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银体温计将禁产!这些含汞产品可能正在伤害你(图)

生命时报 0

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支「水银体温计」,一端是银色的水银柱,另一端是有刻度的玻璃管,一家人感冒发热,都靠它来监测体温。

然而,伴随我们童年记忆的水银体温计,即将成为历史。

近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履行《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提到:“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





水银体温计为什么被禁止生产?它危险在哪?《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分析,并教你选用合适的替代品。

受访专家

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李安

美国乔治城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暨分子生物学博士 张弘

为什么水银体温计会被淘汰?

水银又称汞,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呈液态,具有易挥发、易吸附的特性,被联合国列为十大危害健康和环境的化学品之一。



一支体温计约含1克汞。当一支体温计打碎后,由于金属汞黏度小且流动性大,易碎成小汞珠,渗入工作台、地面等缝隙中,既难清除,又会因表面积增大而加速蒸发。

如果1克外泄汞全部蒸发,可使一间15平方米大、3米高的房间空气中汞的浓度达到22.2毫克/立方米,是我国规定的汞在室内空气中的最大允许浓度的2000多倍。

一般来说,水银体温计打碎后,水银并不会全部瞬间挥发,但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有孕妇和小孩的家庭。

人体暴露于汞可能会伤害大脑、心脏、肾脏、肺和免疫系统。短期内接触大量汞蒸气可导致急性汞中毒,表现为尿汞增高,发热、头晕、头痛、震颤等全身症状,同时可合并口腔牙龈炎或胃肠炎、急性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蛋白尿。

长期密切接触汞的人导致慢性汞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口腔牙龈炎、手指震颤、蛋白尿等。

相对于成人,汞对儿童的伤害更为严重。小孩体量小,相同量的汞对小孩伤害比对大人重。汞可以穿过母体的胎盘屏障伤害胎儿,还可以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由于儿童大脑神经系统还在发育,所以更易受伤害。



除了对人体造成威胁外,汞金属还会对环境带来巨大的污染。

2013年,中国每年大约生产1.2亿支含汞体温计,每年因水银体温计破损而当做废物处理的水银就有10吨以上。所以,禁止水银体温计、血压计非常有必要。

生活中常出现的含汞产品有水银体温计、水银血压计、荧光节能灯、非正规美白祛斑化妆品等。有些破碎、废弃的含汞产品,会混合到生活垃圾中,而垃圾处理并未考虑到汞污染。燃煤造成的汞进入大气、水体,及含汞垃圾的处理,都是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打破含汞体温计如何处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建议,水银体温计打碎后,要查看皮肤、黏膜有无破损。如无损害,对接触者不用作特殊处理,但要尽快收集散落的水银颗粒。


疏散人群和动物,特别是儿童和孕妇,打开门窗;

带上胶乳手套,用纸巾小心捡起碎玻璃片,放到盛有水的塑料瓶内或密封袋中;

较大的水银颗粒,可用纸片收集,尽量避免汞珠四处滚动;

较小的、难以看见的水银颗粒,可用剃须膏涂在小刷子上,一点点粘,或用胶带粘,然后将小刷子和胶带一起放入盛有水的塑料瓶内;

建议通风24小时,若身体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装有水银的密封袋或塑料瓶,送至相关回收机构。

需要提醒的是,不可用吸尘器吸附清理,吸尘器会把水银吹到空气中,加速挥发;也不建议用扫帚,扫帚会打散水银,让汞珠四处滚动。

建议扔掉被污染的物体,或者剪掉受污染的地方。不要清洗接触到水银的衣物,以免污染洗衣机,甚至污染水环境。

做到3点,减少生活中的汞污染

1

选择合适的替代品


可以选择红外线颞动脉体温计或耳部红外线温度计,这类电子体温计会更安全、快捷,体温展现更直观。

家用血压计,别选水银的,推荐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的血压值比腕式和指套式血压计更准确、更稳定。

生活中要留心使用含汞偏方治疗银屑病、湿疹、腋臭等疾病,或使用非正规含大量汞的美白祛斑化妆品。



2

有选择地吃海产品

尽量食用动物链中低级的生物,尽可能不要长期、过量地食用水产品。如尽量吃生长周期短的鱼,因为寿命长的鱼可能会含有更多的甲基汞。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以及环境保护局建议,要避免吃以下四种富含汞的鱼类:包括产自墨西哥湾的方头鱼、鲨鱼、剑鱼、鲭鱼。

建议食用的低汞水产包括虾、鳕鱼、鲑鱼、罗非鱼、鲶鱼等。

美国环保局基于人类健康给出了甲基汞摄入的参考量,每天每千克体重不超过0.4微克,也就是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人,每天吃鱼一般不超过170克。

3

合理回收节能灯


中国的含汞节能灯生产工艺是高水平的,含汞标准非常低。建议购买正规厂商生产的节能灯,并尽量选购低汞含量的。

在回收环节,将废旧节能灯分开保存,不要扔到普通垃圾箱,以免造成更大的污染。尤其是从前使用的部分白炽灯,含汞量高,要妥善处理。▲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47000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