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循环”之名 美国掏空台湾人才的超前部署(图)

多维新闻 0

蔡英文说具备“双语能力”与“数字技能”的人才能将台湾打造成国际人才中心。(中央社)

蔡英文于当地时间与6月12日与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长郦英杰(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为首本《人才循环大联盟白皮书》问世同台,蔡英文在致词时强调未来台湾人才需强化“双语能力”(这里指的是“英语”)以及“数字能力”;郦英杰则表示台湾要转型成“国际人才中心”,让这些精通信息科技、拥有数字能力的优秀人才可以在理念相同国家“循环”,促进台湾产业与国际接轨并增加台湾的国际能见度。

同场出席台湾经济部长沈荣津及国发会主委龚明鑫也强调谷歌(Google)、微软(Microsoft)公司有意加强对台投资,会松绑相关法令吸引国际人才来台,促进产业升级,并说美中对抗及新冠肺炎的冲击,使产业链重置及远距办公、5G产业机会浮现,台湾有坚实的半导体及资通讯产业基础,有机会再创高峰。

“人才循环大联盟计划”(TAC)是由AIT主导,于2019年提出与台湾信息工业策进会、台北市美国商会等公私部门合作的计划,《白皮书》中举台积电(TSMC)为例,指台湾在科技产业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优秀人才在国外累积经验后,再返台大放异彩,成为当前世界不可或缺的存在,因此认为“人才循环”将是台湾能否在数字时代再创成功的关键。

台积电成功关键在创新

先说台积电成功的关键,创办人张忠谋当然是主要原因之一,但张忠谋之所以返台是因为“台湾科技之父”李国鼎等人极富洞见的选择半导体为台湾重点发展产业,投入国家资本扶持台积电、联电公司成长,并以前无古人的“新竹科学园区”新创政策让半导体产业聚落得以有机发展,同样功不可没。





郦英杰(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建议台湾转型成“国际人才中心”。(多维新闻网)

再者,以民进党人看待“非台湾人”的标准,出生于大陆、成长于香港、茁壮于美国的张忠谋,根本称不上是“台湾人”,虽不能否认他对半导体产业的掌握及技术能力来自美国,台积电得以成为当今傲视全球的半导体巨擘,是因为张忠谋在1985年提出同样前无古人的“晶圆代工模式”,关键仍是“创新”。

不可讳言,美国广大的消费市场提供台湾半导体、科技产业成长的养分,不过,AIT以台积电为例,当成“人才循环”让台湾成功的范例,不仅有朝自己脸上贴金的嫌疑,也忽略“工业救国”对那个大时代优秀人才返台“救国”的驱动力,也忽略了必须要有足够的就业机会,才能促进人才“循环”回台的现实层面,更别说早年还未“改革、开放”的大陆,有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能力妨碍台湾接轨国际。

《人才循环大联盟白皮书》中依旧写着“人才”是台湾转型创新型经济体的基础,虽然以台积电的成功故事举例,却没有说明蒋经国政府扮演的角色及“大时代”对知识分子的要求。

回到今时,蔡英文政府是否有能力提出一个产业类型,能够创造足够多的优质工作机会,让台湾年轻世代长成后仍是世界上的不可或缺?不以人废言,但以蔡英文将“英语能力”及“数字能力”当成台湾“国际化”的关键能力,以及沈荣津、龚明鑫等人将谷歌、微软等美国公司看重台湾“高CP值”人力的加强投资当成“产业升级”的凭恃及“世界需要台湾”的证明,就可以知道,蔡英文政府是否有这样的能力是令人存疑的,更遑论在其僵化的意识型态及单边押宝美国视为接轨国际的政治操作下,几乎已丧失“不受外力影响”的自主能力。

质言之,对美国来说,在“中美科技战”开打之际,台湾的高科技制造能力及优秀人才成为她的不可或缺,包括“人才循环大联盟”及台积电赴美开设5奈米晶圆厂等都可视为美国将台湾人才“为我所用”的“超前部署”。

短期来看,“人才循环大联盟”可促进产业交流、技术提升及人才有来有往的“循环”,中、长期来看,台湾人才赴美工作机会增加,等同也增加美国企业“选才、留才”机会,更“阴谋论”的说,一旦国际或两岸情势有变,原先的“人才循环”可无缝转换成对台湾顶尖人才的“人道救援”的单向流动。

至此,若将“人才循环”视为台湾帮美国“人才代工”,替代“挖空人才”、“人才流失”负面词性的“创新发明”,对美国来说实在是百利无一害的买卖,应该不中,亦不远矣吧。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22069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