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亿一夜蒸发!这个被牺牲的行业,让600万人泪崩(图)

金错刀 0



距离华农兄弟上一次拍摄竹鼠,至今已经过去了264天。

华农兄弟的竹鼠早就已经不在了。

上个月,华农兄弟带着一袋竹鼠玩偶,再次来到竹鼠棚,和过去几年轰轰烈烈的竹鼠生意正式告别。

视频一开始,刘苏良(华农兄弟之一)落寞的背影,便让许多粉丝泪目。



进入竹鼠棚,刘苏良扫了一格竹鼠窝,说道“以前每天都扫,现在,不用扫了。”又是一枚催泪炸弹。



视频拍完,竹鼠棚也将被彻底拆除。

“毙鼠山庄”,从此不复存在。

这则告别视频,仅在B站就有618万点击,成为华农兄弟近几个月播放量最高的视频。

但是,回到现实:竹鼠养殖行业一夜消失,华农兄弟们该何去何从?


1

空荡荡的毙鼠山庄,失意的华农兄弟 


去年,刘苏良在视频里表示要扩建厂房,激动地向粉丝分享自己的未来规划。



除了扩大竹鼠养殖,他还谈到,要把周边农户也带动起来,农户们负责养,他负责销,带动乡亲们致富。

那时的华农兄弟,还是“致富带头人”,受政府褒奖。




新厂房里,当初亲手为竹鼠辛苦搭的格子间,如今要亲手拆除。

以前养殖的1000多只竹鼠,华农兄弟不愿像有些养殖户那样活埋了之,花了三四天时间放生,因为规定一平方公里最多只能容下四只竹鼠,所以只能少量、分批放生。


还好当地政府有补偿。


据华农兄弟透露,“我们这里每只差不多是(补偿)200元左右。这确实给我们减轻了很多压力,不然确实吃不消。”

但是损失在所难免——那些竹鼠,原本每只可以卖两三百。



很多人或许会觉得,华农兄弟坐拥千万粉丝,即便不养竹鼠,也不会有什么压力。

情况没有那么乐观。


因为从始至终,华农兄弟都不把自己当做网红,而是养殖户。


在刘苏良看来,他们的主业一直是养殖。

“我一直都觉得还是要干一份实业。因为网络这个东西我们也搞不清楚,应该是有周期的吧,流量总有一天会没的。还是做一份实业比较踏实。”

所以,对于粉丝数量,他毫不在意:“你现在问我哪个平台的粉丝数有多少,我是一个都不知道。”

对于内容,也几乎没有规划,干什么就拍什么,基本是一条过,很少补拍。“我们也就是普通人,拍一点农村的日常生活,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喜欢。”



这也就导致了在“变现”这件事上,华农兄弟很“笨拙”。

广告植入?在他们的视频里,屈指可数。


卖货?他们只帮本村和周边村民销售,因为知根知底,比如卖当地产的赣南脐橙、红薯、香菇、蜂蜜等。这些季节性很强的食物,他们都是卖完为止,不再补货,所以销售有限。


直播带货?他们也认为不适合自己,“粉丝喜欢我们的视频,我们很开心,但并不代表非要让他们花钱买啥东西,而且我们也不太擅长做这个。”

因此成名后的华农兄弟,收入并没有网友们想象得那么多。


据报道,在走红一年后,当时刘苏良想在村里盖个新房子,需要不到20万,他仍掏不出来。


曾经,刘苏良院中有多达十几只狗,今年开始慢慢送人,他说:“养不起它们啦,要慢慢地把它送掉一些。”



面对生活,被粉丝戏称为“村霸”的华农兄弟,也只是颇感无力的普通人。

2

“建竹鼠窝要两三个月,拆掉只要两三天”

粉丝们对华农兄弟的遭遇感同身受,不仅是因为曾经看过几个竹鼠视频。


更因为,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多年心血毁于一旦,而产生的共情。


在告别视频里,很多人被刘苏良的话触动,比如搭建一个棚的竹鼠窝需要两到三个月,而拆掉的话,两三天就可以了。



摧毁总比建设容易得多。


对应到华农兄弟的竹鼠养殖事业,也是如此。

投身竹鼠养殖,华农兄弟曾经经历了许多坎坷。

初中毕业后,刘苏良和许多同村人一样出外打工。促使他回到农村的,是他的孩子。


因为夫妻都在外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由奶奶带,夏天气温高达三十五六度,他母亲还要顶着太阳背着孩子下地干活。

在采访里,刘苏良不禁叹气:“你的小孩,在那太阳底下晒得黑不溜秋,你没有经历过感受不了那种感觉。”


回到农村,刘苏良一度无事可做,后来看到漫山遍野的竹子,萌生出了养殖竹鼠的想法。



可家里人并不支持,他们承担不起失败的后果。

最终还是刘苏良占了上风。为了养殖竹鼠,一家人每个月的花费只有几百块,还欠着外债,但他心怀希望:现在的两只竹鼠,在第二年会是四只,第三年会是八只...


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养大竹鼠并不容易,温度湿度饲料等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令它们死去。

头几年,没经验的刘苏良经历过几次批量的竹鼠死亡,他焦虑得睡不着觉,也不敢告诉家人,把竹鼠埋得远远的,怕被发现,然后买来新的种苗补数,同时自己不断摸索。


渐渐地,在付出了“被竹鼠咬了几十口”的代价后,他无师自通,甚至一摸母鼠肚子就能知道怀了几只。



不过,即使步入正轨,他的日子也只是不温不火。

因为没知名度,零售很少,销售竹鼠主要靠经销商上门批量地收,价格被压得很低。


就在刘苏良为如何打开知名度发愁时,在一场满月酒席上,他遇到了胡跃清。

和刘苏良一样,胡跃清也不喜欢打工。他选择回乡做短视频自媒体,拍摄农村题材。

后来,他与一个叫谭海洋的好友组成了“华农兄弟”。但几个月后,因为家人的压力,谭海洋退出了,华农兄弟只剩胡跃清一人。

胡跃清的家人,也成天劝他赶紧出去打工,都认为拍视频收入不稳定,没前途。

“每天在家里,那不是游手好闲吗?”面对家人的不理解,性格内向的胡跃清,总是以沉默回应。

好在理解胡跃清的人,很快就出现了。

在那场满月酒席上,刘苏良和胡跃清,两个“不务正业”的农村留守青年,一拍即合。


全新的华农兄弟诞生了。



往后的事大家就很熟悉了,2018年2月7日,刘苏良第一次在视频里吃竹鼠,从此诞生了“吃竹鼠的一百种理由”,“华农一笑,生死难料”,“漂亮警告”等网络名梗。



很多人以为华农兄弟吃竹鼠,是为了拍摄视频,其实完全是无奈之举。

被吃掉的竹鼠,有的长得太慢,浪费口粮;有的是长得过胖的母鼠,难以生育;有的性情暴躁,会咬伤配偶...都是不得不淘汰的竹鼠。

健康竹鼠,华农兄弟从来都舍不得吃。

如果不是因为新冠,一直小心翼翼经营的华农兄弟,或许已经将竹鼠事业做大做强。

如今竹鼠养殖被禁止,他们不得不转型,但还是决定做养殖。



能做什么呢?华农兄弟还在犹豫,身为网红的他们也没有太多试错的机会。

3

华农兄弟,当然还不是最惨的 


华农兄弟的日子虽然也很艰难,但至少还有粉丝支持。


他们可以接广告,也可以卖货。例如在告别竹鼠视频发出后,华农兄弟的几百个竹鼠玩偶,很快一售而空,不少粉丝还要求补货。



其他同行业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

此前,竹鼠养殖是脱贫致富的最好项目之一。在央视七套的《每日农经》、《致富经》、《农广天地》等栏目,养殖竹鼠一直被当做致富案例宣传。



经过几年的推广之后,全国存栏2500万只,养殖户超过10万,货值30亿元以上。

越来越多人养殖竹鼠,原以为是踏上了致富路,没想到是返贫路。


吕保定一家人都是湖南蔡市镇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作为家里主要劳动力的吕保定在一次劳作活动中,还意外失去了右臂,后来他选择养殖竹鼠,希望脱贫。



那时他乐观地说,“等竹鼠明年(2019年)数量多了之后,就可以开始产出了,到时产出的竹鼠收益预计可达20至30万。”


到了2019年,有记者看到吕保定存栏竹鼠数量过多,吕保定解释,他之所以一直没出售,是想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养殖竹鼠,帮更多人脱贫。

如今的他,应该没余力再帮别人了。

禁食决定一出,许多养殖户都和吕保定一样欲哭无泪。一位养殖户激动表示,“当初鼓励回乡创业、脱贫致富,现在刚有点起色又来个一刀切,又得返贫,甚至更贫!”

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华农兄弟那样幸运,能得到政府补偿。



现在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很多人都在反思“一刀切”的合理性。



海鲜和竹鼠等养殖动物被区别对待,也使一些人愤愤不平。



切得越轻松,有人就过得越艰难。


一个普通人,披荆斩棘踏上创业旅程,究竟需要多大的决心和努力?


就算不能切身体会,也千万别寒了他们的心。

参考资料:


人物:《华农兄弟:田园诗与竹鼠养殖技术》

真实故事计划:《华农兄弟:竹鼠的一百种死法,残酷又美味》

潇湘晨报:《华农兄弟拍视频向竹鼠告别》

sir电影:《唉,就没人为这版「家乡」哭一哭吗》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43872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