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心中的理想城市:娱乐购物不重要,只想要钱(图)

DT财经 0

什么样的城市才能留住年轻人?这个问题,DT君和读者朋友们探讨过两次,时间分别在一周前和去年5月份。

2019年,我们收到了近1500份回答,今年的调研更有将近4000位读者在线激情答题。

你还记得你给出的回答吗?错过这次讨论也没关系,以下是具体调研内容,大家可以回忆或是预习一下。

   
             

我们发现,一年过去,大家心中的价值排序的确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变化。 

而这份调查得出的结果,已经不仅仅关乎年轻人对城市的选择,甚至还透露出大家对于选择何种生活方式的思考。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为大家呈现和比较这两份调查结果,并尝试对这些有趣的发现进行解读。


年轻人的理想城市这些因素更重要

先直接来看看大家最关心的结论吧。

从今年受访者选择的重要度排序来看,大家选择一个城市的影响因素依次是:

① 收入性价比(更高的收入和可承受的物价)

② 工作机会(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机会)

③ 居住便利度(公共交通、便利店和美食生鲜触手可及)

④ 成长氛围(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⑤ 文化娱乐活力(丰富的文化艺术展馆、书店、演出等)

⑥ 商业发达度(密集的大品牌和购物中心)

⑦ 生活新鲜感(层出不穷的网红店、创意街区及消费新体验)

排在一二名的收入性价比和工作机会,有97%和95%的受访者认为它们构成理想城市的重要变量。



其次,一座城市的居住便利度和成长氛围也拿到了超过8成受访者的投票。得分最低的则是生活新鲜感,认为这一因素重要的受访者不足4成

 


当我们对两次调研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还是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差异。

 与2019年相比,今年调研中的7个影响因素里,认为收入性价比“重要”和“非常重要”的人数比例上升了0.4个百分点,维持在97%的高位。但是,认为其他6个因素“重要”和“非常重要”的人数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许多读者还在留言里,提到了“房价”。大城市居高不下的居住和生活成本,一直都是年轻人的心头大患。但今年的结果似乎告诉我们,这个痛点更加鲜明了。 



而工作机会这一因素虽然获得了仅次于收入性价比的高票,但是认为它“重要”和“非常重要”的人数比例相较去年整体下降了1.2个百分点。2019年,有73%的受访者认为工作机会“非常重要”,但是今年这一比例下降到了70.7%。

读者Jack的观点代表了不少务实派的想法:“面包排首位。有平台有钱赚,捎带着理想就实现了。”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工作之余,可支配的时间也很重要。一份高薪工作,是否值得年轻人为之付出全部精力和所有休息时间?最近,关于奋斗逼和摸鱼哲学的讨论,就集中体现了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动摇。

不过,其他因素的重要度跌幅,相较工作机会,更是有过之而不无不及。

其中,跌幅最大的前三名是文化娱乐活力、商业发达度和成长氛围,认为以上因素“重要”和“非常重要”的人数比例分别下降了8.3个百分点、6个百分点和3.9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当下大家选择心中的理想城市,最优先考虑的还是收入和生活成本的平衡。并且,这个看起来非常现实的因素,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同时,年轻人似乎不像以前那么期待在自己的城市里,看到更多文艺演出、享受更好的逛街体验和接触最新的潮流文化了。这些组成城市软实力的部分,在人们心中的分量远不及一份可以抗衡高物价的收入。


问题来了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变化?


得到这样一份数据结果,我不由产生了一些疑问:这届年轻人是不是真的越来越现实了?他们经历了什么样的社会毒打了?

翻看了许多数据资料后,我发现开年不利的2020年,的确已经出现了很多细微的趋势。在看似风平浪静的生活之下,隐藏着可能改变潮水方向的激流。

首先谈谈收入性价比为什么对年轻人越来越重要了。

今年以来,年轻人们会发现,找工作越来越不容易了。根据青山资本数据,春节复工后一个月内的招聘职位数下降了31.4%,招聘人数下降了28.1%。

QuestMobile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人们在浏览新闻资讯和社交媒体时,对“裁员”、“失业”等职场相关关键词的关注度相比去年显著提升。根据计算,浏览过这类关键词的用户规模占比分别达到28.2%和21.3%,对“工作”这一关键词的关注度也上升到52.7%。


 


对未来可能长时间失业、收入下降的担忧,让年轻人对于工作的看法不再潇洒。脉脉的调研数据显示,职场人对于理想工作的期待更加现实。比如相比升职更希望加薪、各种福利中最青睐公司出钱深造、合同可以一年一签只要高薪就好等等。

 越来越多人倾向于,工作还是要把“钱”放在首位。

   

知乎热榜上有个问题是“为什么很多人经常嘴里喊着辞职,但还是要继续工作?”,许多用户在下面回答了“生活所迫”四个大字。

现实生活中,这些年轻人可能只是在哭穷,但是他们的确对存钱越来越感兴趣,对花钱越来越谨慎了。

曾经在人们印象中,年轻人是消费升级的能手,只要有信用卡和消费贷工具,当然是能花则花、及时行乐。

但是根据人民银行数据,2019年底至今年3月期间,以年轻消费者为主的消费贷款减少了22%。根据艾瑞网的调查,超过6成的年轻消费者有意制定消费计划,减少冲动消费。95后消费者中,甚至有四分之三都表达了这样的消费意愿。

同时,我们看到今年复工以来,记账、综合理财APP的新增活跃用户有了明显的增长。

根据QuestMobile数据,记账理财和综合理财APP在今年春节复工以来至3月初,每周新安装用户都在百万以上,平均使用时长也分别同比增加了58%和26%。并且,超过40%的新增用户都处于25-40岁这个年龄段。



总的来说,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年轻人的风险意识增强,考虑问题也更加务实。不管是为了更高的收入工作,还是节制消费攒下更多钱,他们都是为了能够更有底气面对未来可能产生的风险。 

如果在生活成本高企的大城市,一直不能获得收入足够高的工作,年轻人可能会更加果断地作出“逃离北上广”的选择。

当我们获得

快乐和便利的成本变低


在前文我们提到,今年有更多受访者认为,文娱活力、商业零售设施以及共同成长氛围,对于选择一个城市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

 实际上,年轻人可能并不是不想要精神生活质量、或是新鲜的商业体验以及志同道合的伙伴。而是,经历年初的疫情,以上这些活动被进一步线上化了。 

仔细想想,其实看视频、玩手游、刷社交软件,这些线上娱乐方式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快乐源泉。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0年5月,泛娱乐APP的每天人均使用时长达到了171分钟,接近3个小时,同比增长了15%。 而在时长分布中,短视频占据了49.3%,其次则是手游和在线视频。



疫情期间,短视频APP的活跃用户增长一度达到20%,远超在线视频APP。抖音今年6月份的用户月均使用时长已经超出26个小时,快手也超过19个小时。

人们获得快乐的方式,越来越倾向于即时满足。与其花费时间成本出门社交、参与活动聚会,不如微博、抖音上几十秒的沙雕视频更能让我们开怀大笑。

宅经济也早已不局限在娱乐方式上。

疫情期间,大家更倾向于在线上购物、买菜的消费习惯,一直延续到了疫情之后。根据麦肯锡在疫情期间针对中国消费者的抽样调查,约55%的受访者表示会在疫情后通过网购购买更多生活用品。

也正是因为疫情的考验,更多企业对线上设施和服务的建设投入了比以往更多的力度,这又反过来加强了我们在线上购物、接受各种服务的习惯和依赖。

作为消费者,你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品牌在线上开启铺天盖地的带货直播,通过各种平台和小程序发布新品。我们坐在家里,就能看到商场里还没开售的产品,甚至能够通过主播的互动,体验更好的服务。

同时,越来越发达的物流设施,也在升级着我们的网购体验。快递包裹的送达速度,从过去的按天计,到今天甚至可以按小时计。

在今年的618购物节,菜鸟数据显示,在全国299个城市(地级市以上),都有消费者购买后不到1小时就收到了包裹。

除此以外,教育、医疗、商务会谈甚至蹦迪、家庭聚会都可以在云端进行,一切皆可“云”在大众心中已经不是具有未来感的概念,而是真实在发生。

当我们通过云端生活,低成本地进行娱乐、购物、社交,谁说宅着不香呢?

如此一来,城市线下的购物中心有多光鲜亮丽,引进品牌有多丰富等等,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自然就没有以前那么大了。

结语


最后,让我们回到最初提出的问题,什么样的城市才能留住年轻人? 

当你仔细观察年轻人当下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和他们的所思所想,这个答案已经浮出水面——那就是一个“能够让年轻人真正留下来的城市”。

 曾经人们向往大城市,是向往城市制造出无数财富和机遇的强大能量,向往充满多样性的生活方式。

 但是,当城市的房价、物价和市中心的摩天楼一样望不到尽头,当商场海报里绘制的精美生活画卷,最终只能停留在海市蜃楼般的幻梦中,人们对城市的期待,自然也就变味。 

人口的聚集,对于保持城市的发展动力,是一个先决条件。对于城市来说,依靠靓丽的城市宣传片、现代化的都市面貌或许可以吸引年轻人,但不能真正留住他们。城市与其建设大型商场和写字楼、花功夫在面子工程上,不如花更多精力在年轻人遇到的实际问题上。 比如,如何更好地平衡城市里的发展机遇和过高的生活成本。

要知道,城市的活力,永远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之下。

 所以,你认为,什么样的城市才是心目中的理想城市?也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和我们聊聊,你认为非常重要但没有纳入调研的因素👀。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留园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34495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