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放弃连任德国总理,自愿背后是什么“阳谋”?

乌鸦校尉 0

德国总理默克尔最近突然变得无比感性,12月9日,她发表了26分钟的演讲,期间竟然数次哽咽, 甚至双手何十,用近乎恳求的口吻求德国人遵守隔离规定。

默克尔这一表现可不像那个世人所熟知的淡定“铁娘子”,被媒体评价为默克尔执政15年来最感性的一次演讲,当然也可能是唯一一次。



因为她在2018年3月当选时,就宣布自己不再寻求连任,也就是说,她本届任期会在2021年结束。

但即便如此,默克尔也会成为德国历史上的在任期间最长的总理,因为下一次德国大选要在2021年10月24日举行,而德国大选通常需要几个月时间,这期间默克尔会作为过渡总理任职到21年12月17日,届时,她必将打破前总理科尔的记录(5869天)。

 

默克尔是一个争议颇大的政治家,她荣登福布斯“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性”榜首,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风云人物;



有的人赞誉她是“欧洲的良心”,也有的人说她是“黑寡妇”。

有人感激她带领德国渡过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但也有人对她大开国门接纳难民造成的问题极为不满。



1

1954年,默克尔出生于西德的汉堡市。

她的母亲赫林德(Herlind)是一名英语老师,父亲霍斯特·卡斯纳(Horst Kasner)是一名路德教派的牧师。

默克尔生下来没多久,她父亲就带着全家移居东德老家柏林,这个选择让很多人无法理解。

二战中战败的德国在彼时已经被一分为二,美英法三国在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东部苏联占领区则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



而东德在战后几乎沦为废墟,经济也不好,有很多人从东德去往西德。

牧师这个职业在东德流失就很严重,因为东德提倡无神论,从成立之初就着力减少宗教对新一代的影响。

但接受教会任命的卡斯纳,偏偏逆向而行。



默克尔对这个决定不理解,有一次她就忍不住将心底的疑问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只是慈爱地说:“教会不应该沉浸在虚无的世界中,我到这里来,就是想尽我平生所学,让宗教能够与现实结合起来”。

但在东德,牧师的处境非常艰难。父亲不受当局的信任和尊敬,默克尔饱尝人间冷暖,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察言观色,谨言慎行。

默克尔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向她灌输一种观念:必须永远比同龄人更出色。



从外形上来说,默克尔是很普通的。她衣着简朴,不施粉黛,再配上万年不变的假小子短发,“女性魅力”这几个字几乎和她绝缘。

在同学们的印象里,默克尔属于那种不受异性欢迎的“没被吻过的乖乖女”,有同学甚至给她取了个“灰老鼠”的绰号来讥笑她。



但是在学习上,她却劲头十足,是个学霸。

从小默克尔就显露科学天分,且语言天赋异于常人,读八年级时,默克尔参加全国俄语竞赛,获选为俄文最佳女学生。两年后,十年级的默克尔又一举夺得俄语竞赛冠军。

19岁时,默克尔以满分的成绩从高中毕业,进入莱比锡大学攻读物理学专业。

 

默克尔性格沉着严谨,非常适合做学术研究,所以在莱比锡大学毕业后,选择了继续攻读量子化学博士学位,并在毕业后进入东德科学院,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研究科学家。

20岁那年,默克尔遇到了她的第一任丈夫——乌尔利希·默克尔(Ulrich Merkel)。



二人于1977年结婚,默克尔结婚的时候,只有23岁,那为什么这么早结婚呢?

因为当时东德执政党规定,如果两人毕业前结婚,就可以分到一块儿工作,还能分一间房屋。

默克尔很务实,毫不犹豫选择了结婚,最终如愿分到了柏林市中心玛丽恩大街的一间小屋。

房子是分到了,但二人的婚姻却只维持了短短四年就结束了。

离婚之后,她又和自己的博士研究生导师约阿希姆·绍尔(Joachim Sauer)相爱,这段婚姻从1998年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多年后,默克尔回忆起第一段婚姻时说:“那时人人都结婚,所以我也结婚。今天这话听起来很蠢,但当时我确实没有以谨慎的态度去对待婚姻。我对婚姻的真正的意义并没有了解。”

可以看出,年轻的默克尔,务实,入世,随大流,但事情出现问题的时候,默克尔也绝不会拖泥带水犹豫不决,她果断止损,决绝又狠心。

不光对待感情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默克尔同样如此。

2

1989年,矗立了28年的柏林墙轰然倒塌,默克尔的人生轨迹也被悄然改变。



默克尔已经35岁,供职于前途暗淡的东德科研所,对按部就班和相对枯燥的科研生活感到麻木,对未来也感到些许迷茫。

史蒂芬·科内留斯的《默克尔传》中,这么描述默克尔当时的心理:在柏林墙即将倒塌之时,默克尔明确知道,身为东德的科研人员,两德合并后,自己即将落后于西德的同行。



社会的剧烈变化,唤醒了默克尔的职业危机和内心潜藏多年的政治野心,她很快辞去了科研所的工作,投奔了当地的民主觉醒党,开始从政。

初入政坛的默克尔并非一帆风顺,它加入的民主觉醒党虽说只是一个小党派,但也是人才济济,不起眼的她刚开始并没有得到重用,被分配到的常常是一些到街上发传单的杂务。

但是没多久,默克尔的机会就来了。



当时,有一些财团代表来到默克尔所在的党派访问,但不巧党首施努尔不得空,就安排旁边的默克尔代表自己去会见。

那个时候的默克尔还是一个无名小卒,她觉得自己身份低微,并且没什么经验,自己去不太合适。施努尔对她说,“从现在起你就是民主觉醒党的新闻发言人了,这下合适了吧。”

对于打杂的默克尔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第一次做党派新闻发言人,默克尔就表现很出色,沉着冷静,条例清晰,给记者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1990年,两德统一已成定局,东德进行最后一届议院选举。

当时,默克尔所在的民主觉醒党非常幸运地和基督教民主联盟、德国社会联盟共同组成了“德国同盟”,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了大选。

最终组建政府内阁时,默克尔凭借着女性身份,和在民主觉醒党担任新闻发言人的短暂经历,被提拔为了东德最后一届政府的新闻发言人。

这个新身份虽然只持续了短短六个月,但对默克尔来说却非常重要。

她跟随总理德梅齐埃出席了很多重要的国际场合,逐渐了解了国际政治的基本规则,也见到了许多大名鼎鼎的国家领导人,其中就包括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半年之后,时任西德总理科尔已经完成了德国统一,他也因此载入史册,成为德国的“统一之父”。

德国统一之后,一路顺风顺水的默克尔一心扑在政治上面,开始准备参选德国联邦议会的议员。她击败了竞争对手,成为了德国政坛上罕见的女议员,这下成功引起了科尔的注意。

科尔邀请默克尔在总理府中见面,仅仅会面两次后,科尔就把妇女儿童部部长一职交给了默克尔,直接将毫无政治经验的默克尔提拔到了德国政坛的领导阶层。



乍一看这个决定很草率,但科尔有自己的打算。

因为妇女儿童部部长听起来职位高,但并没有多少实权,但默克尔是女性,又是东德出身,给她这么一个位置,能彰显科尔自己开放、多元和包容的执政形象,何乐不为呢?

在这个位子上,默克尔做得很不错,四年任期过后,科尔又提拔她为环境部部长。1998年,经科尔推举,她又顺利当上了基民盟总书记。

有人给她取了一个绰号,“科尔的小姑娘”,意思是她上位主要依靠科尔的私人关系。



在科尔的多年栽培下,默克尔从新人变成了老手。

就在她准备进一步大展宏图的时候,她所在的党派基民盟却遭遇了重大挫折。

首先是1998年的德国大选年,科尔领导的基民盟,输给了施罗德领导的社民党,结束了长达16年的总理任期,沦为在野党。

次年,默克尔所在的基民盟又遭到了致命一击,被爆出政治献金丑闻。科尔承认在其任期内收受非法政治献金数百万马克,基民盟信用跌到谷底,内部开始四分五裂。

默克尔自然难逃干系,所有人都等着看她垮台。



但就在案件白热化时,一向低调的默克尔,却主动联系《法兰克福汇报》主编,将一篇措辞谨慎、批评科尔的文章发了过去。

这篇题为《科尔是党的害群之马》的文章,公然讨伐科尔并呼吁党员与科尔划清界限,她在文章中写道:

科尔的确创造了一个辉煌的时代,但已是过去式,因循守旧没有出路,新一代要创造出新一代的东西,基民盟必须尽快走出科尔的阴影……



这篇文章,瞬间将“献金丑闻”推向了高潮,公众与党内高层一片哗然,科尔被迅速孤立。

科尔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自己一手提携起来的姑娘,居然成了他政途的终结者。默克尔对恩人反戈一击的背叛行为,让很多人至今无法释怀。

2002年,默克尔带着基民盟主席头衔,参加了总理竞选,输给了施罗德,仅当选议会党团主席。2005年,她再次冲顶,终于成功当选德国总理。



花了8年时间,默克尔最终洗净了基民盟“献金丑闻”的污点,再次从在野党变成执政党。

从1989年开始投身政治,到成为德国总理,默克尔16年里完成了其他政客奋斗一生都未必能实现的目标。

默克尔的升迁之路,多少有点运气的成分。

但执政之后,四次连任德国总理,靠的就是她的个人实力了。



3

默克尔就任总理之后,马上在德国推行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下调个人所得税,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削减了企业的医保缴费。

她执政时,整个欧洲都陷入经济危机,德国的经济却不降反升,竟一举成为欧洲领跑者。

这次机遇也让德国经济在欧洲中一骑绝尘,保持了稳步增长,政府财政出现了盈余,这也是为什么默克尔能够有足够底气去指责深陷债务危机的南欧各国,尤其是以葡萄牙、意大利、希腊、西班牙为首的“欧猪四国”(四国首字母刚好组成PIGS),甚至要求这些国家推行财政“紧缩”政策。



对外关系上,默克尔始终小心翼翼在欧洲、美国之间周旋,并想方设法处理好和俄罗斯之间的和平关系。

她的政策谨慎而务实,客观上来说,默克尔的确发挥了作为欧盟重要领导人的作用,稳定了长期在“风雨飘摇”中的欧盟局势,让欧盟得到了喘息之机。



懂王上台后,因为不满于美德间600多亿的贸易逆差,因此频频对德发难,甚至要威胁减少驻德美军(德国:还有这好事?)。

但默克尔始终都没放弃改善美德关系的机会,只是特朗普太一意孤行了,在数次和特朗普会晤中,双方都处在尴尬冷硬的气氛中,默克尔屡次尝试和特朗普对话协商,最终大多草草了事。



对于默克尔的执政,一些媒体将其称为“欧洲祖母”。

理由是:默克尔让德国重新站上了国际舞台,在面对普京领导的俄罗斯可以态度强硬的展开对话,对于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咄咄逼人,也能不卑不亢的运用外交智慧,最大程度捍卫自己的原则和增强德国的国际影响力。

这话也算中肯。

 

可就在2015年,默克尔做出了一项“惊人”的决策,一时间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自从2010年后中东多国爆发“颜色革命”以及欧美对利比亚开战,使区域陷入动荡后,海量的难民如潮水一般涌入欧洲寻求庇护。

可吊诡的是,默克尔所在的基民盟在政治立场上属于中间偏右的党派,倾向保守、传统,对待外来移民的态度总体偏消极。

默克尔本人在2015年9月之前对待难民也是偏强硬的:不符合庇护条件的难民不得入境。

可是,同年9月2日,来自叙利亚的3岁小难民艾兰·科迪在和家人偷渡时,不幸溺水而死,这张遗体被海浪冲上土耳其海滩的摆拍照片,一下子引发了全球舆论的关注和声讨。



面对压力,默克尔在9月4日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变,她宣布设上限地接纳难民,并说出了那句后来备受争议的 “我们能做到”(德语“Wir schaffen das”),于是,滞留在匈牙利和奥地利边境的数十万难民如潮水般涌入德国。

不仅如此,默克尔还颁布政策,给予来德的难民们优厚的待遇。



以德国巴伐利亚州为例,每个难民只要完成身份登记手续,即可以免费获得住所,此外还能每月领取300欧元(约合2400元人民币)的零花钱;未成年人根据年龄不同,零花钱从211欧元到269欧元不等。

这种政策不仅让叙利亚、伊拉克这些本身处在战乱国家的难民如饿虎扑食般向德国进发,甚至引起了埃及、索马里、突尼斯等非战乱国家的人部分好吃懒做者的觊觎。



这些人并非是难民,只是单纯贪图德国的福利而已,甚至其中还有ISIS的潜伏分子,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在欧洲中心四处开花。

从2015年开始,德国的犯罪率飙升,恐怖袭击接二连三,许多仅有数百人的德国小镇竟突然出现上千人的难民,犯罪率在半年时间内超过了之前几十年的总和。



来自非洲的难民在德国抗议

更要命的是,德国在接收了海量难民的同时,却缺乏充分准备和后续管理工作的接纳难民政策,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在2016年12月19日的柏林,一名突尼斯人在柏林圣诞市场制造的恐怖袭击造成12人死亡、57人受伤。



起因是该男子的庇护申请被拒,被判遣返,可是遣返政策却迟迟没落实。这个突尼斯人怀恨在心,就搞了一次恐怖袭击。

类似的情况并不只发生过一次,不少犯罪的难民事后都被发现他们曾申请庇护被拒,却因德方管理不力,而滞留在德国。



更可怕的是,这些难民大多数都和德国文化格格不入,拒绝融入,许多人拒绝学习德语,甚至英语也不会说,他们迅速聚集起自己的小圈子,成了一个社会不稳定因素,周围的当地居民深受其绕,甚至被迫搬走。

随着难民问题愈演愈烈,德国各界甚至包括基民盟内部人士都有不满,但默克尔始终下不了决心在难民问题上恢复强硬,这让基民盟在2017年的德国联邦议院大选中失去不少选票,创下了近70年以来最低的得票率(32.9%)。



同时,也使得高调反对难民而著称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AfD)迅速崛起。在该届大选中,德国选择党(AfD)赢得了12.6%,首次进入了联邦议院。

实际上,默克尔只要是涉及到民意情绪,往往就会陷入到巨大的摇摆和纠结中,这源自于当年她在和施罗德竞选时候的经历。



她曾在2005年前发表过一篇题为《施罗德并不代表所有德国人》的文章,其内容表达了对伊拉克战争的支持,主要也是为了和施罗德反对伊战唱反调,结果让她差一点点就输给施罗德。

从此,默克尔下定了这样的决心:“人民以后要我怎样,我就怎样。”

她当环境部长时,一直都是力挺核电发展,想方设法让状态较好的核电站运营到2036年后。



可是,在她就任总理后,她发现在2007年时,70%的德国民众都支持立刻全面弃核,加上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危机后,德国国内的恐核电情绪达到高潮。

于是,默克尔马上表示不再支持核电,德国将在2022年弃核。赢得了一大波的民众支持。



有媒体批评默克尔是舆论投机者,此言不假,默克尔所做的许多政策并非出自本意,有时候为了迎合民意,决策甚至可能两头都不讨好。

难民问题就是典型,民意在这个问题上的撕裂,默克尔的犹豫,让她的支持率一直平稳下滑。



在这次疫情中,默克尔的处理还算得当,民众支持率有一定回升,但即使如此,她依然反复声称,不再参选下一届总理竞选。

或许她心里也明白,民意的撕裂背后必然是政治的分裂,德国右翼政党的呼声越来越高,总理再干下去,可能反而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正如她早年的一次演讲中说的那样:“我一直希望能体面地做好分内的工作,终有一日也能体面地卸任。

只是,默克尔都不行,还有比她更适合德国的领导人吗?

失去了默克尔的德国,下一步将走向何方呢?



德国反对默克尔的民众

乌鸦校尉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乌鸦校尉(ID:CaptainWuya)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参考资料:

大英百科全书:Angela-Merkel

南方人物周刊:默克尔的征途,晚节不保还是功成身退?

血钻故事编辑部:这才是德国总理的真面目

历史调研室:隐匿16年,德国女总理的上位之路

知乎问题“如何评价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她有哪些值得称道的成就?为什么那么受欢迎?”相关回答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56873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