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2.5亿只奶牛,在顶着乳房爆炸的危险产奶(图)

beebee星球 0

互联网总有这样的传言,如果不定期给绵羊剃毛,它们会热死;如果不定期给奶牛挤奶,它们的乳房就会爆炸。


其实在一般情况下,绵羊不会热死,但奶牛的乳房真的会爆炸。



实际情况不会喷火,这是老外做的比喻图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奶牛22%的基因已被人类“编程”至越来越理想化。


正如《现代农民》在2014年所指出的那样:“今天的奶牛更高,更重,更多产,它们拥有更大的乳房。”





基因隆胸术让牛奶产量从40年前起就翻了一倍以上。


在美国,一头普通的奶牛每天可以生产超过28升奶,相当于九箱纸盒装的牛奶。



而世界上著名的乳牛品种之冠,荷斯坦奶牛,它的产量更是高的变态,几乎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三倍。


这也依靠于后天的化学改良术,譬如往它们体内注入一些疯狂的东西,就可以使产量增加15%~20%。



吊在腹下的乳房使奶牛每天都在承受着巨大的重力,它们的站姿也在会在这种姿态中发生变化。

它们开始更笨拙,更麻木,更适合零放牧,全年被捆绑在狭窄拥挤的牛棚中。





奶牛所能尝到的舒适片刻,或许就是每天2到3次的挤奶时间,在奶量最高的时候,需每天挤奶达4至5次。

这期间,至少一次的不挤奶,就会导致乳房内积聚大量压力,继而肿胀,撕裂,痛苦不堪。



轻则青筋暴起,硬如磐石,重则皮肤爆裂,乳房坏死,或是患上乳腺炎,感染全身致死。


即使苟活,产出的奶会被归为劣质乳制品,这头奶牛也会被定为残疾牛。





当奶牛无法生产有品质的牛奶,就意味着对乳业无用。

它被解开绳索,被牵出暗无天日的牛棚,妄想是人类的恩赐,然后它被塞进卡车,被运往屠宰场。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教授动物科学的坦普尔·格兰丁曾说:“这些奶牛经常处于红色区域。”


“他们所做的,相当于把一辆车放在空挡位置,然后往油门上扔一块砖头,直到它爆炸。”



为了防止奶牛乳房发炎,有一项做法相当普遍,已有多年历史。

就是将明火置于牛乳房下,据说可以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



当人类制造了不自然的东西,就会运用不自然的方法来达到效果。


“实践显示是用来防止乳腺炎,但实则是关乎是否可以产生更多的牛奶。”

“这只是这些动物被视为挤奶机而不是活物的另一个例子。”美国农业保护区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吉恩·鲍尔说道。





奶牛不只是个活物,它们是温柔的动物,充满爱意,情感丰富,聪明伶俐。


它们的情感和记忆甚至高于犬类,Mahatma Gandhi曾把一头奶牛描述为“一首充满同情的诗”,阴天时它们会不高兴,晴朗时他们会展开微笑。





正是这样宁静和平的动物,却被终身囚禁,被终身虐待。



奶牛夜以继日的产出多到离谱的奶,其中的原因与人类相同,都是为了滋养幼仔。


为了维持泌乳,奶牛必须不断的繁殖产仔,换句话说,就是被迫受孕。



在小母牛13个月大的时候,奶农就会开始进行人工授精。


等到九个月后,新一代的小牛犊出生,奶牛就会迎来从业史上的高光,它开始产出喂养小牛犊的新鲜乳汁。



但这些乳汁不会喂进小牛犊的肚子里,它们会被制成商品挂上标签,进入人们的胃里。


因为刚产下的小牛犊和母亲待在一起的时间,少得可怜。





刚出生的小牛通常会在三天内与母亲分离,小公牛会被出售给小牛肉业,小母牛则继承母亲的职业。


在整个生产牛奶的过程中,奶牛需要忍受一次次得被迫受孕,和一遍又一遍地被夺走孩子的痛苦。



痛苦的乳制品


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美国奶牛的平均寿命约为4.8年,而奶牛的自然寿命实则长达20年。


大多数奶牛在四年后,就会因不断地非自然产奶出现严重疾病,然后它们退休,从产奶的压力中解脱出来,进入肉类行业。

这是每个奶牛场都执行的,固有的,残酷做法。



我们是动物,不是机器


全世界大约有2.5亿头奶牛在拼命产奶,而它们产下的奶中有6分之1都被丢弃或是浪费。

 

根据《卫报》的一项研究发现,全球生产的六品脱牛奶中就有一品脱被倾倒,即每年约有1.28亿吨牛奶被浪费。



乳制品行业每年倾倒1.28亿吨牛奶


爱丁堡大学全球农业和食品安全学院的彼得·亚历山大教授计算出,零售商、分销商和消费者要为大约6600万吨被丢弃的牛奶负责,这些都是在生产和配送过程中被丢弃的。


倾倒过量牛奶在乳制品行业非常常见,美国奶农为操纵价格,甚至倾倒数千万升的牛奶,废弃量甚至可能高达30%。



是的,在利润的名义下,奶农把本应该给小牛喝的牛奶倒进了下水道。

我想起彼得·辛格曾说过的一句话:“动物工厂是我们技术能力比伦理学更快进步的另一个标志。”

但是我们要知道,所有的这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暴饮暴食不是理所当然,铺张浪费不是理所当然,超出需要的杀戮和摧毁生命不是理所当然,你吃下去的每一份食品工业的商品也不是理所当然。

然而吊诡的是,越是身处社会经济食物链底端的人们,却越推崇生物食物链上的弱肉强食和丛林法则,彷佛这样才能找回他们在市民生活中失去的尊严。

这种失去同情心和同理心的暴戾,也许也是都市丛林里作为食物的悲哀。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45773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