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当选并非福音?拜登的外交智囊如何看中国?(组图)

参考消息/德国之声 0

自称是“关税男”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最不手软。拜登的当选貌似带来了新希望,但事实上,特朗普的鹰派贸易政策在拜登执政期间可能不会有太大改变。


不同于大多数前任美国总统,特朗普颠覆了美国的贸易政策,他将关税武器化,一方面是为了回击一些国家,他认为这些国家的生产者以美国公司为代价获得了不公平的优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外交政策方面获利。

自称是"关税男"的特朗普对欧盟和日本这样的传统盟友都未留情面。而他对中国最不手软。从手提包到水轮机,美国从这个亚洲经济强国购买的近四分之三的商品都被征收关税。另外,他对华为等科技巨头巨头发布了禁令,并以国家安全为由遏制中国领先芯片制造商的出口。

这就是为什么拜登的当选让人松了一口气。因为,在外界看来,新的华盛顿政权可能不再那么咄咄逼人并且更可预测。它更有可能通过谈判来消除分歧,而不是单方面地发动贸易战。

然而,专家们预计现有的贸易政策在拜登的领导下不会发生重大变化。根据拜登 "全美制造 "的承诺,其政策重点可能仍是提振国内产业。新冠疫情导致的经济危机令美国数百万人失业,这只会促使拜登加倍兑现承诺。

"拜登绝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由贸易者',他的'购买美国货'计划就证明了这一点,"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永井茂藤(Shigeto Nagai)分析道:" 拜登表示,在对美国制造业进行大量投资之前,他不会进行任何贸易协议谈判。"

对中国保持强硬

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可能会坚持特朗普对中国的强硬立场,保留其所设置的贸易壁垒。拜登一直在批评北京的贸易滥用行为,他认为这些行为对美国工人造成伤害。

英国咨询公司"资本经济"的亚洲资深经济学家加雷斯·莱瑟(Gareth Leather)向德国之声表示:"我不认为我们会回到特朗普之前的时代,因为不仅仅是共和党,民主党也同样热衷于在中国问题上采取更强硬的立场。现在美中关系又如此不合。"

专家们还认为,在新冠疫情仍在肆虐的情况下,重启贸易谈判不会是拜登的首要任务。即使重启贸易谈判,与特朗普不同的是,拜登不会回调关税,如果中国在有争议的结构性问题不做出任何重大让步,例如知识产权和国家对产业的援助问题等。事实上,作为拜登雄心勃勃的气候政策的一部分,中国的一些能源密集型出口产品,如钢铁和铝等,可能还会被征收碳调整费。

在拜登执政期间,特朗普发起的与中国的科技战很可能会继续进行。这位民主党人支持对华为的禁令,也对抖音(TikTok)对数据的处理表示担忧。

"中美之间在科技和国家安全方面的裂痕越来越大,这是由于中国逐渐成为地缘战略竞争对手,而并非特朗普在2016年当选美国总统的结果,"资本经济的朱利安·伊文思-普理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在给客户的一份说明中写道:"因此,虽然拜登先生也许会采取更加遵守规则的方法,但他不太可能在脱钩问题上做出根本改变。"

拜登已经承诺要支持香港人权法案,这表明香港不太可能在短期内重获优惠待遇。中国在新疆侵犯人权的行为以及与台湾的政治紧张关系将继续削弱任何和解的机会。拜登的对华政策预计也会受到跛脚的特朗普政府的负面影响,因为后者暗示和中国的帐还没算完。

拜登的外交智囊如何看中国?


拜登入主白宫后会实行什么样的对华政策?通过他的智囊团近年来的涉华言论,我们可以管中窥豹,略知一二。

在拜登的竞选团队中,跟制定对华政策有关的重要智囊有如下几位:

安东尼·布林肯。从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工作时起,他在拜登身边工作了近20年。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布林肯先后担任了副总统拜登的国家安全顾问和总统奥巴马的副国安顾问,后担任副国务卿。他是拜登最重要的外交政策顾问,美国媒体猜测,布林肯可能会担任拜登的国家安全顾问或者国务卿。



▲安东尼·布林肯(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

杰克·沙利文。在奥巴马政府时期,他接替布林肯担任了副总统拜登的国家安全顾问,他还担任过美国务院政策设计部主任。并在希拉里·克林顿担任国务卿时,担任过她的幕僚长。



▲杰克·沙利文(美国亚洲协会网站)

库尔特·坎贝尔。坎贝尔曾在奥巴马政府担任国务院主管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是奥巴马政府负责中国事务的核心成员之一。



▲ 库尔特·坎贝尔(美国亚洲集团网站)

埃利·拉特纳。他于2015年至2017年担任副总统拜登的副国安顾问,曾在国务院中国-蒙古事务办公室任职。他也曾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与拜登共事。在此次总统大选中,拉特纳为拜登的竞选提供“非正式的外部建议”。



▲埃利·拉特纳(新美国安全中心网站)

苏珊·赖斯。虽然她并不在拜登大选团队之中,但是据说她和拜登私交很好,她也被外界认为是国务卿的有力竞争者之一。她曾担任奥巴马的总统国安顾问。



▲苏珊·赖斯(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

根据这些智囊近年来在中国问题上的表态,可以大体勾勒出他们的对华政策轮廓。

首先,倡导中美合作,反对与中国“脱钩”。

布林肯今年8月份表示,拜登将寻求重启与中国的经济和技术关系,他说,与中国“完全脱钩”是不现实的。布林肯在今年9月份还表示,要在气候变化、核不扩散问题或全球卫生等中美共同关心的问题上推进与中国合作。

赖斯在今年10月份表示,中美两国在多个领域的利益是一致的,美国需要关注具有合作潜能的共同目标,即使在中美全球竞争加剧的时期也是如此。她还批评了特朗普的贸易战,称这没有给美国带来实质性好处。

而坎贝尔和沙利文则表示,要寻求阻止中美关系螺旋下行的态势,希望能为两国竞争性共存搭建框架,因为中美之间并不存在任何一方完全胜利或彻底失败的最终状态,而是应该寻求一个两国共存的稳定状态。两人在《外交》杂志上撰文表示:“目标应该是在四个关键的竞争领域——军事、经济、政治和全球治理——与北京建立有利的共存条件。”

拉特纳今年8月表示,美中两国不会走向冷战。他认为,与冷战时期不同的是,中国和美国现在有更密切的经济交流,中国也已经融入国际体系,其他国家并不愿意在两者之间选边站队。

第二,鼓吹借助同盟的力量与中国加强竞争。

布林肯10月份曾表示,特朗普削弱了美国的联盟,美国的战略地位变弱,而中国的战略地位相应变强,中国有了填补特朗普在国际社会留下的真空的机会。他还指出,特朗普政府应对中国的策略有一个缺陷,就是不与盟友一起,他提出,美国需要联合盟友应对中国构成的挑战。

沙利文和坎贝尔曾撰文表示,美国需要和盟友与伙伴一起制定科技、贸易和知识产权规则与标准,从而留给中国一个选择——要么达到美国的水平,要么就得在国际体系中接受比现在低的地位。

坎贝尔今年4月在《大西洋月刊》上撰文称,美国需要建立一个联盟,将必要的军事能力转移到太平洋地区,并将长期专注于中东地区的国家能力转移到亚洲。他赞同奥巴马政府时期的重返亚太战略。

第三,重视所谓价值观外交。

布林肯曾批判特朗普政府在外交中抛弃了美国的价值观,在新疆和香港等涉华议题中不重视人权、民主等问题。而且,他尤为不满的是,特朗普通过攻击美国自己的机构、人民和价值观贬低了美国自己的民主,从而降低了吸引力。他进而提出,美国需要捍卫自己的价值观,将其重新置于美国外交政策的中心。

坎贝尔2019年10月曾表示:“如果我们走遍世界,到处反华,我们将会一无所获。我们需要做的是,支持良好的治理,支持民主制度。”

正如种种公开资料显示,既有“倡导合作,反对脱钩”,也有“借盟友力量围堵中国”,拜登智囊团构成的多元化也意味着未来中美关系的多种可能。

应该看到,上述言论只是拜登幕僚近年来在涉华问题上的一些个人表态,既不能与拜登本人的态度画等号,也不能将其解读为即将入主白宫的拜登的对华政策构想。更何况美国政治人物在竞选前的言论不能等同于他们上任后的政策宣示,而且二者有时差异甚大。所以这些幕僚的言辞只能作为观察他们对华政策的一个参照,至于拜登上任后将采取何种政策,我们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50443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