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吉尔吉斯总统宣布下台 对华立场是否有变?(图)

多维新闻 0



热恩别科夫一直对华态度友好。图为6月13日,习近平在比什凯克出席仪式,接受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授予“玛纳斯”一级勋章。(新华社)


近段时间以来,由于不满选举结果,吉尔吉斯斯坦爆发大规模示威,政局再度陷入混乱。10月15日,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Sooronbay Jeenbekov)宣布辞职。此前,10月10日,国会决定由前议员扎帕罗夫出任总理之后局势一度趋于稳定,即便如此,乱局距离结束还很遥远。这场变故背后有哪些历史原因,是什么让动荡的阴影一直笼罩在吉国上空。为此,多维新闻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戎。他指出,腐败和家族政治是吉尔吉斯斯坦国内的两大问题,西方国家的干预则加剧了局势的复杂。

多维:吉尔吉斯斯坦议会10日举行会议,批准任命前议员扎帕罗夫(Sadyr Nurgozhoevich Japarov)担任总理。而10月15日,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宣布辞职。如何评价当前的局势?吉尔吉斯斯坦似乎陷入了逢选必乱的怪圈,未来还有哪些不确定因素可能会恶化局势?

周戎:吉尔吉斯总统辞职说明热恩别科夫时代的终结,也预示着新任总理将成为吉尔吉斯斯坦稳定的关键性人物,吉社会最尖锐的“两总统”矛盾将得到淡化。

中亚共五个国家,在最近的30年时间里,其他四国国家如哈斯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都相对稳定,最不稳定的只有吉尔吉斯斯坦。因为吉尔吉斯斯坦发生过“郁金香革命”或者说是“颜色革命”,这些年来总统换得最勤的也是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采取西方的民主模式,自颜色革命以来,与埃及、突尼斯这些国家一样,越来越混乱。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统阿坦巴耶夫和现总统热恩别科夫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很有趣。阿坦巴耶夫曾极力支持热恩别科夫担任总统,后者当选之后,两人关系就开始恶化。原因不外乎,阿坦巴耶夫(Almazbek Atambayev)有贪腐行为,大搞家族政治。而热恩别科夫想开展反腐,触动了阿坦巴耶夫家族及其联合势力的既得利益。









两人就此分道扬镳,当然,热恩别科夫本身也有一些执政上的短板。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最贫困的国家之一,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他治下几乎没有改善。吉尔吉斯斯坦南北差别很大,热恩别科夫来自南方,而阿坦巴耶夫来自北方。南北差异更形象一点可以描绘为“南农北牧、南穷北富、南宗北俗”。南面的几个州靠近农业区,相对而言比较贫困,北部的州靠近哈萨克斯坦,牧业比较发达。总体就是,农业集中在南部,北部则是牧业。农业区的伊斯兰宗教色彩比较重,牧区的宗教色彩相对不那么浓厚。原因在于,农业区相对固定,建立清真寺等宗教场所比较容易,牧区的流动性大,建寺庙很难,所以形成了以上格局。

由于北部比较富裕,大家族也集中在北边。所以出身南方的热恩别科夫,反腐和反对家族政治的意愿比较强烈。这次动乱中,反对派的主要诉求也就是这两个,反对腐败和反对家族政治。

当然,西方国家根本不会关心这个国家是否贫困,它们对该国民众的民生情况一点兴趣都没有。它们只关心一点,谁代表西方国家定义中的民主派。所以,他们自然站在反对派的一方,他们认为反对派能够让热恩别科夫下台。另外,热恩别科夫和中国、俄罗斯的关系都很好,与两国元首的交往比较亲密,西方国家并不愿意看到一个友华、亲俄的政府,所以西方国家一定要支持这次所谓的“民主运动”。不管谁将来会上台,首先把亲俄或者亲华的政府赶下台,都符合它们的利益。

那么扎帕罗夫上台之后,局势会稳定吗?吉尔吉斯斯坦的动荡由多种因素构成,只要贪腐问题和家族政治的问题不解决,政局在一定时间内还是会继续变化。扎帕罗夫已经表态,俄罗斯是吉尔吉斯斯坦主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吉尔吉斯斯坦过去也发生过几次政变,并没有影响它与俄罗斯的关系,在对华政策方面来看,大概率也会在新总理上台之后保持原样。不过,扎帕罗夫是否会在对华政策上继承现总统的衣钵,还不能够下定论,还有待观察。

还有,热恩别科夫与扎帕罗夫的关系如何,现在还不清楚。总之,扎帕罗夫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吉尔吉斯斯坦军方目前和吉尔吉斯斯坦的议会站在一起,10月9日晚上街头的示威者也在慢慢离去,这表明,目前局面可控,还没有出现一发不可收拾的混乱情况。其实,反对党和执政党之间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里面还涉及一些幕后交易,双方的谈判博弈等等。

此外,阿坦巴耶夫和热恩别科夫之间也并不是出现了完全不能弥合的裂痕,他们过去曾是非常亲密的盟友,现在坐下来谈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对于当前吉国来说,最好的局面是避免外部势力干预,尤其是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干预。同时,不要将动乱演变成暴乱,只要不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局,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大选即将来临,特朗普对于推进其“中亚战略”可能有心无力。(GettyImages)

多维: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在今年2月份公布了最新的美国“中亚战略”,其中强调中亚是对美国国家安全利益至关重要的地缘战略地区,同时还暗示了中国和俄罗斯的威胁,大有利用中亚钳制中俄的意图。如何从美国的中亚战略来理解美国介入中亚事务的动机?或者说美国还有可能在此制造一场颜色革命吗?

周戎: “颜色革命”发生在冷战刚结束的时候,而且比较成功。冷战结束这么多年,“颜色革命”一词早已不再“时髦”。美国正处于大选期间,我不认为美国有精力或者有实质性的步骤推进它的“中亚战略”,最多也只是说说而已,美国目前的重点是印太,它在中亚找不到支点。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吉尔吉斯斯坦曾经有美国和俄罗斯的军事基地,现在都没有了,也就是说,在没有支点的情况下,美国能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中亚国家都是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出海的话要经过俄罗斯、中国、巴基斯坦、阿富汗或者伊朗,地理位置上,美国也有点鞭长莫及。

所以,尽管美国提出了“中亚战略”,要对支持这些国家可能发生的颜色革命,但除了口头的声援之外,美国能做的并不多。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44982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