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1度现“长江防线” 失守将危及中国经济(组图)

智谷趋势 0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搅得国内外波诡云谲。在这样的节骨眼上,昨天五中全会顺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亮点颇多、意味深长。

时隔55年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再次出现“备战”的词眼。对港澳台的描述也出现微妙变化。

诸多引人关注的表述中,有个新提法很容易被忽略,那就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很多人不知道,今天的区域平衡已经到了非常紧迫的临界点——

1935年,胡焕庸在地图上划出了一条呈东北-西南走向的线。这条线最重大的意义在于,它在人类的历史上第一次清晰界定了中国的人口分布。

但今天,一条比“胡焕庸线”更重要的分界线,在中国大地上悄然浮现。它,就是位于北纬31度的“长江防线”。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地理大发现的重要性。

守住这条长江防线,是未来五年,也就是十四五计划期间的重中之重。它的成败,几乎决定了大国崛起的胜负。



如果说胡焕庸线界定了中国的人口分布,那么长江防线则界定了中国经济权重的分布。

大家知道,北纬30度之于世界是一条神奇的线。人类最初的文明几乎全部诞生在这条线上。



但在今天看来,北纬30度附近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偏差。唯独在中国,由于青藏高原改变了大气环流,为中国北纬30度附近带来丰润的降水,延续了文明的繁荣。

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武汉、长沙、成都、重庆均位于北纬29度-31度这个区间。

而这片地带,几乎囊括了中国全部的颈部城市(强二线城市),还有1座头部城市。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通过对全国城市的竞争力比较,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2017-2018年,北纬31度以北的大部分地级以上城市排名在下降,平均下降6.5位;而北纬31度以南的地级以上城市排名在上升,平均上升5.2位。

由于北纬31°与长江大致平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将其称为“长江防线”。

“过去人们一般只知道它是一道历史上的军事防线,没人从城市经济的角度去认识它。”

众所周知,中国南北的传统分界是秦岭-淮河一线,但具体经济活动与地理、气候的分界并不完全重合。

这几年,中国经济“南强北弱”逐渐取代“东强西弱”成为显学,但鲜有人追问南北经济化的具体分界。“长江防线”的出现,让中国在经济和城市发展的维度上,有了一道明确的南北界线。

长江防线以北,是一大片黯淡的、失速的城市,往往伴随着资源枯竭、投资低效、债务高企等问题,在不断找寻突围的方向。

而长江防线以南,则完全是一片相反的景象,无数城市站立在全球竞争的前沿,如同春风吹拂着大地,充满生机。



经济观察报城市版主编宋馥李指出,“长江防线”的南边,城市以及城市群蓬勃发展,竞争力提升速度普遍超过了北边的城市。

“如果不能守住长江流域这条“经济防线”,使北方城市放缓的趋势继续向南方蔓延,将会对中国经济非常不利”。

如果说,胡焕庸线是农耕文明时代难以逾越的界线,那么“长江防线”很可能是工商业文明时代难以跨越的鸿沟。

这点恰恰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局面。





“长江防线”南北的分化到底有多严重?

我们把各自领衔城市拿出来溜溜,大家就清楚了——



在排名升降趋势方面,南边的城市非升即平,表现强势稳定。北边除了郑州,基本只降不升。

在经济增速方面,南边除了苏锡杭和挤过水分的重庆,涨势均喜人。北边除了西安,全差强人意。

在人均GDP方面,除了人口基数太大的成渝,南边均有不错表现。北边依旧很黯淡,贵为直辖市的天津居然排名第56。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北纬31度串起了中国第1大城市、第5至第9大、第11大城市,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颈部城市黄金线。

今年一季度南京已经反超天津,一度掉队的武汉在三季度也官宣重回前十。所以,等明年公布2020年GDP数据,天津大概率会跌出TOP 10。

如此,北纬31度以北,只剩北京一座TOP 10了。

这是非常令人震惊的事情。因为在过去一百多年来的历史从来未曾发生过,是真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如果北方想扭转颓势,显然需要将“长江防线”进一步北推,才不至于全面塌陷。

其实在北方内部,也有一种不好的趋势在蔓延。

对比改革开放42年来中国城市格局的变化,1978年TOP 20城市中南北比例为9:11,北方反而占优势。



图源:吴晓波频道

2008年南北比例反转为13:7,北方露出颓势,但还不算太糟。

到了2019年,这一比例就变成15:5,失衡愈演愈烈。



图源:吴晓波频道

大家有没有发现东北城市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这份榜单上“消失”?当年与上海并称为“上青天”的天津、青岛也是一退再退。

整个北方存在上升势头的,只有郑州。

但这正反应了另一个大问题。

东北塌陷,天津、青岛黯淡,北方内部同样出现南北分化。除了北京,北方最有活力的地方正迅速南移,不断靠近“长江防线”。

这几年表现亮眼的郑州和西安均位于北纬34度,离北纬31度很近了,也是北方最靠南的大城市。

某种意义上,北方想扭转颓势,就看能否守住郑州-西安所在的北纬34度。这是北方经济最后的防线。



郑州、西安共同稳住北方经济,是有底气的。

时间回拨到1998年,当时北方经济热火朝天。坐拥全国第二大油田的山东,依靠重工业重回GDP第二宝座。山西靠煤炭致富则更简单粗暴。陕西小县城神木都能凭借地下有“矿”,开创全国首个全民免费医疗的“神木模式”。



郑州当时的选择是高规格修郑东新区。但2010年,美国商业内幕网曝光了一系列郑东新区的卫星图,冠以“中国最大鬼城”的称号。

也是在那年6月20日,时任河南省长亲自到机场迎接一位客人——郭台铭。为表示诚意,郑州早在3年前的2007年就专门成立“富士康集团郑州投资项目推进小组”。

“富士康效应”激活了郑州。聚集效应下,创维、中兴、OPPO等一系列手机厂商纷纷入驻。

2012年,以煤炭、钢坯为代表的大宗商品暴跌,进入下行周期。依赖传统资源和重工业的北方经济模式就是从那时开始被重挫。



图源:饭统戴老板

郑州反而通过沿海转移而来的制造业、如火如荼的临空经济、越来越密的高铁网络,度过了那一轮寒冬。

昔日被媒体唱衰的“鬼城”郑东新区焕发生机,为蓬勃发展的CBD提供了有力的空间依托。

后来随着城市掀开抢人大战,河南的人口优势也成了郑州的王牌。

相比东北三省一共才一亿人口,河南一省就有一亿。东北大地上分布着4座副省级城市,而郑州在中原大地没有对手。

此外,与成都、武汉相比,郑州在省内首位度明显偏低。这恰恰说明郑州还有大量省内资源可以吸附。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西安。

相比郑州,西安要抢人和吸附省内资源面临的难度更大,毕竟陕西才3000万人口。不过如果把西北五省全部加起来,这里则有一亿人口。比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幸运的是,西安在大区内没有对手。

兰州长期不温不火,银川、西宁体量偏小,辐射能力唯一可以抗衡西安的,只有乌鲁木齐。

但近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安全稳定成了新疆的最优先项。乌鲁木齐收缩,反而让西安收获了乌鲁木齐的腹地。某种程度上,西安的势力范围正在扩张。

此外,中美对抗也成了西安的新机会。

因为中美越脱钩,西安就越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在“双循环”新格局中,西安是真正的大国心脏。

西安远离沿海,深居内陆。这个地理位置放在往常,绝对是缺陷和短板。但当前国际形势已发生剧烈变化,西安背后的大西北成了相当纵深的战略回旋空间。

这样的背景下,西安的城市地位可能会得到重估。

不过南北经济失衡的大背景下,对郑州和西安的讨论显然不能简单放在城市绝对实力的对比中。如今北方城市失声,郑州和西安迫切需要找到身处其中的更大使命与战略定位。



在十四五计划中,高层强调强调:“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中国的区域经济版图,迎来了新一轮重塑的机会。

之前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纷纷上升到国家战略,分别驱动华北、华东、华南。



成渝双城经济圈,最近就在“内循环”的背景下,成为第4个国家战略城市群。

成渝得到了高层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此前与其暗战“老四”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则显得颇为失落。

不过,随着“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推进,未来五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很可能会成为第5个国家战略的城市群。受益者是武汉、长沙等城市。

长江中游城市群地跨三省21市,是中国最大城市群。2019年常住人口和GDP总量,已仅次于长三角。



图源:搜狐城市

长江中游城市群最大问题是内部缺乏协同,湘、鄂、赣产业重合度较高,均形成了以钢铁、建材、汽车等为主的产业结构。

成渝曾也面临过类似问题,长期竞争多于合作。随着成渝进入顶层设计层面,两城才从对手变成伙伴。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

当前武汉遭遇疫情冲击,国家为其推出一揽子扶持计划,一大批大项目竞相落地武汉。疫情冲击才过半年,一季度增速下跌40%的武汉,三季度已重回前十,显示出了异常强大的韧性。

长沙也没闲着。9月16日-18日,高层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

9月21日,湖南入列新一批自贸区,重点立足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产业。时至今日,长沙拥有4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以及200多家配套企业,是名副其实的工程机械之都。

长江中游城市群如果继长三角、大湾区、成渝之后,上升为国家战略,那么“长江防线”南侧又占了压倒性优势。

再看看“长江防线”北侧:

北京受困于城市承载限制,过去几年忙着疏解非首都职能。今年却又史无前例地,担当起自贸试验,试图引领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在政治与经济之间,北京的定位似乎有一点摇摆。

天津尚处于经济调整的复苏期。加之雄安横空出世,天津在接受北京辐射方面的恐怕只能重新谋划。

大连被腹地拖累,如果东北迟迟无法振兴,大连作为物流和航运中心的优势就无法彻底发挥。

青岛手握“上合示范区”等一手好牌,但如今山东选择强省会模式,做大济南,青岛有一丝尴尬。

随着南方的进一步崛起,留给北方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47703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