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一个不敢统 一个不敢独 寻找“第三条路”?(图)

香港01 0



国民党主席江启臣日前接受媒体专访时抛出一新议题,他盼国民党能够思考,找出统独以外的"第三条路"。但是,台湾历来关于第三条路的探讨,无非仅是对统独加以遮掩的政治言语,扣掉词义诡辩之后,台湾眼前的道路事实上"非统即独", 且进一步考量北京方面为维护主权完整愿"不顾一切",独的道路势必也窒碍难行。

  为此,多维新闻以"台湾的第三条路"为题,以七则稿件解构 "第三条路"的本质仅是选举包装、迴避两岸终局方案的"假议题",並提出台湾能否在一个中国主权底下求得自主空间的另一种思考模式。

  随着双方关系的发展,从对抗、交流接触、和缓再到陷入僵局,台湾内部对于两岸之间的定位,是统是独,抑或是维持现状,缤纷如万花筒,各种论述或包装,层见叠出。尽管对北京刻意保持距离感,在台湾政治光谱偏独的泛绿阵营,向台湾选民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张时,亦很难迴避身边这位"巨大的邻居"而不谈。

  1999年民进党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明白宣示"台湾已是一个主权国家,名称叫做中华民国",解决"中华民国"这一名词对民进党的尴尬,以及用"维持现状"来包装自己的台独主张。2000年台湾政党轮替,陈水扁上任后宣示"四不一没有",並以"新中间路线"这种原本用来妥协"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名词,解释台湾内部统独力量的折冲,並安抚独派,"务实"处理两岸之间的各种"现实"问题,拉远一点来看,何尝不是一种"维持现状"的变形?



  蔡英文后为求连任,再抛出"中华民国台湾"这一新名词,将中华民国和台湾融合一起,大体基调仍是"维持现状"。(中央社)

  到了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先是提出尊重"九二会谈"历史事实,盼望在两岸关系上,维持马英九任内的"现状",可惜北京回以"未完成的答卷"。蔡英文后为求连任,再抛出"中华民国台湾"这一新名词,将中华民国和台湾融合一起,大体基调仍是"维持现状",框架上则不脱1999年《台湾前途决议文》的范围,试图在台独与中华民国之间,找到适合自己选举宣传的共同频率。

  把视野拉到国民党身上,国民党面对党章内的"统一神主牌",既不能独,也不敢统,所谓的"维持现状"也只是以拖待变的权宜之计。

  近年来台湾民众的"台湾人认同"逐年递增,虽偶有震盪,但至少可以确定一件事情是:单一的本土台湾认同已成为主流。国民党即便真敢在政治光谱上稍微往"统"那边靠近一点,都会面临到台湾社会的"亲中舔共"指责。为了政党的生存,为了让台湾社会接受泛蓝的选举语言,国民党终究只能够抛出暧昧不明的"选举名词",国民党面对的危局恐怕也没有让国民党有稍作长远思考的时间,困守住泛蓝基本盘已让国民党筋疲力竭。所谓统独以外的"第三条路",之于国民党,更像是"安抚"台湾民众的话术。

  总的来讲,统独以外的第三条路,从台湾实施民主化以来,选举走了近30年,蓝绿终究离不清要统还是要独,关于"第三条路"的说词,则是因应此刻台湾民主选举的"包装"。

  台湾的恐惧 蓝绿的避答

  在讨论统独问题时,台湾内部的两大党──国民党与民进党,常常会陷入"一个不敢统,一个不敢独"的窘境,这固然牵涉到台湾内部与外部的复杂因素。从内部来看,共有两条轴线。

  


  根据长期探讨台湾人认同问题的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比例整体趋势持续增加。(资料照片)


  其一是逐年上升的台湾人认同问题。根据长期探讨台湾人认同问题的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比例整体趋势持续增加,到了2020年的6月,已达到历史新高点的67%;曾是最大公约数的"既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的比例,自2007年让出冠军宝座,到了现在只有剩下27.5%;而"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到了现在更是只剩2.4%,已被台湾社会给边缘化。

  这样的变化趋势,尽管台湾内部有人认为,是由于台湾自李登辉、陈水扁执政后,推行去中国化的教育政策,导致台湾人的认同改变,但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认同自己属台湾人的族群,並非仅限接触新版教材的年轻人,有相当多数过去受正统"堂堂正正中国人"教材的中老年人,自己的认同也发生转向。

  第二条轴线是台湾人对北京的疑惧。随着中国大陆崛起,军事和经济实力已成东亚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北京统一两岸越来越具现实感,台湾人对大陆的态度不再从容不迫。一方面台湾的本土政党,因为选举利益不断强化"中国威胁论",于是仇中、抗中、恐中的流言蜚语流窜于台湾民间,让台湾民间总会自发的对中国大陆产生抵抗的心理作用。

  如马英九执政时,在地缘经济考量下推动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尽管对台湾经济确实有其助益,却被反对力量贬为"糖衣毒药",甚至闹出终结自身政权的"太阳花学运";又或者如2019年香港(专题)反修例运动炒作的"芒果乾"(亡国感谐音),台湾被恐慌和疑惧的心理冲昏了头,"今日香港,明日台湾"对许多人来说,不再是飘渺的海市蜃楼。

  台湾内部的政治环境如此,致使蓝营方面碍于上述两条轴线的影响,也羞于启齿谈统。尽管国民党党章明定"实现中华民国为自由、民主、均富和统一的国家",但一旦想要认真统,在台湾将难以取得执政地位。台湾人认同的上升,以及对中国大陆崛起的疑惧,令民进党取得在台湾选举宣传的环境优势,但民进党虽有"台独党纲"诉求将台湾正常国家化,但台独一推动,台海即兵凶战危,不仅踩到北京《反分裂国家法》的红线,华府也不会任由台北轻易挑启战端,所以"不敢独"。几十年的演变下来,"维持现状"成为台湾政坛的公约数。



  马英九执政时,主张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两岸论述,也是维持现状的一种变形。(资料照片)

   "第三条路"只是选票提款机

  统独之外的"第三条路",很大程度来看,应该又属政党之间的口水战,换个说法来"维持现状"骗选票,但所谓的现状,事实上需要美中台三方面的"有意维持",以建构出三方都需要的模煳空间,这种模煳空间绝对必要。

  只不过,这种模煳却也容易一触即溃,三方的其中一方(尤其是中美)若想打破这种模煳,将某些"战略模煳"清晰化,便意味台湾将无从迴避非统即独的路线选择,但是若考量到北京方面的决心,独的这条路势必艰困难行,也走不到尽头。

  悲哀的是,每到选举,台湾政治人物总爱大谈统独、国家存亡,这作为选票提款机,晓得这最能博取台湾民众的关注,且显然"说的能比做的多",不必负责,又能转移大众的注意力,轰轰闹闹每四年过去,双方再次辩论一次,导致对台湾的未来,要统要独,没人能给出负责任的答案。

  台湾经济实力最傲视全球的时候,也是台湾国际参与空间最大的时候,奉劝政治人物务实点,让折腾台湾数十年的这道烂疮,早日得到治疗。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41288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