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长相身材羞辱?姐姐们,80岁也可以性感调情(图)

英国报姐 0

这个周末,很多朋友应该都被《乘风破浪的姐姐》刷屏了。30个30岁+的姐姐们齐聚一堂进行才艺展示,接受评委点评,最后还要成团出道的剧情设置,第一次上下集刚播完,完全点燃了各大社交媒体的首页。



宁静表示是“来玩”的参加理由,“不屑”自我介绍,认可自己几十年演绎履历的态度。



郑希怡抵达现场下车的点头杀和洒脱态度,直接让弹幕里小妹妹留言“有点不那么害怕变老了”。



更不用说追她的人排到法国巴黎,一句换了让自己错过唱歌跳舞节目的经济团队,对舞台实力自信炸天的“绮绮子”张雨绮。



(尽管出场就顺拐四次23333)

还有金莎接受衍生节目采访,直言就是“想翻红”的回答。



姐姐们有美貌有作品有业务能力有钱又敢讲,硬气地让评委和节目组都得倒吸三口凉气。连大牌如黄晓明这样的PD担当,都从“我不要你觉得”变身“小明子”,正儿八经回应道,自己是来伺候一众姐姐们的。



而在这么多节目的小细节里,伊能静的发言最让报姐印象深刻。做单人采访时,摄像机位拍到了她的膝盖,已经坐定的伊能静解释说自己的服装就这样,希望摄影师配合她一下,让她舒服坐着。



这还是俺头一回看内娱节目,听到艺人让节目组配合自己。



很多时候,人们对艺人,尤其是女艺人,有着超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的要求。她们是美丽的、顺从的,很多影视节目和综艺里,女性担当的角色,起着红花配绿叶,一群男性中“缓冲”的作用。

谁能想到,当女性让别人配合自己,或者说,不再配合一直有权威的一方的时候,会带来如此新鲜的感受。





一直以来,配合,是不少女性影视角色传达出的信息。很多大女主,也是在男性视角或是银幕对戏中,完成自己的蜕变,推动剧情的发展。



(中国清宫戏大女主崛起,都跟“得到皇上恩宠”有关。)

这一点,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美的影视圈,都有着相似的地方。

历史久一点的好莱坞经典电影,例如《乱世佳人》,斯佳丽觉醒自立前,一直靠着剧中的男性角色,让自己的生活变更好。



当然,这是她所处时代的限制(中国的古装大女主戏也是),但影视作品也恰恰说明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塑造和刻画传达出的潜台词。



年代近一点的,梦露和赫本占据屏幕的50-60年代,女星的性感、拜金、天真、纯洁等特质并行。但梦露的性感,成了她“蛊惑”男性的武器,成了女性理所当然魅力的一个部分。



她可以在《绅士爱金发女郎》里说:“钻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



也可以巧妙嘲讽:“重要的时候我可以很聪明,但大多数男人不喜欢。”



用美貌换资源,贩卖性感成为角儿,依然是这个年代影坛美人们出圈的方式。但不再完全配合的女性们,已经能够直接在银幕上讲出嘲讽社会潜规则的台词。





到了更近一点的年代,第三次女权浪潮来袭,90年代的好莱坞,出了一大批值得人们回味的女性电影。

1991年的《末路狂花》,家庭主妇和受到家暴的女性好友公路旅行,途中开枪打死强奸未遂的男人之后,开始了逃亡。



两位女主用一种决绝的方式,不再受制妥协于男性的暴力、掌控,最后以死迈向自由的故事,非常震撼人心。



1996年的《前妻俱乐部》,讲了三位大学好友婚后多年,耗尽青春帮助丈夫功成名就后,都被无情地抛弃,于是决定组成俱乐部,对丈夫展开报复计划的故事。



(一曲《You don’t own me你不拥有我》,一句“你不拥有我,不要试图用任何方法改变我”,打动了许多人。)

而要说到最能代表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品,必然要提到《欲望都市》。



30岁+的独立女性,在对女性的年龄和平等颇有限制的男权社会升级打怪,面对外界对自己人生选择的指指点点。



(“也许有些女人天生不被驯服,也许她们要自由地奔跑,直到找到那个可以和她们一起野的人。”)

这部剧放到现在,其中性、婚姻、单身、不婚、独立、成功女性的讨论,许多台词都依然非常有探讨意义。



进入21世纪,欧美的影视作品在刻画女性时更加丰富多元。

《律政俏佳人》、《永不妥协》,打破了金发美人是傻瓜的既定印象,塑造了兼顾美丽与智慧的女性形象。



(“别把我当傻子一样对话。”)

《穿普拉达的恶魔》,女性大boss与职场女新人的碰撞,点出了成功女性必受“恶魔”标签定义,而男性却会因为做事严苛而受到赞美的双标文化。

(“好吧她很严苛,但如果米兰达是个男人,没人会注意到这一点,大家只会看到她工作有多棒。”)

《疯狂麦克斯》,查理兹·塞隆剃光头,独臂撕掉大反派。《神奇女侠》、《惊奇女侠》,在一众男性英雄电影里突围,创造票房奇迹。



30岁+的女性主演的电影之外,欧美影坛里年长一点的女演员,也照样可以担当主演,可以谈情说爱,更可以继续保持性感。

《她》里,风情万种的法国影后于佩尔:



《读书俱乐部》中,年近八十的简·方达:



30+的女性不再是纠结于感情中的婚配对象,40+、50+,甚至80+的女性也不再陷于家庭琐事的鸡毛蒜皮,而是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参与意见讨论,不受制于任何人和舆论过人生。





影视作品传达的价值观,反映的必然是社会的价值观。女性思维在影视作品里的转变,就是社会对女性身份定位的变化。

据美国电影制作与发行协会的数据,52%的电影观众是女性。

美剧《嘻哈帝国》的女主塔拉吉·P·汉森在一次采访里都说:“我们女性,带着老公、家人、男友去看电影,我们就是票房的保证,所以为什么不为女性多安排好的电影?不然太瞎了。”



希望以后当我们谈论女性、塑造女性、引导女性时,尽量少扔出“仙女”、“冻龄”、“傻白甜”,低幼纯良又平面化,传递着“女性不可以变老”信息的精致人设文本。



(图源:E姐小仙女)

请多给女性一些展示真实自我,提供一个表达没有被精修过价值观的机会。



像张雨绮所说,姐姐和年龄并没什么关系,而是一种女性自我和独立的状态。是丰富的人生阅历,是不怕挑战的勇气,更是可以说“你来配合我”的底气。



source:

https://www.harpersbazaar.com/culture/film-tv/g19037519/best-feminist-movies/?slide=4

https://www.timeout.com/newyork/movies/best-feminist-movies-of-all-time

https://editorial.rottentomatoes.com/article/awesome-female-moments/

https://therepresentationproject.org/ageism-in-hollywood-the-silvering-screen/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22066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