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精英教育之殇:通道变壁垒 “白头鹰”衰落的源头

极致研习社 0


美国教育不仅没有抹平社会差异,反而成了制造差异的源头。

我们这套精英教育制度,看似推崇种族多样、性别平等,却还是落入了世袭的俗套。

——威廉•德雷谢维奇:《优秀的绵羊》

01穷人的血液

一个清冷的初冬早晨,46岁的杰奎琳站在了费城郊区一家献血中心的门口。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来了,一切是如此的轻车熟路。

每当正在服刑的儿子要求再寄一笔钱时,这里都是她唯一的选择。然而,血浆的价格是随机的,第一次是75,第二次就可能是20、30。

很明显,他们知道你处在绝望状态。

杰奎琳说。



事实上,美国几乎是世界上仅有的实施有偿献血的国家,这让他们垄断了全球70%的血浆市场,主要出口中国、日本、德国。

2016年,美国血液制品的出口份额超过了大豆和计算机。

在大多数国家,献血是一种增加公民责任感和社会团结的方式,所以一定是无偿的。而且基于人类的道德基础,很少有国家允许本国血浆出口。

只有世界第一强国,将人民的血液做成了一门生意。

数量惊人的穷人撑起了庞大的血液供应市场。在美国,58%的人储蓄不到1000美元,3700万人处在饥饿中,50万人露宿街头。而他们之中最绝望的那些人,成了血液中心的常客。

除了生活无以为继的穷人,卖血大军中还有一个更引人注目的群体。许多高校附近,你总能轻易找到血液中心的广告:

需要书吗?不用担心,捐赠血浆就搞定!



年轻的血液更值钱。

02读书“无用”?

在美国,大学生靠献血换钱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例如每周两次来到血液中心的卡丽莎,过去一年挣到了3360美元。这样的“传奇”经历甚至让她成为了网红,在youtube上大方的分享着献血“攻略”:

你只需要喝大量的水,吃更清洁的食物……我绝对会向身无分文的人们推荐卖血。



▲网红卡丽莎

但是,这份收益并没有像血液中心广告说的那样用来买书,而是被她换成了最新款的包和苹果手机。

你当然可以苛责卡丽莎迷失在了物欲里。但事实上,像她这样的工人阶层的孩子,能坚持考上大学的已是凤毛麟角。

例如大西洋月刊发表的《一个美国“新贵族”的忏悔》一文,明确写到美国38所精英大学中,来自收入前1%家庭的孩子远远超过了后60%的总和。这样看来,似乎卡丽莎的“堕落”也变得情有可原。

而卡丽莎从小的玩伴,那些来自小城的、工人阶层的孩子,20%会在高中前辍学。全美公立大学里,只有46%的学生能够正常毕业,退学的基本是寒门子弟。



▲无心学业的美国高中生

“寒门难出贵子”,已经成了美国社会的普遍现象,这也造成了“读书无用论”在底层民众中大行其道。甚至一部分蓝领家庭开始出现“反智主义”的苗头,认为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学习优秀是一件极为可耻的、娘娘腔的事。

偏远小镇的学校里,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是被霸凌的对象,他们被称为“书呆子”或是“老师的乖宝宝”。而敢于反抗学校秩序的调皮学生,则成为孩子中的明星,享受着姑娘的青眼相加。

有趣的是,这竟与我父辈的经历不谋而合。

03中美分野

我在一座北方城市的边缘长大,那里有一家规模巨大的国有企业。我的爷爷奶奶都是厂里的职工,小叔和姑姑接了他俩的班。父亲则考上了大学,进入机关工作。

事实上,当年的父亲是个“异类”。身边人无法理解他为什么不选择留在工厂,享受熟悉的人际关系、清晰的职业道路和远远高于机关的福利。在当年的国企子弟的眼中,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会影响早已明确的未来。因为即便考上大学,也没有比“子承父业”更好的选择。



▲六七十年代的国企宿舍楼

另一边,工厂里处处洋溢着的男人荷尔蒙,则让他们更热衷于在球场厮混,将打架留下的疤痕视作荣耀。

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蓝领工人依靠美元的强势编织了第一代美国梦。男人进厂做工,女人操持家务,就能供起一套房、一辆车,养两个娃、一条狗。工会与资本的长期斗争,又形成了天然的对立。在蓝领们看来,与机器为伍才是男人的骄傲,那些坐在办公室的高学历“娘娘腔”,只是老板的帮凶。



▲60年代的美国工人小镇

半个世纪前,中国和美国的工人阶级就这样神奇的在教育理念上取得了一致。

但是,随着90年代中国国企改革的推进,下岗潮到来。人到中年却突然失去了工作的人们终于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开始砸锅卖铁培养孩子,奠定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格局。

但大洋彼岸的美国工人,却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04“反抗到底”

2015年,福耀玻璃掌门人曹德旺来到位于美国“铁锈区”的代顿市。这里曾是福特汽车重要的生产基地,却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黯然倒闭。老曹在废墟上建起了玻璃工厂,开始大量招聘当地的失业工人。



▲曹德旺在美国分厂落成典礼上

整整2000个家庭,7年没有正式工作。起初,当地人对中国企业家的到来感恩戴德。然而真正开始工作之后,不满开始蔓延。福耀支付的薪水远远低于当年的福特,而且生产环境“恶劣”、加班也是常态。

于是,一部分工人开始寻求工会的介入。在他们看来,即便福耀美国分厂仍然处在亏损状态,但是“伟大的工人阶级”绝对不能忍受这样的待遇。



如同那些疫情中仍然喊出“不自由毋宁死”的美国人一样,蓝领们也秉持着“反抗到底”的信念。即使7年前“逼死”福特所造成的后果如此惨痛(福特倒闭后,多家媒体披露,工会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稻草),他们依然拒绝“同舟共济”。

这种近乎“反智”的天然“恨意”,让许多工人家庭并不希望子女成为“敌人”。而美国大学里精英阶层,同样也在歧视来自小城的学子。

敌视,总是相互的。

05美国的“种姓制度”

虽然美国是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新移民”国家,但早在19世纪60年代,封闭的“贵族阶层”就已经隐秘的成长起来。

1860年,波士顿著名诗人、医生、作家奥利弗在大西洋月刊发表了著名的《新英格兰地区的婆罗门》一文,自誉为美国的“高种姓”阶层(婆罗门是印度种姓制度中的最高等级),并将引领美国社会视为自身使命。

文章一经发表,很快迎来了高收入白人群体的响应。而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均为美洲早期殖民者的后裔、信奉新教、同属盎格鲁撒克逊人。

如今,“波士顿婆罗门”已经成长为美国上流社会的顶尖圈子。他们财力雄厚、诗书传家、世代在哈佛、耶鲁接受教育,并珍视血统纯净,不接受对外联姻。



▲美国贵族圈

在顶尖学府,这些精英孩子对来自偏远、底层家庭的学子有着发自内心的鄙视,他们发明了各种侮辱性的绰号,例如“红脖子”、“白色垃圾”等等。如果说“种族歧视”这顶帽子还能让他们对移民有所顾忌,那白人之间的歧视则更加赤裸裸,并且不被约束。

事实上,二者的交际圈、生活方式,甚至口音都完全不同。美国白人,俨然按照社会阶层分化成了两个种族。

另一边,那些贫民子弟即使熬过了大学同学的白眼,也会在应聘时遭遇歧视。

06贫民与亚裔的壁垒

美国有着公认的三大高薪行业——华尔街、律师、医生,而他们在招聘时无一例外的极为看重课外活动。因为这证明你能够适应高压力的工作,并平衡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老板们希望员工不仅能在一起协调工作,更能在下班时间打成一片。



当然,这是美好的工作状态。但对贫民子弟而言,学校里的精英圈子不可能允许他们进入。所以,他们面试时听到最多的评语是:

你的分数很好,但仅此而已。

至此,社会上升通道被完全堵死。对于那些底层家庭来说,与其在投入巨大成本之后竹篮打水一场空,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参与这场玩不起的游戏。

上学?上什么学!

同样的困境也在亚裔中蔓延。若论成绩,亚裔学子在北美无出其右。数据显示,加州学生中,亚裔占比11%,却拿到了60%以上的国家奖学金;各学科的奥赛,亚裔占据了绝对优势;而加拿大每年公布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前五名几乎被亚裔包揽。



▲拥有许多亚裔面孔的优质高中

然而,强势的学业成绩并没有换来与之相符的顶尖学府入读率。以最新一期哈佛新生为例,有11%是体育特长生,其中7成以上都是白人。另有15%的“继承录取”名额,更是几乎被白人完全把持。

是的,你没看错——“继承录取”。只要你的直系亲属曾是哈佛校友,便能享受加分。

就是如此的明目张胆。

而在最新公布的美国“教育平权法案”中,所谓“平权”,就是打压亚裔录取率,将名额更多的分配给拉丁裔、非裔学生。



▲拉丁裔在美国话语权与日俱增

再让我们看看这届哈佛新生的种族比例——白人学生占比47.2%,亚裔占22.6%,拉丁裔占11.1%,非裔占10.1%。显然,一半白人学生都是靠着“体育”、“继承”等特权入读,而拉丁裔和非裔破10的比例,无疑是踩着亚裔学子的脑袋上来的。

07歧视的标签与求职的困境

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曾说:

美国精英教育系统不仅仅是为了选拔和培养英才,更重要的是要维持盎格鲁白人文化优势,保持白人精英阶层的统治身份。

所以,即便亚裔家庭在美国普遍都是中产阶级,对孩子教育的投入不遗余力,并听从“升学顾问”的指导,重点培养的孩子的体育艺术修养和领导力。但是在精英学校里,老师会无视亚裔学生的课外努力。重要活动的主角,永远是自带光环的白人小孩。

亚裔孩子,被死死的贴上了“考试机器、个性胆怯,生活无趣,不擅社交,没有创造力”的标签。



▲哈佛里的亚裔学生

而到了求职环节,亚裔们面临着与底层白人一样的困境。HR希望得到周末陪他打马球、下班陪他去酒吧的“兄弟”。这种人为竖起的文化壁垒,成了阶级上升通道的守门恶犬。

少数族裔在挣扎,底层白人放弃了抵抗,选票成为了他们唯一可被榨取的价值。而上层的精英,也在面临着极端的竞争压力。

08精英的焦虑

冈恩高中,坐落于斯坦福大学旁的富人区,是全美最负盛名的私立高中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天空之城”,却在2015年接连发生了5起学生卧轨自杀案,震惊了美国社会。



▲哈瑞李:冈恩高中卧轨学生之一

成绩、友谊、睡眠,只能三选二。

这是冈恩中学的流行语。作为斯坦福教授或硅谷精英的子女,他们要在四年内达成优良的平均课业成绩和统考分数,还要选修7门大学预读课程,再加上各种奥数、体育、辩论、公益等活动。

如此压力下,学生们只能放弃睡眠,选择成绩和友谊。但在高三学生萨拉看来,所谓的“友谊”也只是为了融入各个社团的塑料情谊:

许多人假装晚上9点早早入睡,半夜3点又偷偷爬起来学习,就是想迷惑他的同桌……我们生活在充满敌视和仇恨的教育系统里。



▲冈恩中学所在的小镇

50年前,优质私立高中的生源极少,有着惊人的升学率。盎格鲁白人的家族企业掏出巨额捐赠,换取子女进入哈佛、耶鲁的特权。如今,这一传统仍在延续,而互联网新贵和精英移民的子弟,却不得不为了所剩不多的名额“肝脑涂地”。

压力已经大到承受不起,但我不想混的比我父母差。

萨拉说。

09美国衰落的本质

从教育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育最突出的作用有二——启发民智、促进阶级流动。

而如今的美国,底层人民对教育的抵触几乎已无法逆转,这让“启发民智”的功能接近报废。在这个世界第一强国里,有三分之一的年轻人还相信地球是平的。再看看他们在疫情肆虐期间的反智表现,也就变得可以理解了。



另一边,教育的上升通道作用不仅被完全消解,更是充当起了阶级壁垒的角色。

事实上,社会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越复杂,越有利于上层阶级。但上层之上还有顶层,相比那些每年为常青藤大学捐出7位数的顶级富豪,真正扛着美国向前的新产业精英,却被下一代内卷化竞争搞的焦头烂额。

而教育造成的更大裂痕在于,当制造业从业者与华尔街精英的互相仇视从学生时代生根,也就必然呈现出“产业空心化”的格局。掌握话语权的权贵将制造赶出了美国,同时用各种金融产品收割着中低层的财富。整个国家从上到下,从教育到产业,开始四分五裂,鸿沟越拉越大。

回顾美国的成长史,兼容并蓄的吸纳世界人才,无疑是助其称霸世界的重要因素。而如今的美国,正在川普的带领下关紧大门。同时,这位利用底层民众情绪上位的总统,显然并不想尝试缓和阶级对立。他要继续利用这个优势,延续自己的任期。



其实,只需要两三代人的时间,鸿沟就会变得无可弥补。

留给美国的时间,不多了……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41958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