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第二波疫情已成必然,中国准备好了吗?(组图)

丁香园 0

必须面对的未来:新冠疫情二次冲击截至今日上午 9 点,全球累计确诊新冠病例已经突破 3000 万。

随着全球各国的封锁措施逐步解除,在经历短暂的平稳后,欧美国家疫情开始出现反扑,每日新增确诊呈持续上升趋势。



图源:丁香园・丁香医生疫情地图

 



图源:丁香园・丁香医生疫情地图

昨日,英国通报新增确诊 4926 例,刷新 5 月以来单日新增记录,近 7 日平均新增确诊突破 4000 例。据英国首席科学顾问瓦尔斯预测,到 10 月中旬,英国的单日新增或飙升至 5 万例。对此,首相鲍尔斯称英国疫情已经到达「危机四伏的转折点」。

9 月 18 日,法国单日新增确诊 13498 例,为疫情以来最高值,聚集性感染情况激增。意大利、德国单日新增确诊人数维持在 1000~1500 的高位,西班牙近一周单日新增确诊均过万,成为了第一个累计确诊突破 50 万的欧盟国家。

尽管当前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管控,但多国再次出现危机,让我们不得不关注一个话题:天气转凉,秋分已过,中国会迎来第二波疫情冲击吗?

事实上,多位专家已经对此给出肯定答案。

早在今年 5 月,据第一财经报道,钟南山院士已经表示「中国仍然面临新冠第二波疫情的挑战」。

今年 6 月,中疾控高福院士和冯子健教授在《柳叶刀》发表文章指出,我国仍需要面临全球第二波疫情带来的冲击。

9 月 20 日,张文宏医生公开表示:「今年冬天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



张文宏发表讲话

图源:YouTube 视频截图

中关村美年公众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长宁毅表示:「中国如果出现疫情反复,最有可能来自境外输入,但规模不可能与 1 月的武汉疫情相提并论,也不可能出现超过一万例的一波疫情。国内第二波疫情将主要呈散点式局部流行,比如此前北京、东北等地出现的小规模疫情,今年秋冬季极有可能再次出现。」

新冠遇上流感:合并感染、双重流行

我们已经知道新冠疫情必然在秋冬季节重现,就不得不讨论它和每年秋冬都会出现的「老朋友」流感相遇的情况。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 300 万至 500 万重症病例和 29 万至 65 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呈冬春季节性流行的流感每年可带来平均 8.8 万例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占所有因呼吸道疾病死亡的 8.2%。尤其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和其他慢性基础疾病患者而言,流感的危害更为严重。

一个相对的好消息是,「在新冠背景下,今年秋冬的流感发病率可能会出现小的降幅,因为疫情防控中的社交距离、勤洗手和佩戴口罩等措施,也大幅度减少了流感病毒的传播。」宁毅教授表示,在秋冬季来临的当下,更应该强化这些有效的保护措施。

这一点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已经得到印证。

有医生在微博发文称,今年不光感冒少,往年这个时候流行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也都少了。而钟南山院士在 5 月份接受央视采访中也提到,过去三个月里,流感患病率减少 90%,「因为大家都注意保持距离、戴口罩,流感也少了。」



图源:微博截图

而我们必须面对的双重挑战则是,新冠和流感的合并感染、双重流行。

先看合并感染。

以此前流行过的、新冠病毒的表亲 SARS 为例,今年 2 月,《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发布的一篇回顾性研究指出,13% 的 SARS 确诊病例被发现同时感染季节性流感。而且合并感染的病例临床表现更重,病程更长。

2 月 14 日,在一篇发表于预印本论文平台 medRxiv 上的研究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李艳等人分析了自 2020 年 1 月 21 日至 2020 年 2 月 9 日的 8274 名新冠病毒密切接触者,发现 316 例患者中,6 例出现合并其他病毒感染的情况,包括 2 例甲流感染和 1 例 H3N2 流感感染。

5 月 14 日,北京医院呼吸科教授、大内科主任孙铁英提到,在武汉收治的 50 例重症新冠肺炎病人中,有 18 例流感核酸检测呈阳性,「新冠病毒和流感合并感染者很多」。

再看双重流行。

同样是通常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流感和新冠的双重流行给鉴别诊断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症状十分相似的情况下,很难区分清楚哪些是新冠、哪些是流感的病例。」孙铁英教授表示。

宁毅教授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出现「严打和忽视并存」的情况,也就是对新冠非常重视,但忽略了合并感染或双重流行带来的威胁。

「对所有出现症状的患者,我们首先要排除新冠,这将给医疗系统带来一定的鉴别诊断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症状难以区分,个人可能对疾病存在侥幸心理,因此,也存在延误就医和发生家庭传播的可能性。」

因此,在流感高发季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防疫措施。

流感疫苗接种成首要难题

目前,流感疫苗在我国属于第二类疫苗,大部分省份基于自愿、自费的原则接种。尽管北京、深圳等地近年来针对重点人群开展了免费接种,但此后 2012 年的北京,60 岁以上老人的接种率仅有 38.7%,远低于世卫组织 75% 的理想水平。

冯子健教授曾于 2018 年表示,中国流感疫苗「每年供应市场的有 2600 万,但只能打到 2000 多万」,接种率仅 2%。而参考美国 CDC 数据,2018~2019 年全美流感疫苗的接种率未成年人达到 62.6%,成人达到 45.3%。

对此,宁毅教授认为:「在新冠疫情可能出现的情况下,老人、慢性病人群和医务人员应该接种流感疫苗。」但造成中国流感疫苗低接种率原因不仅在于自费,更在于中国民众对流感疫苗的认知仍存在缺失。

2013 年,《中国公共卫生》发表一篇关于流感疫苗接种影响因素调查显示,在未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中,有 62% 的人认为没必要接种疫苗。21% 左右的人不知道该去哪里接种疫苗,另分别有近 6% 的人表示对疫苗缺乏了解,5.5% 左右的人称因为需要自费,剩下 3% 到 4% 的人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表示怀疑。

「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这项老生常谈,在今冬的双重危机下,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难题。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院士曾公开表示,为避免新冠合并流感加大的社会负荷,流感疫苗「应在 9 月底之前接种,一般不晚于 10 月」,同时,今年也需要充分扩大接种人群。

9 月,中疾控发布《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0-2021)》,其中特别提到,今年全国各地的疫苗工作尽可能要在 10 月之前完成。

为了配合疫苗接种工作,今年,流感疫苗首批批签发时间提前了一个月。据财新网报道,7 月 14 日,中国生物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流感疫苗获得了 2020 年国内第一批流感疫苗生物制品批签发证明。

截至 8 月底,流感疫苗共计批签发 1054 万支,同比增长 52%。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冯录召预测,2020 年流感疫苗批签发量预计达到 5000 万剂。但冯录召同时也提到,5000 万剂批签发量也仅能覆盖中国 4% 的人口。



图源:参考文献 3

一些疫苗生产厂商在接受财新采访时表示,目前,企业同比产能已增加 30% 到 40%,如果后续需求量大,可能会延长生产时间至 11~12 月。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 2017 年流感季,全美分发流感疫苗已经超过 1.5 亿剂,目前,中国的流感疫苗查能仅相当于美国 1980 年代初期水平。

医院给你打流感疫苗了吗?

在所有推荐优先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中,医护人员无疑是最为重要和特殊的角色。

由于在日常诊疗活动中接触感染源的机会较多,医护人员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要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一项对 1957~2009 年全球 29 项研究的 Meta 分析显示,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医务人员每季节实验室确诊的流感发病率平均为 18.7%(95% CI:15.8-22.1%),是健康成年人的 3.4 倍(95%CI:1.2-5.7)。

在感染流感病毒的医务人员中,35% 为无症状感染,75% 以上出现流感样症状后仍继续工作,但中国医务人员接种疫苗的状况却十分不容乐观。

两项国内研究的数据显示,中国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仅为 15%,远低于其它国家 46.7% 的医务人员接种率中位数。而据美国 CDC 官网数据,2018~2019 年度,全美医护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达到了 81.1%。

为提高我国医护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2019 年底,《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9-2020)》首次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应该为医务人员免费接种,医务人员应该主动接种并达到高覆盖率。

但事实上,许多医务人员在丁香园发表评论表示,所在医院并没有提供流感疫苗免费接种。







丁香园论坛截图

同时有研究显示,尽管提供免费接种、提高接种服务的可及性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但是,如果缺乏立法或强制接种要求,医务人员接种率仍难以达到较高水平。

危机在前,我们的医务人员「被」准备好了吗?「被」保护好了吗?

在今年 9 月印发的新版《流感疫苗指南》中,医护人员已被列为首要的推荐优先接种人群,其中包含了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北京已率先投入实际行动。据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北京市流感疫苗接种第一阶段定于 9 月下旬开始,主要面向自费接种人群。

第二阶段主要面向免费接种人群,分三个批次进行。第一批次面向中小学生,第二批次面向 60 岁以上京籍老年人,第三批次主要面向重大活动应急保障人员,其中包括新冠疫情防控一线医护,接种时间将于 11 月中旬开始。

而其他地区是否有相关措施确保医务人员的流感疫苗覆盖,暂时还不明确。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40868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