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进更难出,超15%延迟毕业,博士生毕业有多难(图)

实数 0



博士生的毕业究竟有多难?一名博士研究生若想顺利毕业,需要修读一定量的课程,参加必需的学术实践活动,跨过中期考核、论文开题、写作、预答辩、论文审查和论文答辩等多道坎,才能拿到 沉甸甸 的博士毕业证书。

10 月 13 日凌晨 2 点,网友 红烧土豆叶 在微博发布一篇约两千字的遗书,称自己为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研三学生,在表达自己因课题实验长期受挫可能面临延毕后,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并配图疑似在实验室自缢。

该文一经发出,引发众多网友关切。10 月 14 日上午,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一名办公室工作人员向记者确认该学生已去世, 具体情况仍在调查中。

这也再度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研究生和博士生这一群体。

据教育部发布的《2019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9 年我国博士生招生人数为 10.52 万,是 20 年前博士招生人数的 4.2 倍。

虽然博士大规模扩招,但毕业并不容易。根据历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近年来博士招生人数与实际毕业人数的差值逐渐扩大。

博士生学制多为四年,2014 年博士招生数为 70713 人,四年后即 2018 年,博士毕业生数为 59503 人(包括延毕的非应届毕业生),也即是说,至少有 11210 名博士生延毕,占当年招生人数的 15.85%。

近几年来,博士生延毕人数逐年上升,2018 年预计毕业博士生数为 165296 人,实际毕业人数为 59503 人,差值为历年最大。



博士生无法在基本学习年限内毕业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尽管四年制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各大高校的主流博士培养学制,但延毕对于博士生群体而言仍较为常见。2019 年底,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曾发布通知,敦促 206 位 2012 级博士研究生于最长学习年限期满前通过答辩。

今年 7 月,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官网发布《关于超过最长学习年限博士生学籍处理的通知》,清退 59 名因超过全日制博士最长学习年限的博士研究生。在全国各高校的博士生培养策略从 严进宽出 转变为 严进严出 的情况下,博士生延毕现象已不新鲜。

博士生的毕业究竟有多难?一名博士研究生若想顺利毕业,需要修读一定量的课程,参加必需的学术实践活动,跨过中期考核、论文开题、写作、预答辩、论文审查和论文答辩等多道坎,才能拿到 沉甸甸 的博士毕业证书。

论文发表是博士毕业硬指标

从各大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来看,博士生的培养以设立导师指导小组为主要形式,强调 导师是第一责任人 ,并采用 学位论文为主,课程为辅 的培养方式。为提高博士生的学术水平,各高校对博士生在读期间的学术素养培养都提出了诸多要求。

在学术实践活动方面,各高校的具体办法由各学院自行确定,但需要满足学校统一的最低要求。以湖南大学为例,博士研究生至少在本学科范围内做学术报告 2 次以上,至少有 1 次在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自己撰写的论文,至少听取 5 次以上的学术报告。

清华大学对博士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次数有更高的要求,规定 博士生在学期间应当定期参加课题组的学术讨论会,应当参加不少于三十次的一级或二级学科的学术活动,至少应当参加一次所在学科领域的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自己撰写的论文。

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则是考察博士生学术水平的另一重要方面。依据各大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在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前,博士生必须达到相应的学术论文发表要求。



2019 年 4 月,清华大学修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 博士生在学期间学术创新成果达到所在学科要求,方可提出学位申请 ,鼓励依据学位论文以及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依据。

部分舆论将其理解为 清华大学的博士生不再要求发表论文 ,但这种声音很快被清华大学官方回应为 误读 。

清华大学表示,《规定》的出台意味着不再由学校统一规定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的硬性指标要求,但并非表明博士生不再需要发表论文,学校只是将衡量博士生的毕业标准下放至各学科和院系。

调查发现,清华各院系普遍对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数量有各自的要求,并未发现有院系对学术论文发表数量不作要求。

中期考核:学位论文前的一次大考

博士生中期考核,亦称作博士生资格考试,是由博士培养单位组织成立考试委员会,通过笔试、口试等形式,对博士生的知识水平、学术能力以及创造力等综合水平进行考核。中期考核是博士生必需通过的考试,否则无法进入学位论文研究阶段。

各高校博士生中期考核时间不一,考核方式包括笔试与口试等形式,考核内容涵盖政治思想表现、学位课程成绩和所修的总学分、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等多个方面。按照各高校培养方案规定,在限定次数内无法通过中期考核者,将予以分流,即淘汰或转为硕士生。



厦门大学和南京大学对中期考核通过比例有明确要求。厦门大学规定博士生中期考核应有一定比例不合格(新闻传播学院、 材料学院规定为 5%);南京大学则要求每次考核优秀率不高于 15%,暂缓(即不合格)通过率不低于 15%,不设劝退比例。

学位论文:摆在博士生面前的一座大山

博士学位论文是高校评审、决定是否授予博士生以博士学位的主要根据,撰写学位论文也是博士生就读期间的最主要工作之一。出于科研深度加深强、创新难度加大以及学术素养要求提高等多种影响,大多博士生在撰写学位论文期间会遇到许多挑战,并可能导致自身无法按时毕业。北京大学黄俊平、陈秋媛在《博士生延期毕业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建议以北京大学延期博士生情况调查为例》中指出,理论知识创新困难、研究课题难度大、导师学术指导有限以及个人健康状况等是影响博士学位论文进度的重要因素。



博士生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后,需通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等环节才能继续进行学位论文的写作。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完成学位论文开题的博士生,在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后,还需按自然年进行年度考核,博士生须在年度报告中详细阐述论文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便于导师对博士生的学位论文撰写进程作出综合评估。

各高校对博士论文工作时间亦有相关规定,一般要求不少于两年(从论文开题时计算)。



博士生完成学位论文撰写后,还需经过论文预审、预答辩、论文抽检(盲审)等环节,任一环节未通过,都不可参加最终的论文答辩。按照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的博士生培养要求,预答辩和论文盲审环节皆采取一票否决制,全票通过者方可进入下一环节。博士生参与学位论文答辩,经高校组织的答辩委员会通过后,方能被授予博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47245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