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中国并不想自给自足 只是美国在喊脱钩(图)

德国之声 0

中共19届五中全会结束后,中国官员表示,美中经济“脱钩”既不现实,也是人们不愿看到的。“脱钩”到底是不是一个选项?有没有付诸实施的可能?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中国问题研究者和经济学家费多丽(Doris Fischer)教授就此接受了德国之声专访。



贸易战继续打,生意还是照样做

德国之声:五中全会会议突出了经济"双循环"的发展愿景,之前这被解读为为脱钩做准备。是这样吗?

费多丽:现在被广泛讨论的"双循环"说法一定程度上被视为中国要与世界脱钩的迹象,但事实不是这样的。我的观察是,这是中国政府在继续早已开始推进的一项政策,即希望经济增长不再主要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投资、特别是国家投资为动力,而是更多以国内市场需求和创新为动力。这也将有助于中国在中期成为高科技出口国家。

同美国的贸易争端和新冠危机也为中国经济应以内需为基础的设想提供了新的论据。但这与封闭脱钩是两回事。满足需求,就要依靠市场,因为中国需要进口,包括原材料、前期产品。另一个目标是,中国希望跻身领先工业国家之列,成为全球产业链方面领先的国家。在封闭脱钩的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目标不是自给自足,而是能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和本国开发的技术,这也意味着在危机情况下不至过于脆弱。可以说这是一个B计划: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也能靠自己生存下去。比如在最坏情况下,如果一些国家结成同盟制裁中国,封锁贸易通道等等。这样"自给哲学"式的计划是有的。但中国没有计划把自己封闭起来。主动去追求,还是迫不得已时只能靠自己,这是两回事。

德国之声:就是说,脱钩在理论上是可能的?

费多丽:如果危机激化,国际市场对中国关上大门,保障民众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这样的想法和策略是有的。这并不是新的,比如在农产品、粮食供给方面,中国的政策早就不再说要做到完全自给自足。虽然中国消费的大豆绝大部分是进口的。但中国不愿成为大米和小麦的纯进口国,就是为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能自己生产。

技术产品方面,是同样的道理。一方面中国为全世界提供手机、5G技术。但同时,中国人离开了智能手机也寸步难行,它的正常运作政府也要保障,不能让老百姓断网。B计划是,在与世界脱节的情况下,必须保障在低水平下继续运作,但中国向往的目标是开放的全球市场,这对大家都更好。

中国是很多原材料的最大进口国,全球半数以上的铜和镍都是出口到中国的,当然也用来生产出口商品。短期内中国无法也不愿意寻求替代。中国已经如此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脱钩不可能是它的目标。

推动消费,提高国内市场需求在GDP中的比重,是宏观经济平衡应有的逻辑的目标,中国也一直在向这方面努力,但迄今没有很好地达到,而现在再次得到了强调。

德国之声:您认为现在中国在这方面能做得更好吗?

费多丽:国内消费也在一步步增长,毕竟GDP在增长,但不像政府期待的那么快,似乎有难度。这与中国的社会结构、发展不均衡,还有人们的不安全感造成的消费节制、高房价造成的压力有关系。能否有所改变,是一个很大的问号。这主要是一个社会福利的问题,比如何时真正取消户籍制度,这在习近平上任之初就在议程上,看来并不容易。

德国之声:脱钩的呼声主要来自美国,它会停留在官方宣讲的层面上,还是会带来更多的实质改变?

费多丽:中国从来不主动使用脱钩这个概念。双循环不是脱钩。但其中也包含这样一层意思:即便同美国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或者说持续下去,也不意味着中国会自我封闭,这个世界很大,还有很多其他国家可以合作。我想,中国政府的确在考虑,在多大程度上能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以便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同时,美国方面所谓的脱钩其实是一种政治话语,看一看国际资本流动就可以发现,这不符合美国投资者的实际行动。大量资本继续流向中国,鉴于目前全球的疫情态势,人们期待中国的增长高于其他地方,投资得到更高回报。这里看不到脱钩的现象。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48073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