的要容易
 

五六十年前,美国大部分的大学都是当地招生,大部分学生来自本州。
 
但越来越多大学发现招收外地学生的好处,高昂的学费(本州学生享受相对低廉的州内学费,外州学生和国际学生一样缴纳高昂的州外学费),更好的排名,显得更有选拔性。像纽约大学、波士顿大学、南加州大学,都从区域性大学变成了国际性的大学。
 
华盛顿大学-西雅图的政府拨款经费,从2004年的64%,下降到2019年的36%。剩下的只能靠州外学生和国际学生。学校有巨大的动力招生国际生,2008年,该校新生只有31个国际学生,到2019年,超过1100国际新生。
 
这也是排名高的大学录取越来越激烈的原因,申请的竞争,不仅在本州,而是全国性的,甚至全球性的。拥有诸多超级名校的加州大学系统就被本州居民控诉,招收国际学生过多,挤占了州内学生的名额。
 
但另一个误区是,高中生和家长扎堆在那些耳熟能详的知名大学里,实际上美国有3825个大学可选择,其中的1400多所四年制大学,只有46所大学的录取率是低于20%的,绝大部分大学的录取其实要比想象的容易得多。
每年5月1日传统的申请截止日后,美国仍然有数百所大学可以接受申请。


 
譬如在最重要的大学名单手册Profiles of American Colleges 中,重点就是收录"Competitive" to "Most Competitive."选拔性的大学,就是前面的两百所,
 
但剩下的几千所大学,在这几十年,不是变得越来越激烈,而是相反,越来越容易申请了。这五十年,一半以上美国的大学变得更容易申请,因为绝大部分学生,都把火力集中在了前面两百所选拔性大学。
 
你拿到大学打折券了吗
 

买房买车,价格往往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申请大学往往忽略了价格,家长心目中,名声和排名远远大于学费成本。
 
美国学生也普遍追求名牌大学名声,他们不明白几十万美元的学贷,对将来意味着什么,直到他们毕业,被沉重的学贷压弯腰,不敢消费无力投资,才明白数年前的决定,错的有多离谱。对国际学生来说,几十万美元的学费更是真金白银的现金投入。
 
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成绩中等的学生能拿到奖学金。调查发现,40%的SAT成绩低于1300,GPA为B的学生,也得到了不超过1000元的奖学金。
 
奖学金的慷慨程度和学校名声和排名并不成正比,譬如弗吉尼亚大学,27%的录取比例,而竞争对手弗吉尼亚理工,70%的录取比例。在奖学金上,弗吉尼亚理工远比前者慷慨,学生毕业十年后的薪水,两校旗鼓相当。所以,读排名靠后更慷慨的后者,更实惠实用。

名校已经成为炫耀的奢侈品



读大学不像买房买车,它是一个情绪性的决定“emotional decision ”,只有经历过了,才知道好不好,专业对不对胃口。所以,有很多谬误、错乱和误解。
 
大学的声望,是由它招生的学生决定的,不是它的教育质量决定的。就像选美一样,你进入俱乐部不是因为他们能培养你,而是你本来就很漂亮。哈佛也是一样,招生最聪明和人脉关系最紧密的人群,大学的作用,不过是让这些学生,在接下来的四年,别把事情搞砸了。
 
哈佛耶鲁等名校,就跟劳斯莱斯车和昂贵的铂金包一样,是奢侈品,成功的标志。就像商务人士或者成功人士需要去应付场面,或者吹嘘自己的资本而已。
 
精心操控的大学排名游戏
 

作者对大学排名有着入骨三分的批判。
 
譬如对公立和私立大学不同的的权重加分,导致公立州立大学的排名下降,1989年前25名由5个州立大学,到2019年,只剩下3个了(UCLA,UC Berkeley 和密歇根大学)。
 


很难想象一些世界级研究大学的排名,譬如加州圣地亚哥,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威斯康辛麦迪逊的排名,居然低于一些小的私立大学,譬如南卫理公会, 杜兰大学, 乔治华盛顿大学等。
 
Jeffrey Selingo用东北大学做例子,之前的排名在160多名。换上新校长Freeland 后,拼命想挤进去前100,努力研究排名的权重。其实就是做数学题,然后努力提高权重高的项目,譬如招生时,让更多学生报名,提高学生录取时的SAT等标准化成绩。用奖学金吸引成绩最拔尖的那批学生,到2004年,排名冲进了120名。
 
为了冲进100以内,校长研究了差距最大的一个权重:大学声誉调查,是由其他大学的750个招生主任的同伴调查得出的分数。他邮寄学校的报告等给这些人,在学术会议上演讲,取悦这些人,最终,2006年,东北大学冲进了98名。最新的2021年US News 最佳大学排名,东北大学位居49,杀入前五十。
 
排名提升,学生和校友们都高兴了。代价是在这个校长任期,学费翻番。今年最新学费是55382美元一年。要知道2000年的时候,它的学费才18867美元一年。因为这些增加分数的项目,都是要花钱的。
 
大学用各种办法,让自己的学校在排名上显得更有竞争力。譬如社会流动性指标上,给少数族裔更多录取机会,推动指标上升。
 
Freeland 退休后与作者交流,他说,大学排名最讽刺的是,排名前25的大学,根本就不重视本科教学,而是把重心放在研究生教育和科研上,因为这些权重高。所以,本科申请这些学校就吃亏了,教课的可能只是研究生或者在读博士生,或者是临时聘任的兼职讲师。
 
个人陈述没那么重要
 
在录取标准上,学生和家长希望有确定的公式或者条款,而而选拔性大学采用的都是综合性的评价(Holistic),综合衡量。Emory 埃默里大学的标准,4个,高中课程、课外活动、推荐信、智力好奇心。每个都是从1到5分。
 


所以,这几十年,学生申请的材料越来越多。1950年代,上加州伯克利和UCLA,只需要B以上成绩,加上一页纸的申请信就可以。现在,一个普通学校申请,都需要一个文件夹的文件。
 
最重要的,招生官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要看他的人生故事,而不是某一个成绩或者特长。可惜,大部分申请学生太忙了,匆匆忙忙,申请很多学校,剪切拷贝,不同学校用同样的答案,这是大忌,失去了跟招生官对话的机会。
 
很多招生顾问和学生会精心构筑几个月,写一篇动人的个人陈述,花重金培养课外活动,甚至是去非洲亚洲等贫困地区做志愿者。但在Jeffrey Selingo看到的录取过程,这些经常只是被瞟一眼。
 
招生官的绝大部分精力,放在申请者的高中课程上,学生选了哪些课,课程难度和成绩怎样。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大学招生官认为,个人陈述是值得考虑的重要材料,而老师的推荐信和课外活动,权重就更低了。
 
申请者并不是上了越多AP课程就打分越高,一个把所在学校所有5门AP课程全部上完的学生,跟另一个学校上了十多门的学生,分数可能是一样的。成绩和难易程度才是关键。比如AP Environmental Science被认为是最容易的AP科学科目,一个学生在这门课上得了C, 申请材料直接进了埃默里大学被拒绝的那一堆。
今天写得太长了,后面再补充Jeffrey Selingo看到的招生录取决策过程,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小贴士
 

一 做决定之前尽量参观学校
 
申请要找有更多机会转专业的大学。
 
UCLA的新生,47%有过换专业经历。这也是为何小型文理学院更多采用通识教育,头两年都是不分专业的。有些综合性大学譬如亚利桑立大学也开设meta-majors大专业,给学生更多选择机会。
 
二 找有导师和实习机会的学校和专业

毕业后的走向,跟你的实习密切相关。跟中国国内上学很不一样的地方,申请入学就要考虑毕业后的走向。
 
三 要了解是教授教课还是研究生教课
 
很多大学的第一年新生,是由研究生或者博士生授课,或者是兼职教授。课程价值自然打折扣。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60023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