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拍一帮“孤儿”打棒球 从穷山沟飞向世界顶级赛场

一人一城 0


相信世上没有什么亲人尤在,自己却成了“事实孤儿”更令人悲伤的事了。

因为大人们的缺位,挫折,无助,彷徨,迷茫......始终围绕在“强棒天使棒球队”少年们身边,

庆幸的是,贫苦出身,没有成为逆风挥棒的孤独少年们身上的枷锁,反而让他们生命内里拥有了另一种达观和爆发力,勇敢和坚韧也紧随其后。

人生犹如一场没有回头路的比赛,对这些没有后路的少年们来说,无论下一棒他们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挥出去的,最终是否能得到一手好球,那股不认命的拼劲儿在被他们各自的身体和心灵铭记的同时,那份热血也被世人看见。

逆风挥棒的孤独少年们

Tough Out

头一回坐飞机,

看得出来马虎真的很兴奋,

他一路推着装行李的推车小跑,

几乎要飞起来,

到了机舱里也裂开嘴笑:“好玩。”

这里的到处都是高楼林立,

仰着头看很久都看不到

最高一层在哪里,

偶然还可以看见飞得很低的直升机。



马虎和小双他们印象最深的是:

这个国家遍地都是棒球场。



这帮代表中国赴美比赛、平均年龄十岁不到的孩子,来自北京五环外的训练基地的“强棒天使队”,这也是中国第一只公益棒球队,里头的队员多是全国范围内筛选出来处境比较艰难的孩子,家暴、贫困、没人管......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常态。

镜头里拍下的影像真实发生时间点在2018年,“强棒天使队”受邀作为亚太区唯一一支少棒代表队,赴美参加PONY世界大赛U11 Bronco组决赛阶段的竞技,这是中国棒球历史上首次直接获邀代表亚太区参加国际青少年棒球赛事。



棒球,在世俗的目光里,就好比绿茵场上的国际象棋,拼头脑拼体力,同时因为场地器械成本高昂,装备也比较烧钱,一双最便宜的手套也得花几百块,金属棒近千,也得了个“贵族运动”的称号。

这帮被生活嫌弃,被至亲漠视乃至抛弃,成为“事实孤儿”的孩子,因为一个契机,从偏僻的山沟走出来,穿上代表中国队的棒球服,登上世界少棒的顶级赛场,生命和棒球产生了羁绊,命运的走向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们能够逆着风,朝现实的残酷挥出漂亮的一棒吗?





北京五环外的郊区里,70多岁的老教练,带着一群身处困境的少年,和命运叫板。

许慧晶导演的纪录片《棒!少年》宣布定档2020年12月11日,这部又燃又悲的国产黑马终于即将和全国观众见面。





《棒!少年》获得豆瓣高分,该部片子还获得了包括周迅、马伊琍很多名人的关注

这部片子成为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入围影片,还拿下了第14届FIRST影展年度最佳纪录片长片奖。

组委会颁奖词是这样评价这部片子的——

“流畅的剪辑、超越线性的时间叙事、与完备的电影技术的高水平融合,在动人又诚挚的成长故事中,彰显了人性的温存与希望。”



有提前看完片子的观众评价“这是近几年来看过的最像剧情片的纪录片”。

108分钟的片子不算长,看过的人结结实实地被感动了一把:

“这些孩子都是天生的棒球诗人,不是造作的。”

“好久没看到这么鲜活的人物了,无论是对于素材还是节奏的掌控都相当到位,即便做了很多剧情片式的戏剧化处理,但丝毫不觉得刻意。”

“演影片最动人的是选择了两位好像对照组一般的少年,他们真实、肆意,每当镜头转到他们的生活以及所面临的痛苦时,确实会令人揪心地疼痛。”



而聊起最初决定跟拍这样一群孩子,导演许慧晶说他搭建一个不同群体间沟通的桥梁,但找的角度想和自己以往拍的片子区别开来,“我想呈现希望,哪怕是一丝渺茫的希望。”

许慧晶是一位独立纪录片创作者,曾有过南方周末电视部和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工作经历。

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被称为“中国的铃木一朗”的孙岭峰和他背后的“强棒天使队”。



孙岭峰是一名职业棒球运动员,担任过中国国家棒球队队长,从少儿队一直走到国家队,他对棒球熟悉,也知道这个世界第三大体育运动在中国,却是一项边缘的小众运动。

退役后,他在2016年成立的强棒天使队,选中的都是身处社会底层的贫困少年,说起来,也是各种机缘巧合吧。





“强棒天使队”参加的各种棒球比赛拿下的奖牌

和体育打了半辈子交道,孙岭峰相信体育能够创造神话,马拉多纳从贫民窟成为世界级足球明星,肯尼亚的贫民窟里走出来无数的跑步大神、世界奥运冠军,都是明证,而孤儿院孩子们的冠军之旅,让他更加坚信了这一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央视也曾感动于这支特别的棒球队,还专门报道过

他萌生了一个野心:花十年时间,把这帮孩子培养成一支世界顶级棒球队伍。

这样棒球运动在国内能让更多人看见,出身底层的孩子命运或许也能迎来转机。





许慧晶第一次见到“强棒”的孩子们时,

才知道穿着统一棒球服的少年,

每一个人身后都有一个悲伤的故事。



他们都出身贫困地区,基本都是“孤儿”,这个孤儿之所以打上引号,是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父母并没有都去世,但是基本没有人管他们,构成了“孤儿”之实。

他们是泥沼里挣扎着长大的孩子。



马虎三个月大母亲就离家出走了,

再也没有回来过,

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爱喝酒,

经常在家发脾气。

从小马虎没人管,奶奶管束不了他,

他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小混混,

2017年冬天,他成了被棒球帽选中的孩子之一。



来到北京郊外的训练基地里,

他有些焦虑,有些迷茫,

在家乡的那一套好像不顶用,

用武力并不能赢得尊重和别人的顺服,

反而被所有人排斥和孤立。



师爷没有放弃他,

好斗的性格如果运用得当,

打棒球时会有爆发力,

但将来要在队里挑大梁,

那些臭毛病得改咯。





从最开始的三天两头惹祸,

谁都怕他,不愿意靠近他,

到后面马虎可劲儿和大家打成一片,

一起尬舞,练摔跤,耍宝......



在一次大型打架事件之后,

马虎充分体会到被排挤的辛酸。



成长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除了一个人品尝孤单的滋味;



还可能要牺牲一下,

穿队友的破裤子......

但那个一心想当老大的少年,

终于还是想明白了,

开始把力气从打人转移到打棒球上~



听到师爷说,

“你要是技术合理,你牛大了你!”

马虎先是一懵,

然后咧开嘴笑开了花。



《棒!少年》里有一点妙就妙在,马虎和小双这两个人物,一个静,一个动,而且不是刻意安排的,在片子整体表现上就特别有张力。

队里的主投手小双身世也很惨,刚出生父亲就不在了,他还有一个双胞胎哥哥,母亲因为养不活兄弟俩,把身体强壮的哥哥送了人,然后离开了家,小双是大伯等亲戚照顾大的。

在镜头里,人们看到的小双总是很安静的,有些忧郁的,小双心思很重。



电影里有一幕,

小双回到家里之后,

绕着一棵大树走了几圈,

然后把绿色的植物放在了树上,

谁也不知道他对大树许了什么愿,

但看到这一幕,莫名地想哭。



小双还没有上初中,在片子里他总是非常安静稳重的那个,要么捧着书看,要么按照师爷的教导打球。

你或许无法想象得到,如此安静的小双,会为了患癌症的二伯去上访,闹了好几回,只为把属于自己的“孤儿”补贴要回来,给二伯治病。



一边是生病的大伯,一边是棒球的梦想,小双从美国打完比赛回来之后,决定先不回棒球队了。

在包括大伯在内的所有人看来,这孩子的这决定有些“傻”,但这个纠结,不也是成长的一部分么。

当看到片尾里小双咧着嘴对着大伯喊:“大伯,你可不能不管我啊。”不少人心里有根弦被触动到了。





《棒!少年》有燃的部分,

不论是少年们从穷乡僻壤

走向国际顶级赛场打棒球

让人看得热血沸腾;



还是平时少年们在一起相处的日常,

逗趣中带着辛酸,

悲喜里藏着成长,

都让人慨叹——

无论怎样,

青春年少,还是永远无法忘却的记忆。





片子里也不乏悲情和现实的一面。

“你们是要拆这个房子吗?”片中有一个场景,当马虎得知棒球场地可能要面临拆迁时,和小伙伴们一起忧心忡忡起来。



在当下的大环境下,

少年棒球运动要追下去非常艰辛,

片子里棒球少年的队伍和

城市拆迁的大背景交融在一起的一幕

让人印象深刻。





一群没有后路走的少年们不愿就此认命,想要将生命的主动权牢牢放在自己手里,这或许是让很多人感慨和动容的原因之一。

就像片子里教练对着孩子们说的,“技术可以不如人,但不能让别人给打死。绝对不能怂。上啊。”

逆风挥棒的孤独少年,他们的热血值得被看见。



本文图片主要源自

纪录片《棒!少年》、豆瓣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53395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