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全球反击中国浪潮 欧中视频峰会成果寥寥(组图)

德国之声/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0

中国快速扩展全球影响力的尝试,招致了许多国家的不满和抵制。有地缘政治问题专家指出,目前引发广泛关注的中印冲突,只是全球反击中国浪潮的开端。

反对中国政策的印度民族主义抗议者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印边境上的紧张局势在印度国内引发强烈的反华浪潮。分析家们普遍认为,由于中国努力扩展其势力范围,很多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华声浪。《明镜》周刊这篇题为《共同反击中国》的长篇报道写道:

"严重的紧张关系并不仅局限于中印之间。世界很多国家正在形成反对中国的阵线。同中国的争端有些是摆在明面上,比如印度,但有些争端却是暗藏的。印度地缘政治学家查拉内( Brahma Chellaney)表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只是全球反击的一个开端而已。'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则表示,北京实力的提升造成了全球力量均衡的'根本性转移',因此,今后西方军事联盟应同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和韩国等'志同道合的国家'加强合作。他表示,'北约应当为建立一个基于民主和自由、而不是胁迫和强制的世界秩序而努力。'施托尔滕贝格虽然没点名中国,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场全球性势力竞争的核心是美国和中国,亦即新老强国之争。即便是在寻找新冠疫苗的问题上,中美两国间也展开了竞争态势。

从七十年代尼克松总统以来,华盛顿一直试图同北京搞好关系。美国希望将当时处于赤贫和孤立状态的中国融入到国际秩序中来,以便使中国逐渐接近西方。从经济层面上概括而言,就是'以贸促变'。除个别小插曲之外,历届美国政府就坚持了这一对华政策,直到特朗普上台为止。"

文章写道,在今天的华盛顿,已经没有人去讨论"以贸促变"的问题,人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可以同中国"脱钩",因为很多中国通都认为,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和习近平的"中国梦"注定了两国间的长期对抗。而在欧洲方面,即将于七月一日出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德国已经表示,制定欧盟统一的对华政策,将是本届轮值主席任期内的重点工作。文章写道:

"默克尔正面临艰难抉择。她绝不会追随美国的脱钩政策。联邦议院外交政策委员会主席吕特根表示:'试图孤立中国的政策不符合德国和欧洲的利益。'但与此同时,德国对中国及其世界野心也越来越持批评态度。

问题在于,德国总理默克尔是否有能力改变对华政策。批评者认为,默克尔过于谨慎,其对华政策的重点则是德国的经济利益。德国政府周一发布的轮值主席国期间行动纲领草案中,措辞虽然比以往强硬了一些,比如德国要求中方在"所有领域都更应注重互惠性',并强调了欧洲'价值观'的重要性。但这些要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特朗普,习近平与默克尔在2017年汉堡20国集团峰会上

欧盟策略更有胜算?

欧中关系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是今天欧中视频会议的重要议题。《世界报》就此写道:

欧洲有关对华关系的讨论对中国领导层来说,也许是一个警示信号。过去几周,欧盟在贸易政策领域对中国采取了较为强硬的路线。比如,制定了欧盟内公共招标的新规定,以及强化对外国企业收购或投资欧盟成员国敏感企业的监控和防范。

这类规定首先是针对中国买家而制定的,而欧盟对于敏感行业的定义也相当宽泛。上周,欧盟工业专员布雷顿以及负责竞争事务的欧盟副主席菲斯塔格提交制止不公平竞争的新方案,主要目的是防范收政府资助的外国企业来欧盟参与公共招标和收购企业。

一名欧盟官员表示:'我们也期待我们的制度竞争者中国能够进行制度性改革。'但欧盟不会采取美国那样的进攻性策略。'美国人按照他们的方式行事,我们则有我们的行事方式。'布鲁塞尔相信,长远来看,欧盟方式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欧中视频峰会成果寥寥 触及香港议题

据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透露,周一的欧中领导人“远程峰会”上,双方既谈了经贸话题,也“非常直接地”谈及了香港问题。她表示,欧中投资协议的谈判进度落后于原定计划。中国总理李克强则在峰会上强调,中欧双方“合作远大于竞争”。


本周一(6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Charles Michel)举行了视讯会议。米歇尔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双方进行了"实质性、开放的对话",讨论了当前疫情、欧中经贸关系、香港等多个话题。米歇尔透露,会议上欧方就港版国安法向中方表达了"深切担忧",要求中方切实保障香港的自由与自治。

冯德莱恩则说,双方在贸易、环境、人权等议题上"亟需前进的机会"。她强调,人权话题对于欧盟是"不可妥协的话题",因此她明确对习近平表示:一旦港版国安法通过,将会对香港有"非常负面的后果"。在贸易问题上,欧方向中方强调了公平市场准入、杜绝强制技术转让、阻止产能过剩等问题的重要性。"但是,我们没有按照去年的计划,在贸易谈判方面取得进展。"她希望能够在今年夏天取得一定进展,从而让投资协议依然有望在年底前签署。

此外,网络安全议题、气候保护议题、世贸组织改革议题也有所提及。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左)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出席了会议

据中国央视报道,李克强在会上表示,中欧"互为全面战略伙伴,双方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多于分歧。"冯德莱恩则说,"疫情对各国带来冲击,但欧中合作的意愿并没有减弱;欧方愿同中方加强经济复苏合作,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深化在世贸组织改革、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

欧中"死结"如何解?

在会议开始前,一名不愿具名的欧盟高官对法新社表示,本次"远程峰会"上,双方领导人不会发表任何联合声明。这名高官指出,包括欧中投资协议在内,欧中之间目前的几个"死结"难以解开,需要双方的高层领导为对话输入新的动力。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在6月21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中国和欧盟的经济总量之和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世界正期待我们以开放合作的姿态引领全球经济走向复苏。"他还向欧洲喊话:"在对外开放问题上,方向比速度更为重要,希望欧方继续坚持多边主义、市场经济和开放合作的正确方向。"婉转地批评了欧盟方面正酝酿立法限制中资收购欧洲企业。张明还注意到了欧盟高官近期提出中国为"体制性竞争对手",他说:"中欧互动应该是双赢的正循环,而不是你输我赢的淘汰赛。中欧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没有变,中欧之间不存在根本性冲突。"

就在几天前,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 i Fontelles)在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通话时提议,欧美之间应该展开对话,就共同抗击北京形成统一阵线。但是博雷利同时又强调,欧盟必须贯彻自己的利益,不能唯美国马首是瞻。



投资协议谈判进展缓慢

6月初,德国联邦政府宣布,欧中双方同意推迟原定于今年9月在莱比锡举行的欧中峰会,理由是考虑到"全球疫情的总体形势"。路透社则指出,真实原因可能是欧方对欧中投资协议的谈判进展很不满意。双方争执的焦点在于,欧盟坚持中国应扩大开放市场,希望对方做出国有企业不扭曲正常竞争的许诺。欧盟多年来一直批评中国在竞争中使用不正当手段,新冠疫情发生之后更是频频警告称,中国有可能趁经济疲软期间大肆收购欧洲企业。欧方认为签署投资协议将是摆脱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有消息称,柏林方面仍在争取今年年底前,即德国结束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任期之前仍能举行欧盟峰会、完成欧中投资协议签署。

目前,欧中之间除了陷入僵局的欧中投资协议谈判,还有一系列棘手的难题,其中包括新疆、西藏的人权状况、香港的自治权利日益受限等。不过,欧盟对此类问题的回应始终停留在口头谴责的层面上。尽管欧洲议会通过了要求对中国采取更强硬姿态的决议,但是对行政机构欧盟委员会并无实际约束力。

外界估计,即便欧盟有意就中国人权问题出台制裁措施,也会因内部的不团结而宣告流产。不少欧盟成员国都与中国有着紧密的经贸联系,近年来接受了大量来自中国的投资项目。

相关报道:欧中在不信任背景下举行视频峰会

6月22日出版的法国各报头版主题各有侧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会严重撕裂的背景下重启总统竞选运动,这是《费加罗报》聚焦的重点;《解放报》突出的重点是:法国市政选举第二轮投票可能令多座城市的政治风貌得到改观:绿党有望在里昂、波尔多、马赛及蒙博利埃市获得领军地位,《回声报》关注的焦点围绕“公民气候公约”的相关建议已于周日提交政府的消息展开;《十字架报》聚焦因新冠疫情而关闭了100天的法国影院,今天开始敞开大门、恢复营业的消息;《人道报》则披露了英国慈善机构乐施会(Oxfam)发布报告,揭露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法国最大40家上市公司(CAC 40)股东分红暴涨70%,加剧了收入的不平等现象。关于中国的话题,主要围绕欧中视频峰会展开。

欧中举行视频峰会

欧洲与中国今天举行视频峰会,试图化解诸多纷争,并为双方领导人举行一次特别会议铺平道路以达成一项投资保护协议。《解放报》和《十字架报》今天纷纷在网页上对此进行了报道,《解放报》以短讯形式披露了相关消息。该报指出:华盛顿对欧中举行峰会十分不满,美国国务卿彭佩奥发出警告说:中国共产党打算逼迫欧洲在中美之间做出选择。

《十字架报》则较为详细地报道了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Charles Michel)和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 )今天上午十点与中国总理李克强举行视频峰会的消息。中方披露:中国主席习近平有望与会。

报道指出:双方均在筹备会议上表达了各自的期待和关注,不信任态度占主导地位并以比较隐晦的方式传递了出来。欧洲对北京在香港日益加大的控制深表忧虑,担心香港的基本自由受到侵害。周五,欧盟发出呼吁,要求当局立即释放多名人权捍卫者,同时谴责了中国在新冠疫情问题上精心策划的虚假宣传活动。欧洲外交事务负责人约瑟普-博雷尔(Josep Borrell)在6月15日的一次访谈中已将此一信息传递给中国外长王毅。

欧洲议会周五通过了一项力挺香港的决议。各方议员纷纷表示:一旦新的安全法在北京获得通过,应对中国相关领导人实施制裁。中国方面则对欧洲关于外来投资新的立法以及欧盟采取的疏远立场表示关注。

报道指出:陷入与华盛顿商贸和政治冲突漩涡中的北京希望寻得支持。但是欧洲国家拒绝卷入两个大国之间紧张局势的博弈中。欧盟工业政策专员布雷顿(Thierry Breton)周日表示,欧洲不会成为美中博弈的战场。

金正恩胞妹权势日增

此外,《解放报》在网站上发表的一篇报道中,披露了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胞妹权势日增的情况。报道指出:至今为止基本保持沉默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妹妹金与正却多次发表反韩言论,凸显了其成为正在寻求新战略的朝鲜政府发声工具的角色。金与正首次在国际舞台上亮相,是在2018年2月9日平昌冬季奥运会开幕式上。短短两年,她便成为金正恩随行人员中不可或缺的人物。2018年,在其兄长与韩国举行的三场峰会以及在新加坡与河内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会晤中,她一直伴随左右。近天来,朝韩紧张关系升级,随着金与正代表政府做出表态,其影响力再次上升。

金与正自今年3月以来发布个人公报,这在高度集权制度下,是罕见的特权。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博大安(Antoine Bondaz) 指出:金与正虽下达命令,却不做政治决定。她担任着传递信息的角色,仅在外交话题上表态。但是这一角色以及在国际上的高度亮相与其身份并不相符。

《解放报》指出:今年4月,关于金正恩健康问题的传言四起时,金与正曾被视为朝鲜可能的接班人。不过,韩国国立外交学院教授 Ildo Hwang指出:尽管金与正来自金氏家族,但她要成为接班人却并非易事。这需要说服政府中质疑金与正的能力和年龄的不同团体中的众多成员。另外,博大安也发表看法认为:作为一个儒家思想根深蒂固、重男轻女的社会,朝鲜不会将“重任赋予女性”。

新冠疫情肆虐印度,病患苦不堪言

新冠病毒在印度蔓延,新德里医院不堪重负,患者被拒之门外、就医条件恶劣、价格昂贵。《回声报》在一篇报道中引述多名病患亲属的亲身体验,讲述了噩梦般的经历。报道指出:公立医院条件可悲,人满为患,卫生环境极差,病患入住后往往长时间无人问津。私营医院价格昂贵,令普通人望而却步。即便如此,随着疫情局势的恶化,即使有钱,也不再能轻易地敲开私立医院的大门。面对长期资金不足、落后的医疗系统,印度民众只能依靠自己。

《回声报》报道指出,印度全国确诊病例已达40万,成为全球感染人数第四大国,却尚未达到最高峰值。地方政府估计,至7月底,德里感染病例将超过50万,需要8万张床位,而目前床位仅有12,640张。许多豪华酒店和婚礼大厅纷纷改建成临时医院。但在对500多个火车车厢进行改造时,当局意识到,本季节温度超过40度的情况下,火车车厢不适合接待病人。

另外,《回声报》以短讯形式披露了百事可乐中国公司因一名员工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宣布暂时停产的消息。

文山/石涛/(德新社、法新社、路透社等)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23536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