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疲惫 25岁的年轻人,正在经历中浪危机(组图)

浪潮工作室 0



如果我们要盘点2020年最火的流行语,“前浪”、“后浪”肯定榜上有名。 

很多人把前浪理解为有些阅历的中年人,把后浪理解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后浪来势汹汹,前浪不甘示弱,好像一定要在时代的浪潮里找到一个位置,才能获得某种身份认同。

 

但其实,许多步入社会一段时间的年轻人,无法在这种非此即彼的定义里自处。论活力和年纪,拼不过刚毕业的大学生和00后;论经验和视野,又比不过在领域内深耕多年的前辈。

 

正如泰维在《认真的嘎嘎们》第三期play gag中用“诗朗诵”自我调侃的那样,自己被前浪和后浪夹击,担心自己再无力气和机会扑腾出自己这朵浪花的弧度。

我现在剩下的,只有减少的头发和扭伤的胯

拼体力我拼不过弟弟妹妹,拼经验我比不过几位前辈

前浪能吃苦,后浪能吃亏,而我能吃

 

所以就有了:中浪危机。





喜剧演员泰维提到自己被夹在前浪和后浪中间,并将自己定义为“中浪” / 《认真的嘎嘎们》

是的,在社会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多,制造的焦虑越来越浓的大环境下,许多年轻人提前就担忧起自己的未来,陷入一种中浪危机之中。

年轻人的生存危机

25岁就来了

今天社会上大多数年轻人,做不了“奔涌的后浪”[1],却选择成为一名社畜。

某种程度上,这都不算是一种选择,而是在现实条件下,大多数刚毕业的年轻人养活自己的唯一出路。

甚至很多年轻人都争取不到成为“社畜”的机会。2019年的数据显示,几乎每5个本科生中,就有一人毕业即失业。加上今年疫情的影响,公司不裁员已经不错了,招聘的岗位自是大大减少。

如果你说,年轻人现在的选择变多了,可以自主创业或做自由职业者。可现实就是,在2019年应届毕业生当中,只有2.4%的人选择创业[2]。而那些选择了这条路的年轻人,97%都以失败告终。





很多年轻人心中都有个创业的梦,但现实中创业并没那么容易 / 《中国合伙人》

最终大多人都沦为了社畜,没有太多个人可供取舍的空间。

 

可能有些年轻人大学毕业时拿到了不错的offer,感到庆幸,刚步入职场时,会有种超越了同龄人的错觉。

 

但想要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身份的转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职场萌新们往往容易在工作的前几个月,因为不能适应职场规则,又存在技能短板而深感失落。





2019年5月30日,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届毕业生毕业合影在该校体育场举行,全校的毕业生及老师参与了合影活动。同学们毕业之后也即将迈入职场

2019年的《中国职场社交报告》显示,中国职场人的职业状态满意度均分仅为6.6分,刚过及格线。其中,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新人对职业的满意度最低,只有5.95分;工作1-3年的职场人,职业满意度也只有6.36分[3]。

 

然而就是在工作3年的节点,大家在25岁左右的时候,方方面面的声音都在提醒着我们,生存的危机就在自己身边。

 

这种危机感和不满的背后,当然有多方面原因。

 

首先是经济上的压力。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统计到,201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月起薪平均值为5417元[4],43.29%的毕业生薪资处于5K-7K的范围,人数占比最大;而30.64%的毕业生只能拿到3K-5K的薪酬[5]。

 

这意味着,许多毕业生的薪水只够满足自己基本的衣食住行,想要出门旅行都捉襟见肘。想要在打拼的城市购置房子车子,实现财务自由,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2019年7月2日,广州地铁,下班高峰期。为了节省开销,许多刚上班的大学生选择地铁上下班

其次是加班现象严重。

宣扬加班是员工福报的老板,一定要争取集团利益的最大化。对公司来讲,年轻人处于职工链条的最末端,却最容易为工作牺牲休息时间,是投入回报性价比却最高的选择。

一份调查的样本中,近九成的职场人都难逃加班的命运,24.7%的人几乎天天加班[6]。基本上年龄越小,加班越严重。95后在“每天都加班”的职场人中占比最高,有31.28%的95后在此之列[6]。





对于职场人而言,熬夜加班是常态

算上加班时间后,近三成受访者的时薪在20元/小时以下,工资低于8小时工作制下月薪为3500元的人群。

 

更大的危机和迷茫来源于自我成长的需求难被满足,以及随时会被后辈取而代之的压力。

 

放眼望去,许多互联网大厂的办公室里,除了零星几个坐中高层位置的管理者,少见35岁以上的职员,让人不禁担心起十年后的自己。

 

这届年轻人的职场生存危机,几乎从踏入岗位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注定。

年轻人

身心俱疲已是常态

工作了几年就会发现,自己对生活的忧虑蔓延到方方面面。

 

最先垮掉的是身体。《2019上海白领健康指数报告》显示,98.75%的人会在体检中查出异常,拥有健健康康的身体比中彩票都难[7]。

 

痛感是最直观的感受,人体颈椎、腰椎间盘的退变,从20岁时就已经开始[8]。

 

久坐、加班都对身体有更大的消耗,我们越长大越会明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意味着每次熬夜加班都要缓上一个星期,高强度运动时,脖子和腰总逃不过咔咔作响的结局。





对于上班族而言,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 / unsplash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高血压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疾病,但残酷的现实是,面对着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年轻人的患病率正在不断提升[9]。

 

日渐消耗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你,英年早衰,不是说说而已。

 

这一切,当然会带来更大的精神压力。

 

对28270名职场人士的调查结果显示,94.9%的白领都有焦虑情绪[10],在23-30岁的年龄阶段中,年轻人重度焦虑的占比甚至达到了4.8%[11]。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脱发是常见问题(图文无关) / 《隐秘的角落》

年轻人的焦虑早已不是秘密,苦闷无人诉说,更难以排解。

 

在中国有2亿人单身,这2亿中的7700多万人过着独居生活[12]。甜甜的恋爱或许可以缓解这份孤独,可这份甜蜜并不是谁都能享有。

 

有近四成的单身青年空窗期超3年,两成的空窗期在1-3年之间,甚至还有一成年轻人是母胎solo[13]。

 

你能允许自己单身下去,爸妈却未必容得下单身的你。





2019年2月24日下午,西安市革命公园相亲角,密密麻麻的各种征婚告示,挂着树上、铺在绿化带上,从空中看去十分壮观。很多单身青年还面临着被父母催婚的现状

24%的单身族有着较大、非常大的催婚压力,甚至有21%的单身人群,面临着较大、非常大的催生压力[14]。

然而,谈上恋爱哪有那么容易?充满艳遇,被命运眷顾的故事,大概率只发生在影视剧中,现实生活里,超过六成的年轻人,连接触到单身异性的机会都很少[13]。





张哲华坐在马桶上鼓励自己,但是马桶似乎在回应他“咵”“咵”。丧到极点的生活状态,像极了我们身边的很多年轻人 / 《认真的嘎嘎们》

在《认真的嘎嘎们》节目里,嘎嘎学员张哲华,更是把这种孤独演成了一小段情景剧——丧丧的他坐在马桶上鼓励自己不要垮掉,结果马桶两声“咵”“咵”回应他;对着镜子鼓励自己还挺帅,洗手液挤出的声音却和恶心到吐的声音如出一辙……

嘎嘎学员管乐在生活中苦于找不到能get到自己点的伙伴,她把这种感受进行夸张式地演绎,在场的导师和其他学员也因体会过相同的感受,而被她的表演打动。





管乐苦苦找朋友的片段,很容易让人感同身受 / 《认真的嘎嘎们》

孤独又疲惫的年轻人不只你一个,身心俱疲,好像是当代年轻人的群体状态。

干不掉生活的年轻人

还能笑出来吗

在面对职场强压,身心俱疲的状态下,所有的年轻人都怀有一种孤独无助的情绪。

 

这种负面的情绪积累,很容易压垮一个人,让人做出不理智的决定,选择用较为极端的方式去处理问题。

 

程序员之间流传一句话“删库跑路”,报复自己讨厌的老板,离职前删掉公司的数据库,狠狠出一口恶气,可以说是工作爽文了。

 

不过这种做法听起来爽,却只能想想就算了。真这么干的话,程序员之后要承受两三年的牢狱之灾。结果伤人伤己,得不偿失。

 

极端的发泄,只有少数人会选择。消极抵抗,可能是年轻人的常态,他们借用”窃·格瓦拉“的话表达自己“丧”的态度——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

但其实有年轻人称他为“精神领袖”,也只是调侃一下,借此抒发自己无法逃离工作的苦闷,不会真的出走,毕竟连“精神领袖”自己都已经回家种地了[15]。





曾经说自己这辈子也不可能打工的“窃·格瓦拉”已经回家种田了

这不禁让人想起今年年初,当大家都因为疫情待在家里,快要憋疯的时候,很多人硬是被逼成了室内搞笑艺术家,在家拍起了沙雕小视频,把自己活成了段子。

 

这种苦中作乐,在苦闷中自娱自乐的精神还是蛮动人的。

 

就像我们最开始提到的中浪危机,正是泰维自己身处的尴尬境遇的写照,但是他没有沉溺于这种无奈的情绪之中,而是在生活中gag到一个点,把这种进退两难的状态转化成可以逗笑别人,也愉悦自己的段子,生活的颜色也好像突然明朗了起来。

 

腾讯视频《认真的嘎嘎们》就是一个这样神奇的gagman选秀综艺,披着喜剧的外衣,其实传递出的远不止喜剧本身。它更多的是向年轻人传递另一种可能性和另一种应对中浪危机的视角,如果干不掉生活,那就把生活里的丧变成梗吧。

 

很多时候,如果你能像《认真的嘎嘎们》中的嘎嘎学员一样,转换了角度看问题,可能就能够收获柳暗花明的感觉,获得继续前进的力量。

 

其实上半段中嘎嘎学员们表演孤独的段落只讲了一半。后面的故事是,张哲华被马桶和洗手液“讽刺”之后,煤气灶对他发出了“哒哒哒棒”的声音,而他也终于有勇气,借窗帘之口劝自己走出阴霾一般的心情。





张哲华的这段表演像极了每个孤独的我们,或许我们也缺少那一步的自我push / 《认真的嘎嘎们》

把家里的小物品拟人化,一定是热爱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乐趣的人,才能想出的创意。这样可爱的视角,能给自己一个过好新生活的助推。

最终,拥有奇特姿态的管乐,在找了一圈朋友之后,也与小婉对上了暗号,两人一起甘做怪异但可爱的两姐妹。







就像管乐沙雕找朋友的后半段,是想告诉我们:“无论世界有多大,一定会有你的那个刚刚好” / 《认真的嘎嘎们》

这种无人理解,想要寻求同类的孤独,我们也曾体会过。很多时候真的需要给自己一点勇气,踏出那一步,给自己的生活一点新的出口。

 

其实不论我们处于怎样的位置和怎样的年龄阶段,生活中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问题排着队来找我们。

 

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这些渺小的个体,就只能被现实打趴下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中浪危机的高发人群,更可能是30岁左右的人。而对于25岁的年轻人来说,中浪危机算是提前到来了。如何去消化和看待,主动权依然在我们手里。

 

当我们看到疫情期间那些仍然在试图自娱自乐的同伴,看到那些把生活里的苦涩和孤单都化成笑料的嘎嘎学员们,被逗笑又被戳到时,我们没有理由再去一味抱怨生活,停留在原地打转。

 

就好像去年,有那么多年轻人都在“”夸夸群”里夸人,他们当然没把这件事情当真,但他们是真的在用夸别人来消解自己的烦恼。

 

再好像豆瓣的“吵架没发挥好组”,你从这个自带梗的名字就能看出来,这个小组里的成员,是真的想好好赢一次。





锤娜丽莎介绍自己曾经是一位女团成员,并自嘲“自己也没有想到”,把自己的经历以轻松搞笑的方式说出来,既好笑又让人心疼 / 《认真的嘎嘎们》 

或许这种自娱自乐、化丧为梗的态度就是嘎嘎精神,它教会我们的,不是去逃避生活,也不是去否定自己的辛苦和劳累。

 

而是如何把这些黯淡的片段解构,以自嘲的心态对抗现实的阴郁,更诚实地直面问题,选择一种轻松又睿智的生活方式。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28368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