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对抗西方,中国的“战狼外交”或成常态(图)

德国之声 0

新近出现的“漫画事件”,让中澳关系雪上加霜。尽管如此,从中国外交部的回击看,一点都没有偃旗息鼓的意思。

澳大利亚国防部11月19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2009-2013年间,先后有25名驻阿富汗澳特种空勤兵参与屠杀39名阿平民,包括对两名14岁同情塔利班的阿少年割喉投河。一位中国画家以此为题材制作了一副漫画,被有“战狼”之称的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发布在推特上,澳总理莫里森为此指责中国“发布和伪造一名澳大利亚士兵割喉儿童的宣传图”,要中国道歉,遭中国外交部另一发言人华春莹的连番驳斥。

赵立坚此举是否如一些西媒所言乃故意挑衅暂且放一边,客观来讲,由于澳士兵对阿平民的屠杀行为是实,莫里森对赵推文的过激反应看起来有点小题大做,但北京更不甘示弱,赵不仅将推文和漫画置顶,中国外交部在反击中还摆出一副不惜战斗到底的姿态。



有观点认为,赵立坚发布的这个澳士兵割喉漫画是要借此敲打澳洲和西方,管好自家人权,少对北京指指点点。情况很可能是这样。华春莹在新闻发布会上对堪培拉的反击中,就高举人权大旗,批评澳大利亚和一些为澳洲说话的西方国家在此问题上搞双标。

然此事也并非只反映赵个人或外交部的做法,因为赵虽是在个人推特上发布漫画的,但鉴于中国向来有对外交无小事的纪律要求,有理由认为,涉及此类敏感并可能会引起外交纠纷的推文,必须小心。故可假设,他发布这则漫画征询了同事或领导的意见,即使没征询,他也可能认为不会引起领导的批评,因为他要做的是借漫画丑化澳洲,讽刺西方这些“人权教师爷”动辄拿中国人权说事,而这正是北京一贯对西方不满的心理动机。事情的结果也是,在漫画事件引发莫里森政府的激烈批评以及国际反响后,北京强硬反击堪培拉和附和澳洲的其他西方国家。在北京看来,这回“真理”在自己手上,只容你们批评中国侵犯人权,不容中国批评你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中国外交的好战当然不是这回才出现,但此次围绕漫画事件的口水战,格外让外界领略到北京“战狼外交”的特色。北京早就对堪培拉不满,靠着中国吃“饭”,却依附美国砸中国的“锅”,惩罚不了美国,还惩罚不了你?对北京来说,容忍澳大利亚绑在美国“战车”上反共反中,会给世界发出一个错误信号:只要有美国老大哥罩着,中国就不敢把我怎么着,从而会刺激更多的国家效仿澳大利亚,一边捞取中国市场的好处,一边尽情反华。虽然经济惩罚和外交敲打堪培拉会被西方或非西方的一些国家认为中国以大欺小,霸道不讲理,让它们倒向华盛顿,但总要强过永远受委屈、无法反制的局面,知道中国是不好惹的,要想占中国“便宜”就不能对中国说三道四。

过去一段时间,北京的战狼外交由于导致国家四面树敌,不仅被国外批评,也遭到国内甚至外交系统的人批评,呼吁中国应回到邓小平时代的韬光养晦。不过,北京可能不是不知道韬光养晦的好处,不是不想回,而是回不去。韬光养晦有两层含义,一是战略层面的不出头,即使有实力了也不挑战现有霸主,即美国的领导地位;二是战术层面多和别人交朋友,少交恶,外交彬彬有礼,说软话,放低姿态。人们批评北京的战狼外交主要针对的是后者,但更为本质和关键的是战略层面的“战狼外交”,前者决定后者,若在战略上不能回到韬光养晦,迟早在战术上还会出现“战狼外交”。现在的情况即是如此。

习近平上台后,北京之所以一改邓小平定下的韬光养晦外交基调,根源是对中国实力的错判,以为已经强大到可以在国际上出头,这倒未必是说北京有意要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北京对此应该还有自知之明,但它认为中国应该、也必须在国际上发挥更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争得最大利益。北京这么想有其合理的一面,毕竟中国经济确实崛起了。问题在于它采取的外交战略过于冒进。由于美国不肯让渡部分权力给中国,北京转而推出自己的“一带一路”大战略,并在该战略下成立了中国主导的亚投行等机构,被美国认为要另起炉灶改造国际体系,威胁美国利益,而北京认为华盛顿打压自己没有道理,于是和美国在国际上争夺影响力,战狼外交就是在此一过程中出笼的,长久被美国和西方压抑的心态一旦被释放,有点得意忘形。

中国的战狼外交主要体现在外交部和官媒上,外交部不仅是几个发言人,几乎整个驻外系统在遇到西方或所在国批评中国时,都好摆出一种攻击的架势(恰恰是中国驻美大使馆少有攻击性姿态)。其中以赵立坚为代表。中美关系的恶化一定程度上与他有直接关联。赵在成为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前的最后一个职位,是驻巴基斯坦参赞,但在任上表现出了好战姿态,曾经在推特上和美前安全事务顾问赖斯互怼过。今年3月又说武汉疫情由美军带入,直接惹怒了美国。赵是今年2月成为外交部发言人的,可能北京正是看中了他强硬好战的发言风格,人民日报称赞他首次发布会“火力全开”。换言之,北京在今年或许有意识地让外交部成为对外的“战斗部”。因为去年以来,美国举全国之力对付中国,加上盟友,让北京备感压力空前。

可北京的“战狼外交”也未能改善中国的国际处境,相反,地缘政治变得进一步恶化,这使得北京在一段时间里不得不放软身段,改变调子,缓和措辞,包括赵本人被外交部借发言人轮换之际雪藏了一月,再露面后发言也减少了攻击性。另外,中国外交的几个最高官员,如杨洁篪、王毅等7月在文章或专访中,释放对美缓和之意,向美喊话,减少对抗。

然而,北京对话的呼吁未获华盛顿回应,由于总统大选,华盛顿对中国的打击却越来越重,这让北京放弃幻想,再次强硬以对。北京认为,即使拜登上台,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和围堵也不会放弃,至多改变的是围堵方式。在经过了和特朗普四年的激烈对抗后,中美、中西关系都回不到从前,中国这头大象已经惊醒西方,无论怎样想退缩,躲起来,都会被美国和西方看作只是暂时收敛野心,对西方的威胁依旧,它们不会因此就停止对中国的攻击和遏制,何况,象太大,已经也没有隐藏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外交措辞或表态的善意与否并不能换来美国和西方对中国的友善,战狼外交不是最好的方式,但也不是最差的方式。

中国“战狼外交”的形成及无法回归韬光养晦,还有一个需要提及的背景,即国内高涨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情绪。这次导致中澳口水战的“漫画”,就是由一个号称“战狼”的画家用电脑制作的。而华春莹在发布会上回击莫里森,也拿中国一篇网文《你可以,我不可以,凭什么》批西方人权虚伪。该网文相当程度反映中国民间对西方人权双标态度的不满。这正是北京有“底气”在人权和意识形态问题上和西方对着干的群众基础。特别是中西抗疫的不同以及美国大选的乱像正在将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推向中共一边,虽然他们中的一些人未必喜欢中共,但对美国持续打压中国以及西方在人权和意识形态上出现的双标现象也是高度不满和不认同的。

从漫画事件看,未来不排除北京在类似事情上主动出击,当北京认定美国和西方出于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围堵中国,要攻击和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甚至推翻中共统治,这个矛盾就变成不可调和。故与其配合西方的论调,等待西方对中国人权的攻击,中国也可利用西方一些国家出现的人权状况或对别国人权的侵害,主动出击,引导和塑造国际舆论,让西方接招,效果或许比被动防守好得多。

“战狼外交”很可能承接这个使命,在中西对抗中成为一种常态。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53892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