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放言:世界很快就会发现,拜登对华有多强硬(组图)

观察者网 0

尽管拜登还没上台,但美国媒体推测称,迫于民主党内压力,拜登在对华问题上会继续采取强硬政策。

  彭博社(Bloomberg)12月2日在一篇专题文章中分析称,由于特朗普任期内中美关系产生了“长期变化”,加上民主党党内的压力,拜登当选后不太可能改变两国关系的“总体方向”。

  文章称,拜登上台后不会立刻改变特朗普签署的贸易协定,而且还会继续打压字节跳动和华为这样的中国公司。此外,拜登会与盟友国家“拉帮结伙”,共同制定对华策略。



  彭博社专题文章截图

  美国彭博社网站12月2日刊发题目为《世界很快就会发现拜登对华有多强硬》的专题文章,分析拜登上台后可能的对华策略。

  文章称,拜登不会改变特朗普时代对华强硬的总体战略。文章称,在中国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角力”四年之后,中美关系已经发生了长期变化,或许是“永久性的变化”。拜登上台后不太可能改变两国关系的总体方向。

  文章预测,经过4年的“艰难岁月”,中美两国管控分歧避免对抗可能并不容易。在拜登面临党内要求对华保持强硬的压力下更是如此。

  虽然还不清楚拜登会尝试扭转特朗普的哪些政策,但拜登非常清楚,如果上台后扭转特朗普当局的某些对华政策,那么他可能会招致“对华过于软弱”的指责。

  拜登几十年来一直支持与中国方面有所接触,他在竞选过程中攻击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是“鲁莽的”。但拜登当选总统后,他宣称不会立即对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采取任何行动,也不打算改变特朗普时代打压中企的行动。

  除此之外,拜登还准备“拉帮结伙”,团结盟友来针对中国。拜登将寻求与“其他民主国家”合作,制定有关贸易、网络安全、数据隐私和人工智能的所谓“全球规则”。

  除了贸易问题,文章分析称,特朗普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也为拜登留下了不少棘手的难题。这些难题包括台湾、香港和新疆问题。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兴风作浪”,加大了对台军售,并派出了政府代表团访问台北。

  文章在最后表示,这位当选总统开始制定自己的对华政策时,他需要决定是继续特朗普时代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孤立中国的政策,还是制定一个框架,允许在某些领域竞争,在其他领域合作,比如在气候变化上与中国合作。

  正在准备权力交接的拜登近日谈及了上台以后的对华政策问题。《纽约时报》在12月2日刊发了一篇对拜登的专访。在采访中,拜登表示,在自己上台后,会与美国在亚洲和欧洲的传统盟友“站在同一立场”,制定“连贯的对华战略”。同时,他要加强对美国“研发、基建、教育”的大规模投资,以更好地提高对华“影响力”。

  但在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方面,拜登在访谈中称,他不会立即对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采取任何行动。

  对拜登有关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表态,我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关于中美经贸问题,中方多次表示,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中方一贯主张,对于双方经贸关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精神妥善加以解决。

  相关推荐

  拜登表态上任后四大优先议题 其中三个与中国有关


  拜登上台对中美关系是好事吗?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多人都持怀疑的看法。但是过去四年,中美关系经历了建交40年以来的最低谷,未来四年,还能更糟吗?

  见证了中美关系40年起起伏伏的美国前资深外交官傅立民(Chas Freeman),他也是尼克松总统访华时的首席翻译这样告诉我:“拜登会有兴趣与共和党人妥协,因为两党唯一的共识就是中国。对于拜登来说一开始就从中国着手来拉拢两党是非常诱人的选择。”



  曾经与拜登在奥巴马政府一起共事的前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前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Victoria Nuland)认为:拜登和他的团队已经在变化,民主党接触俄罗斯和中国的方式比过去更加有组织,有结构,强硬有力。



  N年前小王专访时任希拉里发言人纽兰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则更乐观,他认为目前的白宫易主,不管对谁好,都是一个机会,但并不是说拜登上台以后就一定中美关系都全面的改善,如果你这样想是不合理的。



  拜登亲自阐述对华政策

  在成为美国推定总统候选人后,拜登上周第一次公开阐述了他的对华政策主张。他说这是一个简单的主张:美国需要确保世界其他国家和美国一起,让对手理解某些明确的界限。这也是美国要重新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的原因之一。拜登将在上任第一天就加入世卫组织和《巴黎气候协定》。

  拜登在大选前10月25号接受CBS六十分钟采访里说:"目前美国最大的威胁是俄罗斯,可能破坏美国的安全和同盟关系。而美国最大的竞争者是中国,如何处理对华关系将决定中美将继续作为竞争者,还是最终在军事领域陷入更严重的竞争。”




  而美国如何在竞争中获胜?拜登10月22号以《为我们家庭更繁荣的未来》为题在世界日报撰文谈到美国在实施对华政策时指出,要专注于提高美国的竞争力,振兴美国的实力,重塑美国在海外的同盟关系和领导力。

  拜登竞选网站的外交政策中写道: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拜登奉行的外交政策是有利于美国中产阶级的外交政策,要赢得与中国或者其他任何国家的竞争,美国都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团结世界民主国家打击破坏经济规则的行为。




  总的来说,拜登取胜策略就是:回归国际多边合作、加强美国经济和创新实力。但是这两者谁优先?拜登团队的顾问之间存在分歧。

  “复兴”和“改革”派


  在拜登的阵营中,也存在对华政策的两派人物,一派被称为“复兴主义”,另一派叫做“改革主义”。复兴主义希望尽可能将对华政策带回2016年前,围绕强有力的多边外交和对经济全球化的支持,让美国在全球发挥领导作用。复兴主义的代表是拜登的长期顾问,前白宫副国安顾问布林肯(Anthony Blinken)。



  华盛顿外交界公认的帅哥

  改革派则强调加强美国国内经济的发展,他们认为外交政策需要在建设美国中产阶级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而苏利文(Jake Sulivan)就是改革派的代表。



  苏利文是希拉里的人


  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两派的政策并不冲突,只是优先级别上存在差异。两派都维护“拜登主义”的基本宗旨:加强美国领导力,重塑同盟关系,聚焦国内经济。

  有华府观察人士认为,拜登上台后,他在对华问题上占有优势,这要得益于特朗普实施的关税政策,给了拜登更好的筹码。因为拜登不需要立即撤销关税(虽然拜登并不赞成关税施压),除非中方能够采取行动回应。

  其实历史上,民主党比共和党更加保护主义。傅立民说,他希望拜登把关税作为筹码来解决两国关系中悬而未决的问题。但是他担心科技战已经锁定了,不会消失。这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在美国支持这么做的人不会改变他们的想法,二是中国已经知道美国不是关键商品和服务可靠的供应商,作为防卫双方都会把自己锁定在科技战,短期内不会结束。

  拜登的对华政策顾问,前美国国务院主管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Kurt Campbell)指出,民主党已经广泛对中国在经济领域的行为达成了共识,这一点与特朗普政府是一致的。拜登领导下的美国将会扩大政府所支持的活动,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5G等战略高科技领域与中国竞争,目的是在遏制中国经济影响力的同时,减少相互依存。

  拜登在关键议题的立场

  一个公开的秘密是:特朗普计划在任期最后两个月的时间里,制定一系列强硬外交政策,以巩固他的政治遗产,并且让拜登上台后对他的政策难以逆转。可能采取的行动包括针对中国个人和实体进行更多的制裁和限制等等。

  傅立民说,他不确定拜登能够缓和中美关系,因为这一部分将取决于未来两个月特朗普会做什么。特朗普政府内有人决心要锁定对中国的敌对态度,比如贸易顾问纳瓦罗。

  台湾是傅立民最担忧出现误判的问题,特别是在未来两个月,特朗普可以对中美关系造成很大的伤害,如果他这么选择的话。拜登一旦真的受阻,就会损失很多时间。这段时间,我们已经看到特朗普炒了国防部长,美国政府陷入“困惑”的状态。这是很危险的,因为其他国家可能会想要利用这个时机。

  在傅立民看来,大陆有两个原因会想要对台采取行动,一是美国正在废弃中美关系正常化时管理台湾问题的协议,目前这个问题更加难以管控。第二是台湾自己没有展现出对大陆的妥协。



  1979年拜登作为参议员时曾投票支持《台湾关系法》,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同时,推进美国与台湾的非官方关系。不过2001年,时任参议员拜登撰文表示美国没有保护台湾免受攻击的义务,美国总统不应该更屈从于台湾,这可能让美国自动卷入战争。



  2001年,拜登在华盛顿邮报发表台湾政策文章

  虽然作为推定当选总统的拜登,还没有在台湾问题上表达过立场,但一个明显的信号的民主党2020年党章中删除了提及“一个中国”的相关内容。




  在南海问题上,奥巴马和特朗普政府立场是一致的。在特朗普时期,美国加强了在南海挑战中国主权主张的行动。虽然拜登至今并没有在南海问题上作出公开表态,但分析普遍认为他不会逆转特朗普政府时期在南海实施的军事行动和政策。2013年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时,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拜登曾直接警告中方美国不会承认中国防空识别区,将继续在东海地区进行航行。

  2016年时民主党党章中简要提到,要保护南海的航行自由;2020年民主党党章更加明确对所谓中国在地区的“军事恐吓”行为发出警告。在拜登胜选后与日本首相菅义伟通话时,拜登也再次强调了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

  拜登已敲定国务卿人选

  拜登的对华政策班底都是大家熟悉的面孔,这些人大多是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干将:前白宫副国安顾问布林肯(Tony Blinken),前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鲍尔(Samantha Power),前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Kurt Campbell),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珊.赖斯(Susan Rice),多尼伦(Tom Donilon),以及前面提到的亚太事务高级官员苏利文(Jake Sulivan)。




  在拜登胜选前,民主党参议员以及前高官就开始了暗中较量,争相刷存在感,希望成为拜登的国务卿人选。《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维尔在9月曾撰文支持该州民主党参议员库恩斯担任拜登的国务卿。犹太人观察网站在5月就曾刊文称赞库恩斯是国务卿的最佳人选。库恩斯在一份声明中曾表示,自己与拜登的外交政策非常相似,看法非常一致。拜登有很多国务卿人选,但如果拜登考虑他,库恩斯将感到荣幸。



  另一位竞争者是来自康涅狄格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墨菲,墨菲非常踊跃地在各种外交政策的论坛亮相,并且在国际事务的专刊发表文章。有知情人士称,积极参与外交事务的墨菲成功吸引了拜登阵营的注意。



  美国国会山报指出,拜登已经敲定了国务卿人选,可能在一周内就宣布,目前呼声最高的是前美国国务院的二把手,副国务卿以及前白宫副国安顾问布林肯。他与拜登共事了几十年,在过去四年,也一直在为拜登的学术中心效力,为连任出谋划策,可以说是最深得拜登信任的顾问。

  2017年小王在电梯里遇到布林肯,他手上正拿着拜登当时的新书《答应我,爸爸》,还推荐给我说这么书写得特别好。这本书正是拜登纪念因脑癌去世的大儿子博.拜登的回忆录,而博要求拜登答应自己的遗愿就是:竞选美国总统。



  拜登2017年上艾伦秀时,拿起书深情一吻,然后老泪纵横…

  另外,前国安顾问苏珊.赖斯,前常务副国务卿伯恩斯也是可能的人选。分析预计,拜登上任的前半年,主要精力将被新冠疫情所占据,因此拜登需要一位既熟悉美国国务院运作,又能确保获得国会任命投票,让他省心的国务卿。

  拜登的谈判思维

  无论国务卿人选是谁,最终对外交政策拍板的人仍然是拜登。拜登在担任参议员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是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成员,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在担任美国副总统时期,拜登也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经验。华盛顿的外交界对拜登处理外交事务普遍感到乐观。除了美国外交政策会回归到有序、稳定、可预测,更重要的是,世界很多领导人都跟拜登是“老熟人”。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员欧逸文(Evan Osnos)说:“在当下美国看起来在很多方面都不再熟悉,从特朗普政治的性质到美国分裂的本质。对于美国海外的朋友和对手来说,认同的能力也是一种政治资产,这是我们经常会忽视的。”



  欧逸文近期出版了一本关于拜登人生经历的新书《拜登的人生,竞选和最重要的事》,他总结道,拜登在谈判时与特朗普方式完全不同,他更容易站在对方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的利益,以取得对方的信任。无论是在威尔明顿还是巴格达还是北京,拜登的基本观点就是不要告诉别人他们的利益是什么。

  曾经与拜登共事的前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也指出,拜登会在谈判中通过考虑对方的实际情况,了解对方的政治环境,他们的回旋空间有多少,然后他会打电话给对方的谈判官员,并试图共同承担一些政治风险,以谋求对两国都更好的结果。

  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在美国大选结束后向拜登敲响了警钟,基辛格表示今年的中美关系迅速恶化,正滑向一场新冷战,因此双方需要承诺“无论发生任何冲突,都不会诉诸于武力”。基辛格呼吁拜登应迅速采取行动恢复美中沟通渠道 ,否则世界将陷入一场堪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

  曾作为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首席翻译的傅立民建议:“我认为中国需要积极考虑如何改善中美关系,中国可以接受什么样的变革提议,我并不是建议中国要做违背自身利益的事情,而是也许加快一些已经在计划中的事情,比如进一步开放,也许在中国和美国共同关切的领域采取一些行动。我认为中美需要恢复自尼克松和基辛格时代以来我们从未真正进行过的对话,即评估世界的外交对话,哪些局势发展是在我们看来朝向正确的方向?哪些是错误的方向?”

  拜登已经表示他上任后的四大优先议题:第一应对新冠疫情,包括防疫和疫苗包括治疗;第二是恢复美国经济;第三是处理种族矛盾;第四是应对气候变化。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表示,在四大优先事务中,三个都与中国有关的,属于国际公共利益,中美应该从中寻找合作的突破口。

  拜登的对华政策不会延续特朗普,也回不去2016,因为过去四年,中国变了,美国看待中国的方式也变了, 而拜登的团队需要为这个变化的世界做好准备。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53939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