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再刺激的综艺节目 都比不过王刚的大锤(组图)

Vista看天下 0



我本以为这年头已经没人会做那种“路边捡到一个瓷瓶,结果价值50万”的古董梦了。

毕竟按照大多普通人的情况,人生中唯一的运气爆棚可能就是买饮料时的“再来一瓶”。

直到最近一件事打破了我的偏见。

前几天,有博主上传了一段“线上鉴宝大师翻车”的现场。

视频中,大师言之凿凿地说这是自己“最近看到的品相最好的玉镯”,并下结论称“拍卖价大概在50万左右”;



结果镜头一转,博主手里拿的居然是个环成环形的胶皮管子,让“大师”的脸上不禁露出了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尽管博主本意是想笑话这位“大师”的水平,但让更多人惊讶的是:这种民间鉴宝居然至今还有市场?

毕竟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所谓的民间收藏早已跟潘家园的假货画上了等号。

不过,往前倒退十几年,情况可是完全不同。

在2003年之后,素人(那会还没有这个概念)把家里的古董拿到电视上给专家当场鉴定,一度成了种流行。



《天下收藏》《鉴宝》《华山论鉴》……在我的印象里,当时几乎每个省级电视台都有这么一台节目。

尽管形式都差不多,但却能让全年龄段的观众看的津津有味。

本以为随着“古董潮”的逐渐降温,它们已经慢慢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结果没想,都2020年了,还有人痴迷于这些业余又好笑的“民间鉴宝”,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

01电视鉴宝,玩的就是心跳

提到鉴宝节目,你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王刚老师主持的《天下收藏》(是的,这节目不叫《鉴宝》)。

它最刺激的地方在于,“请出护宝锤”的环节是在公布鉴定结果之前。也就是说,无论鉴定出的是真品还是赝品,持宝人都要经历一次“宝物要被砸了”引起的急速的心跳。



正如我姥姥当年看中国乒乓球队的比赛从来只敢看重播,我在收看《天下收藏》的时候,终于同样感受到了肾上腺素的狂飙。

在这里,你会跟着持宝人绷紧心中的弦,随时担心王刚老师会失手;



也会在护宝锤落下的一瞬间,感受到同样惨烈的心痛。



正是这个设定,让《天下收藏》成为了鉴宝节目界的狂野第一名。

而王刚老师举着“护宝锤”的样子,也成了他除了和珅和大人之外最为经典的形象。



其他的鉴宝节目虽然没有砸宝这么刺激的环节,但是精彩程度丝毫不减。

在这里,我们不仅能看到人性的复杂,更能看到‍世事的无常。‍

有年轻女子以为得到了珍贵的古董,痛快辞职后却发现东西根本没人买,在节目中痛哭失声;‍



也有频临破产的老板,骤然得知自己的宝物价值200万,在台上当场喜极而泣。



仔细研究一番就会发现,鉴宝类节目产出了这么多极具噱头的素材,跟它们流程的设计分不开。

先让民间收藏者报出购买价,再当场鉴别古董真假并估价——这样的节目形式,就注定了看点在于“赌博感”。

持宝人行业各异,但家底都算不得丰厚。比如养殖规模1.5万头的养猪大户、经营小餐馆的小老板、退休之后痴迷于收藏的大妈。

反正看着都不太有钱,绝对比不了直播里能豪掷几百万给粉丝补差价的张雨绮。



普通人的身份加上动辄十几万的得失,不仅让整场节目扣人心弦,也让观众感同身受。

我至今记得某个古董被专家鉴定为真品后,坐在沙发上的我爸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



制作方显然也很懂节目的精髓所在,每一个元素都牢牢地抓住了“悬念”这个关键元素。

专家公布鉴定结果时永远不会有话直说,就算是个假古董,也要煞有其是的分析一大堆。



只有这样,当他话锋一转告诉你这是个不值钱的假货时,持宝人和观众的心情才会瞬间如过山车一样跌至谷底。



为了制造悬念感,节目组往往还会有许多特别的环节安排。

最常见的就是让啥都不懂的台下观众选择立场,分成两队以激化矛盾。



有时候还会出现专家意见不统一的情况,更增加了鉴宝过程的刺激程度。

主持人也总是充当“挑事儿”的角色。

有的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比如王刚老师每期标配动作“拿着护宝锤做广播体操”;



也有的是用语言,无论是比如河南卫视《华豫之门》里的主持人陈琨,永远在强调“你花了这么多钱,万一是假的怎么办”。

让我总是担心持宝人会打她(误)。



除了悬念外,节目还会用各种奇怪的反差故事强化戏剧性。

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例子是,有个小伙在节目上拿出一块细长形状的玉,认为“可能是玉筷子”,并自述在家经常拿来“当牙签剔牙磨牙”。

结果鉴定结果出来以后……



“你说清楚,什么塞?”

事实上,就算没有这些故事,鉴宝节目本身也自带戏剧性。

不知道是凑巧还是节目组有意为之,大多数上台鉴宝的嘉宾,对自己手中的古董都有着一种不切实际的自信。



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宝贝虽然没他们想得那么值钱,但在专家看来还都算有点价值的“真品”。

但同样也有不少人,遭遇了“珍宝变废品”的降维式打击。

比如在上文提到的那个“天然金变黄铁矿”的例子中,持宝人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妈妈。上节目鉴宝是为了把“祖传宝贝”卖掉,给儿子买房娶媳妇。



上节目前,这位妈妈信心满满地认定“传家宝”能值1000万,结果最后不仅是不值钱的硫化铁,估价更是只有100-200元。

这时候节目组适时地在屏幕上打出了“傻瓜金”的花字,并配上打雷的音效。



尽管据专家的说法,“傻瓜金”是黄铁矿在文玩界的通用别称,但配上妈妈脸上复杂的表情,整个观感上还是多了几分无情几分无耻几分无理取闹。

种种猎奇的细节虽然让人觉得有点“耍着人玩”(我家每次看鉴宝节目都会痛骂节目组),但正是类似的戏剧性桥段,成为了吸引观众看下去的关键。

02

虚幻的“民间文物收藏热”

除了古董的真假之外,鉴宝节目中更加能对普通观众造成心理冲击的,则是各种有关“如何得到宝物”的都市传说。

不同于后期的鉴宝节目中清一色的“收藏爱好者”。刚开始那几年,持宝人的宝物来历可谓是千奇百怪。

既有拿着“干爹”的礼物上台秀优越的妙龄少女(后来东西被专家鉴定是假货,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也有小打小闹,花700块钱就想捡漏几百万“珍品”的憨厚大叔。



顺便还会传授一下夫妻感情融洽的秘诀。

年轻人可能会疑惑节目组当年从哪儿找到这么多极具戏剧性的平民收藏者。

不过事实上,在鉴宝节目如日中天的时代,“民间收藏”本身就是个全民参与的活动。

大象公会曾经提到过,在2002年新版《文物保护法》中允许特定情况下的文物个人收藏和交易之后,国内随即迎来了一轮古玩收藏热潮。

截止2003年底,国内艺术品和文物收藏者达到了4000万人,其中主要以工薪阶层为主。



鉴宝节目作为民间收藏热潮的一个缩影,也将这种“靠着捡漏发家致富”的传说,明晃晃地展现在了大众面前。

尽管节目中的“宝物”来历各不相同,但总体上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传家宝型。

不少献宝人都自称东西是“祖上传下来”的,通常还会标配一个有趣的小细节。

比如“小时候拿去乱玩结果被爷爷痛骂”,或者“家里一直用它装米结果被邻居慧眼识珠“。



这种故事之普遍,一度让我以为家家户户都有几个“老物件”。

甚至有段时间特别热衷于翻腾家里的碗柜,试图在里面找到某个民国时期的破碗。

不过,这种自称是“传家宝”的,大部分都翻车了。

比如自述传了几代的翡翠镯子,被专家一眼看出是树脂做成的,扔出去还会咕哩咕噜滚下台的那种。

相比之下,那些“捡漏”的民间高手送上来的东西,真品率就高一点。

有人能从建筑工地里挖出清代瓷器,有人能在废品堆里捡到古玉。

而他们学习“鉴宝”的渠道,大多也都有着传奇的色彩。

有位大姐拿着一对花1.5万买的瓷盘上来找专家鉴定,并说“根据自己的判断,应该是雍正年间的官窑”。

而当主持人问大姐是如何学习鉴宝知识的,大姐给出的答案是:去博物馆看展品。



大姐在博物馆学习了几个月,就去潘家园实践了。

当年我看到这里的时候觉得简直太扯了,结果——哎,专家表示这东西确实就是雍正官窑器,价值6万哦,这位大姐你眼力真好。



说真的,看到这种情节,谁能不产生“我也可以学鉴宝”的错觉。

再加上节目中提到的很多“小技巧”,不管有没有用,但至少可操作性特别强。

最常见的就是胎质细不细腻、釉色高不高级,反正都是肉眼可以分辨的,连放大镜都用不着。

有时候还会得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谐音知识。

比如下图这块玉被专家解释为“拜象疯猴”,意为“拜相封侯”。



猴:“你看我疯了吗?”

这些信息到底有没有用我们不清楚,但是其中显示的低门槛无疑会大众带来更大的参与热情。

如今在网上搜索“鉴宝”,依然还能从一些网友的回忆中看出他们当年对于参加节目的热情。



说到底,就像现在有人热衷于买彩票、开盲盒,人们对于“未知奖励”的追求永远未曾停歇。

而收藏古董这种动不动就“一夜暴富”的玩法,更是将刺激感放大了无数倍。

可以说,当时鉴宝节目的如日中天,不仅是民间收藏狂热的集中表现。

同时也用一个个传奇的故事,将“靠寻宝发家致富”的梦想进一步扩散给了更多人。

03总有人在做“一夜暴富”的美梦

鉴宝节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没落的,没有人能准确的记得。

反正到了现在,大多数同类节目都已经停播。还在播出的也开始偏向文物知识的科普,不再重视“鉴别真伪”的节目特性。

坊间一直有个传言称,鉴宝节目的倒掉是源于某次《天下收藏》的专家看走眼,导致王刚失手砸了价值几亿的珍贵文物。



但根据当时的报道,收藏者对节目组的起诉并未得到法院的支持,制片人也曾公开否认“误砸真品”的真实性。

不过客观来说,这些“鉴宝专家”们在观众心中的权威性确实在渐渐下降。

尤其是08年一起与伪造文物有关的巨额银行贷款诈骗案后,专家们的可信度更是降到了冰点。

在案件中,一个名叫谢根荣的商人与《天下收藏》的鉴定专家牛福忠一起,伪造了件“金缕玉衣”,并找了多位鉴宝专家估价24亿,以此向银行骗取了近7亿元的天价贷款。



但专家的频频翻车只是加快节目消失速度的契机。

大众不再相信“拣个瓶子就能发财”的故事,才是它们被抛弃的根本原因。

当时各个电视台的鉴宝节目都在面临收视率的下滑,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开始对节目的真实性提出疑问。

随后广电总局和文物局出政策明确“不得编造文物流传故事”“不得由演员扮演持宝人”,更是给了以跌宕起伏为主要卖点的鉴宝节目重重一击。

如今,曾经在全国各地风靡一时的民间古董鉴定,已经被大众扔进了尘封已久的储物间。

而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张口就是“文玩”“好东西”的油腻大爷,更是直接会被年轻人归入“骗子”的行列。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在看到文章开头那个“直播鉴宝专家”才会如此惊讶——

本以为民间鉴宝热已经成为了历史,没想到反倒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了普通人的生活里。

不仅颇有当年电视鉴宝节目那“跌宕起伏”的风格,甚至在戏剧性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人不仅号称藏品“价值连城”,还给自己安上了各种听上去贼吓人的身世;



还有人把小孩玩的塑料斧子拿去鉴定,硬说是“传了几代的宝物”,搞得鉴定师哭笑不得。



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例也不仅让我感慨,尽管鉴宝从电视挪到了直播里,但无论是持宝人自信的气场还是各种荡气回肠的古董故事,还真是一点都没有改变。

不过仔细想想,鉴宝时隔多年再次流行这件事也很容易理解。

毕竟无论在何时,都会有人会被慧眼识珠的传奇故事所感动,也总会有人怀揣一夜暴富的梦想。

尽管大多数人的“寻宝”过程都充满了看走眼的失望,但是梦想着自己被命运选中的人,永远都会再去寻找下一个可能的“珍宝”。

至此我们或许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尽管电视鉴宝节目已经成为过去时,但并不意味着民间收藏爱好者会真正消失。

只要仍然有人相信“以小博大”的神话,他们对于鉴宝的热爱就永远不会停止。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22970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