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共力控网络舆论 胡锡进微博评论一干二净(图)

美国之音/德国之声 0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周一在社交媒体上刊文,对企业家、异议人士任志强被判刑“感到惋惜”。他认为,搞“政治对抗”就必须确保“屁股底下干净”。胡锡进的文章都关闭了评论区,中国社交媒体上有关任志强的内容也被全面清理。


胡锡进的这篇"惋惜文",刊登在他的微博、微信、知乎等多个社交媒体账号上。文章开篇就称"挺为任志强惋惜","不希望看到当初的这个论敌蹲进监狱"。胡锡进还说,他的许多论敌近年来都从微博上消失了,但是任志强是这些人中"为数不多的出事的人之一"。

《环球时报》总编的这篇文章,是对10月11日《北京日报》"且看国企领导任志强的贪腐面目"一文的点评。《北京日报》指责任志强"伙同儿子大肆敛财,超额薪酬挂账退休后领取""挪用公款、滥用职权,为己谋利致国有控股企业遭受特别重大损失"。今年9月22日,任志强已经因"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18年监禁,任志强当庭表示服从判决、不上诉。

以维权律师刘晓原为代表的一些观察人士指出,多年前任志强退休离任时,曾经按规定接受审计,没有被发现任何经济问题,包括中国央视在内的不少官方媒体对此亦有报道。刘晓原9月底曾发推特指出,"九年前离任审计结论没有发现贪污问题,现又查出贪污、挪用公款了。如以法院认定为准,那么,当年的审计人员就渎职了。"

维权律师莫少平不久前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也表示,任志强离职多年后,被现在找出来的经济问题判决入狱,本身有一定不合常理的地方。任志强的"经济问题"是否和他的政治言论有关联,莫少平认为"这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的事情"。

胡锡进的"普世政治常识"
胡锡进的最新文章也注意到了批评人士的这种质疑。他写道:"一些支持任志强的人大概会认为,这些罪状是找他的茬,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随后他笔锋一转,指责任志强"从事政治对抗,摆出一份道德优越感……然而他的屁股底下显然不干净,自己做一把手的国企与自己的儿子发生关联交易,凭直觉就是不合规的,存在构成经济犯罪的巨大风险。众所周知,在任何国家,置身于政治激流中的人都不能有经济上的重大把柄,这是普世的政治常识。"

胡锡进还认为,"真要搞政治对抗,必须清心寡欲,不能贪恋钱财……很有钱,一边过着优越甚至奢靡的日子,一边就通过政治对抗出风头了,这根本不可能。……总之,从北京日报报道的案情来看,任志强出事是注定的,他不出事才是怪事。"

屁股不干净?评论区很干净
通常,胡锡进本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文章都开放用户评论功能,而且往往毁誉参半。比如,就在这篇"惋惜文"发表前一天,胡锡进刊文点评蔡英文的"双十节演讲",指责民进党试图搞"和平分裂",还称"对台军进行压倒性反击的决心"是"台湾当局唯一听得懂的语言","大陆的军事准备一刻不能松"。在这篇微博的评论区内,既有支持胡锡进的用户发言"大陆绝不可能因为台湾民意走向而提前或推迟统一步伐,唯一决定两岸何时统一的因素只有一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最大化",也有网民抨击"嗜血胡锡进,向同胞开火,胡锡进全家先当炮灰吗",同样获得了数百个点赞。

但是,"惋惜文"却关闭了新浪微博、微信、知乎等平台上的评论区。而且,中国的社交媒体显然也屏蔽了绝大多数有关任志强的内容,搜索"任志强"只能得到0条结果。

在推特上,不少中文用户则对胡锡进公开将任志强的"经济问题"与"政治对抗"相关联表示吃惊,戏称这有"泄露国家机密"之嫌疑。还有些用户诘问"难道只要不搞政治对抗,贪再多钱也能安享晚年",并讽刺胡锡进之所以"从来不搞政治对抗"也许是因为"屁股不够干净"。

中共力控网络舆论 观察家各有见解


统治中国大陆的中国共产党当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控制舆论,尤其是控制网络舆论。观察家们指出,中共当局所展示出来的这种舆论超级敏感症反映出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共当局前所未有地缺乏自信。但也有观察家认为中共当局只是在未雨绸缪。

许多长期在中国从事新闻报道的外国记者记者抱怨说在中国的工作条件越来越差,报道障碍越来越多,因为在中国什么话题都是敏感话题。

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中国记者则对这一现象敢怒而不敢言。中共当局公开声言媒体必须姓党,意思是中国的媒体人和媒体都必须无一例外地充当中共的工具。中共控制下的官方媒体则对中国严酷的言论管制和新闻管制问题保持沉默,好像这个问题并不存在。在被外国记者追问的时候,中国政府发言人的标准回答是:中国公民和中国媒体享有充分的表达自由。

但批评者抱怨说,在官方所说的公民和媒体享有有充分的表达自由的中国,公民若是发表了当局所不喜欢的言论,便会立即受到删帖、禁言、销号的处罚,甚至可能被抓捕和判刑,罪名可以是寻衅滋事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也可以是嫖娼罪,非法经营罪,贪污罪。发表了当局所不喜欢的言论的媒体则会得到关门大吉的处理。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网民人数是世界第一,中共当局在控制舆论尤其是对网络舆论的控制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也是世界第一,直接从事网络舆论操控的人员数以百万计,参与网络舆论操控的人则是数以千万计。

用美国哈佛大学政治科学教授加里·金及其研究团队的话说就是,中国当局对言论控制的规模之大是人类史上空前的。这种局面使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传播学和政治科学学者的热门研究课题。

自中共领袖习近平2012年上台以来,中共当局对网络舆论的管制层层加码,收紧再收紧。为什么看似强大无比的中共当局要对舆论如此敏感,如此恐惧?

长期报道中国新闻的香港资深媒体人、《开放》杂志主编金钟的解释是,中共对舆论的这种控制是中共武装夺取政权掌控中国70多年来持之以恒的做法,而中共之所以采取这种做法和统治术就是因为中共政权是一个没有合法性的政权,所以中共心虚,缺乏起码的自信,便只能靠枪杆子和笔杆子即舆论控制来维持政权。

金钟说:“(对中共政权)最简单、最鲜明的一种批判就是四个字,‘强奸民意’。真正的民意没有。你看,他们的民调有时候也搞一搞,但都是假的,都是枪杆子下面的(只能说好不能说不好的)调查。”

在当今中国,什么话题都是敏感的。政治话题尤其敏感,“妄议中央”更是一个正式的罪名,可以使“妄议”者丢掉饭碗,甚至丧失人身自由。

中国社交媒体新浪微博的前内容审核员刘力朋和中国其他社交媒体内容审核员提供的证言和内部文件证实了外国研究者先前对中共当局对言论审查和网络舆论控制手法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其中包括具体指令与概括性指令相结合,机器自动审查与人工审查相结合,当局随时调整言论审查和操控的重点和力度,任何人都不得越过批评中共领导人、军队和警察的红线等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习近平政权层层加码控制网络舆论,除了政治之外,教育、卫生、外交、经济、环境、文学、历史、语言学习,总之人们所能想到的一切话题都可能随时变成中共当局眼中的敏感话题而随时遭到封杀。在眼下的中国,谴责独裁专制的帖子也会被删除并招致警告和永久禁言或销号的威胁,理由是这种言论“含有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

中国网民注意到,在很多时候即使是把“独裁专制”改换成同音字如“砖痔毒菜”予以谴责也不能免于遭封杀的厄运。在今天的中国,甚至谈论“韭菜”也会被删除和警告。观察家们的猜测是,这是因为有网民抱怨中共实行专制独裁,把人民当作可以任意割取还可以再长的韭菜。

而对习近平的批评,即使是不点名,即使是隐晦地提到他文化水平貌似停留在小学阶段动辄就读错别字并妄图当皇帝的帖子都会被立即删除,发帖者可能被永久禁言、销号。来自中国房地产业界的网络名人任志强最近被习近平当局重判十八年,罪名是贪污。但观察家们普遍认为,任志强之所以被如此重判是因为网上先前流传一篇以他的名义发表的文章嘲笑和抨击习近平无能无德还急于想当皇帝。

对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共政权的这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严酷网路舆论管制措施究竟应当怎么看?居住在加拿大温哥华的前中国人权律师祝圣武说,很多评论家认为这是中共当局色厉内荏、缺乏自信和内心恐惧的表现,但他认为这是中共政权在中国全面推行纳粹化战略的一部分。

在祝圣武看来,中共当局在新疆施行的那套高压统治先前也有很多的评论家认为那是中共出于恐惧的所作所为,是不必要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那其实是中共为实现中国彻底纳粹化而进行的练兵,那种练兵在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爆发时派上了用场;而在武汉进行的那种极端的封城措施也被许多人、包括绝大多数外国人认为是不必要的,但他们没有想到那是中共政权训练和练兵计划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准备将来有一天需要的时候对全国实行武汉式的封城管理即监狱化管理。

祝圣武说:“他们在网络上进行的极端的控制和压制也不是因为他们真的胆怯害怕成了这个样子,而是他们有非常超前的眼光,是为了对付将来某一天发生的情况现在就训练好官员,训练好刽子手。”

祝圣武接着说,先前中共当局残暴压制中国人,西方国家基本上都认为于己无关,因此漠不关心,或顶多象征性地批评两句,但现在西方国家终于明白外交是内政的延伸这条规律也适用于中国。

许多观察家还指出,中共当局在中国国内横行霸道,任意抓捕中国人,就必定会在国际间横行霸道,对外国人也任意抓捕,例如先前从泰国绑架并抓捕了瑞典公民桂民海,后来再抓捕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凯和商人斯帕弗。

面对来自国内和国际间对中共政权控制网络舆论、严酷限制乃至禁止中国网民通过互联网自由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批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回应是:“中国的互联网市场是开放的,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网民,同时中国也依法依规管理互联网。”

但千百万中国网民抱怨说,中共当局所谓的依法依规就是无法无天,有权任性,因为每次中共网络舆论审查人删除他们所发表言论的理由多是他们的言论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网民询问究竟是违反了具体那条法律法规时却总是得不到回答。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44549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