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牙”不只为了美!真正的目的是「调整咬合」(图)

生命时报 0

牙齿,似乎成为评判颜值的第二标准。为了避免成为“地包天”“月牙脸”,很多人开始关注牙齿不齐、前突等口腔问题。

然而,牙齿矫正并不是简单的“箍牙”,它也有矫正时机并需要长期管理。



《生命时报》采访权威专家,为你提供牙齿矫正的专业建议,帮你拥有一口整齐牙齿。

专家小传

许天民,北京大学口腔正畸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主任委员



牙齿矫正,目的不光为了美

大家普遍认为“矫正牙齿”是为了提升形象,但许天民介绍,正畸行业近年来受关注度的迅速提升,主要与公众健康素养提高和科技进步相关。

老少正畸,目的各异

临床上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正畸,排齐牙齿、改善脸型是主要目的。但也有不少青年人、老年人进行牙齿矫正是为了健康。

表面上看,牙齿矫正就是将牙齿排列整齐,但其最终目的是调整咬合。牙列不齐会导致牙齿咬合力量不均,造成牙齿易磨损、松动、脱落。

若出现反常咬合,更会影响咀嚼功能、发音、嘴唇的闭合。所以牙齿矫正能进一步起到协助消化及营养吸收、避免口腔黏膜干燥、增强口腔抗感染能力等作用。



还有些正畸是术后“再调整”。对于一些严重的骨性错合状况如“地包天”“兜齿”等,已经不是简单的牙齿问题,涉及颌面畸形。此时还需要进行正颌外科手术。

由于手术是骨骼的移动,无法做到非常精细,所以术后常规要进行半年左右的正畸治疗。

技术进步,降低门槛

公元一世纪,罗马医生教人用手指推牙,以矫正错位牙,这是最原始的矫治技术,当时病人很痛苦。

随着科技、医学的发展与进步,牙医们逐渐探索出用钢丝“箍”住牙齿的辅助工具——矫治器,但这种最原始的材料繁琐费力且不美观,于是又逐渐出现了钛合金矫治弓丝、直丝弓矫治器等不同材质的矫治器。

金属牙套的矫治力度强,但只能在医生操作下进行拆卸清洗,患者佩戴时还会有异物感较强、美观性差的问题。

隐形牙套的出现大大改善了正畸期间的美观和舒适性问题,因而成为了现代人牙齿矫正的“新宠”,让越来越多人愿意接受和采用口腔正畸。

但要提醒的是,隐形牙套的力学性能还达不到固定牙套的水平,对于复杂错合畸形的矫治,固定矫治器仍是最可靠工具。

牙齿矫正是否有最佳时机


对于不少人来说,正畸也算一笔不小的开销,因此总想得到最好的效果,想要在最合适的时期进行矫正。对此许天民表示,正畸何时都来得及。

恒牙几乎完全萌出、牙弓发育基本完成的青少年(11~13岁),牙槽骨可塑性很强,牙齿矫正一般能在两年左右完成。

成年人生长发育虽已停止,骨骼外部形态已稳定,但骨内部的再生改建能力依然存在。

因此,只要牙周状况良好,任何年龄都可以进行牙齿矫正。但具体矫正时间因人而异,成年人可能比青少年更长一些。

有些成人患者担心年龄大了再矫治,一定会造成牙齿松动。但其实,造成牙齿松动的原因主要是牙周病,它与口腔清洁程度不够、牙槽骨萎缩吸收等有关。

牙齿矫正是一种缓慢的生物改建过程,被移动牙齿的一侧骨吸收,另一侧骨新生重建,最终使牙齿移动至正常位置。这个过程是渐进的,牙齿最终会在新的位置长稳。

矫正后,刷牙是关键步骤


牙齿矫正往往需要两年以上,过程中,患者会遇到各种问题,“坚持”成了最难的事。

1

酸痛无力属正常


由于矫治器给牙齿带来的应力,和牙齿想回到原位的力之间的相互拉扯,患者初戴时牙齿会出现松动、酸痛、咀嚼无力的情况,但这也是牙齿逐渐适应的过程,一般三五天就能缓解。

2

谨遵医嘱常复查

由于患者佩戴的矫治器材料和牙齿变形程度不同,不同人复查时间并不一致,因此不能根据网上资料自行判断。

3

积极刷牙别懈怠


戴上矫治器后,患者的刷牙难度和频率都将大大增加。

如果戴的是非隐形矫治器,可使用小头牙刷或正畸专用牙刷从矫治器上下两个方向进入、水平颤动拂刷;中间缝隙处可借助冲牙器、牙缝刷、牙线等工具进行清洁。

若是隐形矫治器,要在吃饭之前摘掉,否则食物残渣或饮品汁液会流入矫治器中,既伤害矫治器又腐蚀牙齿,饮食后也要记得做好清洁再重新佩戴。



4

钢丝突出向内弯


佩戴金属托槽牙齿矫治器者,在牙齿逐渐“回归正轨”的移动过程中,结扎丝头可能会因刷牙等而改变位置,造成扎嘴等问题,由于结扎丝是软的,患者可自行用手或其他工具直接将其推向矫治器的背面即可。

若出现托槽磨破嘴皮的情况,可将其用保护蜡贴上,以起到一定防护效果。

5

矫治过后注意保持


保持器佩戴对保证矫治后期效果尤为重要。

青少年矫正者通常保持器佩戴到生长发育结束。

成人则建议终身佩戴,而且即使如此,“好动”的牙齿仍可能会出现变化,因此成年人需根据个人情况,每半年到一年复诊一次。

需要提醒的是,隐形牙套只是一个矫正工具,只有正畸医生才知道牙齿排在什么位置最符合口腔生理和功能要求。因此,即便要选择隐形牙套,也要找正规、有资质的医师。▲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40038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