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东京最近都出现疫情反弹 为何东京不慌?(组图)

掘金日本房产 0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已经连续工作了144天。1月25日那天他没有安排公务,但没想到,这天竟然成为了至今为止,安倍的最后一个休息日。14日晚(周天),安倍在视频节目中向全国人民表示,“即使到了夏天,也不能放心下来”。这也就意味着,安倍在提醒民众,虽说疫情会因为气温升高而减弱,但是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好长期与病毒共存的准备。

然而就在周末,北京和东京同时来了一小波“疫情反扑”,但之后的事态却向两个方向发展。



就在安倍发布电视演讲的前一天,北京首都交易量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农贸市场爆发集体感染,当天确诊的36例中,有多人在这个市场中活动。全国人民原本逐渐松懈的神经,瞬间被提到了沸点。



对批发市场进行检测时,“三文鱼切割案板上被检测出了新冠病毒”。一时间,“别吃三文鱼”、“三文鱼有毒”的消息传遍社交媒体。但随后专家马上出来辟谣:三文鱼不可能是病毒载体。

同一时间,北京拉起全城警戒。省际客运线路停运,市政府紧急对三万多家餐饮店,农贸市场进行消毒,西城一个菜市场1人确诊,周边7社区实施封闭管理,多所中小学刚刚开学就又被告知停课,大批居民进行集体检测……

事态后来进一步升级,丰台区副区长等三人被免职,1000多架航班被取消,全部小区封锁,甚至多省市的一些行政区宣布对从北京市中高风险地区进入当地的人员实施隔离措施。

北京多个区再度进入了战时状态,同时全城进入二级响应,人们的出行再一次被限制,人心惶惶。

对此,著名媒体《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他的微博中安慰北京的居民:

“这不应该被解读为地域歧视,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实施医学观察,这是自新冠疫情出现以来全国各地的普遍做法,并且被证明是有效的防控措施。”

什么是有效的防控措施?北京从周六至今累计确诊106例,就迅速走到了封锁、全民检测、官员免职、小区全封,连“地域歧视”都出来了,不禁让人想问:这到底是反应过度还是确有必要?

同样是这周末,东京也出现了确诊人数激增的现象。

14日当天,东京确诊了47人,比北京还多11人,第二天,东京继续确诊48人,这是自5月5日之后,确诊人数首次连续两日确诊超过40人。



(东京昨日的确诊人数降到了30人以下)

也就是说,东京也出现了疫情反扑的现象。

不过,迄今为止东京都并没有任何强制性作为,也没有要把原本解除的紧急事态宣言再发出的意思。人们按照自己的需求照常出门。

根据NTT的手机信号监测,周六日两天,东京街头的人流量已经恢复到了疫情前正常水平的6~7成。

面对疫情反扑,日本政府不限制出行(法律上也无法真正限制),而是提醒“谨防人与人的密切接触”。而且,由于除了东京都内,日本其他地方的感染人数并没有出现大幅增加,所以东京仍然会按照原本的解封步骤推进,不会就此中断。今天,日本又确诊了41人,但是安倍还是宣布明天日本国内将全部解封!

偌大的城市表现出井井有条的应对样子,并不像北京这么慌。

北京、东京,同样是“京城”,两地的政府在疫情反扑时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反应,而其中就是中日在防疫策略上的巨大差异。

中国应对疫情的方式是,发现高发地,迅速进行局部隔离,进行大量集体检测,并限制相关地区人员流动,从而减少交叉感染,是一套统一作战的集体主义式防疫方式,这有很大的缺陷:一刀切、不会顾及到个人需求。

而日本,从疫情开始至今,并没有真正强行制约人们的出行。为了避免医院出现资源挤兑导致系统崩溃,保健所顶着全国人民的骂声中,把PCR检测标准定得非常高,坚持少检测,这个方法现在还有人骂。

然而,不论是中国这样大量检测、集体肃清的方式来“围剿病毒”,还是日本这种纯凭自觉、尽量减少检测的方式“佛系抗疫”,最后都起到了效果,原本骂日本的声音,也变少了。

要知道,北京的大小跟东京都市圈差不多,但北京的人口2154万,东京都市圈多少人呢?3674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人口比北京更密集的东京,面对疫情的爆发为什么更不慌?



相信有不少国人为本国政府防疫措施做得彻底、有效率而沾沾自喜。不少官方媒体把“战胜疫情”的指标定位“0新增”,只要连续几天没有增加,就是抗疫胜利。

想想之前在3月底国内疫情得到初步平息的时候,多少媒体在他们的报纸上打上大大的“0新增!”

然而,北京的这次反扑无疑让人心头一惊。这座城市可以说是全中国对“疫情重灾区”最谨防死守的城市了!

北京最晚开放与湖北的通车,而且从国外入境北京的航班,第一时间是去呼和浩特等地方入境检测,确认完全没问题,才能转机飞往北京。有任何一点嫌疑的人,都要在第一入境地隔离14天。

但这次,北京却出现了首个本地群体感染,这感觉就是:



呃,应该很痛……

北京出现第二波集团感染后,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连这么严格的北京都防不住,那么这种严防死守的方法,如果在疫情蔓延全世界的当下,是否还适用?

利器越刚,就越脆弱。

想着控制住外部人员流入北京,就没问题了吗?这无疑过于理想化。百密终有一疏,DNA检测这个来自外部的病毒就凭这个“疏漏”,进入了最严守的北京。

反过来想,可能过于自信于坚固的盔甲,人们反而忽略掉了时刻保持警惕的必要。

只要有国际往来,只要经济要发展,就不可能彻底根除疫情传播。

之前看过有评论说,在国外实行“全民感染、免疫之后”,未来这些国家的人进入中国,跟他们打交道的中国人反而危险。

暂不说这个评论有没有道理,但它无疑指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次的情况跟SARS,真的很不同的,应对疫情的措施还应该用老方法吗?



日本没有抄中国作业,坚持“轻症居家隔离,重症才检测住院”的原则,却也把疫情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

日本当初解除紧急事态的标准,不是中国这样绝对的“0新增、0死亡”,而是(1)最近一周内每10万人中的感染病例低于0.5人、(2)医疗服务体制有没有足够资源、(3)PCR检测的繁忙程度三个角度来判断的。

根据这个标准,即使本土仍有确诊,东京就选择了解封,尽力降低经济损失。

日本的专家对策组在今年初就明确,疫情很可能要长期存在于社会中,跟水痘、MERS相似,不能彻底根除。这一观点后来通过专家组、首相、各地方政府官员,一而再再而三地传递给了国民(比如开头时安倍的发言)。

唯一控制住疫情的方法,就是研发出有效的疫苗,而在这之前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日本也是第一个发布《新冠疫情下的新生活方式》指导书的国家,教导国民如何避免感染病毒,如何做好个人卫生等等。



同时,专家们始终保持跟自己的国民同步最新的研究信息,尽力把跟新冠病毒相关的重要资讯传递给国民。近期最新的资讯,来自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西村在记者会上谈到的核酸检测:

“在近距离、大声说话的店铺(三密的环境)里,如果有病毒感染者,可能会引起2次感染,所以在这些店铺的人必须积极接受PCR检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即可避免2次感染,这就是积极进取的防疫。

但80%左右的人为无症状者,并且2周左右病毒自然就会消失,因此没有症状、身体健康的人只要戴好口罩、做好防止感染的措施,即使万一是病毒感染者,即不会传染,也不会被传染,所以没有必要一定要接受PCR检查。”

公开、透明地向公众传达政策纲要,并把专家的消息全面转达,电视上也持续用浅显易懂的表述,让民众们认识新冠疫情的传播方式、危害以及预防方法,使群众们对于疫情的情况有了准确预期,跟官方的认识保持,人们也就不那么慌张了。

前些天,日本政府探讨是否需要“惩罚那些不遵守外出限制的人”,安倍则直言,“这意味着将对私权进行很大制约,必须要慎重考虑”。

我们从年初开始,就一直关注日本的疫情新闻,不难发现,日本从来没有改变过它的抗疫方针,这是因为不论是政府还是民众,一以贯之地相信科学,相信专家们的专业。

而且,政府很刻意去减少公权对私权利限制,所以他们得来的成果,也很大程度也来源于日本国民的自觉,这一点中国还很难做到。

当解封后,官房长官菅义伟和各地方的政府官员,第一时间对国民表达了配合自肃的感谢。日本政府也拨款史上最大疫情扶助金,总规模超过日本GDP的2成,来支援生计因为疫情严重受损的个体户们。

对于哪一种防疫方式更好,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我们把不同的防疫方法呈现出来,留给你来判断。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22800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