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从蚂蚁集团看中国金融科技的“变态超车”(图)

RFA 0



从蚂蚁集团看中国金融科技的“变态超车”(自由亚洲电台制图)


本月初,蚂蚁集团的首次公开募股被叫停,震惊了全球金融市场,而中国的大型科技信贷市场的前景也再度引发舆论关注。一名中国经济学家周二表示,大型科技信贷(big tech credit)较传统银行贷款来说有诸多优势,也填补了国内信贷需求的一大空白。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的金融科技企业是变态的弯道超车。

《华尔街日报》上周引述知情中国官员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是在蚂蚁集团控股股东马云近期惹恼了政府高官后,亲自作出了叫停蚂蚁集团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决定,而这原本会是全球最大的IPO。

上月底,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马云在上海出席一场金融峰会时说,金融监管机构过度关注控制风险可能会遏制创新,指出“我们不能用管理火车站的办法来管机场,不能用昨天的办法来管未来。”

报道引述知情人士说,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对马云的这场讲话感到非常愤怒,并命令国内监管机构展开调查,最终引发蚂蚁集团的IPO被叫停。

大型科技信贷危及银行业?


舆论普遍认为,蚂蚁集团旗下的移动支付应用支付宝颠覆了中国的金融体系,而北京当局越发感觉到这些金融科技可能会逐渐威胁到中国的经济乃至政治稳定。但中国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周二在一场活动上指出,大型科技信贷并没有腐蚀传统银行业的主导地位。

“目前来说,大型科技信贷在很大程度上仍与银行贷款维持着互补关系,而非竞争关系。但前者填补了一条非常重要的传统金融体系短板,因为某些企业和个人从未借到过传统银行的贷款。”

黄益平还在位于华盛顿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举办的这场网络研讨会上说,尽管中国的大型科技信贷正在快速增长,但它们的业务规模目前可能只占到银行资产负债表的1-2%,而且这些企业发放的平均贷款金额较银行贷款来说要小得多。这意味着,大型科技信贷把中国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包容了进来,而他们较银行通常借贷的国企等大型企业来说更难被覆盖,而评估他们的信用风险也更难。

尽管如此,黄益平指出,由于大型科技信贷使用的大数据、实时评估模型较银行使用的传统模型更容易预测债务违约风险,他们的不良贷款率(NPL ratio)较银行发放的中小企业贷款要低得多。

“中小型企业占主体的私营部门如今为中国贡献了超过六成的GDP和七成的企业创新贡献,这正是为什么如果我们不能找到支撑这些中小企业的方法,中国经济就不会有未来。”




中国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周二在一场活动上指出,大型科技信贷并没有腐蚀传统银行业的主导地位。(视频截图)

学者:中国是在“变态弯道超车”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拥有了极高的数字金融业务市场覆盖率。一项近期调查显示,九成左右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网上和实体店使用数字支付服务,六成受访者表示他们天天都使用这些服务。

但美国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周一发布的报告说,中国的数字金融服务近年来得以迅猛发展的一大原因是国内银行业欠发达,导致信用卡普及率一直偏低。2015年,中国人均信用卡数量仅为0.3张,远不及美国的人均2.5张。而通过收集小程序交易数据和用户的消费习惯,支付宝等平台可以更系统性地预测企业和个人的金融前景,帮助它们获取比传统银行好得多的财务表现。

中国金融学者贺江兵表示,国内金融科技的井喷式发展并不符合一般规律,而这也是中国家庭债务飙升的原因之一。

“因为中国的信用卡市场和征信系统不够完善,所以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平台能够迅速弯道超车。这是一个变态的超车,并不正常。”

他还认为,蚂蚁集团的IPO被叫停显然会影响这家公司的商誉,但这同时也伤害了国内监管机构的形象,因为政府部门在其上市的决定上出尔反尔。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52298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