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产父母对孩子的焦虑 不过是场自我感动?(组图)

凤凰WEEKLY 0

>暑假临近尾声,听说中国家长们的钱包,都瘪了一圈。一位母亲在网上晒出的暑期账单,炸翻了一群心态崩塌的父母:三大必备课程“奥数+英语+编程”,加上任意一项兴趣班,咬咬牙再让孩子出国游个学,8万元转眼就花得精光。




还有的老母亲整日奔波在工作和接送娃上培训班的路上,直接累得中暑晕倒。




“从中产到破产,只需要一个暑假”这种话,顶多只能体现家长有多舍得给孩子的教育花钱,却写不出中产爸妈在报班择校时的殚精竭虑,更写不出他们替孩子规划前途的时呕心沥血。

中国三千万中产家庭,几乎所有当爹当妈的人都在日夜琢磨着同一个问题:

“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对得起孩子?”




教育的本质,就是拼父母吗?

刘先生热衷带娃,如今,他早已对北京补习机构什么“0期、1期、2期、3期”之类的“黑话”全都了如指掌:

“为了多压榨出孩子们的学习时间,所有培训机构几乎同时开始,同时结束。期末考完第二天就开始的,就叫0期。”

在家长群里,暑假时的聊天都是这样的——“你们家孩子安排到几期了呀?”又或者是,“今年准备去哪国呀?”

这似乎已经成了当代中产孩子的“标配”:从幼儿园开始学英语,10岁前就去过三到五个国家,体育类和乐器类兴趣班都得分别至少报一个,上了初高中更是各种名师家教连番上阵,爸妈誓死争取在16岁之前让孩子半只脚跨进名校的大门。




但中产父母们,甚至已经不满足这些“标配”了,他们的脸上永远写着三个字:我家的孩子,不能输。

于是“鸡娃教育”成为了当代最受追捧的育儿方式。“鸡娃”是“激娃”的谐音,意为各位“虎妈”“狼爸”们不停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激励自己的娃,时不时就给孩子“打鸡血”。

在鸡娃圈,父母们共享着信息和焦虑,探索出一条更“拼”的育儿道路:学英语不能用国内的教育方法,要沿着剑桥英语的体系走,去考剑桥KET等;钢琴课要遵循英皇钢琴乐理,提前计划好香港考级......

为了给孩子找到足够有分量的“战友”来实现互相激励,一些牛娃家长们甚至不会去选择机构的大班,而是自己攒班。通常不到十个人,指定教材和目标,然后到机构指定老师,至于学费,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内。

教育成了狭窄的赛道,各种鄙视链也随之出现,哪怕是报个兴趣班,也有高低之分。

就像《三十而已》里的顾佳不惜卖掉自己的奢侈品也要为孩子报马术班一样,中产精英们哪怕勒紧裤腰带,也要为孩子报最“上档次”的兴趣班。




中产父母们最害怕听到的话,是““别把孩子耽误了”,生怕因为自己的错误决定而断送了孩子本能更好的前程。

中产父母们说给自己听的最多的话,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和“一切为了小祖宗”。

有的爸妈愿意花十多万送孩子上少儿编程课,有的爸妈苦心维护着自己在艺术圈、电影行业的人脉,只为日后某一天孩子成绩不够好可以走艺术生的道路。

还有的爸妈为了买到“牛校”旁边的学区房,只能咬牙卖掉现在住的大房子,全家人搬到30多平的昏暗“老破小”中蜗居。牺牲了整个家庭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生活质量,只为了把孩子的起跑线提前。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也许是本世纪最大的谎言,但家长们不得不信,而且他们更深信:

自己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成功的孩子,一定快乐吗?秦女士是一所重点中学的老师,她对孩子的标准永远是100分。有时儿子考了98分,她忍不住训斥:“我班上的孩子一半都考了满分,你为什么做不到?”工作和育儿的双重压力让秦女士患上了抑郁症,甚至在孩子某次考了72分后吃安眠药自杀……


拥挤的赛道上,焦虑到面临崩溃的又岂止是父母。中产家庭的孩子们有的3岁就进了补习机构,上学比周末轻松,周末比暑假轻松。纪录片《起跑线》中,记录了北京一个7岁女孩的周末一天。

小学2年级的她,从早上7点开始奔波在北京的各大角落去上各种培训班、兴趣班,忙到连中午正经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只能和妈妈一起在面馆简单地扒拉了几口面。

一天下来,疲惫不堪的女孩面对摄影师“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些课”的问题时,她说:有些课是喜欢的,但有些一点也不感兴趣,但她不敢告诉母亲。


电视剧《小欢喜》里的乔英子她妈,身为物理辅导名师,为了女儿的高考辞职陪读。这位“虎妈”不仅在衣食住行上精雕细琢,更是对女儿每次考试和排名都谙熟于心,甚至亲力亲为研究试卷,每次考试前还要给女儿再出两份卷子练练手。这般典型的“鸡娃教育”,换来的是女儿连续34天失眠,崩溃到选择跳河轻生。


17年,一位68岁上海退休教授写了一篇《牛蛙之殇》,讲述自己6岁孙子是如何在“幼升小”的战争中苦不堪言,最后以失败告终,还患上了抽动症(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的悲剧。18年,一位北大留美硕士将父母拉黑,万字长文控诉父母的“控制与伤害”,坦言自己即便上了北大,也融入不进去。


教育仿佛错了位,家长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孩子却觉得自己的人生宛如在牢笼中。家长累,孩子也累,还没等到成功,孩子先失去了个性。这样的赛跑,真的能抚平中产家庭的焦虑吗?

文章开头那个热衷带娃的刘爸爸,正是一步步苦读考到了清北,实现了阶级的跃升。他的儿子钢琴弹得很好,但刘先生决不允许他成为一个钢琴家。兴趣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为了成为帮助孩子进入名校的工具。

“目前的最大期待,就是期待他有天可以成状元。”这是某位985大学毕业,在孩子3岁时就辞职当全职妈妈的家长的心声。


一个状元的养成有多难?有媒体在统计了历年高考状元的家庭背景后,发现他们近80%来自于中产家庭,父母多是教师、公务员和工程师。同样的家境,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能够成为状元?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破除那些关于状元的刻板印象:“他们都是书呆子”、“天才型孩子,连补习班都不用上”、“一般是高分低能”......在B站上有一则百万级播放量的视频,UP主请来了今年上海市的高考状元姚同学,聊天时上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广大网友最关心的:“有没有报课外辅导班?”


谁知姚同学大方承认自己从初一开始到高考,在同一个教育机构上了整整6年的精锐VIP1对1课外培训班。正当大家都以为这又是个“题海战术”下成功的“鸡娃”时,姚同学却画风一转,开始分享起自己的日常:高考前连看15集《猫和老鼠》、平日里喜欢看金庸武侠、擅长做颈椎操、当上象棋社社长、每日食堂冲刺时跑在最前面......每个点都逗得观众乐不可支,弹幕里不停飘过无数的“哈哈哈哈哈哈”。

视频到最后,连UP主都忍不住惊呼:“他节目效果真的爆炸!”评论区更是沦陷在这个状元的风趣和自信中:“怎么可以有这么有趣的学霸!”


论成绩,这个男孩高考总成绩624分,是今年上海高考的最高分,清华北大同时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论性格,他能在短短10分钟的视频内圈粉无数,这么优秀又快乐的孩子,到底是怎么养成的?作为一个典型的从中产家庭走出来的状元,姚同学的妈妈是上海师范大学毕业的一位语文教师,爸爸是上海交大毕业的工程师。谈及自己为什么能考出如此高分,姚同学认为首先离不开自己和父母之间良性的亲子关系。

他亲切地称爸爸是家里的“后勤保障员”,照顾他的衣食住行,陪他运动放松。妈妈则是“心灵调节师”,宛如朋友一般陪伴他的左右,时刻倾听他的想法,纾解他的压力。

疫情期间在家自主复习的这段时间,因为一直在上网课,没有学校的那种学习氛围,身边也没有同学作为参考和对比,姚同学也曾有些不安和焦虑。姚妈妈便每天和他谈心一两个小时,不断安慰和开导他:“你要相信自己,你的自律、你的努力,始终都在班级的上游,你所坚持的东西,最终都会回报你。”

自称佛系育儿的姚妈妈,一直以来都坚持着“大方向、小自由”的教育理念。大方向上,是自己对孩子阶段性的要求:小学要吃好睡好,身体和大脑才能发育好;中学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高中要注重心理健康,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大致的框架下,她给予了儿子最大程度上的尊重和自由。上什么样的兴趣班和补习班,都遵从孩子的爱好和选择。18年来,她从不用说教去强迫孩子,而是用高质量的陪伴和换位思考式的沟通,换来了姚同学对于学习的热情。


其实,从这位状元的过往经历上,你很容易看到每一个普通孩子的影子:一年级时学游泳,因为个子不够高所以一直呛水,便放弃了;也学过围棋和古筝,但都随着热情的减退而半途而废;小学三年级前成绩根本不突出,即使是到了高中也曾遭遇过成绩的较大退步......“赢在起跑线”这句话似乎并不适用于姚同学,和那些幼儿园就被迫上马术班,被父母的焦虑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孩子们相比,他是在不断的尝试中才渐渐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爱好——

跟着同学玩羽毛球玩出了国家二级的水平、跟着妈妈学下象棋渐渐成了象棋社社长,带领团队替学校拿了奖、喜欢烹饪就直接去面包房报名当学徒,平日里也在家跟着烹饪软件烧出不少有模有样的菜......

“好看的皮囊不值一提,发光的学历也人手一份,唯有有趣的灵魂会令人刮目相看。”如今的时代精英遍地,人格魅力在竞争中显得格外重要。但“有趣”并不等于“会骑马、会弹琴、13岁就跑遍了25个国家”,而是那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正确认识自己和世界、情绪上的洞察力、刻在骨子里的自信与大气、善良与热情、还有对世间万物的广阔兴趣。

纪录片《出路》曾发出感慨:“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法则面前,孩子教育的决定性因素绝不是学区房,而是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越不努力,孩子越没有出路。”

姚妈妈的努力,是但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也尽全力去做到。孩子在里面房间里学习,自己就是在客厅里工作。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自己也在不断学习摸索如何变得风趣幽默,开拓自己的眼界。

身为语文老师的她,并没有将孩子在语文这课的辅导权独揽在自己手中,而是送到了精锐VIP1对1班上,把孩子的薄弱点告诉老师,老师便迅速组卷出题,持续性地提供针对性训练。




姚同学所在的实验班是学校最好的班级,班级的语文平均分也不过120多,父母的期望也是能考125分就十分满意了。谁知成绩一出来,姚同学的语文竟拿到了135分的好成绩,姚妈妈在惊喜之余,感叹自己“做了正确的决定”。

《奇葩说》里有一期的辩题是:如果能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你要定制吗?辩手陈铭在节目中说的一段话值得所有父母深思:“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事情,就是给他一方花园,给他养料和空间。你自由开放,你枝繁叶茂,你一枝独秀,你孤芳自赏,我都为你鼓掌。”而这,也正是姚妈妈一直秉持的教育理念: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家长能做的,就是帮助他找到最适合的那条路。


学习力才是核心竞争力曾有人问:学校也好,培训机构也好,我们的教育,到底要教给孩子什么?清华大学曾经晒出过清华学子的计划表,这份满满当当、思路清晰的计划表揭开了学霸背后的日与夜。


热议中,有的父母看到的是“天才”流下的汗水,于是转头对孩子更加苛刻,恨不得让孩子像个陀螺一般努力努力再努力。但有的父母看到的,是藏在这份计划表后面的“学习力”——合理计划并且自觉实施的学习能力。优秀不是一次成绩,而是一种习惯。

困于焦虑中的中产父母们,宁愿燃烧自己也要托举着孩子往上走,但这种托举始终是有限的,与其让他学习,不如让他学会学习。姚同学之所以能登上状元的巅峰,离不开他的严格自律和强大的学习力。

他坚持十年如一日的早起,让偶尔忍不住睡个懒觉的妈妈都佩服不已;备考期间的每一天都保证13个小时的学习量;高一高二时看金庸小说难以自拔,他就强迫自己合上书,拿出一张白纸,一旦脑子里还在回味书中的情节,就赶紧在纸上写“正”字,把注意力重新搬回试题上。

翻看姚同学的朋友圈,你会惊讶地发现,他整个2020年都没有更新,而2018年一整年的动态都是英语单词打卡。




在精锐,由于上的是VIP1对1的针对性课程,老师需要针对他的薄弱和需求来量身制定详细的学习安排。所以这6年来,在名师的引领下,他早已养成了在考后进行深入的自我分析的好习惯,懂得了要做好错题本的积累,方便日后跟踪复盘。面对庞大的学习库,他听从家长和老师的建议,将素材和题目分类整理好,实现分门别类地高效率复习。

更重要的是,他建立起了自己的学习档案,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带给了这个男孩强大的自信和热情,让他能用更长远和全盘的眼光来打量自己的学海生涯。




每一天,他精准规划好自己的作息,在学习的空档穿插上休息和娱乐,劳逸结合。为了训练自己的学习效率,姚同学会特意在做练习时给自己定时,寻找到自己的极限速度,然后一直保持高效来达成目标。

在每次保持专注后,他会适当的给自己一些犒赏,比如说去找同学聊聊天,或者去操场上散散步。这位状元对于学习内容的自主规划能力常常令精锐教育的老师们惊讶:他常常会想好下一周自己想学习的重点内容,提前跟老师沟通。而精锐老师们的专业知识之广阔,也常令姚同学燃起对知识的向往:

“我在精锐教育上的物理课,感觉有许多收获。因为它的难度够,而且试题是多选题的形式。专业老师可以帮我拓展出很多更深层次的东西,让你真真切切地感觉自己的物理水平又更提升了一点。”

这样的双向好评,来源于精锐教育在智能测评下实现的师生匹配:入学前进行学习力和学科测评,顺从孩子的天性来挑选老师。精锐VIP1对1课程,意味着老师可以全程跟进一个孩子,记录他的学习轨迹,关注他的学习状态,因材施教而不是机械化教学。


在精锐的6年,老师对于姚同学来说,是亦师亦友的陪伴。他们虽出身名校,却毫无架子,年轻风趣,和自己有着很多共同语言。他还记得自己在高考前压力过大时,徐老师把他拉过来,讲起来自己当年高考前是如何紧张的睡不着觉甚至食不下咽的,一下午的聊天让男孩释怀了不少。姚妈妈还记得,有一次双休日,精锐的吴老师整个晚上都在思考儿子给他出的一道数学题,即使下了课,两个人也都还凑在一起探讨数学问题,宛如志同道合的朋友亲密。

这样的场景,也许会永远镌刻在这位状元的青春记忆中。他足够努力也足够幸运,手握着学习的力量,背后是开明的父母,身旁是和蔼的良师,前方是无畏的前途。

高考分数出来后,姚状元和妈妈一起来到了他们抛洒了6年汗水的战场——上海精锐教育春申校区。送来的锦旗上镌刻了14个大字:量身定做显个性,因材施教育人才。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做一个有趣的人的同时,成才发光,扶摇直上。世上无朽木,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是明日的状元。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35937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