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中国在等待“麻烦制造者”特朗普离开白宫(图)

多维新闻 0



拜登接受民主党提名,美国大选进入冲刺阶段。(Twitter@politico)

8月18日美国民主党正式提名拜登(Joe Biden)为总统候选人,20日拜登发表演讲接受提名,美国大选进入最后的较量阶段。现在看来,似乎有越来越多的美国名人发言支持拜登,2个多月后的那场选举有可能为白宫选出新的主人。中国现阶段也降低了与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对抗的调门,好像在安静的等待美国新总统的诞生,及由此而来的中美关系之新篇章。

客观来说,特朗普连任面临艰难局面,他自己把事情搞砸了。如果特朗普像中国、韩国、欧洲一样严肃面对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开始阶段即采取严控措施,美国疫情不会像今天这样疯狂——每天新增好几万确诊病例,总病例超过570万,死亡人数超过17万。可惜,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Bill Clinton)所说,特朗普总统决心“拒绝担责和推卸责任”,所以今天的美国疫情已经几乎失控,除了等待疫苗研发成功,华盛顿好像已经别无他法。

特朗普及其政府官员只高呼“中国病毒”不会让美国的病例减少,更不能拯救美国人民,对此多数美国民众应该是清楚的。据盖洛普网站民调报告,只有36%的人认可特朗普政府的“新冠疫情应对”,不认可者则达63%。谁应该对17万逝去的无辜生命负责?是万里之外的中国,还是掌握白宫大权的特朗普,相信多数美国民众有基本的判断力,明白只会甩锅他人,不会干实事的政客之危害。

另外,非裔美国人弗洛伊德(George Floyd)被白人警察虐杀,导致的社会骚乱也给特朗普以重创,很多人由此看到了特朗普制造“混乱”而不是“团结”的能力。在特朗普领导下,美国社会、种族越来越撕裂,对抗。盖洛普民调显示,62%的美国民众不认可特朗普处理种族关系的方式。特朗普带给美国的影响不仅如此,前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说“ 17万美国人在新冠疫情中死了。数以百万计的工作消失了。我们在世界各地的声誉大大降低了,我们的民主体制也前所未有地受到威胁。”

特朗普式的民粹操作祸害美国不浅,美国防疫、经济双崩溃特朗普难辞其咎。很多人看到了特朗普对美国的危害,因此小布什(George Walker Bush)总统时期的国务卿、共和党人鲍威尔(Colin Powell),在8月19日站出来支持拜登,并公开炮轰特朗普。鲍威尔表示,“今天,我们是一个分裂的国家,我们的总统在他的权力范围内尽一切努力使美国保持这种分裂状态……如果有一位总统将我们团结在一起,恢复我们的力量和灵魂,这将带来多么大的不同。”而“拜登将是一位让我们都感到自豪的总统。”

与此同时,美国前国土安全部幕僚长、共和党人泰勒(Miles Taylor)也在同时指责特朗普让美国变得更不安全,并表态支持拜登。俄亥俄州前州长卡西奇(John Kasich)、新泽西州前州长惠特曼(Christine Todd Whitman)等共和党人与泰勒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拜登获得不少温和共和党人的支持,与此相对的是,特朗普执政三年多为自己赢得了大量共和党政客的反对。原因或许如拜登在演讲中所说“现任总统将美国笼罩在黑暗之中太久了”。



特朗普总统给中美关系制造很多麻烦,也给美国人民制造很多烦恼。(美联社)

拜登所说的黑暗,美国人民应该也感觉到了。据美国NBC News最新民调显示,50%的美国选民支持拜登,41%的选民支持特朗普,拜登领先特朗普的趋势依旧。从社会舆论反应看,拜登打败特朗普的几率不小。不过,CNN的最新民调对拜登不利,特朗普的支持率为46%,与拜登支持率只相差4%,且特朗普有现任优势,11月的美国大选谁胜谁负仍是未知。

在美国大选的冲刺时刻,中国近一段时间没有随特朗普起舞,而是不断发声,希望稳定中美关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外交部长王毅、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都表示要“坚定不移维护和稳定中美关系”,“推动中美关系尽快回归正轨”。此举被不少人解读为,中方在等待11月的美国大选结果。不过崔天凯已明确表示,“中方没有等待,更不愿在等待中浪费时间。预测或影响美国内政走向远非中方所能,中方既无意愿、也无兴趣卷入其中。”

如果中国不是在等待“麻烦制造者”特朗普离开白宫,那么中方最近的一系列对美“硬中带软”的喊话所求为何?中国古语有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句话点明了北京的关切所在,即为中美关系的“万世”、“全局”打好基础。

与西方选举民主下习惯于短期考量不同,中国有充分的政治环境促使政治人物做长远的谋划。其实稍有知识的中国人都不难明白,中美竞争、博弈不是特朗普或拜登一个任期4年所能涵盖的,它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不仅要面对现在的挑战,也必须为中美关系长远稳定的发展奠定可靠之基。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点明了中美分裂的危险,谁在制造两个世界引人深思。(美联社)

现实是,无论特朗普、拜登谁胜选中美关系都将面临艰巨的挑战。特朗普胜选有可能持续给中国制造现实的麻烦,贸易战、科技战不断;拜登胜选则很可能与其盟友重建新的围堵中国的联盟,给中国发展制造长远困境。无论如何,只要中美陷入非理性对抗,中美和世界都将陷入灾难;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中美之间从经济开始的分歧,有可能导致形成两个集团、两种主导货币、两套贸易规则、两种不同的互联网、两种人工智能战略……然后不可避免地形成两种地缘战略和军事战略,这对全球来说是巨大的风险。”

世界一旦分裂,轻则严重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重则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国作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不会允许这种危害全人类的状况轻易发生,所以必须行动起来,给陷入迷思的美国政客做工作,让他们从自私自利和唯我独尊的狭隘思维中解放出来,学着以开放、包容、平等、公义的角度去理解中国的发展和地球村的共同繁荣。只有大多数美国政客和理智的美国人民都认识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责任和使命,需要双方正确看待和妥善处理彼此关系,形成和而不同的相处之道”中美关系未来几十年、几百年的稳定发展才能获得坚实的保障。中美关系友好合作发展的根基奠定,中美两国人民和全人类都将因此获益。

面对现在复杂棘手的中美关系,中国思考的是包括中美在内的全人类的未来,是造福世界所有国家的新型大国关系,是北京一再强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于此相比,“麻烦制造者”特朗普总统的去留不是那么重要。无论谁入主白宫,中国都将苦心孤诣的引导中美关系向双赢的方向前进。


拜登若当选总统 能让陷入冰点的中美关系峰回路转吗

今年7月以来,美国因新疆问题把中国政府高级官员放入制裁名单;强行关闭了中国驻美国休斯敦总领事馆;把11家中国公司放入商务部黑名单;取消香港的特殊贸易地位;取消了大约3,000名重点学科的中国留学生的美国签证;派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长访问台湾……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一系列的对华挑衅行为让中美关系降到了建交以来的冰点。中国外交官在休斯敦总领事馆后院匆忙燃烧掉机密文件升起的浓浓熊烟预示着中美关系的前景已经进入了扑朔迷离的时期。



2020年7月21,休斯顿消防官员接到民众报警称中国驻美国休斯敦总领事馆庭院内发生火灾。(AP)

过去几年,特朗普并没有对除了经贸问题外的中美利益冲突显示太大的兴趣。但是在第一届总统任期将要结束之时,却突然对中国采取了更为对抗性的姿态,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合理的推测是特朗普的竞选团队基于选举考虑想要为竞争对手拜登(Joe Biden)塑造一个对华态度软弱的形象,并暗示拜登在担任副总统时低估了来自中国的威胁。特朗普周围的鹰派顾问想要在总统选举前把中美关系推向一个难以逆转的轨道中,即便拜登能够胜选,也会难以在短时间内修复这种损伤。而在美国国会普遍鹰派的共识下,香港和新疆的制裁法案很快通过,帮助特朗普实现了近一步损害中美双边关系的目标。

一些鹰派人士认为拜登当选后,会为了在气候变化,核不扩散等领域寻求与中国的合作而缓和美国对华的对抗姿态。最后还不忘嘲笑奥巴马(Barack Obama)—拜登政府为了巴黎气候协定而对中国的崛起过于妥协。但是显然鹰派的担忧是多余的,在经历过去几年中美两国形势的变化后,拜登早已不是奥巴马政府里那个对华友好的老好先生了。



据福克斯新闻报道,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乔·拜登继续领先谋求连任的特朗普,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种族主义、失业和新冠病毒对美国的稳定构成了重大威胁。

当然,因为曾经与中国的熟悉和作为传统建制精英的沉稳、务实,拜登倘若当选美国总统,大概率不会任由两国关系如当前这样持续恶化,而是会试图让两国的紧张关系有所缓和。但即便如此,这并不能改变中美两国在诸多领域竞争态势日趋紧张的基本事实。

近日,拜登在《外交事务》上发表了题为“美国为什么必须再次领导世界:在特朗普之后拯救美国外交政策”的文章,详细阐述了他的对华竞争理念。与特朗普打压中国科技的逻辑不同,拜登希望美国能继续提高自身的实力,强化创新,赢得未来与中国的竞争。他认为从清洁能源到量子计算,从人工智能到5G,美国没有任何理由落后于中国。在提到国际贸易时,拜登反对现政府对中国的恶意贸易壁垒,他论述道:“超过95%的世界人口居住在美国以外,所以我们要抓住巨大的海外市场,把美国最好的产品推销出去,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消除惩罚性关税,打破保护主义的谬论。因为保护主义的盛行,美国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大萧条,我们不能让历史重现。”

尽管拜登反对与中国进行贸易战,但是他认为中国仍然没有能力监管国际贸易,无法确保贸易的透明性,无法保证对环境的保护,无法保障工人的权益。他认为美国需要继续在国际贸易中扮演领导者的角色,而非把头埋在沙子里拒绝与他国签订贸易协议。拜登承认中国的存在对美国是个特殊的挑战,中国有着长期的发展目标,想要扩展全球影响力,引领下一代的科技发展。为了更好地应对来自中国的威胁,美国应该加强与盟友的经济合作,而不是摧毁美国精心构建起来的国际体系。拜登强调如果美国不能对华强硬起来,那么中国终将会把美国公司的核心技术掠夺一空,中国的国有企业会利用政府的补贴持续的在国际贸易中进行不公平的竞争,并将成功统治未来的科技领域。

拜登承诺上台后会巩固美国与全球盟友的关系,形成统一的对华战线,声谴中国侵犯人权的行为。但是在与北京利益相同的问题上会继续寻求合作,如:气候变化,核不扩散,公共健康等问题。拜登预测中国将无法抵御强硬的西方统一联盟,因为美国以及盟友占据了世界一半以上的GDP,这给美国提供了重量级的影响力,并可以重塑全球气候,贸易,科技等各领域的游戏规则。

虽然拜登的胜选会使得中美关系在表面上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拜登会通过更加迂回和隐晦的外交方式与中国进行全方位的竞争。毕竟,中美的结构性矛盾愈发凸显,从根源上来说并非取决于某个具体的人,而是文明、体制、价值观不同的两国发展路径之争。相比之下,特朗普商人式的锱铢必较,睚眦必报(quid pro quo)的贸易战逻辑就显得十分直白与幼稚。特朗普也曾承认他的确延缓了因为新疆问题对中国高官的制裁,因为他不想破坏已经协商好的贸易协议。相较之下,拜登是不太可能用人权等问题作为贸易讨价还价的谈判筹码。如果拜登在11月的大选中胜出,他如何带领美国走出中美关系的冰点将会是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毕竟中国已经不是他2017年离开白宫时的中国,而中美日益恶化的关系也不是一场大选就能及时拨乱反正的。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34851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