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与欧盟自贸协定生效 赶超中国?中企当未雨绸缪

第一财经/远川研究所 0

去年越南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东盟其他国家的自贸协定(RCEP)达成共识(协议还未完全签署),今年与欧盟(27个成员国)的自贸协定已经正式生效。分析人士指出,面对如此之大的市场,越南的制造业或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期。




由于采用“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最近十几年越南的经济、引入外资、贸易等均获得了高速发展。西方不少媒体已经将其称为“世界新工厂”或“东南亚地区的世界工厂”,现在又与欧盟达成自贸协定,其“世界新工厂”地位势必要进一步巩固了。

那问题来了,在美欧等国有意扶持越南的背景下,在越南与越来越多的国家达成直接或间接的自贸协定后,越南的商品出口必然会快速发展,那会赶超中国,成为全球商品出口大国吗?



数据显示,2019年越南外贸总额为5169.6亿美元,大约是其GDP(近2600美元)的2倍。同期,韩国的进出口商品总额约为10455.8亿美元,接近越南的2倍。日本的2019年进出口商品总额为14262.7亿美元,接近越南外贸总额的3倍。

要知道,日本是仅次于中国、美国和德国的全球第四大商品贸易国,韩国也能排进前十。这意味着当前越南的外贸总额已经不算“低水平了”,现在与欧盟的自贸协定已生效,如果RCEP也能顺利完成。

那在未来十几年时间里,若越南的商品进出口总额能提升至当前韩国、日本的水平,这当然算是“全球商品出口大国”。但这个前提就是,越南的制造业能长期保持当前的增速,这个可能性有多大呢?



南生认为,越南积极和欧盟以及其他国家达成自贸协定,这是先解决商品出口的市场问题。但越南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消失,日本、韩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地区的企业日渐发现,去越南投资开厂,成本并没有大幅缩减,且产业链不完备。

纵观全球历史,我们会发现:单凭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是很难长期保持较高增速的。唯有不断推动产业升级,覆盖低端、中端、高端且涉及多个行业、多个领域,才能保证商品出口长期高增长。

显然,以越南的经济、人口体量,想要成为全球商品出口大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工厂”,必须要在当前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上,大力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这对越南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至于能否赶超中国,那可能性就是没有了。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的商品进出口总额高达4.576万亿美元,是越南的约9倍。而且,中国的商品进出口增速仍不低,未来还有较大增长空间,越南基本是无法赶超的。

点评:外向型的发展模式,使得越南经济、贸易获得了空间的发展,但过于依赖外资,一旦热点转移,资本逃离带来的潜在风险也不小。此外,越南国内企业还不成熟,市场过早向发达国家开放,对越南国内企业来说,这个压力也是巨大的。

越南欧盟自贸协定生效,专家提醒中企面对竞争需未雨绸缪

用八年时间走完谈判、签署和批准的全流程,越南与欧盟自由贸易协定(下称“协定”)终于在2020年8月1日起生效实施。

越南由此成为亚太国家中第一个与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新兴市场国家,同时,也是继新加坡后,第二个与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东盟国家。越南企业将有机会进入拥有5亿人口的欧盟市场,而越南消费者也有机会获得更廉价的欧盟产品和服务。

在8月1日后,越南对欧盟出口71%产品的关税,欧盟对越南出口65%产品的关税,立即豁免。根据协定,双边货物贸易中约99%的关税将逐渐削减直至取消。

越南经济学家纷纷将这一自贸协定比喻为“连接越南与欧盟的高速公路”。部分得益于与欧盟的自贸协定,越南将2020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

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广西师范大学越南研究院黄兴球教授表示,协定的生效,将大力推动越南经济的发展。同时,对在越中资企业来说,有机遇也有挑战。中企可以以越南为基地加大对欧盟的出口,而反之也需要在越南本地市场上与免税进入的欧盟商品展开竞争。



越南成为亚太国家中第一个与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新兴市场国家。

大力助推越南经济

越南和欧盟在2012年正式启动自贸协定谈判,2015年就协定达成原则性一致。2019年6月30日,双方在越南首都河内签署协定。此后,欧盟理事会在2020年3月底批准了这项协定,越南国会在6月也通过了这项协定。

越南与欧盟的双边贸易关系发展迅速,在进入21世纪后,双边贸易额增加了近13倍,从2000年的41亿美元增至2019年的560亿美元。其中,越南的出口额增加了近14倍,从2000年的28亿美元增至2019年的410亿美元。

目前,欧盟是越南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是越南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越南向欧盟出口的主要商品包括电信设备、服装鞋类和农产品等,欧盟主要向越南出口电机设备、飞机、汽车和医疗产品等。

以农产品为例,在协定生效后,越南出口到欧盟的关税从之前的5%—20%降到了零。而对越南高速发展的纺织服装业来说,42.5%的税项已被取消,余下税项将在3—7年内削减。

根据越南政府的报告,协定将在第一个五年阶段里提升越南国内生产总值(GDP)2.18%-3.25%,第二个五年阶段提升4.57%-5.3%。而根据世界银行估算称,到2030年协定将会推高越南GDP 2.4%左右。

越南媒体认为,随着协定的实施,越南企业将有机会参与新的供应链环节,是越南填补地区和全球供应链空白的大好机会。而德国媒体也表示,欧盟希望通过协定使得供应链多元化,摆脱对单一国家的过度依赖。

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黄兴球表示,协定的生效,特别是在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黄兴球说,首先协定的达成来之不易,是越南“外交服务经济发展”策略的新成果。他说在2017年,越南因在德国使用不符合国际惯例的手段抓捕潜逃官员郑春清,使越德关系跌入低谷。鉴于德国在欧盟中的重要影响力,越南总理、副总理对德做了大量的工作,最终使得协定没有受到外交事件的影响。

他表示,近年来越南出口欧盟各国的贸易额逐年递增,在2020年第一季度中,虽受疫情影响,越南对欧盟贸易额有所下降,但仍保持了一定的规模,如以水产品为例,出口额依然达到了1.9亿美元。协定生效后将加持越南的出口优势,进一步助推越南经济向好发展。

中企竞争压力增大

在协定生效后,无论是中国产品还是在越中资企业都将面临到重大的挑战。如在欧盟市场,中国产品尤其是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将面临越南产品的竞争。而在越南市场,中国的机电产品又可能面临欧盟产品的竞争。

不过,并非所有在越南制造的商品都能享受到零关税,根据欧盟原产地原则,出口产品的原材料必须原产于越南、欧盟或已同欧盟签署自贸协定的其他国家。

而据越南制衣企业负责人向媒体表示,目前企业生产用的布料主要从中国等国进口,而要享受欧盟零关税,企业就不能使用进口布料,但越南现有的织布印染企业屈指可数。

除了原产地原则之外,越南出口到欧盟的商品还可能面临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环境友好型等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挑战。不过,越南中小型企业协会主席阮文伸则表示,这些困难和挑战也是越南企业革新、提高管理能力的机会。

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黄兴球表示,在越南至少有2000多家中资企业,这些企业需要仔细研读协定条款,对标欧盟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技术要求,利用好这个机会继续扩大出口欧盟的业务。

同时,他还表示提升产品质量也有助于和免税进入越南的欧盟产品进行竞争。他提醒中企,“必须在思想上清醒地认识到,中资企业在越南市场有被欧盟产品打败的可能性,未雨绸缪,多下先手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他也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资企业亦不能操之过急,特别在当前疫情下,需要服从越南政府抗疫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谨慎稳妥地推动复工复产。

黄兴球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越南经济对出口依赖性较大,越南政府是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的积极支持者,这一点与中国的主张是高度一致的。

他表示,中越两国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加强合作。他举例,越南对欧盟的陆路贸易,可以利用中国的中欧班列,越南方面也希望在这一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列车可以从越南首都河内出发,经过凭祥进入中国境内后,再经重庆、西安,最终抵达欧洲。这样越南的产品可以更加便利的方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和欧盟市场,“这对中越两国都是有利的。”他说。

越欧自贸协定的“兴奋剂”:6月越南纺服出口迎爆发式增长、近2000家中企受到影响!

  提起越南,估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摩托车。为什么越南有这么多摩托车呢?因为越南没有轻轨、没有地铁、没有高架,甚至贯穿全国的高速公路、铁路都很少。因此,也有专家称越南的发展阶段是“50公里时速”。

  但是这些年,越南是各种参局混圈,大有一副“摩托变奥拓”的气势。比如在今年6月8号,越南和欧盟就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将取消或减少99%的关税。

  这个消息一出来,反响很剧烈,世界银行称这个协定在2030年会为越南经济带来2.4%的GDP增速。越南会不会成为世界工厂,是否会对中国纺织产业形成巨大冲击,甚至取代中国地位?

  6月越南纺织品服装出口迎爆发式增长:环比增加约4成

  2020年6月份越南的纺织服装出口金额为26.02亿美元,环比增加39.37%,同比减少9.66%;出口纱线12.72万吨,同比增加0.24%,环比增加27.95%。

       
  虽然新冠疫情在短期内对越南的纺织服装出口造成冲击,但越南的纺服产业恢复速度明显比较快,一是越南与欧盟自由贸易协定(EVFTA)已经于6月底签署通过,协议生效后,欧盟将立即取消越南进口税85.6%左右,其中77%的纺织品关税都将被取消欧盟出口到越南也将有48.5%的关税被取消;双方货品99%的关税将在10年内陆续取消。

  虽然EVFTA也对给越南带来纺织品服装的原料短缺、EVFTA的原产地规则等限制,但对于越南仍然是“重大利好”。二是竞争对手如印度,国内疫情蔓延较为严重,开工率较低,使得产业整体恢复较为缓慢。

  越南与欧盟自由贸易协定签订,近2000家中企受到影响

  用八年时间走完谈判、签署和批准的全流程,越南与欧盟自由贸易协定(下称“协定”)终于在2020年8月1日起生效实施。

  越南由此成为亚太国家中第一个与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新兴市场国家,同时,也是继新加坡后,第二个与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东盟国家。越南企业将有机会进入拥有5亿人口的欧盟市场,而越南消费者也有机会获得更廉价的欧盟产品和服务。

  在8月1日后,越南对欧盟出口71%产品的关税,欧盟对越南出口65%产品的关税,立即豁免。根据协定,双边货物贸易中约99%的关税将逐渐削减直至取消。

  越南经济学家纷纷将这一自贸协定比喻为“连接越南与欧盟的高速公路”。部分得益于与欧盟的自贸协定,越南将2020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

  在协定生效后,无论是中国产品还是在越中资企业都将面临到重大的挑战。如在欧盟市场,中国产品尤其是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将面临越南产品的竞争。而在越南市场,中国的机电产品又可能面临欧盟产品的竞争。

  不过,并非所有在越南制造的商品都能享受到零关税,根据欧盟原产地原则,出口产品的原材料必须原产于越南、欧盟或已同欧盟签署自贸协定的其他国家。

  而据越南制衣企业负责人向媒体表示,目前企业生产用的布料主要从中国等国进口,越南十分依赖中国的纺织原材料的供应。根据越南统计,去年,中国面料、纤维分别占越南进口的60%以及55%,而要享受欧盟零关税,企业就不能使用进口布料,但越南现有的织布印染企业屈指可数。

          除了原产地原则之外,越南出口到欧盟的商品还可能面临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环境友好型等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挑战。不过,越南中小型企业协会主席阮文伸则表示,这些困难和挑战也是越南企业革新、提高管理能力的机会。

  黄兴球表示,在越南至少有2000多家中资企业,这些企业需要仔细研读协定条款,对标欧盟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技术要求,利用好这个机会继续扩大出口欧盟的业务。

  同时,他还表示提升产品质量也有助于和免税进入越南的欧盟产品进行竞争。他提醒中企,“必须在思想上清醒地认识到,中资企业在越南市场有被欧盟产品打败的可能性,未雨绸缪,多下先手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越南取代中国制造,到底行不行?

  令人担忧越南是否会取代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莫过于中国公司产业链的迁移。这波热潮始于2018年,而最主要的原因就两个字:关税。

          2018年,越南吸引FDI的排序依次为: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英联邦岛国、中国香港、中国大陆。除去旧爱日韩两国,台湾和大陆,加上相当大比例通过新加坡、英联邦岛国和香港过去的资本,折射出中国日渐钟情于这个与广西和云南接壤的国家,成为“新欢”。

  毕竟关税背景之下,“新欢”们更希望找到新阵地,将生产的最后一环节转移出去,借所在国的贸易政策有效避税。而越南堪称在毛衣战中受益最大的国家之一。

  作为多个国际自由贸易协议成员,越南左右逢源,吃尽红利:加入CPTPP协定,开始收割加拿大市场订单;和欧盟签订EVFTA自贸协定,将在十年内消除双边贸易中99%的关税;此外,还有东盟经济共同体、一带一路、WTO……有人这样形容:在越南,总有一款“零关税”适合你。

  贸易摩擦是引爆点,其中的产业逻辑同样也值得深究。对于相对更晚入局的企业,越南有三大亮点:人口红利、政策优势和地理条件。

  人口红利主要是和外企的旧相好中国大陆相比,属于“推”的因素。

  大陆劳动力在年龄结构和薪酬水平上的优势日渐微弱,而越南目前有近1亿人口,中位年龄30.5岁,35岁以下青壮年占比56%。薪酬方面,越南目前平均月薪尚在300美元以下,仅为大陆的三分之一左右,在东南亚各国中也处于较低水平。

     
    政策优势则是主动“拉”的因素。越南政府多次修改《投资法》,大力吸引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率为20%,低于中国的25%,工业园中的企业能获得“两免四减半”(头两年免税,之后四年缴税减半)的政策优惠,高科技产业更能享受到“四免九减半”。

  地理条件则是越南相比其他东南亚国家更为得天独厚的位置。

  这种成绩,谁看了都拍手叫好。也不得不令人担忧,“越南制造”即将取代“中国制造”,成为下一个产业的基地。然而前景当真如此美好吗?其实,盛景之下的隐忧,就藏在这些如今的优势“因素”之中。

  如今,虽然贸易摩擦和疫情的双杀,强行搅乱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布局,逼迫部分企业迁出中国,但很难断言向东南亚地区。

  劳动力方面,越南毕竟“只”拥有1亿人口,相比中国和印度的14亿要逊色不少,这也就意味着人口红利虽然存在,但总量不大。

  越南注定只能承接从中国转移出的一部分产能。东南亚其他国家同样能“雨露均沾”,而若真不得不寻找下一个“中国制造”,印度显然才是更优解。

  正因人口体量小,在吃下毛衣战带来的扩产需求后,越南的劳动力成本快速水涨船高,前几年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近两年增速也有5%-7%,赶上中国可能也就是三五年时间。同时,适龄劳动人口的数量也已出现拐点。

  政策和营商环境方面,税收优惠力度仍然诱人,但蜂拥而至的厂商推高了土地价格。

     

    两项长期优势已经出现逆转,而这与许多厂商选择撤离中国的原因异曲同工。只不过,投资的热度上升过快,导致越南享受红利的时间可能要短得多。贸易摩擦背景下,更折射出越南难以摆脱“风口上的备胎”的角色。然而,这也意味着越南的命运绑定在中美关系之上,无论是中美经贸谈判还是年底的美国大选,都在暗处改变着企业的抉择,产能的腾挪,资金的流向。

  外交学院教授施展的著作《溢出》中,越南电子产业被形容为“两头在外”的“半体外循环”状态,是中国产能的“溢出”而非“转移”。当地一名产业专家也表示“我们不需要产业政策,因为我们有广州”,可谓姿态谦卑、定位明确。

  总而言之,搭上中国顺风车的越南,确实发展很快,但要PK中国,无异于想一边砸车一边坐车,只可能自食其果。毕竟本质上来说,越南是中国产业链的自然延伸而不是颠覆。

  另一点上来说,靠打工是不可能打成强国的,任何一个发达经济体都需要有一两个能产生大量利润、且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大产业。韩国的存储芯片、中国台湾的芯片代工、日本的汽车、中国大陆的通信、电力都是如此。

  而拿下这样的大产业往往都需要有自主的企业配合政府的支持,进行一两次“赌国运”式投资,击败原有的对手,才能实现。

  但目前的越南,敢于深耕科技行业的企业还没有露头,逼仄的国际环境留给后发国家的大产业也越来越少,没有打过硬仗前的越南,大概率只能靠着新欢和旧爱度过一段黄金的高速增长期,然后撞上国际分工的玻璃天花板。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32631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